2021年2月19日,美国埃默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张一得,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五天前,他还在朋友圈说:“生活还要继续”,“生活也还会继续”。这是一个人生仅有19岁的年轻人,也是一个令无数家长心动不已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怎么会甘心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资料图
张岳本身是一个企业的高管,离婚后,他选择了辞职,只为了亲自带张一得。在他看来,尽管他可以继续工作,把孩子交给保姆或者继母,但任何人都不能让他百分之百放心。而且他觉得,孩子已经失去了母爱,不能再继续失去父爱了。他要用加倍的父爱,把张一得缺失的母爱填补起来。
当然张岳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也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得益于父母的高学历,张一得从小就不排斥学习,而且在张岳的好方法的帮助下,他4岁就已经可以和父亲通过英语交流,并且能够正确书写交流用的单词。还不到6年级,就学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这得益于张岳在有限的条件下,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张一得身上。在张一得小时候,张岳就会带着儿子用蔬菜刻出来26个字母,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张一得的英语好似乎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张岳成为广州有名的育儿博主,既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他原本一颗心扑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并不是以出名为目的,只是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张一得第一双鞋,第一幅画,第一次戴的玉坠之类的,张岳都收集得好好的,后来他还在院子里专门开辟出一个房间,取名叫做“一得博物柜”,里面展示的就是一个满心满眼的老父亲,陪着儿子成长的所有经历。
但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想要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那都得花钱。张岳虽然搬到了乡下,但他给孩子选的小学却是著名的私立小学,一年单单是学费就是20万。这样下去即使他卖房子的钱也会很快花光,什么工作既能兼顾他专心照顾孩子,又能带来收益呢?想来想去,张岳想到了自由职业“育儿博主”。他开了个人账号,叫老得,或者一得他爹。张岳对儿子的用心程度,让他的账号很快在育儿圈走红,他强调的是挖掘孩子天性,尊重孩子自身的发展,并不一味注重孩子在学校的分数;他的账号里,发布的都是他带着孩子去捡空水瓶卖钱,去城里或者镇上打零工补贴家用。而张一得的成绩却又非常优秀。这让无数为了孩子的分数忧心的家长特别推崇所谓的尊重教育。
为了更好地展示张岳和张一得生活的细节,张岳总共买了五个相机,起码给张一得拍了20万张照片。另外,张岳还写了有关于张一得的两本书,《一得他爹的童话故事》和《诗一般的父子,诗一般的生活》。尤其是童话故事这本书,全书只有2001个字,写了11种小动物,共有7部分。意思就是张一得出生在2001年11月7日。这样的爱描述出来,会感动无数的人。甚至张一得也曾经说过,如果还有下辈子,他还要和张岳做父子。但在张岳一心一意为儿子打造一个他认为的完美天堂的时候,却没有真正注意到张一得的需求。
张一得从5岁开始,就被张岳要求独立去医院;11岁开始,就要自己收拾行李,自己规划路线,自己买票、坐车,然后去一个自己选定的地方,旅行,看世界。有一年,他独自在江南水乡逛了20天,全程都没有和张岳联系过。对此,父亲是骄傲的,张一得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他不过就是在遵照父亲的要求办事情罢了。
这个话题对于青少年来说太沉重,可父亲正沉浸在育儿博主的事业中,也没有意识到张一得的心理变化,等到张一得已经明显出现抑郁症的症状时,张岳这才开始着手处理这个问题。再加上高中的学费更贵,所以张岳和前妻商量,希望前妻能够出这部分费用。
就因为懂事的张一得,所以父母都认为张一得的心理问题已经解决了。更何况,张一得在杭州的国际学校期间,想好了要主动去国外留学,而且也在积极地准备出国的考试。其实如果父母能够再细心一点,是能够发现张一得还是有一些隐藏的心理问题的。
张一得在出国前,他的好朋友艾力就对他的心理状态有些担心。张一得在父母前面一直是懂事的,也知道自己的父亲对自己付出的有多沉重,所以他对待张岳永远是一颗感恩的心,努力达到父亲心目中的好孩子的标准;他也能理解父亲所做的一切。但同时,他却越来越感觉到了向上学习的压力。就拿SAT来说,他前后考了四次,才考到了一个满意的分数。而就算这样小的挫折,对于张一得而言,已经是他遭遇到的重大失败了。好在第四次的成绩没有让他失望,他总算能松一口气。
在选择大学的时候,张一得自己选择了埃默里大学,并且以距离满分仅相差两分的好成绩,成功获得了入学资格。一所以经济和工科闻名的大学,张一得选择了读哲学。对此他给出的解释是,对于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态度,他想弄清楚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但他也和中国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总是报喜不报忧,他也许也有无数次自我开解的时候,拼命地摆脱轻生的念头。最终还是一念之差,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张岳在得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但他最后仍然强忍悲痛,发文说接受儿子的选择,就像他一如既往地选择一样。张一得曾经和朋友艾力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他死去了,希望朋友能把他埋葬在广州的山上。但最后张岳却没能完成张一得的这个愿望,他悲伤得几天都没法吃饭,去美国处理儿子的后事都只能拜托前妻去。他选择把张一得留在美国。也许只有这样,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张岳还可以骗骗自己说:我儿子,他在美国求学呢,他还好好地活着,永远阳光帅气。
总是说,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张岳的爱是深沉而浓烈的,同时他也如同所展示出来的那样,从没有对张一得辱骂式的严格要求。但他浓烈的爱逼迫张一得不得不优秀,不管喜不喜欢,都得做到最好。谁能说父爱有错呢?不过就是在教育中,也许不应该过于注重到达了什么样的终点,而是享受到达终点的过程。终点都是一样的,但是过程却是各有各的精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