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的狗长什么样?文物中看“狗”(组图)

龙山文化中的狗形陶鬶,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四坝文化三狗纽盖彩陶方鼎。

上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东汉绿釉陶狗。

洛阳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陶狗。

首都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汉代陶狗。

上图四川成都市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东汉庖厨俑。

左图中国三峡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东汉彩陶狗。

右图陕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唐十二生肖俑。

今年是戊戌年。狗年说狗,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人类在数万年前就和狗相伴,中国作为狗最早的驯养之地,留下了无数关于狗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有二郎神麾下对战孙悟空、能伤九头虫的神犬啸天;有苏轼笔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帅气大黄;有引世人竞相追寻的世外桃源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村头阿汪。

在我国的诸多文物中,也有很多狗的形象和狗的传说。早在农耕和畜牧起源的中国原始社会,考古材料里就出现了狗的身影。

陶鬶:新石器时代的狗

中原地区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华北平原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江浙地区的河姆渡遗址等一系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中都出土有狗的骨骼。它们有的分散零落还有啃食的痕迹,说明生前应为人所食用,有的以完整的骨骼出现在祭祀场所或灰坑中,昭示着其可能扮演着祭祀牺牲等特殊角色。

一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狗形陶鬶(guī)极具特点。它出土于山东省胶州市三里河遗址,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一眼看去正如一条正在仰头长吠的猎狗。拉长的头部和细长的嘴显示了它作为猎犬的身份,流畅的身体线条让人不禁联想到晋代傅玄《走狗赋》中“盖轻迅者莫如鹰,猛捷者莫如虎。惟良犬之禀性,兼二俊之劲武”的描述。有趣的是,这件器物的造型正与同样产自山东的知名猎犬山东细犬形象相似。

鬶在我国古代器物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件狗形陶鬶本身是一件模拟动物形象制成的“拟形陶器”,同时作为一件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它的身上也具备了礼器的特性。

《礼记·礼器》有云:“礼器,是故大备……故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故物无不怀仁,鬼神飨德。”这种“物无不怀仁”的思想是古代造物的一种制度,要求造物活动要承载当时的礼制,体现了华夏先民对于“道”与“器”即“神”与“形”关系的理解和思考。从这个层面来说,这件器物即可证明这一时期的狗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仅仅是某种动物,而更多承载了当时人类的某种自然观念:从追逐自然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先祖通过驯养狼、野猪等野性的生灵,逐渐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进而走上了食物链的顶端。

新石器时代是陶器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陶瓷设计艺术起源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富有特点的仿生陶器。以狗为主体,不同地域的陶器塑造表现出的狗的形象和感觉也相去甚远。比如出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石家河文化的成群结队的陶狗,它们有的以大狗背小狗的形象出现,有的侧身而卧一副午后打盹的慵懒模样,那微微上翘的脑袋和尖尖的耳朵,不就是活脱脱田间地头最常见的“大黄狗”吗?能养如此之多形态各异、安然闲适的狗,就证明了当时此地的生活是如何的稳定富足。

陶俑:汉代的狗

汉代,狗的品种已经形成。《尔雅》中记载:“狗长喙猃,短喙猲。猗绝有力,狣尨狗也。”据东汉许慎《说文》解释,多毛者曰尨,长喙者曰猃,短喙者曰猲,犗(意为去势)犬曰猗,高四尺曰獒。犬种的增多反映了养犬业的发展。

当时社会上至皇帝王侯下至平民农户普遍喜狗、养狗,所以在《汉书》等史籍中常见以“鸡鸣狗吠之声”描绘一地的社会稳定。在“事死如事生”的思想指导下,汉代诞生了一大批写实的随葬陶器艺术形象。常见的有陶粮仓、陶水井、陶楼、人形及各种动物造型的陶俑。它们象征着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寄托了生者希望逝去的故人依旧能够享受生前一切的愿景。在各种各样随葬的动物造型陶俑中,狗是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如河南偃师东汉墓、河北阳原东汉墓及河北沙河汉墓、陕西西安汉墓等多处都有陶狗出土,这也是汉时民间养狗成风的实证。

出土于天府之国四川的汉代庖厨俑的案头摆放着一只“食狗”。作为原始部落的主要食物之一,狗最初是作肉用的。《礼记·曲礼》有云“凡祭宗庙之礼……鸡曰翰音,犬曰羹献。”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狗肉已是美味的“六膳”(牛、羊、豕、犬、雁、鱼)之一。

用于田猎的狗称“猎犬”,古称“田犬”,它们“长嚎细身,毛短脚高,尾卷无毛,使之登高履险甚捷,胎三月而生,其性比他犬尤烈,豺见之而跑,兔见之而藏。”它们是皇宫贵族的宠儿,也是狩猎林间必不可少的帮手。

“守御宅舍”的“门犬”

新疆尼勒克县发现的单人行猎岩画中,一猎人在射鹿,而三只狗穷追不舍;云南地区古滇国青铜带扣上,八人猎虎归来脚下紧跟一狗,这些情景都生动地表现了猎狗在狩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

除了“食狗”和“田狗”,看家护院的“吠犬”其实在古代是最深入寻常百姓家的。古诗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仿佛每个农家的院落中、栅栏内都卧着这样一只“守御宅舍”的“门犬”。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有一件陶制房屋模型,四壁和屋顶都刻有狗的形象,俨然家户的守护神。狗以其或忠诚勇猛或憨态可掬的形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今日,狗的形象依旧出现在剪纸、雕版印刷、印章石刻、吹糖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独特的方式陪伴着我们。

十二生肖中的狗

狗作为六畜之一,位列于十二生肖之中。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对十二生肖的定义为:十二种用作纪年标志的动物,与纪年的十二地支相配属,多用以记录人的生年。在中国古代常把这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结合用以纪年,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今年就是戊戌狗年。

说起十二生肖中的狗,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遗失在战乱中的圆明园西洋楼前大水法的十二兽首之一了。

由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的海晏堂大水法(即喷泉)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十二兽首铜像所在的喷泉池,正中是一个高约两米的蛤蜊石雕,池两旁呈八字形各排出6个石座,十二生肖便各坐其上。十二兽首铜像均为人身兽首,身躯为人身着袍造型。右手边第一个生肖就是狗的形象。原本,郎世宁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体女性雕塑,可乾隆皇帝觉得这样有悖中国伦理道德,勒令重新设计。于是郎世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兽头人身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的二十四小时,取代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用的人体雕塑。它们按十二生肖顺序排列,每隔一个时辰(今天的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兽首口中就会喷水。也就是说,戌时(19:00—21:00),水就会从狗的口部呈抛物线状注入池中。这样的设计可以说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是东西方美学的一次浪漫碰撞,蔚为奇观。

十二生肖作为生者祈求平安、寓意永生的良好祝愿,也常出现在墓葬的随葬品中。自南北朝开始至宋末,墓葬中随葬十二生肖俑的形象从坐姿到站姿不断发生变化。

唐宋时期上至帝王下至庶民均可随葬十二生肖俑,但有着严格的丧葬制度,不同等级身份的墓主人所随葬的十二生肖俑往往有严格的尺寸、大小等规格的限定。《大汉原陵秘葬经·盟器神煞篇》记载:“天子山陵用盟器神煞法,一十二元辰,本相,长三尺,合三才……大夫以下至庶人墓中的明器……十二元辰,长一尺二寸。”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最常见的作用是用来辟邪、保护墓主人安宁的,一般成套出现。有些墓葬也会出土单个的生肖俑,应该是代表了墓主人的属相。

在我国古人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直与自然保持着相依相生、生生不息的关系。这种关系典型的表现就是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代表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十二生肖。除了十二生肖俑,在唐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墓志、铜镜、葬具等随葬品里,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刻于或绘于其上的十二生肖图像。

THE END
1.在中国,最堕落的竟然是狗!某项调研显示:“狗的堕落”已成当今人们最关心的汪题。 往事永远都不如烟,会随风消散。往事如同坐标,在定位今天。 我们翻一下汪星们的往事,看看汪星悲惨的堕落史。 壹丨 中国,自古名犬如云,而今却消亡殆尽。这不是一般的堕落。 作为最早驯化汪星人的国家,早在八千年前的蛮荒时代,汪星就伴陪着咱的祖先。 https://www.jianshu.com/p/8edb8aa2b027
2.中国本土狗有哪些以下是关于中国本土狗有哪些的文章详情内容供你参考,更多内容请访问[轻流]。轻量级、可自定义的管理系统搭建平台,无需代码开发即可如搭积木般快速、灵活地创造属于你的个性化管理系统,轻松实现多元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管理。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zz/index.php?s=%E4%B8%AD%E5%9B%BD%E6%9C%AC%E5%9C%9F%E7%8B%97%E6%9C%89%E5%93%AA%E4%BA%9B.html
3.中国的国狗是什么品种中国的国狗是中华田园犬,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土狗。虽然被叫做土狗,但是其实中华田园犬自身有很大的优势,毕竟它们经过了几千年的优胜劣汰。中华田园犬的抵抗力很强,一般不会轻易生病,这是品种狗比不上的。而且中华田园犬的独立性很强,不喜欢粘着主人,也不像品种狗那样矫情,活泼好动的它们总能为铲屎官带来不少惊喜。https://www.isdpp.com/issue-14890.html
4.中国最贵的三大狗,中华田园犬碾压秋田犬,第一竟比大熊猫还少中国最贵的三大狗,中华田园犬碾压秋田犬,第一竟比大熊猫还少,中华田园犬碾压秋田犬,秋田犬是中型犬,柴犬是小型犬,柴犬的毛是非常柔顺,贴合身体,而且短的,秋田犬反之。 top1秋田犬 秋田犬是烈性犬,有主动攻击的倾向,而柴犬性格较为温和,https://kan.china.com/article/1154212.html
5.?中国国犬是什么狗中国本土的狗狗品种有很多,并不只有中华田园犬,还有巴哥犬、北京犬、西施犬、松狮犬、藏獒犬等等。 中国国犬是什么狗 中国本土的狗狗品种有很多,并不只有中华田园犬,还有巴哥犬、北京犬、西施犬、松狮犬、藏獒犬等等。 巴哥犬:巴哥犬是憨厚、可爱的小型犬种,虽然巴哥犬颜值并不高,头部大、粗重,不上拱,呈苹果型...https://mip.xiaokeai.com/dog/baike/78697.html
1.中国狗之草狗草狗是中国狗的主要品种之一,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立耳本土狗,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大片地区。各地的草狗都有区别,因此它们有着非常多的分支品系,但多数品系草狗都严重濒危,只有广西贵州那边的品系数量稍微乐观一点。 草狗种类细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6631790
2.中国人养狗的历史有多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古文中就有它的身影了在中国,狗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之一。狗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以及适中的体型,成为人类最为依靠和喜爱的中小型动物。因而,狗也从一般动物升级为人类文明中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 早在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犬”这个字。《礼记》注疏中记载:“小曰狗,大曰犬,卷毛悬蹄者为犬。”...https://www.cqcb.com/wenshi/2018-10-22/1174114_pc.html
3.钱学森:“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在安徽广德,探空火箭的发射除试验火箭本身的性能之外,还担负着太空生物试验的任务。生物火箭的试验,在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作准备。载人航天总是从动物试飞开始。苏联从1949年到1959年,曾经把44只狗和1只兔子发射上天。美国也曾经用狗和猴子进行过多次试飞实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869605
4.家有中国小土狗:十大品种几乎灭绝,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好狗!家有中国小土狗:十大品种几乎灭绝,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好狗!_北京时间 当您还在羡慕贵宾犬,金毛,泰迪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自家饲养的田园犬有20多个品种,有的狗狗优点甚至超过了这些名贵狗。广西笔尾灰犬是产于广西的传统犬种,在当地作为猎犬和看护犬使用,是优秀的赶山犬,又称广西土猎、广西猎犬。 https://item.btime.com/05dempml2a0qe83d3noqul7pna3
5.中国十大禁犬十大禁养犬名单中国不能养的狗狗有哪些→MAIGOO...比特犬也是中国不能养的狗,在国内几乎很难看到,大多都是出自国外,它是作为斗犬的目的而繁殖培育出来的一种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凶猛犬种,是斗犬比赛中的常胜将军,具有能够持续释放120分钟的耐力和每平方厘米80千克的咬合力,以及一副坚韧而没有疼痛感觉神经的皮肤再加上发达的肌肉群,联合构成坚固的防护装甲用以抵抗......https://m.maigoo.com/top/421085.html
6.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就是要挡住攻击中国的“疯狗”的路记者:法国有句俗语:“狗咬自己的尾巴”,意思是陷入恶性循环。我还不清楚中国将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在您看来,如果不能一下子塑造一个正面形象的话,中国怎么能先塑造一个正常形象?“中国”这个词目前具有负面涵义。 卢大使:这取决于双方,既取决于中国做了什么以及将要做什么,又取决于西方和西方媒体做了什么以及...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06_18_5948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