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自古以来什么动物的雕像最被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注意是雕像,不是活体。那肯定是狮子啊!
如果你是一名中国古人,生下来可能就要被和炕头石狮子拴在一起,以防你乱跑;长大点了早上出门上学要先看到家门口的守门石狮;过桥的时候看到桥柱狮;上私塾,学写字画画,纸张要用镇纸石狮压住;再长大点去衙门办事要看到更大号的守门狮;有一天骑马进京赶考,马要拴在拴马狮子柱上;元宵节要看舞狮;听相声要听“四十四只石狮子”;有一天寿终正寝了,墓门口还要立两尊守墓石狮作为最后的陪伴。
桥柱狮:“早啊!”
中国古人从生到死都要和“狮子”为伴,狮子作为一种非中国产的动物,却能受到如此喜爱,绝对是独一无二。
话说狮子产地在非洲,既然中国不产狮子,古人怎么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动物呢?史书记载中国最早出现狮子是在公元113年的东汉汉章帝时期,当时西域诸国向汉章帝进献的贡品中就有狮子。《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师子符拔(古文‘师’通‘狮’)。”
狮子一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就深受权贵阶层喜爱,上升势头强劲,很快秒杀了老虎,抢走了兽中之王的头衔!东汉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狮子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狻猊(suānní,传说中龙的第五子,也有说是第八子)。西晋的学者郭璞对《穆天子传》注曰:“狻猊,狮子。亦食虎豹。”看到了吧,他说狮子也吃虎豹,这狮子来了老虎还咋混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