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卡蟹券问题集中、盲盒消费问题频发、宠物买卖交易乱象多、儿童智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10月8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2022年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投诉和舆情分析》。2022年第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共计受理维权投诉64568件,咨询17177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400余万元。舆情数据方面,江苏消费维权类信息1746259条。
从投诉性质来看,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30.43%,售后服务问题占28.10%,质量问题占24.20%,价格问题占6.13%,安全问题占3.76%,其他问题占3.37%,虚假宣传问题占1.93%,人格尊严问题占0.70%,假冒问题占0.79%,计量问题占0.59%。
蟹卡蟹券问题集中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蟹卡蟹券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标低售花样多,兑换信息不明。不少蟹券的商品面值与实际售卖价格并不一致,如售卖价格远低于蟹券上标识的商品面值。另外,有些商家在卡券上不标明产地、规格型号以及有效期等基本信息,消费者知情权难保障。
二是卡券兑换困难,无法正常使用。部分网络平台商家出售卡券后关店跑路、服务热线形同虚设、工作人员推诿搪塞,还存在虚假发货、自动签收、无法预约或者约满、二维码失效等问题。加之大闸蟹有其售卖时令,今年天气高温,蟹季推迟,商家更加供货困难,部分蟹卡蟹券无法兑换。
三是大闸蟹品控差,质量不佳。商家出于营销目的,会过度宣传,出现产地虚标和产品缺斤少两的现象。此外,大闸蟹属于生鲜易坏食品,收货后即使残蟹、死蟹较多,对发货还是运输过程责任,消费者也很难举证,让商家有了推诿扯皮的空间。
2021年消费者胡女士购买了一张阳澄湖大闸蟹卡券,于今年9月份在线上兑换了8只大闸蟹,但其称收到货后只有3只是活的,而且次日食用后,发现6只螃蟹有5只出现空壳的情况。于是和商家反映,商家称只保证发货时螃蟹是活的,让其最好是线下购买,其他情况无法售后。
盲盒消费问题频发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盲盒消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盒概念泛滥,产品销售类型向多领域、多人群延伸。万物皆可“盲”的背景下,盲盒的产品销售类型日渐丰富,从游戏IP联名手办到食品盲盒,再到“活体宠物盲盒”,成年人的盲盒热情不减。而九月开学季,盲盒营销在儿童文具市场同样掀起风潮,造型精美的文具盲盒、心心念念的“隐藏款”风靡一时。此举不仅容易引发儿童非理性消费,也容易助长攀比心理。
三是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退货成奢望。一般而言,盲盒满足的是购买人群的猎奇心理,至于产品是什么、怎么样往往是次要考虑的问题。经营者结合此种情况,通常会在售卖页面上标注“盲盒产品不退不换”等字样。但有些不良商家会在此偷换概念,对有质量问题的盲盒产品也一律不予退换,于是“三无”产品、滞销品、残次品被包装成盲盒,产品质量差成为了盲盒销售常态。最终商家达到了清库存目的,消费者则吃下“哑巴亏”。
江苏省宿迁市一消费者的孩子在家长不知情情况下,误在抖音平台华仔文具店,消费了3笔订单购买12盒卡片。直播过程中,商家频频表示好卡马上就出了,刺激小朋友盲目消费。消费者怀疑商家诱导消费,多次与商家协商退货却遭商家拒绝,商家表示直播间内有明确表示未成年人不能购买,但经仔细观察,该字样非常隐蔽,很难注意和发现。后期还发现,购买的12盒卡片每盒内标配一枚铜币,但商家发来快递里却没有12个,投诉商家欺诈消费者未经允许拿走消费者物品,漠视消费者权益。
近几年,盲盒已成为商家普遍使用的一种营销方式,产品类型也从最初的手办玩具拓展到了化妆品、服饰箱包甚至是活体宠物等方面。今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征求《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以规范盲盒销售乱象。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盲盒与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依靠产品宣传来选购。因此,盲盒内物品的商品价值、出现概率、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必须真实透明。经营者若一味地奉行前期虚假宣传,后期杜绝售后的经营理念,只能产生短期的吸引力,消费者的信任感一旦被消耗,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商业信誉和发展前途。
宠物买卖交易乱象多
近年来国内宠物行业发展迎来新阶段,而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整个宠物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不平衡,宠物买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值得重视。省消保委系统今年第三季度接收到的关于宠物买卖消费投诉达205件,舆情信息6301条。
从投诉内容和舆情监测来看,宠物买卖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购宠物“货不对板”,与宣传照片不符。网购有其便利性,宠物买卖搭上网购顺风车原本是件好事,却也让不法经营行为有机可乘。网络这端的消费者无法看清宠物的真实样貌,往往在收到快递时才能发现“此狗非彼狗”,宠物品种与宣传页面不符情况存在。
捆绑销售,侵害消费者自由选择权。许多商家在出售宠物时,会指定消费者购买本店某品牌的宠物食品或者宠物用品,否则后期宠物出现质量健康问题,就不予退换。消费者出于爱宠之心,往往被动接受此类捆绑销售。
2022年7月中旬,消费者王女士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只宠物猫,但邮寄到货时,发现与网络上的照片和介绍有很大区别。于是王女士向商家提出退款请求,而商家则表示商品页面中只是示意照片,品名也只是标注了宠物猫,双方在成交前也进行了沟通,但可能消费者没有看到实物有所误解,为此拒绝退款。
儿童智能设备安全隐患突出
二是平台监管不力,内置游戏血腥暴力、漫画少儿不宜。儿童智能设备里有大量干扰孩子学习的APP,可以玩网游、互发红包,有的还可以直接拍照搜题,部分游戏APP涉及暴力、血腥、犯罪等内容,漫画APP充斥色情、有悖伦理道德等内容,易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行为等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