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佩每天回家的第一要事,是撸猫,再查看两个盆:猫砂盆和猫食盆。如果加上猫爪盆,那就三盆,但猫爪盆不必频繁打理。再看猫,它要么酣睡在门口的猫窝里,要么正从某个角落摇着尾巴迎出来,围着自己,蹭来蹭去。添猫砂时,若有猫屎猫尿,及时清理。猫粮每天定量给,不能少,少了猫要抗议,也不能太多,省得吃胖了,还要减肥,否则也会像人一样,造成“三高”,疾病缠身,徒增麻烦。养了两年猫之后,许佩自嘲地给自己取了个绰号:首席铲屎官。当初要猫、并信誓旦旦会照看好猫的女儿,因学业之故,早已把养猫重担托付给自己,而他似乎也开始享受与猫相处的时光。
“猫喜欢平静的生活,折腾的地方太多,对猫是很不友好的。”小赵说,要是猫会讲话,这只猫早就抗议了:能不能不要再折腾我,把我送来送去了?老公也说,再找一个下家,至少是这只猫的第四个主人了。小赵于心不忍。或许是移情作用所致,或许是母性的本能激发,和老公一合计,得到他的支持后,她决定自己养,结束它可怜的漂泊生涯。“它很聪明,毛色很好看。”小赵说,她那会儿在追一个剧,就用了喜欢的主人公名字给猫命名:李子维。
猫的家族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流浪猫。小鱼儿收养的猫,就多是流浪猫。从老家湖北到安徽姑姑家,再到天津,又辗转来到恋爱和婚姻地东阳,最后安家临安,小鱼儿经手的流浪猫,前后已多达十来只。如今在她居住的小区里,她是出了名的猫妈妈。只要小区里有流浪猫,大概率都会先被她投喂,有时直接收养在家。
小鱼儿说,她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湖北老家,第一次看到猫,是在爷爷家。她家在大别山,爷爷住半山腰,学校在山下的街道上,爷爷家是她上学的必经之处。她喜欢爷爷,有时就住爷爷家。有一次,爷爷家来了两只流浪的黑猫,爷爷天天投喂,猫就不走了,从此成了小鱼儿的新朋友。那时养猫主要还是爷爷的事,小鱼儿只是喜欢,放学就逗它们玩。后来父母出门打工,小鱼儿和弟弟一起寄养到山那边的安徽姑姑家。姑姑家也有猫,有次闹别扭,表妹竟拿猫出气,骂它打它,这时站出来保护猫的,是小鱼儿。这些经历强化了小鱼儿对猫的保护欲,使她对猫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感,此后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猫,她就挪不动步了,养猫也就成了小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90后”的五五五,倒是纯粹出于喜欢猫才养的。她对为何养猫这件事却有独到的观察。她注意到,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开始,养猫人群爆发式增加。“不只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开始养猫,养猫是一种社交工具,也是一个精神寄托,就是像养孩子一样,却没有养孩子那么辛苦和焦虑。”五五五的孩子如今只一岁半,她却已经开始为孩子学区房的事张罗。
“除了不能叫你一声爸一声妈,猫回报你的情感,几乎可以无限接近于人。”许佩说,AI时代来临,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地方便了,解决眼前一个个现实的麻烦也越来越快速,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更迭速度让人应接不暇,然而人际关系却到了需要重新定义的阶段,也可能是这种无所适从,人们很容易滋生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而养猫成为一种较为经济的救赎和疗愈之道。或许这正是很多人养猫、乃至养宠物的心理动因:你对它好,它就信任你,一旦这种信任建立,它就忠诚于你,守护着你,绝不离弃你,直到最后一刻。
小鱼儿的爱猫
爱猫就是爱自己
从爱猫,到想养猫,或许是一时兴起,但要真正养好一只猫,并非易事。尤其是宠物猫,一不小心,不是应激了就是病了,更有甚者,成了一只抑郁猫。而各种原因闹了情绪在家里造反的猫,也不在少数,就像美国电影《加菲猫》里反映的那样,有些猫真的会“使坏”。
洪东文家起初养了一只猫,个子大,胆子也大,但家人还是担心它孤单,又去领了一只。新来的猫,个子小,胆子也小,因此得到家人多一点的照顾,没想到大猫吃醋了。洪东文观察到这一点,是因为大猫经常故意打翻猫食盆。
作为洪东文朋友的许佩,受他失去爱猫的启发,就坚决没再去领养一只猫来作伴。“每一只猫都是独特的,它未必喜欢一个同类忽然驾到,打破它原来独享的平静空间。”身为人父的许佩,研究过很多养猫者的经历后,认为猫同人理,很多二孩对老大产生的心理冲击,需要很久才能抚慰。“弄不好,产生心理阴影,或许就要像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那样,需要用一生来治愈,猫与猫不同,不能一视同仁,当然,如果一开始就两只猫同时领来,情况或许不同。”
猫的饮食、卫生、起居等方面,不同的养猫者,经验也迥异。大部分猫需要定期进食不同食物,以调理肠胃。但有些猫也很挑食,只认一个牌子的猫粮。邹彬家的猫,肉一概不吃,她先后试过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但无论是干肉脯,还是现烧,也无论用哪种烹饪方式,它都不碰。而小鱼儿养的流浪猫,胃口都好,给什么吃什么,她甚至会采摘一些新鲜的嫩草洗净了喂猫,“调理肠胃,也能化毛,有化毛膏的效果。”
小鱼儿从不去动物医院给猫洗澡,她的理由是猫会打理自己,洗澡多了反而不好。她还举例,她外地有个养猫的朋友,也从不给猫洗澡,其中一只猫已活过20岁,远超猫的平均岁数。像小鱼儿一样不给猫洗澡的,不在少数,邹彬也不洗,“偶尔自己用湿布拧干了擦一擦。”
许佩是支持洗澡的代表。他定期带猫到动物医院洗澡,每月一次,同时让动物医生对它进行体内外除虫。“我的猫在原主人那里,就是每个月洗澡一次,我觉得应该遵循这个习惯。”许佩认为,还是要因猫而异,天下没有两只相同的猫,喜欢的就洗,不喜欢的就不洗。他也表示,猫有个习性,就是喜欢到处钻,特别喜欢去犄角旮旯,而那里往往是卫生死角,各种真菌的滋生地,传到猫身上,容易得病。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我区多家动物医院负责人的支持。
在养过很多宠物的邹彬看来,猫是最优雅最得体的动物。刚开始养猫,她不敢梳猫毛,不敢买真皮沙发和床,因为担心它的爪子会伤及无辜。有一次猫得了皮癣,需要自己给它敷药,她鼓起勇气敷药,才发现,猫的爪子像它的牙齿一样,从不伤害对它好的人。“我夹住它的腿,它也挣扎,但爪子却不碰到我的皮肤。”邹彬说,受此启发,她换了心仪已久的真皮沙发,发现猫每天都欢快地在上面闲庭信步,但它的步子如此轻盈,从不伤及真皮。
许佩说,这世上没有一只猫不可爱,正如没有一只狗不忠诚。“爱猫就是爱它的洁身自好,爱它的萌宠,爱它的轻重有度和优雅。”许佩说,爱猫其实就是爱自己,在养猫的过程,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这个过程很疗愈。
小赵和她的爱猫李子维
善终
猫有生老病死,许多人喜欢宠物却不敢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经历太多生离死别。过去几个月内,因养猫而相识的五五五和小赵,先后经历爱猫离世的创痛。
五五五害怕毛茸动物,却一直想养一只英短。这种既怕又爱,是她要花很大力气克服的心理障碍,就像怕水的人却不得不学会游泳。最有戏剧性的还不止于此。她的男朋友根本不喜欢猫,却在她决定养猫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们结婚后,五五五先回到临安,帮哥哥打理生意,老公暂留青山,英短跟着他过了很久,“我至今捉摸不透,他和他妈妈都不喜欢猫,但却一直对猫十分友爱。”
五五五给猫取的名字叫太子。太子的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五五五爱太子,几乎所有猫用到的东西,她都会买来,除了猫粮,她买了各种各样的猫调、零食,她的收入除了自己买衣服,几乎全投入到太子身上。甚至她还想等新房装修时,专备一个漂亮的猫舍,当然必须配一个专业猫厕。一般的英短成年猫,不会超过5公斤,可能是营养太好了,太子竟然养到超过11公斤,所有见到它的人无不惊呼:这太大了吧。这种反差,也加剧了五五五对它的喜爱。
以前看小红书学养猫时,五五五了解到,可以给猫做善终服务,说服了爸爸,没有采取传统的方式:挂在树上任其腐烂。动物医院很快联系了余杭一家合作的善终服务机构,给太子实行安乐死。善终服务机构提供了四种服务套餐,集体火化、基础服务、标准服务和至尊服务,越往后,结合体重,价格越高。“集体火化我不舍得,太多的花样好像又没必要。”五五五选择了基础服务。
小赵至今也没有完全从失去李子维的阴影中走出来。她和五五五的养猫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自认为知识储备不足就养了、因为孩子不得不把猫托付出去且都是给爸爸养、猫得了病英年早逝。和五五五不同的是,即使是怀孕期间,小赵一直是带着猫的,直到孩子出生,才与猫拉开距离。
小赵告诉临场记者:怀孕不能碰猫,恐怕是一种认知偏见。孕前,她给李子维做了全身体检,做了绝育,打了疫苗,当然,从备孕到孕期,她不再像以前那样零距离接触猫,而是适当保持物理距离,但始终住在一套公寓里,猫大多数时候由老公陪着睡。直到李子维因病到医院检查,小赵才查到它的医疗档案:原来在上一个主人那里,李子维曾从高处摔下过,并在这家医院接受了治疗。这次受伤留下了隐患。和太子一样,李子维也一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忍再看李子维受苦,小赵和老公决定为它选择安乐死。
小赵说,直到现在,她并不感觉李子维是死了,而是觉得它就在隔壁房间,“只是我看不到。”临终时取了李子维的毛发做的挂件,还挂在小赵的车里,摇摇摆摆,好像是李子维踩着猫步邀宠而来。“它的鼻子是一个爱心的形状,人见人爱。”小赵终于没忍住眼泪,哽噎地说着。
可能是经历过多次猫的分分合合,小鱼儿在猫的善终一事上,显得更超脱一些。“爱它时就全心地爱,它走了,我也难过,但不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小鱼儿去年就土葬了一只爱猫。
许佩也想过,与自己的爱猫终有一别。“所有可遇见的别离,都是一次死亡训练。”许佩说,从一次次死亡中,人应该强大起来,“如果真的不够强大,不妨看看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它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理念:只要尘世还有人怀念,就不是真正的死亡,无论是逝去的人,还是逝去的动物,都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