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女士塞班岛3日游,手机流量费1.7万元,让“天价”流量费再上风口浪尖。
流量费贵,老百姓受不了,总理也看不下了。“流量费太高了。”李克强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感叹道,话题一开就引发了与会人士的热切讨论。此后工信部会议对加快4G建设、大幅提升网速等工作部署的多次表态,再到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宽带要免费提速40%以上”等五项举措,官方一系列动作让广大网民看到了“提速降费”的希望。
5月15日,据央视新闻官方微博最新消息,工信部公布网络提速降费总目标,到2017年底所有地级以上城区家庭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4G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其他城市达到20Mbps;手机流量和固定宽带平均资费水平大幅下降。
国内的流量费下降有望了,但国际流量费呢?这是一个更复杂的收费体制。一般来说,国际漫游费是由国内运营商和国际运营商谈判决定的。中国移动门市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然国际漫游费是由三大运营商收取的,但是国际漫游费的制定却并不由三大运营商说了算。
国际流量费谁来定
“有些国家只有1家运营商,如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人家根本不接受结算下调谈判,而欧美运营商又非常牛气,和人家谈判,地位完全不对等”
如今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国际流量收费情况到底如何?为了回答这一疑问,《国际金融报》记者分别采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上海门店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中国移动国际漫游大致上划分成三档,业内称为“1元、2元、3元”档,这是根据国际漫游拨中国内地、漫游地接听和拨漫游地资费的定价划分的。
在数据流量方面,移动主要采取的是流量包的模式,“1元区”的国家和地区3元包3M流量、“2元区”多为6元包3M流量、“3元区”则为9元包3M流量,此外也有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是以每KB流量计价,通常为非洲国家或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不过有趣的是,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有两位运营公司工作人都表示,尽管如今国际漫游流量费已经有了很大下调,但是他们自己在出国旅游时一般也不会选择使用这一项服务,理由很简单,“还是太贵了”。
中国移动门市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国际漫游费是由三大运营商收取的,但是国际漫游费的制定却并不由三大运营商说了算。一般来说,国际漫游费是由国内运营商和国际运营商谈判决定的。“不管是语音漫游,还是手机上网漫游,这些费用都是‘老外’收的,中移动就是一个‘收费员’,外国运营商才是名副其实的‘东家’。”
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漫游的问题上,我们没有话语权。“有些国家只有1家运营商,如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人家根本不接受结算下调谈判,而欧美运营商又非常牛气,和人家谈判,地位完全不对等。”
如何分肥是难题
在记者采访中,有一个情况与想象中不同,即中国国内运营商其实更倾向下调流量费。近来三大运营商资费下调的幅度动辄达到50%甚至更高,就是这一现象的反应
为什么国内运营商愿意减价?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必须先了解国际流量费的结算标准。
一位运营商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以色列拨打中国大陆的资费原来是25.86元/分钟,其中至少要付给以色列运营商20元。这种“分肥”制下,下调国际漫游资费,对国内运营商的利润影响当然不大。降价反而可能促进其国际业务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规模效应明显的电信行业,资费下降对运营商利润是否有影响,还取决于资费下降能否带来业务与用户的规模效应。如果资费下降能带来更多的用户,运营商的利润有可能反升不降。
但这一分配体制下,想要下调费用也就更不容易了。一方面,要国际运营商降低结算价,也就是让对方让出利益,谈何容易;另一方面国内运营商下调空间不大了。譬如,中移动向用户收取的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费绝大部分都结算给了境外运营商。例如,2013年中移动与加拿大的数据流量结算价约为8.3元/MB,中国移动向客户收费10.24元/MB,也就意味着中移动需要将所收费用中81%支付给加拿大运营商,看起来毛利还有19%,但除去税收、人工、客服成本,以及一些欠费损失,净收益微乎其微。
有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国内的运营商不得不做赔本买卖。2014年初,中移动与加拿大的流量结算价降至2.9元/MB,因此中移动针对加拿大推出9元包3M新资费,折合3元/MB,毛利仅3%,如果客户当天执行了双封顶(90元包50M),实际收费仅1.8元/MB,相当于中移动每MB结算亏1.1元。
欧洲减免漫游受挫
欧洲委员会下一步将在2018年中再对是否执行免除漫游费用进行评估,“这一天(取消漫游费)看起来似乎永远都不会到来”。欧洲民众很失望
2014年,一份来自欧洲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让所有欧洲人都吃了一惊,居然有超过1/4的欧洲游客在旅行时关闭手机,以此避免收到高额漫游账单。欧洲委员会在欧盟国家总共调查了超过2.8万人,其中47%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旅行时不会选择使用手机网络。
对此,欧洲委员会副主席克罗丝表示震惊,“显然大部分人对于国际漫游流量费感到担忧,我们必须尽快在欧盟国家取消漫游收费。”NeelieKroes说,“这不只是一场旅行者和电信公司之间的战役,用户在国外限制使用手机,对于运营商来说同样是损失。”NeelieKroes补充道,“不仅如此,由于漫游费用,数以万计的企业会遭受额外的损失,比如手机软件公司就会因为用户在国外减少对软件的使用而无法获利,(高昂国际流量收费)这在经济学角度来说简直难以理喻。”
据媒体报道,欧盟取消的漫游费,不仅包括通话,也包括短信、手机上网等服务。此前,克罗丝曾经炮轰称,不公平的出国漫游费,已经成为欧盟电信行业的“现金牛”。但是,欧洲媒体担心,如果取消漫游费之后,欧盟电信公司可能会进行“拆东墙补西墙”,即提高国内通话或者上网的价格标准。
一位生活在意大利的法国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推迟执行取消漫游的决定令人失望,“电信运营商是惟一的赢家”。据悉,欧洲委员会下一步将在2018年中再对是否执行免除漫游费用进行评估,“这一天(取消漫游费)看起来似乎永远都不会到来。”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了德国一位政治学教授PilardelCastilloVera,教授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明确表示,“欧洲之间的交流(通讯)应该是简单的、无须多余支出的,因为这会在国家和国家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
PilardelCastilloVera教授坦言,自己对于取消国际漫游非常支持,“当一个德国人可以在西班牙阿里坎特使用手机和在柏林的家人交谈时;当一个英国学生可以在法国旅游同时和他在英国的同学发短信时;当一个丹麦商人可以无论是从罗马还是华沙,通过手机下载他在哥本哈根的办公室中储存的文件时,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谷歌提供新方向
眼看所有人对于高昂的国际漫游费用似乎都束手无策,一向喜欢着眼未来的谷歌公司,最近又抛出一个天马行空的大计划——取消国际漫游费。
据外媒报道,谷歌已经联手英国移动运营商Three公司一起做这件事,双方计划免掉美国用户的国际漫游费。这里值得一提的是,Three公司的控股股东不是别人,正是几乎买下了半个英国的亚洲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
据了解,谷歌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网络,让无论客户身处何地,其利用手机通话、发短信和使用数据流量的费用标准都一样。和记黄埔旗下移动运营商Three在英国、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家拥有移动网络,谷歌通过与和记黄埔合作,可以按批发价格访问Three在这些国家的移动服务。
谷歌虽然抱有如此大的野心,路途却注定不平坦。相较移动网络Three,美国的主流电信运营商包括AT&T和Verizon。这两家运营商在美国市场份额极大,相当于国内的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它们也没有任何动力去做取消国际漫游额外收费这样吃力不讨好,且接近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出去的事情。
屏蔽此推广内容康志斌坦言,“我们的虚拟运营商,使用的网络就是基础运营商提供的,服务的质量和三大运营商是没有任何差别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三大运营商平行倒挂,即你想拿到的价格,比三大运营商在市面销售的价格要高,平行倒挂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价格倒挂的原因,导致虚拟运营商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发展新用户,毕竟,用户发展得越多,意味着自己贴钱贴得也会越多。这种尴尬局面,也驱使着虚拟运营商不得不想办法创新,“取消国际漫游费”类似的业务也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