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517电信日资费调查
随着工信部要求三大运营商7月1日前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费的大限逼近,今年517电信日成为运营商修改并加速推出新套餐的重要节点。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市场走访】
资费套餐:全国不限量为主
南都记者发现,三大运营商目前已经把国内通用流量套餐作为主打内容,以往的省内流量套餐很多已经自动升级为全国通用套餐,或者停止办理。而以往被重视的“本地流量套餐”目前仅占套餐业务的1/4。如移动、电信在2017年推出的138元省内不限量版、129元乐享4G(省内无限流量),目前均已自动升级为同等内容的国内流量套餐。而目前,市面上还能办理的本地流量卡,三大运营商基本只保留日租卡。
另外,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把无限流量套餐摆上货架,除了移动还剩余不少流量限量套餐外,电信、联通基本都把这些有限流量套餐下架,如联通官网目前除了冰激凌套餐外,剩余的4G组合套餐、4G校园套餐、4G本地套餐等均已无法打开。
中国联通资费套餐
南都记者近日调查还发现,不少全国无限流量套餐月费价格已经跌破百元,如电信的99元不限流量套餐、联通小冰神、移动88元不限量4G飞享套餐等,均已降至100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不限”流量套餐,对限速都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移动的88元不限量4G飞享套餐,每月流量使用达到40G,网速将降至3G网络。电信推出的99元“不限”流量套餐,国内不限量,但当月上网流量达到20GB后,上网速率降至3G网络。99元档小冰神卡同样如此,上限20GB后降至3G网络。三大运营商对于使用流量超过100G后,均限速至128kbps。移动客服代表告诉南都记者,限速后的128kbps每秒相当于早前2G网速,基本上已经无法支持看视频等情况。
中国电信资费套餐:
转换全国无限量套餐限制多
不过,现有套餐想要转换为全国无限流量目前似乎还有很多门槛。南都记者在电信营业厅了解到,关于本地流量套餐的升级,电信目前采取了用户分批测试的情况,即去年的套餐用户先行体验本地流量套餐升级。据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本地流量的套餐要升级,基本都是改套餐,但由于系统的用户配置没有那么多,只能对最近的一批用户开放测试体验(2017年新申请套餐用户),而相对2011年等比较久的套餐用户,将在七月取消漫游时全面开放。
联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现在已经没有本地流量套餐,用户可以升级全国流量套餐。但南都记者注意到,如果用户之前办理的套餐还未失效,暂时还不能更换套餐。
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移动营业厅,南都记者尝试更换套餐(188元不限量4G飞享套餐),但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记者此前办理了优惠活动,目前只能升级(价格更高)套餐,只有等活动期满才能选择资费更低的套餐。南都记者随后咨询了移动客服人员,得到的回复也是一致,只有没有办理过优惠的用户才能用上价格更低的套餐。
中国移动资费套餐
【降费背后】
30%降费空间从何而来?
但在业内看来,30%的流量降费幅度并不惊人,过去3年内,三大运营商的降费幅度其实已经超过这个标准。南都记者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以及工信部公开数据了解到,2014年至2017年,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均价分别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8元/GB,2015年-2017年三年中的资费降幅分别为42%、38.7%、41.5%。对比2014年,2017年的全国流量价格降低了80%。
既然如此,为什么很多用户没有明显感知提速降费呢?“在以往运营商主导的提速降费工程中,运营商并未直接大幅降低流量的售价以及基础套餐价格,而只是在现有套餐的基础上采用流量日包、叠加包、赠送本地流量、闲时流量等多种经营策略,实现可控的降价幅度。”有业内人士透露。
南都记者了解获悉,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网民月均使用流量已达到3.29GB,比去年同期增长160%,通过手机上网的累计流量达到109亿GB,同比增长210%。消费者流量使用增速超过了流量资费的下降幅度,这也是用户感知资费下降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通讯行业专家项立刚告诉南都记者,国家要求的30%降费不会直接体现在资费上,7月1日后,可能就是同等费用上给予多一些流量。“运营商是国企,如果直接降费会让运营商收入大幅下降,而国家对运营商的营收水平是有要求的,所以直接降费不太可能。”
也有运营商内部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为了惠及更多的基础群众,这次降费还会涉及宽带、农村网络建设等方面上,所以并不会直接大幅降低流量的售价以及基础套餐价格。
省内流量升级全国流量套餐更实惠
南都记者了解到,此前,三大运营商降低并不是通过降低流量售价以及基础套餐价格实现降价,而主要通过大量赠送流量的方式。由于流量的边际成本趋于零,在网络容量充足的情况下,运营商大幅赠送的流量并不会给他们带来额外成本。不仅如此,维持了基础套餐价格的运营商,仍然可以在4G用户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使得流量收入持续攀升。
既然如此,那么此次工信部明确提出的移动资费年内降低至少30%的要求,运营商们会否延续以往的做法?
“本地流量”或将继续存在
在4G时代,全国移动手机用户接近饱和,为了拓展农村、校园等新增市场,各地运营商会针对此类价格敏感用户推出极低资费的套餐,此类套餐价格远低于正常套餐。为了不让此类低价套餐冲击正常业务,运营商通常用“本地流量”的形式推出这种套餐。这些套餐普遍起步价都在10元左右,如18元的移动飞享套餐(国内100m流量,还会赠送一些省内闲时流量),电信天翼日租卡(月费6元,省内800m流量/1元),联通日租卡(月费5元,省内800m流量/1元)。
但这类套餐中的“低价流量”,在本地之外无法使用,从而避免了这类套餐与正常套餐之间可能产生的竞争。事实上,对于一些较少跨区域活动的用户,“本地流量”、国内流量并无太大区别。
然而,按照7月1日前提速降费的要求,取消流量漫游费被作为这次改革的重点。如果按照新规要求,这类本地流量离开本地无法使用的套餐可能也面临存留问题。有消费者就向南都记者反映,担忧取消流量漫游费后,以往享受的优惠套餐可能会消失。
不过,南都记者发现,在语音通话取消漫游费将近一年后,运营商仍存在本地语音的情况,如移动4G18元飞享套餐赠送每月本地拨打本地100分钟语音通话。对此,移动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免费赠送的,与国家规定的取消漫游费并不冲突。但项立刚告诉南都记者,国家明令取消语音漫游费,运营商仍存在本地话费,这种操作是违规的。
【消费建议】
按兵不动,观望等待7月1日来临
在走访中,南都记者发现,目前的有关全国流量套餐,大多数只能为新用户办理,老用户办理往往不符合资格。而移动申请资格比较宽松,但是可能需要升级套餐,但这种升级套餐往往是运营商推出的优惠活动,在到期前不能更改,可能在7月1日后就不会那么实惠了。
以近年运营商相继推出的流量包业务为例,不少用户购买是为了解决流量不足。但是南都记者走访各大运营商营业厅,给出的回复都是:在失效之前不可以退流量包。在全国流量无限量后,这些流量包可能就派不上用场。如果消费者对于流量使用不那么敏感,对于更改套餐,除了系统自动调整的,不妨观望等待7月1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