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为方面宣布“天际通”业务将在7月15日正式商用,首批支持天际通的中端包括了华为P8、Mate7、荣耀6plus等产品。
同时华为官方也公布了天际通目前所试用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有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泰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希腊、爱尔兰、奥地利等国家。
资费方面,天际通实行统一资费,有四档套餐可以供用户选择:
1、全球畅享版套餐:每天28元,不限流量,速度有限制,适合一般用户。
2、全球尊享版套餐:每天98元,不限流量,不限速,可共享为热点,适合重度网虫。
3、本地自由行套餐:七天48元,1GB流量,适合短期出行,比如十一黄金周期间。
4、尝鲜版套餐:5元,20MB流量,适合体验或紧急上网需求。
统一资费意味着如果用户使用天际通业务,在一天之内穿越有服务支持的几个国家和地区,都只按照一天的资费标准收取费用,无需根据所在国重新购买。
不用插SIM卡也能上网?
很多人关心为什么用户无需插入SIM卡就能使用国外运营商的网络,这也是天际通最为核心的技术。
因为全球很多国家的运营商都在使用SIM卡,因此可能很多人认为SIM卡是手机和运营商连接的唯一桥梁,实际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一张联通的SIM卡漫游到国外是如何接入当地网络的?简单说下这个过程:
1.联通SIM卡到了美国,用户想要他的手机接入AT&T的网络,这时候AT&T会向中国联通发送一个指令,问中国联通该IMSI是否开通国际漫游?
2.联通经过查询后发现该IMSI开通了国际漫游,返回一个指令给AT&T告知开通了,可以接入当地网络。
3.AT&T则会给这个用户分配一个虚拟的IMSI,保证他的手机可以在AT&T网络中正常使用。
4.而当有用户拨打该用户号码时,联通会主动将主叫号码转入AT&T网络中,从而实现通话。
从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一台手机能否漫游,跟SIM卡本身没有太直接的关系,而更多的是跟SIM卡中存储的IMSI有关。
如果将IMSI存储手机芯片中,在需要的时候调取,这样在原则上就可以省略掉SIM卡这个东西,而这种技术,被称为MultiSIM。
其实这种技术并不少见,之前很多人买过美版、日版的iPhone,使用时需要卡贴,卡贴实际上就是MultiSIM典型性的产品。
之前苹果在去年推出的AppleSIM也是一种典型性MultiSIM产品,通过把多家运营商的IMSI写入iOS系统,绕过3GPP的限制,从而实现一张SIM卡兼容多家运营商。
华为天际通也采用了类似苹果的技术,只不过它将运营商的信息写入到了手机基带中而非一张独立的SIM卡中,因此原则上这项技术只能适用于搭载海思芯片的产品。
华为凭借其在海外坚实的运营商基础,只要与这些运营商谈好合作,天际通的实现并非难事。华为也成为目前全球惟一一家通过硬件方式实现MultiSIM技术的中国厂商。
华为是唯一这样做的中国企业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内已经有企业在涉及类似的业务,比如在国内旅游圈很火的漫游宝,它也是一个免SIM卡多国漫游的设备,早于华为天际通推出。不过漫游包是以MiFi方式存在,而非手机。所谓MiFi就是一个便携式的宽带无线装置,大小与手机相似,集成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与接入点三者的功能。
天际通的好处?
很明显,天际通的好处在于它无需插入SIM卡即可在多地不同运营商间切换数据网络,方便且无需担心有繁琐的过程。
其次是手机本身的SIM卡网络不受影响,依然可以正常通话。而于手机集成则省去了多设备造成的携带不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