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漫游流量费有些国家“贵得吓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统筹考虑生产经营成本、电信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电信业务资费标准。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官方回应显示,尼泊尔为数据漫游资费高结算区域,中国电信综合自身运营成本,设计了对应的数据漫游资费标准。具体收费标准为,0.01元1KB,10.24元1MB,且上不封顶。以此计算,1GB的流量就会对应上万元的花销。
“全世界的漫游费,都会比本国的费用要贵一些,但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情况。”项立刚举例,中国有不少游客会去欧洲、美国,欧洲人和美国人也会到中国来,这样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就可以和外国的电信运营商谈判,把当地的流量费价格限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但对少数国家来说,尤其是不那么发达的国家,比如尼泊尔,虽然有很多中国人会去尼泊尔,但尼泊尔的人很少来中国,这样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就很难和对方谈判,因为没有业务对等。
项立刚坦言,目前,全世界的国际漫游业务并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都是运营商各自谈判谈出来的。“大国之间的流量资费都比较便宜,但是大国游客去小国,小国的资费会非常贵。因为小国的电信运营商是抱着挣一笔算一笔的心态,这种情况是很难改变的。”
运营商流量包产品各异价格差距大
出国的话,如果想要使用手机的国际漫游功能,运营商是否有较为优惠的方式提供呢?记者发现,不同的运营商,会根据自身情况,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不同的“流量包”产品,但也有覆盖不到的情况。
记者以北京电信用户,计划去往澳大利亚为例,查询到其上网收费标准为1元/MB,每日封顶资费为25元。同时,系统会显示推荐多个更为划算的流量包产品,如99元大洋洲4日流量包、169元大洋洲7日流量包、10元流量月包(100MB)、20元流量月包(300MB)。
同样是北京电信用户,若将目的地设为冰岛,查询到的资费标准则是3元/MB,每日封顶费用为85元,且没有流量包产品可供推荐。而将目的地设为尼泊尔后,上网费用则高达10.24元/MB,且无单日封顶资费,更没有推荐的流量包产品。
北京联通用户,按漫游方向不同,有25元包天、35元包天、55元包天不等的划分。记者查询到,尼泊尔处于“25元包天”范围。该收费标准不需要用户操作,是落地自动生效的。
只是,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披露,用户在旅游期间所产生的漫游资费多次达到熔断标准,中国电信企业系统自动触发熔断,暂停用户数据漫游功能,并向用户下发提醒短信。但用户先后共10次自主恢复两个手机号的数据漫游功能,由此产生了相应的流量漫游费用。
选择合适的境外流量包或购买目的地流量卡
伴随人们出国旅行的热情逐年走高,防止被高昂的漫游流量价格所“刺”,也成为人们的普遍认知。如果觉得运营商提供的流量包价格还是偏贵,或目的地没有合适的流量包产品,其实也有其他选择。
陈先生每年会带家人出国旅行两三次,多种方式体验下来,他倾向于租借移动WiFi。机场就能领取,借还都比较方便。租一个WiFi,可以供三五人使用,费用平摊下来是最省钱的。
当然,移动WiFi也有局限性,受辐射范围所限,同行者不能相距太远,游玩时必须共同行动。机器每天都需要充电,有时开机太久,还容易因过热导致断开掉线。“所以临出发时,我会提醒家人尤其是老人,帮他们关闭手机上的数据漫游功能,到达后连上移动WiFi。如果不关漫游的话,万一移动WiFi突然掉线了,我们又不知道,上网时可能手机就会自动使用漫游流量了。”
如果高额的流量费已经产生,用户不交会怎样呢?项立刚解释,这笔流量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必须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去结算的,“不然以后中国的用户去对方国家,对方就不允许我们接入了。”如果游客选择不付流量费,相当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负担了这笔费用,是可以向用户追讨的,比如向法院起诉,把用户列入失信名单。“至于事件后续到底如何解决,那只能看用户和运营商的交涉了,看是否能减免一些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