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SUV本身具备后座放平功能装车难度可以降低很多
装车方面特别提示:
①.尽量把车上的各种缝隙空腔塞住,以防猫咪站立不稳或受到惊吓时跌入或钻入被卡住。比如正副驾座位下面、比如一些车型放平后座之后,车后面的“宽阔平原”与前座靠背之间的“深沟”,最好都用行李及随车物品塞住;
②.如果原车后备箱有窗台板,可以用绳子带子或魔术粘扣绑在主驾靠背后面,不占地方的同时也可护住司机左右两侧的肩后空挡,防止行驶过程中好奇的猫咪从后面往司机身上攀爬,影响驾驶安全;
③.考虑到猫咪掉毛、杠爪、吐毛球,以及饮水多少会泼洒出来的情况,建议在填平沟壑后给“猫房车”铺一层拒毛防水抗抓的“地毯”。我家在老标致307上是以厚实的帆布为主,重点部位加衬一次性护理单或带吸水能力的护理垫。奕泽因为装备了防水抗抓的全包围后备箱垫,所以直接再铺一层护理垫就好了。铺装物可以用比较宽的美纹纸胶带绷平粘住,用普通胶带或布基胶带粘也可以,只是拆除时比美纹纸更容易留下残胶。不想在服务区简单上个厕所后一开车门就在自己座位上惊喜发现一滩呕吐物的话,两个前座也最好保护一下,用大号别针把帆布固定在座位上是比较靠谱的方案;
④.所有装车行李物品的堆放高度建议不要超过车窗下沿,否则容易在交警检查时被以“客货混载”处罚。这个问题很多玩儿床车旅行的朋友详细说过,不赘述了。
旅途中多喂一点儿罐头、妙鲜包有助于毛孩子补充营养舒缓紧张情绪
第二部分:适应
适应训练特别提示:
②.费洛蒙喷剂什么的,在我家俩猫这里似乎没什么明显作用,不知道是不是个体差异;
③.所谓的猫咪记忆力只有三个月基本瞎掰,所以适应训练一次后,隔半年甚至一年都应该无需重复训练。我家的猫,最长一次旅行间隔8个多月(而且还换了车,但摆放布局没啥大变化),基本上车就熟门熟路,显然练好的技能一点儿没丢;
路上的风景
喵星人得帮你们盯着点儿路况
第三部分:途中
滚装渡轮的船头船尾其实是非常暴晒的不可忽视
②.避免夜间车内过冷——冬季最低气温低于10℃对老猫来说就比较冷了,特别是有些地方风大,更需注意夜间车内过冷的问题。可以准备一些大号热水袋、暖宝宝,在楼上客房灌好热水袋拿到车里塞在猫咪睡垫下面,多撕几个暖宝宝贴在“地面”,把车里搞成“地暖房“,再蒙上个加厚车衣.......这些办法基本是可以在最低气温0℃以上的情况下确保车内过夜温度10℃以上的。但如果预报住宿地最低温低于0℃,那就别抱侥幸心理,坚决找个带地库的酒店,或是找个允许带猫进房间的住处。通常连锁酒店是不准宠物进房间的,独立经营的酒店或者民宿有较大可能允许带猫入住。目前也在考虑给车上增加一个几百瓦时的户外电源来带动电热坐垫保持夜间车内的温度,是否安全可行尚有待推敲验证。
③.注意防范猫咪外逃——毛孩子毕竟好奇心很重,完全适应旅途生活后说不准会溜到车外到处探索。建议每次上车开门前先扒窗观察猫咪的位置和状态,免得一开门窜出来一个大惊喜,特别是服务区那类人多热闹且没栓狗子满地跑的环境下,猫咪一旦下车,还能不能抓得回来就难说了。开门加油、装卸行李、铲猫砂、加粮加水的过程中也务必提高警惕,确保每一扇开着的车门和能挤出猫去的车窗前有人把守,不然猫咪可是下车容易上车难哦!
好奇是猫咪的天性开着天窗也要注意防止探索型老猫纵身一跃
总结:尽管读不成万卷书却行了万里路的猫咪确实表现得越来越有见识,以往来个客人就钻床下玩儿消失的性格也随着旅程增多慢慢变成了对客人好奇打量嗅探,但总的来说,猫咪与狗子毕竟习性不同。对于大部分家猫来说,出门在外,环境陌生喧闹,吃不好、睡不深、精神紧张等等是难免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出门旅行对大部分猫咪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折磨而非享受,因此,除非是从小就在车上在路上的“房车猫”“旅行猫”,否则带猫上路还是要尽量谨慎,一旦出发也是尽量缩短行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