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村家庭的四十年

我出生于福建龙岩的一个农村家庭,在1978年至今的40年里,我的父母消除了对饥寒的恐惧,我和姐姐弟弟三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住进了城市,我们的后代也开始为她们的将来而努力学习。如今一家三代人过上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生活。今年暑假,当我在西安的博物馆里看到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的农具时,猛然意识到那些农具和农村生活可能已经永远退出了我的生命。

父亲和母亲

父亲和母亲是孤儿,在家族长辈的主持下结婚成家。1978年的时候,父亲26岁,母亲24岁,已经有了我和姐姐两个孩子。

那时,我们家和其他十几户共同属于一个生产队。成年人和10岁以上的孩子通过参加集体劳动获得工分,用来换取粮食和肉类、布匹及其他生活用品。

最初的记忆里,还有初夏时分青黄不接的窘迫。上一年度的粮食吃完了,新一年度的稻谷却还没成熟。母亲只能把红薯丝掺杂在大米中煮饭以供全家充饥。这对于父母只是习以为常的无奈之举,对于我们却是一次新奇的调换口味。

2002年作者和外婆舅舅等一家合影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78年的秋天,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过,这个重大变革真正影响到我们家还要到1981年底,这一年,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模式终于结束,共同耕作的农田按人口分到了各家各户。父母不仅有了自己包干的农田,也迎来了他们唯一的儿子,我的弟弟。我们成了五口之家。

从大集体进入农户单干,父亲不再一天只挣10个工分,他每天天一亮就下地看管他的农田,把农作物照管得妥妥的,一年两季都有丰厚的收成。到了农闲时候,父亲还到山里帮林场扛木头,挣一些零花钱。1984年,土地分配重新调整,弟弟虽然还未满10岁,却也分得了自己的口粮田。天遂人愿,我们家迎来了大丰收。父亲把余粮卖了,到邻近的城市买了一部电动机。有了电动机磨浆,不再需要人工推石磨,我们家做起了豆腐,用来出售给乡邻做菜。虽然只是小生意,但是家里有了一些零花钱,在用度上也不再那么局促。

心灵手巧的父亲还无师自通掌握了砌筑土灶的独门手艺。慢慢地,他不再需要去出卖苦力,而是开始更多从事需要技术的工作。他种植专门用作种子的水稻,掌握了种植和烤制烟草的技术。随着商品流通的加速,我们家乡特有的红心地瓜干打开了全国乃至国外的市场。父亲也加入了种植和烤制地瓜干的队伍。

父亲长期每天工作十几或二十个小时,母亲也是从清晨忙到深夜。这样的长期辛劳,虽然没能使我们家变得富裕,但支撑起了一家五口的生活,使父母亲在交纳了农业、教育、交通等各种费用后,能够按时支付我们的学费,还把我们家从仅有的两间夯土房扩建成了有6间主房两个厅的成套房子。

我和姐姐弟弟

我和姐姐的童年没有饥饿,我们的衣物不多,但也基本够用。我们用泥土揉制小狗、小车,用草绳编织鞋子,用菜梗编制项链,这是我们童年时候的娱乐,和母亲小时候一样。

1982年秋天,姐姐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弟弟还不到周岁,我也只有5岁。母亲需要照顾弟弟,我便随着姐姐到幼儿园。我们的教室有时在老师家里,有时在过去生产队的集体用房里。后来,我们搬进了正式的学校。随着学生的增加,学校还扩建了好几间教室。

2017年春节期间作者(左一)和女儿一起去厦门弟弟家过年

那时,政府和学校推行义务教育,几乎每个同学都有同胞姐弟,老师们不是忙着去劝说那些被叫回家中帮忙看管弟弟妹妹或者帮忙劳作的孩子回校读书,就是忙于修建更多的教室。我和姐姐等着进入新建的中学教室时,弟弟已经可以在新建的小学里上学了。

我们都是出色的学生。感谢父母,虽然三个子女的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他们总是提前就给我们备好学费和生活费,从没耽误过我们的学业。而我们的同学中,却有不少早早回家务农或进入工厂挣钱帮补家用。那个时候,他们总是把收入上交给父母,再由父母返还给自己生活费。

1995年,我和姐姐同年考上大学。姐姐是师范生,免除了大学学费。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学费不高,有奖学金。1997年,姐姐从省城的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成了一名中学老师。1999年,弟弟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的学费已经上涨到了我的4倍。2002年,我研究生毕业,到了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同一年,弟弟也毕业了,开始坎坷的求职之路。

今天,我们姐弟三个都在不同的城市购买了住房,或多或少有了一点积蓄。我们的收入足够日常开销,可是还不能支持我们经常外出就餐。我们也计划每年都出去旅游,但是还无法支持舒适的旅途。于是,我们只能汇入拥挤的旅游大军。

我们在老家的那些小伙伴,他们大多数没有考上大学,不过他们中的将近一半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了城市定居。其中又有一半获得中等以上收入,有自己的住房并能每年外出旅游。

我们的孩子

2004年底,女儿出生前夕,我们邀请父母到北京定居。我们经常在周末陪同父母到郊区旅游,直到孩子出生。由于我只休了不到两个月产假就回到工作岗位,父母和许多老人一样,承担起了家务和照顾孩子的大部分工作。

日子就这样琐碎地过去。母亲成为辅助我们的主力,父亲却总是不太适应,后来回到了老家独自生活。母亲长期在京,帮助我们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送孩子去上音乐、绘画、舞蹈等各种课程。

2018年暑假,作者(中)带母亲和女儿在西安旅游

衣食无忧、日益富足,只有一个孩子的中国父母,把许多财力、精力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从胎教、幼教到各种才艺教育,我们努力给孩子最富足的营养。在中国大城市的普通工薪家庭,虽然政府提供了免费教育,但孩子的校外课程以及其他开支往往超过家庭日常开支的一半,在有些家庭也许可能高达80%。

2013年,我们也花费了大概1/6的年收入送孩子到欧洲游学了10天。类似的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孩子的常规安排。如今,我的同事的孩子,到了寒暑假,大概有近1/3的人会选择出国旅游度假。

去年,孩子通过考试进入了一所比较好的民办中学。如果不是这么努力,她可能会通过政府派位进入一所不够理想的中学。政府正在努力提供均衡教育,减小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差距。家长们却希望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将来考上中国或者欧美更好的大学。如今,13岁的女儿的英文程度已经达到我们那个年代普通大学生的较好水平。女儿的同学大概有1/5会选择自费就读欧美大学本科。而不像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同学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才考取奖学金到美国上研究生。

对于姐姐的女儿,情况却很不同。她比我的女儿大5岁,从小在老家的乡镇上幼儿园,后来在姐姐工作的学校完成小学和中学学业。6月份,她完成了进入高等学校的统一考试—高考。她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还在犹豫是明年再考一次呢,还是先上一所一般的学校,将来再努力使自己进入更好的平台。

THE END
1.暑假约亲姐一家自驾游,4天行程还没结束,40年的姐妹情就闹掰了...暑假约亲姐一家自驾游,4天行程还没结束,40年的姐妹情就闹掰了TopAmazed 四川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认知越浅的人反而越犟,越不愿意改变自己。明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 ,中午我将开播跟大家聊聊肠道健康的事, 尹烨 打开APP 人这一辈子最应该感谢的四个人!智慧总结,值得一看! 仕均艺术字 1跟贴 打开APP ...https://m.163.com/v/video/VDGDRVQ3B.html
2.基础韩语学习(一天学会韩语)我走了!: 那儿看达! 爸爸:啊爸(几) 妈妈:哦妈(泥) 哥哥(女生叫的):OPPA 哥哥(男生叫的):hiang 奶奶:哈拉不你 爷爷:哈拉不几 姐姐(女生叫的):哦你 姐姐(男生叫的):努那 大叔:阿则西 小姐:啊加西 姨妈:姨末 阿姨:阿吉妈 朋友:亲古 舅舅:桑丘 ...https://www.360doc.cn/mip/176470806.html
1.与外公外婆共度美好时光:一次难忘的旅游亲子之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咱们忙于生活的琐碎时那些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显得愈发珍贵。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我决定带着外公外婆开启一场难忘的旅游亲子之旅,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品味旅途中的美食,享受亲情的温暖。 一、启程:带着外公外婆去旅行 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我早早地起床,为外公外婆准备好了行囊。在他...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top/biubiu/ynjiating/2093472.html
2.全球焦点:香港去澳门出门不用带现金,驾驶新能源汽车上下班,周末逛逛公园或野餐露营,亲近大自然,享受松弛感...这样的生活,对于“90后”印尼华裔女青年沈珊玲而言“很洋气,很满足”。 暑期来临,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沈珊玲计划带孩子去北京旅游。“孩子很喜欢《我们的中国》这本书,正好我也想去北京,看看中国的首都。”沈珊玲说。 ...https://zykq.org/-5hntx/182689.html?369.tacc
3.我和舅舅作文(精选26篇)以前家里不买电脑的时候,查资料都要从别人家借百科全书,所以舅舅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套。在收银台听到一共231元,我吓了一跳,小声对叔叔说:“别买那么贵的。”但是舅舅根本没听见,毫不犹豫的给我买了。从那以后,我决定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 新年到了,我们去奶奶家拜年。晚饭后,我父母和阿姨一起打麻将。https://www.yuwenmi.com/zw/538679.html
4.我的旅行游记(精选10篇)篇4:让游记带我们去旅行 游德天瀑布 德天瀑布是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德天瀑布和越南的板约瀑布相连,全宽208米,落差70米,纵深60米,年平均流水量是黄果树瀑布的3倍,每年都吸引众多的游客前往观赏。趁着假期去广西旅游,我终于感受到了德天瀑布的美。(雀儿姐姐评:用详细的数据介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x7o3may.html
5.我和姐姐的故事作文(通用60篇)我和姐姐的故事作文(通用60篇) 和姐姐在一起的日子,就像是一部温馨的电影,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爱和笑声。姐姐是我生命中的明亮之星,她的陪伴让我感到安慰和力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和姐姐的故事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和姐姐的故事作文 1...https://mip.ruiwen.com/zuowen/jiejie/3179447.html
6.文汇记忆张爱玲弟弟回忆,我向姐姐约稿岂料被拒【导读】张爱玲发表于1944年5月的散文《童言无忌》中曾经这样描写她唯一的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张爱玲笔下那个“...http://wenhui.whb.cn/zhuzhan/xinwen/20181220/231369.html
7.《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小说在线阅读就当他瑟瑟发抖的时候,神豪舅舅系统降临!只要宠外甥女就能获得奖励!陪外甥女炸街,奖励:加长版劳斯莱斯一辆。带外甥女逛超市,奖励:3000万超市消费券。带外甥女下馆子,奖励:帝豪大酒店100%股份。教外甥女写字,奖励:一栋学区房。为外甥女包下电影院,奖励:亿达公司股份!为外甥女举办豪华生日派对,奖励:全球最强航母设计...https://www.qdmm.com/book/1035155019/
8.我的旅行作文600字(精选65篇)我的旅行作文600字(精选6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旅行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的旅行作文600字 篇1 哇,好凉爽呀!https://m.unjs.com/zuowendaquan/zuowenliubaizi/3235521.html
9.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全文免费阅读TXT225、是不是我侍候不过来你了?要找姐妹? 226、卧槽!人贩子抢走了小可爱! 227、我要弄死这些人! 228、堵截!堵截!堵截! 229、终于是追上了! 229、还往哪里跑? 231、抓住了! 232、砸晕过去了? 233、放假!带着外甥女出国旅游! 234、珠江一号游轮! 235、有你老公在! 236、十五亿日元租不租?! 237、地方...https://www.heenee.com/quanben/25/25498/
10.Vol.283《我的姐姐》,戳中我了电影不无聊高音质在线试听张子枫饰演姐姐嘛, 金阳媛媛饰演弟弟, 然后朱媛媛饰演张子枫的姑妈, 肖央饰演张子枫的舅舅, 嗯...我最大的感受是也是一句话就是呃, 人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选择权, 对, 带我回家, 牵着我的...那个时候姐姐就跟弟弟说我要出国留学了, 嗯嗯, 因为她希望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啊, 这样离开自己的家庭...https://www.kugou.com/mixsong/52v7yycb.html
11.您好:我是孩子的舅舅,我的外甥女出生已经半个月了,我姐姐是打您好:我是孩子的舅舅,我的外甥女出生已经半个月了,我姐姐是打了催生药,提前一个星期出生了婴儿,婴儿眼睛发黄,而且每天除了吃奶就是睡觉,不哭不闹,嘴唇发紫,我们都很担心,希望得到您的帮助_有问必答_寻医问药网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1334937.htm
12.周周的成长故事3我喜欢吴老师,为什么呀?就是吴老师长得漂亮 我也很会睡午觉了哦,一般睡一个小时,有时两个小时呢 我的幼儿园报名照片帅吗?我要参加幼儿园入园面试啦 我常常和佳佳姐姐一起玩,就像妈妈小时候和舅舅常常一起玩一样 安琪是我们班最漂亮的女生,我喜欢她,我要和她回家 ...https://www.meipian.cn/255oe1v8
13.第六十一章舅舅和侄女2听到科西切公爵的询问后,实验员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颤抖,兴奋的双手都忍不住在半空中挥来挥去比划着。他颇为激动的和乌萨斯男人对视着说道: “公爵大人,这可是一项跨世纪的研究啊!马上就要成功了!想一想如果能够让普通人和感染者都拥有近乎完美的源石适性并且……” “好了,废话不用多说,做好你们的事情,我可不...https://www.hongxiu.com/chapter/14131772703138004/42093110536675988
14.《我的姐姐张爱玲》试读:青春·逃出我父亲的家如看电影、看小说,到舅舅家聊天,自己动手绘制圣诞卡和贺年卡,和我姑姑也还保持一定的联系。我还记得那时父亲要换汽车,听从姑姑的建议,买了一辆英国车"获素"Vouxhall,雇她用过的一位白俄司机。"获素"是当时英国车的代表,大多是汽车玩家买的。但有一次姑姑陪我父亲带着姐姐和我,乘这辆车到闵行去游览,回途的...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1072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