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106短信鱼龙混杂
医美争议举证难
上海市消保委从投诉中发现,有相当多的消费者经美容美发门店介绍,被引流至“所谓”的医美机构进行服务,后续发现夸大效果、出现不良反应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个别经营者通过私人转账、拒不提供收据凭证等行为规避责任,造成消费者维权举证难、鉴定难等问题。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向消费者提供细化的合同事项、收费清单、承诺效果、前后对比照片等,并鼓励经营者设置冷静期条款、加强档案保存管理等,便于消费者行使后悔权、能够及时查询资料凭证。同时,建议将医疗美容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畴,通过立法立规的形式,加强顶层设计。
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难举证难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发现,当下有部分游戏设计偏向于低龄化,对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个别网游企业50%以上的投诉均涉及未成年人。
超低价引流营销需谨慎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发现,消费者超低价抢购成功的订单作为实际发生交易的订单,能够作为销量数据,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商品。据此,商家与主播就会想方设法增加直播间热度,其中多为超低价抢购活动。上海市消保委在消费者投诉中发现,超低价抢购兑现十分困难。
快递末端服务不规范
快递公司与寄件人之间建立的是服务合同关系,快递经营者有义务根据与寄件人约定的投递地址将包裹送到指定的收件人手中。上海市消保委敦促经营者严格依照《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履行合同约定;网购平台应协同快递公司确保快递配送到与消费者约定的地点,不得利用平台优势,如默认设置投递到驿站、快递柜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上海市消保委也建议快递行业细化服务标准、规范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快递服务品质。
智能客服不智能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智能客服不应成为经营者与消费者正常沟通的“拦路虎”。经营者要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化水平,高效回应消费者诉求,尤其是对于可能导致消费者瞬间利益受损的交易环节,更应确保渠道畅通、响应及时;如果经营者现有技术手段不完善的,也不能摒弃人工客服通道,要合理配备客服人员,确保真正发挥作用的售后力量与企业市场规模相匹配,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网络虚拟财产权益不容忽视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财产的范畴不断延伸,不同于传统的房屋、车辆等有形财产,新兴的网络虚拟财产往往以数据形式存储于运营商的服务器中,如网购优惠券、游戏账号、装备、虚拟货币等。而储存在服务器中的信息,消费者难以获取、保存,且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认定、有效期限等事项一般都由经营者单方制定,消费十分被动。
智能产品后续服务保障待提高
从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来看,一些智能产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产品营销和外观设计,而后续服务保障待提高。消费者主要反映一些功能繁多、操作复杂的智能家电,往往让消费者无从下手、产品无法使用、无法升级、零配件不足等问题集中。
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经营者制定合理的“三包”期,尤其是对于本身不具备维修可能性的产品,要确保产品品质,做好售后,对于价值较低的小型智能家电,鼓励推出以旧换新机制;合理分配前期营销和后续服务的成本支出,制定人性化的售后服务政策,不断优化消费者体验;加强消费指导,如通过开设线下体验店、线上视频指导等方式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功能,掌握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技巧。
宠物交易存乱象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加快构建宠物行业经营者信用评级机制,将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多次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商家列入黑名单,倒逼企业规范自律;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对商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推动宠物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上海市消保委也提醒消费者,避免通过网络渠道购买宠物,最好实地上门查看宠物品相,并索要交易凭证、检疫报告、疫苗证明等书面材料,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