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佳节,其他节日,似乎均少节期的意味。五日内全国均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那是个黄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一个更好更荣华富贵的新年,每人都乐于增多一岁,而且还准备了许多吉利话向他邻居祝贺。
不能在元旦责骂女佣,最奇怪的是中国劳苦女人也清闲了,嚼着瓜子,不洗衣,不烧饭,甚至拿一把菜刀都不肯。这种懒惰的辩论是元旦切肉就会切掉运气,洗什么东西就会洗掉运气,把水倒掉就会倒掉运气。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写着:好运、快乐、和平、富贵、青春。因为这是个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
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父亲失了他们的威严,祖父更比以前和蔼,孩子们吹口笛,戴假面具,玩泥娃娃。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村上的纨绔少年,恣意的卖弄他们的风情。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烧饭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饿了,就煎年糕来吃,或用现成的材料下一碗面,或到厨房里偷两块冷鸡肉。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自己来了。那天是阳历二月四号。
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我也答应照办。旧历新年来到的声音在一月初已经听到了,有一天我早餐吃的是腊八粥,使我立刻记起那是阴历十二月初八。一星期后,我的佣人来借额外的月薪,那是他旧历除夕所应得的。他下午息工出去的时候,还给我看他送给妻子的一包新衣料。二月一号、二号,我得送小费给邮差、运货车夫、书店信差等等。我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快来了。
到二月三号,我还对自己说:“我不过旧历新年。”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我换衬衣,“为什么?”
“周妈今天洗你的衬衣。明天不洗,后天不洗,大后天也不洗。”要近乎人情,我当然不能拒绝。
这是我屈服的开始。早餐后,我家人要到银行去,因为虽然政府命令废除旧历新年,银行在年底照样有一种微小的提款恐慌。“语堂”,我的太太说,“我们要叫部汽车。你也可以顺便去理一理头发。”理发我可不在意,汽车倒是个很大的诱惑。我素来不喜欢在银行进进出出,但我喜欢乘汽车。我想沾光到城隍庙去一趟,看看我可以给孩子们买些什么。我想这时总有灯笼可买,我要让我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马灯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候一去,你知道,当然会有什么结果。在归途中带了一大堆东西,走马灯,兔子灯,几包中国的玩具,还有几枝梅花。回到家里,同乡送来了一盆家乡著名的水仙花,我记得儿时新年,水仙盛开,发着幽香。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一闻到水仙的芬芳,就联想到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中饭时,由水仙的芳香,想到吾乡的“萝卜粿”(萝卜做的年糕)。
“今年没人送'萝卜粿'来。”我慨叹的说。
“因为厦门没人来,不然他们一定会带来。”我太太说。
“武昌路广东店不是有吗?我记得曾经买过,我想我仍然能找到那家店。”
“不见得吧?”太太挑衅的说。“当然我能够。”我回驳她。下午三时,我已手里提一篓两磅半的年糕从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车回来。
五时炒年糕吃,满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我不准备过新年”我下了决心说,“晚上我要出去看电影。”
“你怎么能?”我太太说。“我们已经请了X君今晚来家里吃饭。”那真糟透了。
五时半,最小的女儿穿了一身新做的红衣服。
“谁给她穿的新衣服?”我责问,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
“黄妈穿的。”那是回答。六时发现蜡烛台上点起一对大红蜡烛,烛光闪闪,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
“谁点的蜡烛。”我又挑战。“周妈点的。”“是谁买的?”我质问。“还不是早上你自己买的吗?”“真有这回事吗?”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
我想有点可笑,但记起我早晨做的事,那也就不觉得什么了。一时鞭炮声音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像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我不能不抵抗,掏出一块洋钱给我的仆人说:
“阿秦,你拿一块钱去买几门天地炮,几串鞭炮。越大越响越好。”
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的感觉到很愉快。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孟浩然《田家元日》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文天祥《除夜》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孔尚任《甲午元旦》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叶颙《已酉新正》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新刊推荐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8年第2期
现实中国
中国失踪儿童家庭的忧与盼(报告文学)/李琭璐/30
作家人气榜
老玉戒指(中篇小说)/陈世旭/4
好看小说
走心(中篇小说)/海桀/66
黑丝带(短篇小说)/尹德朝/97
爱情曾经来过(短篇小说)/王威/107
王木多突然挺忙(短篇小说)/贾新城/115
纠结(中篇小说)/李御/127
侯发山小小说两篇/145
新人自荐
村子·异光(短篇小说)/胡炎山/148
诗意呈现与世隔绝的村庄(点评)/张哲/153
天下中文
布道之春秋(散文)/傅剑仁/154
去莫合台捡金丝玉(散文)/海佛/163
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水(散文)/沉洲/170
在书一方(散文)/陈木红/175
真情写作
太行山里的信仰(散文)/郭震海/178
一千八百公里的距离(散文)/杨静南/187
自言自语(组诗)/余述平/193
与人相约(组诗)/简素/195
春与秋,还是说得清的(组诗)/金枝/196
那些吻(组诗)/浅浅/198
疯了的雪(外一首)/张爽/29
一碗泥土一碗饭(诗)/胡勇/114
祈祷春风又拂我们的家园(诗)/彭书文/174
北漂故事征文选登
相遇于羊坊店西/若非/200
低微与高贵/邈苍/203
有关北京,无关爱情/李桥/205
“老漂族”的纠结情怀/杨忠锦/207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8年第2期
封面及目录
004/有梦乃肥鲁敏【原载《作家》2018年第1期】你有多久没有做梦?你也曾以梦为马,俯瞰俗常?有这样一个女子,她的梦可以预言未知,预言自己和他人。然而,当她为梦而梦,以梦占卜,凭梦谋利时,便开始失去了做梦的能力。她能否找回自己的梦?能否远离颠倒梦想,不再认假为真?
030/老屋尤凤伟【原载《山花》2018年第1期】当年地主的房子被分给贫农,几十年后房子拆迁,贫农的后代和地主的后代都回到故乡,一个有几十年的居住权,一个却有房契,这一次房子该如何分?面对历史,为何所有人都要隐瞒真相?
052/诗经苏兰朵【原载《当代》2018年第1期】一个宠物店老板为何支持诗歌创作,设立诗歌大奖?人们围绕着诗歌念起了商业经,但所有入局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被诗歌改变。商人的自卑、诗人的自傲、谋权者的自私,在诗的光环下,被映照分明,也曾在刹那间,被陶冶升华。
080/水流日夜何立伟【原载《上海文学》2018年第1期】他们的爱情历尽求而不得的漫长时光,终于熬到可以名正言顺在一起。但激情退去,价值观的巨大差异突显,他们如何回到从前?传奇般的爱情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而日常胜过传奇,终将摧毁所有梦幻。半生执着,只是成就了平庸的生活。
112/盘锦豹子坦克手贝吉塔【原载“豆瓣阅读”】他是盘锦大地上最普通的小人物,在时光里慢腾腾地走着,送走婚姻、老父、青春,以及那个热气腾腾的时代。他在新世界里浮沉,时代想改变他,他也有去奋力迎合的一瞬,但最终双双落败,相互错过,然而这并不能掩盖他仿如豹子般腾空跃起的某些璀璨瞬间。
133/黑熊怪周李立【原载《芒种》2018年第1期】一对结婚十三年的丁克夫妻去厦门赴老友婚礼之约,突如其来的台风打乱了一切安排。正当她独自气恼焦虑的时候,门铃乍然响起,门外竟然站着一个穿着黑熊怪人偶外套的男人,他是谁,他要干什么?
159/晚餐川妮【原载《小说月报·原创版》2018年第1期】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联姻故事。新瓶装了旧酒,熟悉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时代重新开启,年轻人的反抗能否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
186/行善王佩飞【原载《清明》2018年第1期】一个关于收藏的精彩故事。你不妨将自己进行角色代入:价值连城的宝物就在那里,看看你为了得到它们,能够多大程度上牺牲尊严和道德底线。或许你会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收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