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美国,不良债务就在12个月内跃升了300%以上;在欧洲,高收益债券的发行难度较之前增加了许多;以某些指标衡量,杠杆率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2、全球ESG公司债发行首次下跌
根据路孚特的数据,世界ESG(环境·社会·企业治理)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在2022年比前年减少20%,达到3932亿美元,这是该市场逐年扩大以来的首次减少。受各国金融紧缩的影响,相比于发行普通公司债券,ESG公司债的优势逐渐减弱。
3、日本国内需求不足
日本内阁府28日发布了日本经济的“供求缺口”数据,据推算22年7~9月期为-2.0%。按金额换算,年需求不足11万亿日元。需求疲软从19年10~12月期开始连续12个季度出现,需求难以推动经济增长的状况难以改观。
4、内外困境交织日本经济拉响警报
在整个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日元大幅贬值推高进口商品物价,导致日本国内通胀加速上升,给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疲软的数据,也让日本央行下一步退出超宽松政策的猜测更加缺少现实支撑。大和证券经济学家KotaSuzuki表示,总体而言,工业前景并不乐观。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因货币紧缩政策而放缓,亚洲地区则因为疫情原因将造成需求的短期破坏。有分析称,出口增长放缓将加大日本的衰退风险。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高级日本经济学家蒂莱恩特表示,受出口下降等因素影响,日本经济将在明年某个时候陷入衰退。
5、日本11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1%
日本经济产业省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1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1%,原因是受全球经济前景恶化、机械产品需求疲软拖累。这是日本工业产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9月份和10月份的跌幅分别为1.7%和3.2%。日本经济产业省连续第二个月下调了对工业产出的评估,称“生产正在减弱”。
6、日本政府明年将提高工资作为其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木原诚司周三表示,日本政府明年将把提高工资作为其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木原诚司说,虽然公司有责任决定加薪幅度,但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来实现国民领取更高的工资。他说,政府还可以促使企业披露更多信息,说明他们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
7、俄能源部长:2022年俄对华电力出口量将增长16%
俄罗斯能源部长尼古拉舒利吉诺夫表示,到今年年底,俄罗斯对中国的电力出口量将增长16%。舒利吉诺夫谈到电力出口问题时称:“对中国和蒙古国的出口总共增加了15-20%,到今年年底,对华出口量将增加16%。”此前他表示,俄能源部预计,2022年对蒙古国和中国的电力出口量将增长19-20%。
8、德国财政部酝酿促增长方案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12月27日援引一份内部文件报道,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正在要求幕僚制定2023/2024年的促进增长方案,内部文件现已完成。该提案认为,从长远来看,无法通过更多的国家资金和产业政策补贴来应对能源危机,政府应该全面降低所得税和公司税,并增加针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的措施。
9、韩国企业“景气指数”创两年新低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银行12月28日公布的12月企业景气实查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12月整体产业企业景气实查指数为74,环比下降1点,为两年两个月来的最低值。12月,制造业企业景气实查指数为71,环比下降3点。非制造业指数为76,与前一个月持平。从制造业的具体情况来看,半导体行业因需求减少,库存大幅增加,销售额减少。在非制造业方面,建设业和房地产业指数分别下降6点,其主要原因是住房市场景气放缓和消费心理萎缩。
10、西班牙政府宣布价值100亿欧元计划应对通胀
11、韩国10月出生人口创新低
12、瑞典家庭贷款增长创历史新低
13、俄总理:今年前11个月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降幅约为2%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12月28日主持召开政府工作会议。米舒斯京在会上表示,根据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降幅约为2%。目前,俄劳动力市场形势稳定,11月的失业率为3.7%。
14、德国企业与美国签订长期液化天然气采购协议
15、日本1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8.1%
日本经济产业省12月28日发布石油统计速报,日本1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8.1%,为16个月来首次低于上年水平。最大进口国依次为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厄瓜多尔。日本11月燃料油销量同比下降2.2%,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水平。燃料油进口量同比下降8%,连续10个月同比下降。出口量同比增长14.4%;11月汽油销量同比增长2.1%。
16、日本11月工矿业生产继续下降
日本经济产业省2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日本11月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下降0.1%至95.2。这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17、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又创纪录
18、巴克莱数据显示美国债券基金出现2022年最大单周资金外流
巴克莱银行的数据显示,投资者从美国债券基金撤资111亿美元,是今年最大规模的单周资金外流。该行截至12月21日当周的数据显示,2022年迄今,美国债券基金的资金流出总额已达830亿美元。根据彭博指数,美国债券今年跌幅料达到12%,是追溯1970年代末以来的最糟糕年份。
19、欧股有望创下2018年来最差年度表现
在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的影响下,通胀飙升、央行加息和对衰退的担忧都令欧洲股市承压,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今年迄今为止下跌了近12%,有望创下自2018年以来最糟糕的年度表现。
20、美股收跌道指跌360点
美股周三收跌,交投清淡。苹果创2021年6月以来新低。主要股指今年将录得跌幅,投资者正评估2023年的美国经济与股市前景。道指跌365.85点,跌幅为1.10%,报32875.71点;纳指跌139.94点,跌幅为1.35%,报10213.29点;标普500指数跌46.03点,跌幅为1.20%,报3783.22点。
21、周三美国WTI原油收跌0.7%
美国原油期货周三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跌,天然气期货价格创9个月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收跌0.57美元,跌幅0.71%,报收于每桶78.96美元。1月天然气期货收跌10.45%,报收于每百万英热单位4.7090美元。
22、黄金期货周三收跌0.4%
黄金期货价格周三收跌。美元与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令金价承压。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收跌0.4%,报收于每盎司1815.8美元。分析师称,在经过回调盘整与获利回吐之后,黄金市场上的每日基调已经变得更加看跌。他指出,美元与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对金价构成了下行压力。
23、股市及外汇行情一览表
国内财经
1、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2月28日上午,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并作工作报告。会议总结了2022年发展改革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23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会议要求,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要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明年发展改革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央行: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0637.9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0637.9亿元。国债发行923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468.9亿元,金融债券发行9542.6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0757.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76.8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8006.9亿元。截至2022年11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4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3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3万亿元、占比68.2%,政策性金融债0.8万亿元、占比22.6%。
3、央行:1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8.6万亿元
12月28日,央行发布2022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1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8.6万亿元,日均成交13013.9亿元,同比增加28.6%,环比增加19.3%;单笔成交量在500-5000万元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的45.6%,单笔成交量在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的47.3%,单笔平均成交量4835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5万亿元,日均成交1594.5亿元,同比减少1.9%,环比增加27.9%。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债券成交12.6万笔,成交金额147.3亿元。
4、全国物流需求稳中趋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公布今年1—11月份物流运行数据。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11月份物流恢复势头有所减弱,各领域物流需求均有放缓,但物流行业韧性也进一步显现,有效保障了产业链循环和民生供给。1—11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01.9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受疫情因素影响,11月当月增速明显放缓,但仍然保持1.7%的同比增长。具体来看,工业、进口、民生消费等领域物流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放缓。
5、前11个月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3.5万亿元
交通运输部发布11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11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95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完成公路投资2800亿元,同比增长5.4%;完成水运投资182亿元,同比增长21.2%。1—11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完成公路投资2.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水运投资1478亿元,同比增长10.2%。
6、交通运输部:11月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3亿人,同比下降38.1%
交通运输部公布11月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11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0亿吨,同比下降8.0%。其中,完成公路货运量31.2亿吨,同比下降10.5%;完成水路货运量7.6亿吨,同比下降0.6%。11月,完成营业性客运量3.3亿人,同比下降38.1%。其中,完成公路客运量2.4亿人,同比下降33.9%;完成水路客运量704万人,同比下降27.4%。11月,36个中心城市完成客运量28.0亿人,同比下降34.2%。11月,受国内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等因素影响,货运量延续下降态势,客运量持续低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有所放缓。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运行,继续保持增长。
7、第14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发布
12月27日,“第14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在深圳举办的“2022年中国地方金融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第14期CFCI显示,头部金融中心竞争格局趋稳。第14期CFCI综合竞争力十强榜单成员已经连续三期维持一致,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分列全国金融中心前三甲,优势更加凸显;广州、杭州、成都、重庆、南京、天津、武汉作为分别跻身本期国内金融中心十强,排名维持不变。
8、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地产债发行向好
12月,一级市场上地产债的发行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截至12月28日,当月地产债发行总数为57只,发行规模为476.07亿元,较11月的290.76亿元有了较大改善。市场人士表示,近期逐渐敞开的政策窗口为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提供了有利环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交易所纷纷助力地产企业发债。在政策支持下,地产行业新发债主体也将更加多元化。
9、多地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近日,多地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谋划部署2023年工作。记者梳理发现,扩大内需是各地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消费场景成为抓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外需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会明显减弱。由此,明年内需要及时顶上来,并带动国内经济增速回升。
10、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63.3万辆
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19-2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63.3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上周增长17%,较上月同期增长70%;乘用车市场批发46.8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上周下降2%,较上月同期增长3%。12月1-2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67.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9%,较上月同期增长47%;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41.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7%,较上月同期增长11%。
11、四川存贷款余额合计突破20万亿
从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举行的2022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金融业精准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对全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全省存贷款余额合计突破20万亿元,贷款增速连续4个月列全国第一。
12、首批搬迁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属国企总部全部开工
北规院、北投集团、华夏银行、首旅集团、北京建院和北咨公司是首批确定搬迁城市副中心的市属国企,六家总部均通过土地市场方式成功拿地,12月28日,北京建院总部、北咨公司新总部大楼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首批六家市属国企总部全部实现开工。
13、川渝推动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
2020年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川渝两地持续深化合作,推动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川渝两地在住房公积金领域信息共享、资金融通使用、川渝通办、异地转移接续、深化互认互贷等方面不断取得新实效,实现50余项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等信息实时在线互通共享,累计办理川渝异地转移接续2.59万人次,转移金额4.32亿元。两地累计发放异地贷款5514笔、发放金额19.82亿元。
14、重庆调整房地产政策
重庆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优化商业贷款住房套数认定。居民在中心城区以外区县新购住房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仅将所在区县的住房纳入套数核查范围。居民将存量住房盘活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的,该套住房租赁合同已备案,且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书或长租房承诺的,可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原则上一个家庭只核减一套。促进一二手房良性循环。支持“先买新再卖旧”家庭购置改善性住房,对拟出售家庭唯一住房的,房地产企业可延长认购期,支持其出售原住房;对已网签出售的家庭唯一住房,可不纳入住房贷款套数核查范围。
15、郑州:将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据河南省郑州市政府网站消息,12月28日,郑州市召开元旦、春节“双节”促消费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提出,在房地产领域,郑州市将通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优化购房金融等配套服务,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和人群举办商品房团购活动,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优惠让利活动。
证券期货
1、创业板指低开低走跌0.9%
12月28日,大盘全天低开后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8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508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8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26%,深成指跌0.86%,创业板指跌0.9%。北向资金今日回归,全天净买入39.1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4.3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86亿元。
2、两市融资余额减少20.19亿元
截至12月27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683.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9.8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880.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0.36亿元;两市合计14563.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19亿元。
3、年内公司债发行逾3万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共发行公司债3648只,发行规模合计30940.55亿元,同比下降9.3%。从品种看,今年以来,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等品种相继推出,为特定领域精准引入资金活水。
4、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结募
5、2022年公募基金募集规模合计1.48万亿元
今年以来,市场经历几轮大幅震荡波动,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迈上26万亿元新台阶。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新成立1520只基金产品,较去年全年减少493只;合计募集规模1.48万亿元,较去年募集总规模相差1.49万亿元。2022年共有508只债券型基金成立,占新成立基金总数的33.42%;募集规模达到9898亿元,占新基金募集总规模的66.68%。
6、中证商品期货指数系列正式发布
12月28日,中证商品指数公司自主研发的中证商品期货指数系列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中证商品指数公司作为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出资设立的高标准指数编制管理服务平台,落户雄安新区两年来快速推进公司组建和业务开发建设,已开发编制了近30条商品和国债类指数,从即日起将陆续对外发布。
7、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年底将达162家
12月27日,佳合科技、三祥科技、太湖雪先后发布公告称,将于12月30日在北交所上市,同日从新三板摘牌。届时,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62家。
8、市场重要指数近22个交易日走势对比
最近1个交易日,各主要指数悉数上涨,金融指数(1.85%)涨幅最大,中证500(0.73%)涨幅最小;最近5个交易日,各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2.11%)涨幅最大,仅中证1000(-0.25%)下跌;最近22个交易日,多数指数上涨,上证50(3.45%)涨幅最大,科创50(-3.69%)跌幅最大。
9、上期所发布关于2023年元旦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晚上不进行夜盘交易。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至2023年1月2日(星期一)休市。2023年1月3日(星期二)08:55-09:00所有期货、期权合约进行集合竞价,当晚恢复夜盘交易。
1、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4元/吨
据秦皇岛煤炭网消息,本报告期(2022年12月21日至2022年12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4元/吨,环比持平。本周期,岁末年终叠加疫情常态化影响,各环节开工效率偏低,沿海煤炭市场维持供需双弱局面,煤炭价格延续弱势运行,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保持平稳。
2、我国最大煤层气田日产气量创历史新高
27日,我国最大煤层气田——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日产气量达60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沁水煤层气田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估算煤层气资源量6000亿立方米。2006年,华北油田取得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矿权,随后建成了国内首个年地面抽采能力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截至目前,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累计商品气量突破100亿立方米,折合油气当量超过800万吨。
3、河钢热轧结构钢获得欧盟市场通行证
日前,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热轧结构钢通过劳氏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的CE资格认证,这标志着该产品获得了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销售市场。CE认证是一种“安全认证”,表示产品已经达到了欧盟指令规定的安全要求,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在欧盟市场,“CE”标志是一种强制性的认证标志,是产品进入欧盟及欧洲贸易自由区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4、唐钢实现2050产线产品厚度精准控制
近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热轧事业部与质量管理部、信息自动化部联合开发了2050产线产品厚度报警程序,既能准确识别薄规格产品的异常厚度波动点,也能有效避免频繁报警而导致的误判断,实现对薄规格冷轧产品厚度波动的精准把控,为下道工序提供高品质原材料。
5、攀钢棒线材多项技经指标创新高
攀钢棒线材1至11月份产量,同比增长26.84万吨,预计全年产量突破105万吨。1至11月份,该公司棒线材产量95.84万吨,同比增长26.84万吨;制品材产量首次突破24.5万吨,成为西南地区最大制品材企业;棒线材综合成材率、综合合格率均创历史新高;系统量化降本完成挑战目标,完成率124%。
6、马钢直供建材销量创新高
11月份,营销中心线棒部工程直供销量达11.3万吨,再度刷新月销售纪录。今年1月份至11月份,马钢直供线棒材累计销售87.9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累计增效近4000万元,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取得了可观的当期效益。
7、鄂钢高强压力容器钢市占率实现“四连冠”
近日传来好消息,鄂钢生产的正火型高强度高韧性压力容器用WH590E钢板,连续四年在国内420MPa及以上级别的移动罐车市场中,占有率稳居第一,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用户一致好评。此举减少了进口用钢量,提高了国产化,为我国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罐体设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8、柳钢集团新增冷轧精整机组项目开工
12月27日上午9时许,广西钢铁传来佳音,随着第一根厂房柱吊装,柳钢集团新增冷轧精整机组项目开工仪式,在广西钢铁冷轧厂成功举办,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5万㎡,主要生产深冲用钢、结构用钢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建筑、汽车等行业,满足两广以及西南等地区对冷轧产品的需求。
9、仙福钢铁二期技改项目有序推进
12月21日,在仙福钢铁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现场,二期项目2#1350立方米高炉建设井然有序。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仙福钢铁分二期四个阶段实施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整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3亿元,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技改完成后,将实现年产生铁244万吨、粗钢298万吨,预计新增就业2000人,新增工业总产值80亿元,新增税收3亿元。目前,一期两个阶段的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项目正有序推进。
10、浙江元立高速棒材项目热试成功
12月25日,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高速棒材项目热试成功,项目由中冶京诚瑞信公司负责工厂设计、工艺总负责及高速区核心装备供货。项目为全连续式高速棒材生产线,产品规格为10~25mm带肋钢筋及16~32mm优质圆钢。
11、田庄选煤厂千万吨级选煤厂达产
12月27日上午,田庄选煤厂1000万吨达产祝捷大会在该厂工业广场召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经理杜波宣布田庄选煤厂顺利达产1000万吨,成为全省首家千万吨级选煤厂。
12、2022年宁夏煤炭产量超9300万吨
27日从宁夏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获悉,2022年宁夏核增先进煤矿产能5处,煤炭产量超过93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13、宁钢焦化厂完成年度焦炭生产任务
2022年初以来,宁钢焦化厂紧扣绿色、低碳、智能、高端发展目标,全力以赴开展提质攻坚行动,在焦炭稳产增产方面动足脑筋、下足功夫。截至12月7日24时,该厂累计生产焦炭106.175万吨,提前24天完成年度生产目标任务,为宁钢高炉稳产高产提供优质自产焦做出积极贡献。
14、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助力绿色钢铁生态圈建设
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向上海槎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槎南再生资源”)发放了一笔制造业转型升级贷款,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以及优惠的融资利率,为企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槎南再生资源以共建高质量金属再生资源生态圈为使命、以金属再生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业为承载主体,有效发挥了中国宝武集团央企与地方加工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效果,充分利用央企品牌、资金、销售渠道等优势,丰富绿色钢铁生态圈服务体的生命力。
15、日本11月钢铁出口继续下滑
受亚洲需求下降的影响,日本钢铁出口量上月继续下降。预期是负面的。财政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份中国碳钢和特钢出口同比下降3.6%至275万吨。据悉,尽管日本钢铁制造商设法增加了对欧盟、美国和中东的出口,但对东盟、韩国和中国的出货量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建筑业放缓。根据经济产业省(METI)的预测,10-12月,日本钢铁产品的总出口量可能下降10.8%至620万吨。
16、菲律宾FNI整合镍矿投资组合
17、LME期铜收涨94美元
LME期铜收涨94美元,报8443美元/吨。LME期铝收跌8美元,报2381美元/吨。LME期锌收涨40美元,报3006美元/吨。LME期铅收跌56美元,报2218美元/吨。LME期镍收涨884美元,报30431美元/吨。LME期锡收涨800美元,报24734美元/吨。
18、内盘期货夜市多数收跌
低硫燃油夜盘收跌2.87%,焦煤、纯碱、LPG、燃油、PVC、棉纱、乙二醇、苯乙烯至多收跌1.48%,焦炭、棉花、螺纹、20号胶、橡胶、豆一、棕榈、纸浆、沥青、塑料、热卷、淀粉、豆油、PTA、PP、短纤、豆粕、白糖至多收跌0.91%。甲醇夜盘收平。菜粕、玉米、粳米、豆二、玻璃、铁矿石夜盘则至多收涨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