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4-17?浏览次数:843
国际上,货物运输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5类: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还存在人力等形式。公路运输是最容易实现“门到门”的方式,即不受车站、码头、航空港的位置限制,还能作为其他4种运输方式的接驳。受到世界物流运输规模的影响,公路运输的单位货物运输价格相对较高,更适用于中短途运输。而水路运输能够承担更大量的国际货物运输需求,单位货物运输价格相对最低,且更适合完成跨大洲货运;但运输速度较慢,易受河流流速、海洋气候的限制,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一般适用于运输分销交易的商品,尤其是在300千米以内运输有一定价值的商品。在实际中,公路运输货运公司还可以争夺原属铁路运输的小型制造业的货物运输业务,并从中获取某些市场份额。公路运输在交付上拥有很大的弹性,因而在批发商进行商品配送或在仓库和零售商之间进行商品配送的过程中都有绝对的优势。现在,除少部分商品采用航空运输以外,主要的城际货物运输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公路运输进行的。
然而公路运输业务并不是不存在问题。设施的更换与维修、驾驶员短缺、装卸工人的工资增加等都将提高经营成本,这也是现今公路运输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所有交通活动都将产生巨大冲击,但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薪资增长势必会对公路运输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有效降低影响,一些公路运输货运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完善了中远程物流的线路规划,使用计算机系统参与物流控制,并使用集装箱和拖挂系统,还参与了多式联运。
2)铁路运输
随着公路运输的发展与参与竞争,铁路运输也开始由承载多种商品逐渐过渡为承载特定的商品。从实际情况来看,铁路运输的重点服务领域为原材料开采业,运输起点通常在远离水路和公路交通网络的地方,主要运输大宗原材料和由车辆、矿产仪器、重大设备等所组成的贵重装备。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较高而变动成本较低,这种独特的成本结构为其开展中长距离运输业务提供了优势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铁路运输领域逐渐得到了细分和整合,更多的服务重点被放在FTL、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运输等领域。由于增加了对大宗散杂货品和重工业货物运输的认知,铁路部门已经摒弃了过去寻求自建战略联运制度的想法,转而采用了全球通用的运输标准,使得国际和国内的集装箱联运和多式联运成为可能,这与过去铁路部门的单一篷车货运业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较大范围上讲,未来铁路运输有赖于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如何才能让列车在远距离铁轨上更迅速地行驶,实现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配合,在国际铁路联运中进行快速换装等,决定了铁路运输今后在货运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中国在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出舟楫,在商代就有了帆船,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就开始人工开凿运河,在宋代就有了适合远洋运输的“龙舟”;但由于没有跟进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水路运输曾在一定时期落后于世界水路运输。
基于运输距离和运输风险,沿海大洋航运与内河运输存在显著的区别。中国境内水路运输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间运输,以及内部沿海口岸水路之间的运输。在过去10多年里,水路运输网络的货运规模相对稳定。交通运输部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水路货运量为82.4亿吨;在沿海水运方面,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拥有沿海省际万吨以上干散货船共计2,235艘、7,494.0万载重吨,沿海省际运输700TEU(Twenty-feetEquivalentUnit,标准集装箱运量体积单位,即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以上集装箱船共计322艘、78.8万TEU;国际水运方面,2020—2021年这两年,受疫情管控影响,国际集装箱价格飞涨,运价指数上升幅度为165%。
水路运输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够承载超大型货物。水路运输一般使用两类运输工具。一类是深水船舶,一般适用于近海沿岸运输、远洋运输,从中国出发的国际海运航线主要有前往欧洲地中海的欧地线、前往美国的美西线和前往大洋洲的澳新线等。另一类是以柴油为动力的驳船,一般在河流和运河上行驶,主要用于国内的长江、珠江、黄河、京杭大运河及黑龙江-松花江水系等。
在固定成本方面,水路运输的固定成本一般处于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与公路运输的固定成本之间,虽然水路运输也需要对港口加以开发建设和进行一定的商业运营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固定成本较高),不过政府通常会在财政方面予以补助和扶持,因而水路运输的固定成本一般低于铁路运输的固定成本。水路运输的主要弊端体现在它的航运影响区域较小且运送速度缓慢,假如航运的起点与终点都不靠近水运设施,那就可能需要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为其提供辅助服务了。从顾客实际需要的角度考虑,假如顾客首要追求的是相对较低的货运费用,然后才是运送速度,那这种运输吨位较大、变动成本较低的航运方法就未尝不可接受。
在将来的运输系统中,水路运输依然是一种可行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的时效较长,因此我们可以把水路运输过程视为贮藏货物的一种形式,这对于制定运输方案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基于战争或政治冲突的可能性,在特定条件下,水路运输也可能成为优先选项。
4)航空运输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航空货运总量为731.8万吨,远低于其他运输方式,因为飞机的运载能力会受载重、尺寸、航班适配度等因素的影响。航空运输往往采用稳定的航线,这样能够在管理上降低成本,但也会造成运输能力和灵活性的降低。联邦快递、敦豪速递有限公司(DHL)等优秀航空服务商的诞生,代表着全球性物流服务的出现。这些优秀的服务开始是针对拥有很高优先级的、高度加急的商业文件,但后来逐步扩展到包裹运输等业务领域。对一个拥有大量贵重的商品,并对运输日期有严格要求的企业而言,在一天内就可实现配送的航空服务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但是,把航空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物流模式,确实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商业利益。如果选取一些适当的物流节点把航空运输业务、铁路运输业务、公路运输业务集成起来,可以认为没有什么特殊的商品将会在航空运输中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可能就是这些商品是根据最高优先原则来运送的。当公司可以在有价值的运输活动中得到适当的成本或服务补偿时,比如将航空运输成本和客户满意度、仓储人员工资、备货资金占用、安全库存与管理损耗结合起来考虑时,我们往往会发现在供应链全成本观念下,航空运输方式反而可能是一种较优选项。
如果必须对拥有较高价格和非常容易损毁的商品进行运输,那么航空运输无疑是首选。针对国际市场上销售生命周期非常短的商品来说,如节日礼品、时尚服饰、鲜鱼和花卉等,为保障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顺利销售,航空运输或许是唯一有效的运输方式。而对于急需的常规性商品来说,如生产设备在维修保养时急需用到的零配件等,出于对生产设备的必要维护和停工损失的考量,企业同样只能通过航空运输实现运送。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运输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管道运输总量为8.7亿吨。除石油以外,天然气也能够通过管道实现输送。但和其他的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也有其特殊之处。管道运输能够不间断地进行,但不能进行回程运输。虽然管道运输的固定成本最高,但其变动成本最低。管道运输最大的缺陷就是不具备灵活性,如今只可运输液体和气体等形式的产品。
现今管道运输的研发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致力于将固体变成流质,或以液压悬浮方式将固体转变为流体然后用管网实现远距离输送,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合理且经济的运输方式。二是将管道升级为气动真空管,尝试载体以悬浮状态,通过加大推力达到快速运输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论证了运输文件和小型货物的可能性。中国和欧洲的科研人员正试图使这一成果应用在特定集装箱运输甚至旅客运输上。
6)运输方式的特例与优化
常见的运输方式的特例主要是指冷链运输和危险品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与优化上则主要体现为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冷链运输通常要求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冷链运输车辆的能源多来自汽车本身的动力能源,同时冷链运输车必须全程进行温控,因而其油耗较大,运输成本也较高。但是基于市场对鲜活产品越来越大的需求,这种运输方式的运量近年来正在快速增长。
甩挂运输就是装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车甚至货车底盘上的货箱甩留在终点之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设施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目的地。这种带有动力的主车连续拖带两个及以上承载装置的运输方式被称为甩挂运输。甩挂运输相较于一般的定挂运输,具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高集约化水平、实现节能减排和与其他运输形式交互等优点。
集装箱运输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大型容器为载体,将物品集合组装成集装单元,从而在现代流通中利用大型装卸机械和大型专用车辆进行装卸、搬运工作和完成配送任务,以便有效地完成货物“门到门”运输的一种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的具体规格本书第5章有介绍。类似于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也分为装箱货(FullContainerLoad,FCL)和拼箱货(LessthanContainerLoad,LCL)。在装箱完成后,运输企业一般会对集装箱施封,根据铅封破损与否来划分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责任。集装箱运输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次数,提高了装卸效率,保障了货物运输安全,因而现在已经是全世界外贸商品流通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但基于在装卸机械、码头建设、专用跨运堆存设备和专用集卡等方面需要巨额的投资,集装箱运输在全球的发展依然不平衡。
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彼此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物品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方式。现今世界上的多式联运大多通过集装箱将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结合起来。在有集装箱参与的国际多式联运中,货主通常将货物通过公路运输运到指定的货运站,在货运站将货物集并进集装箱,然后将集装箱送到重箱堆场,等待船公司安排送至码头装船出运。同理,在国外,这个流程被反向操作,即装载货物的集装箱经由重箱堆场疏散到货运站进行拆箱,再通过公路运输交付给实际的收货人,以完成一个标准的多式联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