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只名叫费斯科(Fezco)的小狗被残忍地抛弃在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斯坦利动物收容所,而原因竟然是主人觉得它是同性恋。
据收容所的工作人员介绍,费斯科大概4到5岁,体重50磅,是一只健康的雄性犬。就在不久前,它的主人发现它试图骑在其他公狗的背上,于是认定费斯科是一只同性恋狗并决定将它抛弃。
对此,动物行为学家表示犬类骑跨其他同类的行为是正常的。这是它们嬉闹的一种方式,有时也是为了显示阶级地位,并不代表性取向。
同志夫夫史蒂夫·尼科尔斯(SteveNichols)和约翰·韦恩(JohnWinn)在社交媒体上读到了费斯科的故事,他们想到自己也曾因外界的无知和偏执饱受折磨,于是决定给费斯科一个温暖的家。
据悉,尼科尔斯和韦恩已经在一起33年了。他们已经着手办理收养手续,并决定给费斯科改名为奥斯卡,以纪念著名英国同性恋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
美国跨性别女游泳运动员夺冠
竞赛公平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职业运动员、政客、妇女权益组织、以及托马斯的竞争对手和队友的家长纷纷对她的参赛权提出质疑,认为她曾经作为男性的生活经历使她在比赛中占据了优势并损害了公平性。佛罗里达州州长、共和党员罗恩·德桑蒂斯(RonDeSantis)就曾公开表示比赛的第二名才是实至名归的冠军。
部分妇女权益组织在比赛当天就聚集在赛场之外,抗议NCAA允许托马斯参赛的决定。全美青年女性联盟YWA董事安娜贝尔·拉特利奇(AnnabelleRutledge)表示:“我们不会袖手旁观让女性的位置被取代,我们必须为女性的权益而战。”
面对外界的质疑,托马斯本人似乎并未让自己参赛的决心受到任何影响。她告诉记者:“我尽可能忽略外界的声音并专心在游泳上。我需要做的只是全力备赛,并将其余的杂念排除在外。”
“这正是莉娅顽强精神的体现。”NCAA首位跨性别男游泳运动员舒勒·贝勒(SchuylerBailar)向记者称赞了托马斯,他说:“莉娅不理会外界的质疑和嘘声,站在在赛场之上,我认为这恰恰证明了她的坚强,也证明了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热爱的事。”
澳大利亚基督教学校要求
教师签署合同承诺不会公开出柜
澳大利亚西提泡恩特基督教中学(CitipointeChristianCollege)最近要求老师们必须签署包含恐同条款的员工合同,其中要求教师不得“公开表达除异性恋和一夫一妻制婚姻以外的性取向或性关系”。如有违反,员工将被视为不遵守合同并遭到解职。
一位曾经就职于这所学校的老师表示,今年2月份自己就是因为拒绝签署这份合同而丢了工作。老师告诉记者:“拒绝签署合同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但其实让我丢掉的工作是歧视。”
根据学校所在的昆士兰州法律规定,宗教团体允许在一定情况下存在歧视行为。
当地性少数群体法律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玛蒂尔达·亚历山大(MatildaAlexander)表示:“学校的合同将美国军方的‘别说别问’升级为了‘别做’,任何一个昆士兰州的雇主都没有这样的权利。即使是在一所宗教学校上班,我们也有权在工作之外拥有个人的私生活。”
据悉,这已不是这所学校第一次爆出恐同新闻。此前,学校曾规定只允许“性别与生理性别相符的”学生前来就读。在遭到外界批评后,学校已废除了这项规定。
南非女同青年
反抗骚扰后惨遭杀害
据南非IOL每日新闻报道,一名来自乌姆拉济市的31岁女同青年在反抗一名男子的骚扰后惨遭杀害。据悉,受害人名叫平吉·松威(PinkyShongwe),据她的妹妹讲述,案发时她正在当地一间商店购物,一名陌生男子突然上前向她求爱。在遭到拒绝后,凶手将松威捅成了重伤。
乌姆拉济市警署表示:“松威受伤倒地,随后被送往医院,最终因伤重不治离世。目前尚不清楚凶手的作案动机,案件正在调查中。”
夸祖鲁-纳塔尔省社会发展部发言人姆拉巴·梅梅拉(MhlabaMemela)表示:“我们在得知松威的遭遇后感到十分不安。社会发展部已经开展过许多宣传活动,引导人们接受同志群体并友好地与他们相处。我们一直在告诉人们,同志群体的权益是受宪法保护的。我们认为,法院应当特别对待这样的暴力事件,在判决时不能采取宽容的态度。”
最近几年,南非曾发生了多起针对性少数群体的暴力犯罪。2021年9月,在距松威遇害地点仅24公里处也曾发生过一起女同性恋者被害的案件。同年4月,一名22岁的同性恋男子在生日当天被残忍杀害。
新加坡政府开展史上首个同志问题民意调查
同性恋入罪法377A条或将废除?
新加坡政府近期启动了史上首个关于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问题的民意调查,民众的参与热情颇为高涨。截止至3月23日,调查已收到了超过3万份反馈,远超其他政府调查收到的回复数量。
该调查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新加坡著名的反同法案——刑法第377A款。根据这一条款,同性恋在新加坡属违法行为,最高可判处两年的监禁。2022年3月1日,新加坡最高法院在一起同志权益诉讼中拒绝废除377A,并坚持表示修改法律的权力应属于议会。作为对最高法院判决的回应,新加坡官方民调机构REACH启动了这项调查。
3月3日,新加坡法律部长兼内政部长尚穆加姆(K.Shanmugam)向议会表示,政府期待新加坡立法取得积极的进展。他指出:“我们必须尊重不同的观点,仔细考虑并与不同群体对话。当我们决定采取行动的时候,必须确保能够平衡这些不同的观点,避免法律和民众期望出现剧烈震动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最新研究显示:
非二元性别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性别更差
来自美国华盛顿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智人实验室(SapienLabs)”3月15日公布了《2021世界精神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entalStateoftheWorldReport2021)》。为了完成这份全球最大、最详细的世界精神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智人实验室自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收集了22万名参与者的样本。结果显示,在世界不同地区范围内,有31%-85%的非二元性别者被临床诊断为正处于忧虑或痛苦挣扎中。
研究者使用了MHQ心理健康指数(MentalHealthQuotient)作为衡量指标,较高的得分意味着心理健康状态较趋近于正常,较低的得分则表示心理健康正经受着负面影响。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的平均得分为68%,女性为62%,而非二元性别仅为25%。
这一结果证实,与顺性别者相比,非二元性别者和跨性别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得多,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更加剧了这一差距。疫情期间性少数群体遭受的虐待和家庭暴力均出现了增长,隔离政策也导致部分跨性别者无法正常接受性别确认治疗,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性别焦虑。
报告中并未对如何提高跨性别者心理健康水平给出具体建议,但其他多项报告显示,性别确认治疗是降低自杀倾向和抑郁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青年性少数群体来说。
美国德州学监要求
学校下架同志题材书籍
据悉,格伦在会议上曾对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说:“世界上有两种性别,一种是男性,一种是女性。我知道有一些男性认为自己是女性,也有些女性认为自己是男性。我对这种想法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他们在我们的图书馆里没有立足之地。在这个社区,我们都是保守派。如果你不是,你最好躲起来。”
近期,德州保守派家长和政客正试图将含有涉及性话题的书籍从校园图书馆中清除出去。部分青少年小说甚至被贴上色情读物的标签。德州共和党州长格雷格·阿伯特(.GregAbbott)曾号召对允许学生接触这些书籍的教职工启动犯罪调查。
在这一背景下,格兰伯里校区随即启动了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次图书清理行动,共有约130本书遭到下架审查,其中约四分之三包含性少数角色或涉及性少数题材。格伦称,这130本书仅是校园图书审查行动的第一步,根据校董事会制定的最新政策,学校管理者将有权单方面下架更多书籍。
正就读于格兰伯里校区的非二元性别学生卢·怀廷(LouWhiting)表示,性少数群体学生对格伦的发言感到十分愤怒。现在性少数群体学生们受到骚扰也不会上报了,因为他们担心现在老师根本不会把这些抱怨当回事。
媒体指出,格伦的发言反映了美国国内正进行着一场全国性的争论。共和党领导的州正试图立法限制教师们在校园内与学生探讨性和性取向的话题,佛罗里达州的校园“勿提同法案(Don’tSayGayBill)”即是如此。
科索沃议会否决
同性民事结合关系法案
作为科索沃民法改革的一部分,该法案得到了欧盟的支持。欧盟驻普里什蒂纳代表表示:“科索沃民法改革的失败将影响民众生活的多个方面,企业和科索沃经济发展也将遭受不良影响。”
盘点全球同性恋仍属违法的国家
大约50年前,美国精神医学协会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剔除。然而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国家残暴地反对和否定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和酷儿群体的存在。
尽管在全球许多地区,性少数群体问题在许多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如:同性婚姻合法化、抗击职场歧视、允许同性伴侣收养、禁止扭转治疗等,但目前世界上仍有71个国家将同性恋定义为犯罪行为。更糟的是,在11个国家或地区同性恋甚至可以被判处死刑,它们是:伊朗、尼日利亚北部、沙特阿拉伯、索马里、也门、阿富汗、文莱、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卡塔尔和阿联酋。
一路走来,我们应当牢记过去,并时刻提醒自己前方的路仍然很长。以下是仍将同性恋判定为违法行为国家的名单。
阿富汗l阿尔及利亚l安提瓜和巴布达l孟加拉国l巴巴多斯l文莱l布隆迪l喀麦隆l查德l科摩罗l库克群岛l多米尼加l埃及l厄立特里亚l斯威士兰l埃塞俄比亚l加纳l格林纳达l几尼l圭亚那l印度尼西亚l伊朗l伊拉克l牙买加l肯尼亚l基里巴斯l科威特l黎巴嫩l利比里亚l利比亚l马拉维l马来西亚l马尔代夫l毛里塔尼亚l毛里求斯l摩洛哥l缅甸l纳米比亚l尼日利亚l阿曼l巴基斯坦l巴勒斯坦l巴布亚新几内亚l卡塔尔l圣基茨和尼维斯l圣卢西亚l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l萨摩亚l沙特阿拉伯l塞内加尔l塞拉利昂l新加坡l所罗门群岛l索马里l南苏丹l斯里兰卡l苏丹l叙利亚l坦桑尼亚l冈比亚l多哥l汤加l突尼斯l土库曼斯坦l图瓦卢l乌干达l阿拉伯联合酋长国l乌兹别克斯坦l也门l赞比亚l津巴布韦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疫情之下,自2006年以来因结核病死亡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首次上升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执行主任温妮·拜安伊玛(WinnieByanyima)表示:“因结核病死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出现了上升,这令人感到震惊,也证明我们抗疫的成果是十分脆弱的。由于新冠肺炎的冲击,全球抗击艾滋病和结核病的注意力出现了转移,我们在预防艾滋病、结核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工作中丢失了重要的目标,更多的人们因此失去了生命。必须立即行动,加大投资力度,我们才能重回正轨。”
全球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会(简称“全球基金会”)是国际防治结核病项目的主要资助机构。然而,新冠疫情的流行已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2019年至2020年间,在受全球基金会资助的国家接受结核病治疗的人数下降了约100万。在今年的第7次增资大会上,全球基金会呼吁,为了拯救2000万条生命,必须追加180亿美元的投资,让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的工作重回正轨。为了在2030年以前消灭这三种疾病,并建立强大的国家卫生系统以应对其他未知的疾病,全球基金会必须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对话乌克兰艾滋病活动家
亚娜·潘菲洛娃(YanaPanfilova)是一名乌克兰人,出生时就携带了艾滋病毒。16岁那年,她创办了名为Teenergizer的社团组织,开始为乌克兰的少年和青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帮助。自2016年起,Teenergizer一直活跃在乌克兰以及东欧与中亚5个国家的7个城市中,致力于促进青少年权益。乌克兰战争打响后,潘菲洛娃与家人被迫离开了乌克兰基辅逃往德国柏林。然而颠沛流离中的她并未因此中断热爱的事业,依然在继续为乌克兰的青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帮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同潘菲洛娃取得了联系并对她进行了采访。在被问到目前对Teenergizer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的时候,她认为应当设法继续为选择留在乌克兰的感染者提供帮助。她说:
2021年6月,潘菲洛娃曾在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如果有机会再次站在联合国的演讲台,她希望告诉人们:“凭借花费在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上的数十亿资金,世界本可以找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终结贫困,解决人道主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