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除夕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有接神习俗。用来接神的用具就是一个临时搭建的供桌,民间叫天地桌。对于无大祠堂的人家来说是特别重视的,因平时供奉较少,到年终岁尾时要对先祖神仙大酬劳一次。天地桌上的内容与常年祠堂有所不同,除供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还要挂画像,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但与拜偶像不同,大都是表达对先祖的敬意。有的画像接神后即焚化,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接神在午夜零点开始,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带领全家举香按方位接神。
2、五更饺子
3、踩祟和守岁
接神后,踩岁活动即在院内进行,在芝麻秆上粘一些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并攒成一捆,叫它为“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用力将其踩碎,以“碎”谐“岁”。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且“碎”“岁”谐音,意为“岁岁平安”讨个好口彩,图个吉利,展现了人们新年的美好愿望。接着就要守岁了,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的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直到现代除夕的晚上,都会灯火通明,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也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1、供奉保家仙
“保家仙”是东北农村特有的一种供奉,它不等同于其它宗教。一般在村民家面南的一面墙壁上,用红纸写上胡(狐狸)仙、黄(黄鼠狼)仙的名字,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摆上馒头、水果、香等供物。有的家庭在家里杀猪改善伙食的时候也会供奉。小时候,对红纸后面的内容既害怕又好奇,曾偷偷打开看到上面写着“胡小妹”奇怪名字。至于到底是保什么,我也说不清,有人说努尔哈赤封过胡黄二仙。不过东北农村狐、黄都是比较邪乎的动物,据说能通灵。供奉它们求保佑不如说是怕二仙闹腾的意味更大些。
2、贴吉利话
每到过年,东北人不光是贴对联、福字。而是把家里几乎所有的重要生活物品上都帖上对联和福字,讨个好彩头,希望一年里大吉大利,一帆风顺。例如:猪圈里帖“肥猪满圈”;马车、汽车贴“出入平安”;房梁上或高处帖“抬头见喜”;对着院子门要帖“出门见喜”,连水井上都要帖上“井泉大吉”,这些习俗到现在真的是屡见不鲜了,好像在东北人看来不贴点什么,就过不去这个大年。
3、下酱
东北人喜欢吃用古老方法制做的大酱,一般在年前,先把黄豆蒸烂捣成泥,再用力拍成长方形的酱块,放到不起眼的地方晒干,直到发酵在酱块上面长出一层白毛。到第二年清明节的时候,用刷子把酱块表面白毛刷干净,剁成小块后放到缸里,用自制的木棒捣酱,捣的同时不断撇掉上面的脏沫子,连续每天如此,直到成为家家户户需要的农家酱。
1、萨满家祭
2、请笊篱姑姑
正月十五夜晚,满族青少年常玩“请笊篱姑姑”的游戏。他们用柳条编的笊篱用白纸包上,再画上少女脸谱,系上彩带,插上花儿,即为“笊篱姑姑”。再找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用红布蒙上头再喷洒些白酒,让她双手擎着笊篱姑姑,人们边跳舞边唱《请笊篱姑姑歌》:“笊篱姑姑本性白,戴朵花,背捆柴,扭扭搭搭下山来。你也拍,我也拍,拍着手儿跳起来。”这时大家都兴奋地喊:“姑姑来了!”姑姑向那边舞,别人也跟着向哪边舞,尽兴方罢。
3、挂旗过年
吃够了大鱼大肉,当然得来点解油腻的家伙,那就是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等,在东北,过年吃冻梨、冻柿子已经成为了一种风俗,好像不吃上这一口,就少点什么!当你一咬那沁凉、绵甜、爽口,甭提多美了。
高跷是用木棍绑在腿上行走,木棍越高,要求的难度越大,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那红红火火的景象,给东北大年带来一片欢腾、喜庆的景象。
大年的东北到处白雪皑皑,这也是东北孩子们冬季里最快乐的时节。虽然天气很冷,可那些数不清的冰雪乐趣,激发出人们对它的无尽的热情。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堆雪人、打雪仗,占坑儿,在雪地里欢快的打滚、玩雪爬犁、蹬脚划子、打冰猴儿、滑冰、打冰球儿、滑雪,不亦乐乎。冬季的江面光滑如镜,透明照人,玩得个个汗流满面。以前的东北各民族过年期间,在户外的主要交通工具靠爬犁,户外的山川沟野之间雪特大,往往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的地方,便可在其上面行走,靠的是动物的牵引,有马拉爬犁、狗拉爬犁等。现在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爬犁作为交通工具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和生活,但是爬犁这一传统工具并没有消失,人们用它来给生活增添无尽的情趣,让生活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火火的东北,火火的年,年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数千年来世代传承,和年有关的一切仿佛都早已融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骨血当中,东北的年味重、味浓,东北的人豪爽、任性,东北的大地上有冰、有雪,东北的火炕上热辣、有情。年是历史的脚印,经久不衰,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同时也是中国人心灵上的寄托。东北的年有说不完的事儿,道不尽的情儿。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说笑印证了东北人直爽、火辣的性格,东北的年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