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火热出境出国游哪些地方好玩受欢迎?
5月30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7年端午节假日旅游市场总结》(以下简称《2017端午总结》)显示,2017年端午假日期间,全国共计接待游客8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7亿元。记者综合端午节数据发现,今年端午节出境游持续火热,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游备受青睐;国内游市场亦迎来高峰,亲子游成为新亮点;在消费方面,今年人均消费近2000元,较去年翻番。
-火热“一带一路”沿线受青睐
-今年端午节期间出境游市场十分火爆,《2017端午总结》显示,根据出入境团队系统显示,假日期间出境游客总人数271万人次,同比增长7.2%。不少群众利用带薪假期,将5月31日、6月1日、6月2日三天与端午节及周末两天休息日拼成八天长假期出行。
-记者发现,出境游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线路备受青睐。
-近日,携程旅游发布的首个“一带一路出境旅游指数”亦显示,根据各国统计,预计2017年我国赴“一带一路”国家出境游人次将超过2500万。而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和超过2000亿美元的旅游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一带一路”沿线旅游的火爆,离不开签证政策的放宽。目前,中国游客前往“一带一路”上的大部分国家,基本可以实现说走就走。据携程旅游统计,在“一带一路”所覆盖的60余个国家中,已有超过20个国家对中国实现了免签和落地签,还有近10个国家出台了有条件免签、电子签证等优惠政策,包括2016年年底阿联酋宣布对华实行落地签免费政策,2017年1月1日塞尔维亚正式对华免签,2月开始,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进入白俄罗斯等,这都推动中国人去这些国家旅游。
-亮点“端午+六一”亲子游受热捧
-出境旅游火热,国内游市场亦迎来高峰。旅游局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各地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稳步增长。辽宁省共接待游客541.2万人次,同比增长8.5%,实现综合旅游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0.3%。江苏省纳入监测的12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02.1万人次,同比增长2.5%,门票收入2884.5万元,同比增长7.2%。贵州省纳入监测的81家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67.25万人次,门票收入1.35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654亿元,接待游客在8万人次以上的景区有26家,航班进出游客14.42万人次,同比增长33.77%;铁路进出旅客58.03万人次,同比增长57%;高速公路进向车流量为198.14万辆,同比增长42.46%,出向车流量137.61万辆,同比增长42.02%。
-据盈科旅游集团发布的《2017年端午节出游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因为临近六一儿童节,端午小长假期间亲子游产品增长趋势明显,不少父母选择为孩子提前过六一。端午节假期人们的出游选择以国内周边游为主,出游人次占总体节日出游的近八成。厦门、杭州、三亚位列本次端午假期国内周边游目的地预订前三甲。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期间,预订途牛“瓜果亲子游”产品的用户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七成。从景点上看,孩子们喜欢的主题乐园、动物园类景区人气持续爆棚。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长隆水上乐园、常州中华恐龙园、三亚城市乐园、长隆飞鸟乐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重庆野生动物园、厦门沧海野生动物园、大连森林动物园、上海野生动物园等最受游客喜爱。
-引擎品质休闲游力促消费升级
-端午期间出游人次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也不断升级。据携程旅游日前发布的《北京2017端午旅游报告与人气排行榜》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游客人数和花费再创历史新高。北京出发端午出游平均花费为3862元,这一平均消费数字同比去年上涨了11%左右。途牛旅游网30日发布的《2017端午小长假旅游消费报告》显示,2017年端午小长假全国游客人均花费1929元,同比增长一倍多。
-从消费结构来看,品质服务、品质商品等消费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业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此外,服务消费也将是支撑消费升级的一大支柱。依托互联网的产品也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建议以共享的发展理念整合全社会资源,例如,在游览业等范畴已有的厂房等配套资源,就可以循环共享,避免造成浪费。
-商务部将把名品、名店、名街三联动,力促品牌消费和消费升级。此外,还将打出包括百年名店建设试点等支持品牌消费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例如,在畅通品牌营销渠道方面,将支持零售企业与品牌企业统一议价、集中采购,促进产销对接。发展专卖店、体验店、专业店、折扣店、集合店等新兴业态,破解品牌进店难、影响弱的难题。研究优化进口审批手续、增设进境免税店、简化离退税手续等政策措施,支持零售企业设立品牌专区、经销代理知名品牌、发展自有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