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上海某大学论坛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我们在中国生活得这么幸福,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想移民而不留在国内呢?
实际上,对于很多移居海外的国人来说,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这么多年的课本教育要好得多。大多数人对欧美的印象和真实的西方社会是有所差距的,真正置身其中时,才会不知不觉地转变看法,形成独立的评价。世界在巨变,中国日新月异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国家。那么新时代选择移民的人们,究竟图什么?
既然有能力选择更好的环境,为什么要等到未来?
追求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完善的医疗保障或更悠闲的养老生活,这些都是对未来环境和生活的合理规划。为自己和家人规划更好生活,是许多主流移民者的愿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既然现在有条件去选择更好的资源和环境,不用等未来,这有什么对错之分呢?
换一种方式生活,已成为普遍现象
随着中国的崛起,移民现象正在越来越普遍。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围城”现象,“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换一种方式生活早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下的一种普遍现象,中国的发展与机遇举世共睹,“移民不移居”的轻移民也成为最新的移民风潮。“永居也好,绿卡也好,只是在中国人的旅行证件中多加一个签证罢了。”实在不必做过多的解读。
即使移民移居,还是可以把自己的根留在国内,包括企业和资产等,中国仍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2020年公共卫生危机之下,各国经济短暂停摆,各种停工停课和停产也促使人们加强了风险防范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资产配置和生活方式。全球CRS大趋势下,为了抵御风险和资产贬值,也有越来越多人士通过海外身份对冲风险,进行家庭和资产庇护。
中长期战略视角下,适度移民利大于弊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中国大陆过去30多年的大规模留学现象。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9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到656.06万人,其中有490.44万人完成了学业,而在这490.44万毕业留学生中,有423.17万人完成学业后选择了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人群的86.28%。
假设移民人数与留学人数相当,与我国人口总数相比也只是极小的比例,这数百万人无论是回国发展还是长期待在海外,无论是保留中国籍还是加入外籍,对中国都是利大于弊的。毕竟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由地迁徙,这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促进全球繁荣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这些人加入到了推动中外关系的事业中来,海内外华人华侨共同推动,势必会成就蔚为壮观的前景。
如今的移民早已不再是富豪专属,无数中产家庭也加入了全球迁徙的大军。“更多元的教育、更优质的生活、更自由的营商环境”,这三大需求日夜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那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