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亚裔联手反歧视的活动明显增多。4月8日,已在美国西部旧金山湾区经营20多年的餐厅“缅甸的爱和超级明星”与奥克兰唐人街商会、旧金山警察协会联合宣布设立针对亚裔犯罪的悬赏基金,以此鼓励市民举报针对亚裔犯罪的线索,帮助警方抓捕嫌犯。餐厅首席运营官、越南裔陈诚义表示,对歧视现象不能再袖手旁观和保持沉默,“我们要绑在一起、资源共享,就像我们的先辈那样,为下一代铺路”。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上述3个创始单位捐资1.5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并设立捐款网站,倡导全社会为打击歧视亚裔犯罪捐款。奥克兰唐人街商会会长陈锡澎表示:“这是亚裔社区由分裂到团结的一大转变。以前发生事情,商铺抱怨的多、行动的少。这次大家有人的出人,有钱的捐钱,共同面对问题,推动社区进步。”
《环球时报》记者在旧金山湾区生活多年,发现以往亚裔社群多以“从哪来的”来划分,不是同乡往往互不搭理,但自去年对亚裔的歧视与暴力仇恨事件增多后,大家开始有意识地拒绝细分亚裔,比如,在日常生活的很多场合会拒绝回答自己是来自哪里的亚裔。旧金山和奥克兰的唐人街近来也有在侨领倡导下成立的义工巡逻队。75岁的东湾台山同乡会主席马作林每天带着身穿红色荧光背心的义工队巡逻4个小时,据他介绍,队里有华裔、越南裔,还有非洲裔,现在大家不分彼此,都是为了唐人街的安全走在一起。巡逻队给商铺发了哨子,一旦发现坏人,商家会吹哨预警,相邻的商铺和巡逻队会马上跑过来帮忙和报警。奥克兰唐人街的一位日裔老人说:“2017年2月我经历过一次重大打击,最近也听说了很多歧视亚裔的事件,真的让人无法接受。现在,巡逻队的出现使我感到安全多了。”
“蹒跚而来的集体身份认同”
美国亚裔教育联盟副主席欧阳了寒居住在东部新泽西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反歧视亚裔议题,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居住的城镇约有20%的居民是亚裔,相互之间在当地事务上的交流比较密切,如华裔过春节时中文学校组织的活动会邀请其他族裔来参加,印度裔居民在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时也会对华裔发出邀请。尽管如此,欧阳了寒还是表示,他参与其他亚裔组织的社区活动不是“非常频繁”。
亚裔走动不频繁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美留学的学生郑敏泰计划毕业后在美国定居,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在美国人眼中,东亚国家人长相几乎没有区别,但对于我而言,中国人与我的差异甚至比美国人和我的差异还大。”郑敏泰说,虽然他的同学中有华裔,但他并不会因为大家都来自东亚就感到亲切,遇到问题还是会找韩裔,“虽然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节日,但都是各自庆祝”。
“应该走出‘族裔圈’和‘舒适圈’”
杨晓川很认可有东南亚帮派背景的非盈利组织“亚裔有态度”在反歧视活动中的表现。该组织在全美有10个分会,成员大多来自老挝、菲律宾、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其中一些曾有犯罪记录,很多人出狱后改过自新。杨晓川说:“‘亚裔有态度’没有任何政治倾向或利益目的,只是纯粹的为社区做贡献,成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最近他们不仅积极参与游行集会,还派成员到旧金山和奥克兰唐人街巡逻。”美籍柬埔寨裔凯文是“亚裔有态度”旧金山湾区分会领袖,他认为该组织的宗旨就是“守护长者、保护社区治安和促进社区建设”。谈到“亚裔有态度”的年轻化,杨晓川希望老一辈亚裔领袖能多栽培年轻人,让有共同教育背景和话题的年轻一代慢慢可以独当一面,摒弃地域限制,团结一致对抗种族歧视。
【环球时报驻美国、新加坡特约记者马欣辛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张静环球时报记者赵觉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