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称谓背后是复杂的概念,“美国有多少中国人”,这个问题在日常情境中提出来,本身问题不大;但如果是从专业角度细究,这个问题的问法本身可能就不准确,因为他们中间很多人已经不再是“中国人”了,我们的问题或许可以改为“美国有多少人有中华血统”(peopleofChinesedescent),但其实对于“中华血统”的内涵,学界也尚未有定论。鉴于此,考虑到讨论的通俗性,本文先暂且用“中国人”这一表述。
由于概念的模糊性,对于“美国有多少中国人”这一问题的答案也有较大的波动。那么在这些不同的数据之后,所要表达的事实到底是什么?其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带着这些困惑,我们对现有可得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国际移民存量、族裔分类、出生地分类三个角度切入,寻找“在美国到底有多少中国人”背后的答案。
一、基于“国际移民存量”的判断
1.对“国际移民”的定义和测量
我们首先从基本概念上理解“国际移民”。国际移民是一个跨越国界的生存群体,他们可能在迁移后加入新国家的国籍;也可能持有有效居住证件且保持原有国籍;甚至可同时持有多国国籍。由于世界不同国家对国际移民的界定口径并不一致,国际上对国际移民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
2.在美国有多少来自中国的国际移民?
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公布的全球迁移存量数据库(InternationalMigrantStockDatabase),1990年至2020年世界以及中国、美国的移民存量状况如表1所示。
从全球移民状况来看,在2020年,全球国际移民存量为2.81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6%,相当于世界上每30个人中就有1个移民。
从中国移民状况来看,2020年中国移民国外的总人口为858.0万,其中在美中国移民存量为243.3万人,占中国移民外国总人口的28.4%,相当于每4个中国移民中至少有1个移民美国,美国是中国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此外,从1990至2020年的世界移民状况可以看到,世界及中美两国的移民状况都更趋于活跃,这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国际移民的整体形势。整合世界银行数据库信息后发现,从1990年至今,美国跃升为中国国际移民主要流入的目的地第一位。同时,以2000年为拐点,前往北美洲的中国移民存量逐渐赶超前往其他亚洲国家的中国移民的存量,中国的移民流向的重心由亚洲转移到欧美地区。
二、基于族裔分类的判断
1.美国人口普查族裔分类中的“Chinese”
利用美国人口普查和社区调查数据中的族裔信息条目(Race&Ethnicity,种族&族群)可以识别出多项选择包含或单项选择为“Chinese”的人口。我们暂且把“Chinese”译为在美华裔,即美国人中认为自己拥有中国血统的群体。
不过,需要补充的是,虽然“华裔”这一词语本身对应的是移民二代,但“在美华裔”一般是ChineseAmerican的对应翻译,不区分一代入籍还是二代土生,这一概念本身没有包含移民美国但没有入籍的人群。
2.有多少美国人认为自己是华裔?
从五大族裔分类来看,202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总人口中白人占比为60.1%,非裔占比为13.4%,亚裔占比为5.9%,西班牙裔占比为18.5%,其他族裔占比为2.1%。
从在美华裔状况来看,根据2010年以来美国历次社区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在美华裔和单一种族的在美华裔规模趋于增加。2022年,在美华裔人口共579.0万人,其中单一种族的在美华裔为452.2万人。较2010年,在美华裔增加了167.9万,其中单一种族的在美华裔增加了106.5万。
从趋势上看,在美华裔、在美亚裔的人口规模和占比不断增大,意味着美国各族群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在美国,白人是最大的族裔群体,但其占比已经从之前的80%下降到了60%左右。与此同时,亚裔美国人规模增长迅速,西班牙裔美国人由于较高的生育率和移民规模扩大,其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相反的是,非裔美国人的占比在过去二十年间无太大变化。
3.这579万的在美华裔等同于“在美国的中国人”吗?
基于上文图2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华裔已经突破500万。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之一,这些人可以称为“在美国的中国人”吗?我们在表2中按照出生地和公民身份划分的信息来识别这500多万人的特征,可以看到,2020年,全部在美华裔中,有42.6%为美国公民,33.5%为入籍美国公民,24.1%不是美国公民。同时,在美华裔的出生地也不一定为美国,可能出生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
由此,准确地说应当是,2020年有579万在美华裔,他们自我认定为具有中国血统但不一定是单一族裔的中国血统,可能在美国出生也可能在中国或其他国家或地区出生,可能具有美国国籍也可能具有中国或其他国家国籍。由此,不能直接将其等同于“中国人”这一概念。
三、基于出生地视角的判断
1.普查如何根据出生地信息判断移民?
出生地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一国的国际移民是否是“土生土长”。
相对地,“美国出生”指居住在美国且属于以下三类之一的美国公民的人:出生在50个州之一或哥伦比亚特区的人;出生在波多黎各或关岛等美国岛屿地区的人;或在国外出生且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美国公民的人。
2.出生在中国的在美人口规模
从图3中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口规模可以看到,在1960年至1990年期间,出生地为中国的人口规模上升较为平缓;1990年后,在美中国移民的数量大规模上升,出生在中国人口的增长态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新冠疫情前,达到285万人的顶峰。后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国际流动人口减少,2021年出生在中国的人口规模略有下降,为275万人,2022年回升至283.3万人。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与马里兰大学美籍亚裔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美国华裔人口动态研究报告(TheNewProfileofChineseAmericans)”对在美华裔人口的代际情况进行了介绍:美国华裔人口有35.9%出生于美国,64.1%出生在海外。
上述报告将美国的华裔移民划分为三代,第1代移民指16岁以后来到美国的移民,第1.5代移民指16岁以前来到美国并在美国接受部分教育,第2代移民指在美国出生并在美国接受全部教育,结果显示在美华裔中,第1代移民约169万(占54.2%),第1.5代移民约51万(占16.4%),第2代移民人数约91万(占29.4%)。
从儿童群体来看,可根据父母的移民特征将其划分为两类:第一代移民儿童指至少有一位父母在外国出生的任何在外国出生的儿童;第二代移民儿童指任何在美国出生且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在外国出生的儿童。美国国际移民办公室(MigrationPolicyInstitute)报告显示,2021年,大约有1800万18岁以下的美国儿童与至少一名移民父母生活在一起(占美国儿童人口的26%),其中12%出生在美国境外。
四、基于不同口径推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简单地论断“有超过500万中国人在美国”是不严谨的。基于国际移民存量、族裔分类和出生地的信息为我们把握在美国的国际移民、在美华裔和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状况提供了参考。使用现有口径判断中国移民状况时:
(1)要注意不同口径提供的移民规模估计值对应的人群。国际移民存量呈现的是以美国为目的地、改变常住国的人口规模;族裔人口信息描述了在美国具有华人血统的人口状况,主要基于个体主观判断的种族身份识别;而出生地信息更多从个体或父母的出生国来溯源移民状况。三种界定有重合也有差异,结合多种角度的判断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回答“在美国有多少中国人”这一问题。
这些不同的移民概念中,“在美华裔”这一概念被使用较多,要格外注意“在美华裔”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正确解读。基于个人判断的种族分类具有主观色彩,不直接等同于个体发生了迁移行为。
致谢:本文感谢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移民研究专家游天龙老师的专业建议!
[1]邱玉鼎,段成荣.1960年以来中国国际移民的变迁——以移民存量与目的地为主的分析[J].社会科学文摘,2023(04):75-77.
[2]吕利丹,王涵,段成荣.国际移民最新趋势和政策应对[J].人口学刊,2021,43(06):68-84.
[3]周云.美国人口普查中种族类别与种族身份的建构[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22(05):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