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新西兰华人养鹦鹉养成全国冠军打破鸟类展纪录

北京人36岁新西兰第一位亚裔全国冠军鸟主

大家好!在新西兰,朋友们都叫我Song。

2018年,我非常幸运地在虎皮鹦鹉新西兰全国比赛中获得幼鸟组的全场第一名,这也改写了新西兰国家展的奖杯上从没亚洲人名字出现的历史,从1979年设置此奖项起到2018年,成为第一个获奖的中国人,我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当然,这些离不开母亲和太太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说起个人和新西兰的缘份,还要回到1999年,那年7月我独自来到新西兰惠灵顿留学,当时还是个17岁的高中生。那是在一个偏僻山沟里,我寄宿在本地西方人家中,非常孤独和想家,几个月之后基础交流的英语关通过了才改善一些。一年后我适应了生活,甚至自己联系完成转校,和两边的老师和校长直接去联系交接和要求放行,成功地“走出山沟”,其实也就是从山里迁到山外,有些中餐馆之类,生活方便一点。

毕业后我进入惠灵顿理工学院取得DIPLOMA,2005年回国发展。2012年辞去稳定的银行工作后,我重回新西兰,定居至今5年,从事金融业务等。

Song在自己的鸟房里。(《新西兰中文先驱报》)

从小我就喜欢动物,但在国内忙于工作而且家里空间有限,令我的这一爱好一直被搁置。回新西兰后,通过自己3年的努力,非常幸运在奥克兰拥有了自己的一小块地儿,可以开始实现我的梦想。在这里,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鸟房,这还要感谢我的太太,是她和我一起将一堆木条和木板搭建成了我心中理想的鸟房。从此我开始学习研究培育英国大头虎皮鹦鹉。

一开始养鸟我是盲目的,直到几个月后加入了奥克兰鸟友协会才改观。协会成员几乎都是新西兰本地西方人,这是一个非常温暖友好的集体,大家都毫无保留地传授毕生积累的经验给我,提供非常大的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真地非常荣幸自己能够加入这样的集体。

包括像我不会给小鸟做专业的赛前美容,Derek和EsmeLourens夫妇热情地邀请我上门,在他们家中亲自示范,在那次比赛中我拿到了非常高的成绩,我很感激他们。而小鸟生病时协会里的兽医也指导我进行治疗,有他在,我真地非常放心。在漫长的培育繁殖过程中,我们每位前辈都给过我很多建议,大家的保驾护航令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顺。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比赛是在汉密尔顿,我本人也拿到了新人这个类别里的幼鸟组第二名。从一开始参赛的忐忑不安,到拿奖后的喜悦,那种心情真地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获奖后的几天我可能睡觉都会笑醒。

现在,有空时我也主动担任志愿者,帮助鸟赛鸟展搬桌椅抬鸟笼等。跟在审查员旁边时,他也会教我如何挑选优秀品种,这当中趣味无穷。希望过几十年等我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也能成为一名专业的裁判!

目前这个俱乐部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真地很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参与进来,我代表奥克兰鸟友协会欢迎大家加入!

我们协会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了,目前人数超过150人。每年4月底到7月底是比赛季,每个周末都会有比赛,可以和很多朋友相互交流经验、增进感情。我们比赛并不是为了奖金,冠军也就一百多纽币,酒店交通等都要自理,但在这项兴趣事业中我感到无尽的享受,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棒的爱好!

杨紫昊

黑龙江人24岁地区比赛冠军

以前留学的情况也是说来话长。我2009年一个人来到新西兰奥克兰读高中,寄宿在我父母的一位朋友家里。那是西区一位华人妈妈带著儿子管理的草莓和奇异果农场,男主人在国内经营生意。打药、剪枝、摘果,3年的农场生活,我也会帮忙,所以现在我也还知道什么季节该做什么工作,叶子长成什么样了需要给什么药。农场平常三四个人,收获季要请十几人,像草莓成熟时要每天摘2次,不然会被太阳晒坏还有虫害,所以工人们从清晨五六点忙到十点,午休后四五点忙得夜里,还要装盒装箱等,甚至一路开工到凌晨。

早年在奥克兰生活实属无聊,我每天学校农场两点一线,生活里除了草莓猕猴桃就是数理化。偶尔能去一次city,但既没有北京上海的繁荣又没有乡村田园气息,感觉不是太好。

2012年我获得过全新西兰高中厨艺比赛的银牌,同年我也毕业要上大学了。

我觉得在新西兰就要感受本地的农场和田园生活,所以选择了远离喧嚣、处处原野的新普利茅斯,攻读我最喜欢的酒店管理专业。

但是在这里我除了上课几乎就没有娱乐。偶尔学校组织一次party,去过几次之后我再也没参加过了,文化、思想、行为都不同,虽然同样都是年轻人,但想要融入西方人圈子里对我来说还是挺难的。

为了更加充实自己,我选择了钓鱼、打高尔夫和养宠物。虽然是租房,我养了狗、彩虹吸蜜鹦鹉、环颈鹦鹉、玄凤鹦鹉、安哥拉长毛兔和豚鼠等,最多时有七八种小动物。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罗托鲁瓦,因为想要到大一点的城市,不想一毕业就过上退休生活。这里有很多旅游景点,感觉很不错!可是走过一圈后,很快我又回到了当初的原点,那就是无聊。

2017年通过朋友我接触到了英国大头虎皮鹦鹉,在学习中慢慢开始了培育繁殖生涯。等到加入当地的养鸟俱乐部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组织。

不过,印象很深刻是第一次开会时的失落。那天我最早到达,等啊等啊,一抬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会员们全都上到70多岁下到50多岁,也许之前可以称为千岁俱乐部吧,23岁的我成功将大家的平均年龄拉下了一截。

俱乐部共有50多人,大部分人住在罗托鲁瓦之外,所以每个月的茶话例会多数是10多个人参加。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给了我各种培育经验,我也很爱跟他们聊天,大家也很喜欢帮助我这个“小盆友”。有时候鸟们生病了,大家都会给我找办法。这群爷爷奶奶从来不会索取什么,就是一味地给予。看到这些老人在俱乐部发挥著热忱,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无论多大年龄,无论文化种族,只要有真正共同的爱好,就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2018年在Whakatane地区比赛中,我在新人场比赛中获全场第一名和幼鸟组(指出生不足一年)第一名。在Gisbon地区我也获得新人场幼鸟组第一名。

但参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去陶朗加和惠灵顿Levin两地就没有获得名次。

THE END
1.中国至新西兰的猫咪终于抵达新家啦中国至新西兰的猫咪终于抵达新家啦猫咪在其他物流公司未能顺利成行,多次往返,历经艰辛,导致它变得十分警惕,对人充满戒备。在寄养人士的悉心照料下,它逐渐恢复了活力与开朗,最终与主人幸福重逢!#猫咪赴新西兰# #宠物国际旅行# #宠物海外搬家#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6183821367/m17095a03703301ceoy
2.禁止携带什么物品入境新西兰问答中心禁止携带什么物品入境新西兰 分类: 留学科普 2024-11-20 00:23:44 已浏览:167次 问题描述: 禁止携带什么物品入境新西兰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2024-11-20 00:23:44 精选答案 雨后初晴 已认证 愿你笔下生花,考场上如鱼得水;愿你前程似锦,未来步步高升... 蜜蜂、种子、草药、香料、烟草、洋酒、此外含有穿山甲、...http://m.gaokaomanfen.com/know/1116573.html
3.携带宠物回中国大陆地区总体要求和入境海关新规定带宠物回国---携带宠物入境海关新规定 一、携带宠物回中国大陆地区总体要求 (一)携带入境的宠物(犬、猫)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接受海关检疫监管。 (二)中国海关对携带宠物回国携带入境的宠物按照指定国家或地区、非指定国家或地区实施分类管理...http://www.pjpettravel.com/NewsDetail/416.html
4.带着爱宠去旅行广州必住的宠物友好酒店是广州花都位数不多的宠物友好酒店,广州白云机场西希尔顿惠庭酒店 ,可以携带爱宠一同入住!!再也不用为带毛孩子一起旅行住哪里而烦恼 . 关于客房>> 创新空间布置的客房,房间内有可移动书桌,灵动的家具随心搭配不同组合,切换不同的场景模式,“生活吧”配备微波炉、胶囊咖啡机、带冷冻功能的冰箱以及隐藏式水槽...https://you.ctrip.com/travels/guangdong100051/4141243.html
1.2024最全国内外宠物托运指南(材料准备+流程+费用)在领取登机牌的柜台处办理宠物托运手续,包括缴纳宠物托运费用(宠物托运均作为逾重行李计价)、打包航空箱(机场打包处对航空笼进行打包加固),一般建议提前2-3小时。 步骤九:领回宠物 下飞机后前往行李转盘处领取宠物。 步骤十:带宠物入境回家 入境时中国海关会对宠物进行核验官方检疫证书、芯片和临床检查,临床检查是为确...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5642422
2.留学新西兰注意事项但如果学生是从17 岁前入境新西兰并没有提供无犯罪,并且从17 岁生日前一直是学生签证。根据移民局规定也是不用递交无犯罪记录证明的。 不同省市及地区的办理无犯罪记录办理过程也不一样。中国大陆省市地区,只要父母拿着学生的户口本就可以但当地派出所及公安机关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有些地区需要本人联系驻外大使馆及...https://www.unjs.com/liuxue/shenghuo/20211117160507_4421358.html
3.可以带宠物狗出国吗(可以带宠物狗出国吗国内)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1旅客携带伴侣犬猫进境,每人限一只2海关接受旅客带进伴侣犬猫的申报后,应验明输出国或地区官方出具的检疫证和狂;***宠物出境手续就可以带到国外去宠物出境手续1每个国家对宠物入境都有不同的规定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进口国家的规定,以免走弯路据我所知,目前最严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http://m.boqii.com/article/514930.html
4.去新西兰留学哪些不能带?哪些要申报?新西兰留学现在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留学可以开阔眼界,也能学习不一样的教育体制,而且国外名校众多,教育水平也一流。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去新西兰留学哪些不能带?哪些要申报?”这个问题 食品类: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禽类、海鲜类、菌类、豆类、蜂蜜、小米、牛奶、奶酪、黄油、乳酪等。 https://www.eol.cn/liuxue/wenda/xxl20230927265222.html
5.四大海外展团携70+品牌及新品亮相2024亚宠展,新西兰丨美国丨日本...GOODNOZE PET CUISINE LIMITED 是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宠物食品公司,并在汉密尔顿拥有先进加工厂。这十年来,一直是新西兰宠物食品行业中值得信赖的品牌。产品使用优质生肉和全部来自新西兰的原料。目前在新加坡、中国和香港设有经销商,还提供 OEM 服务。 New Zealand Riverland Foods Limited ...https://www.petdhw.com/xiamen-show-43163.html
6.ZEAL真致新西兰天然宠物进口食品自然本真,原生之美.怀着对天然食品的热爱,本着对地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1999年新西兰人HarjitSidhu创立了ZEAL天然宠物食品品牌,解答来自世界黄金产地的秘密,自然海岸,黄金牧场,每一份原料都是大自然最本真的馈赠,真情,真爱,真致,ZEAL天然宠物食品100%http://zeal-petfood.com/
7.中国和新西兰生活差异大?华人移民新西兰后应如何让应对?相对于热衷于园艺的新西兰人,中国人都不怎么喜欢打理花园,即使家里的花园杂草丛生,草坪的草长出一丈高也懒得去割。不过,在新西兰,保持自己家房子的外观整洁也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哦!新西兰人对杂乱的环境非常反感,看到有人这样做时,甚至会发脾气。 4.自家后院晾晒内衣裤 ...https://m.maxchuguo.com/show-1945.html
8.新西兰学者称养大狗比开大车污染环境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学者威勒斯日前宣称,西方人家所热衷饲养的大个宠物狗,竟然比俗称“油耗子”的大型越野车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大。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随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此言一出,素来视宠物如同家庭成员的西方人纷纷表示不满。 法新社报道,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威勒斯指出,一头中等身材的宠物犬,每年要吃掉164...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hbh/2011xkydt/201110/t20111029_142978.html
9.59款宠物食品获批进入中国涉及到宠物方面的具体信息如下:新获批登记明确用于宠物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有效期2020.12到2025.12)的名单包括:1、爱尔兰Inform营养有限公司生产的宠物营养补充剂猫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SuperCoat美沃猫用肤毛健;宠物营养补充剂犬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SuperCoat美沃犬用肤毛健;宠物营养补充剂犬/猫维生素和...https://www.gonerve.com/archives/10824.html
10.第四届“11直播月”进博电商消费日暨丝路云品电商节活动正式启动...凯诘电商联合自身服务的新西兰品牌,举办“向‘新’出发 好货不停—新西兰优品海购节”,通过淘宝、抖音进行专题直播,活动覆盖新西兰知名护肤品牌 Linden Leaves以及新西兰高端宠物食品品牌K9 Natural等品牌,下单立减15%并叠加多款赠品,给消费者带来专享优惠。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71615
11.新西兰最新规定:这些东西一定不能带进新西兰2023中国宠物行业新趋势洞察报告 新消费行业月度观察报告-服装时尚-6月篇 2023中国功效型护肤产品成分解析研究报告 新消费行业月度观察报告-服装时尚-5月篇 新消费行业月度观察报告-服装时尚-4月篇 企业服务 最新行业研究 TE智库《营销场景AIGC价值与应用研究报告》 2022年中国行业垂直类SaaS行业研究报告 ...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307141454920
12.2021年消费行业中资海外并购十大案例:形势变了界面新闻·JMedia2021年9月20日,新西兰宠物食品公司Ziwi宣布已同意接受中国私募股权公司方源资本的收购。此项交易的价格未予透露,但此前据知情人士称,此项交易对Ziwi的估值为15亿新西兰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Ziwi创办于2002年,是新西兰领先的宠物食品出口商和风干宠物营养的全球领导者,出售宠物食品,包括猫粮和狗粮,以及咀嚼物、零食...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98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