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墨尔本90后华人女生签“生死状”,参与新冠疫苗人体试验!“早一天,多救2万人!”
昨天,澳洲总理莫里森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明年1月开始,近400万剂新冠病毒疫苗将在澳洲免费供应。
联邦政府斥资17亿澳元,锁定了两款疫苗的制造协议(分别为英国和澳洲研发的疫苗)
而这些疫苗将几乎全部在墨尔本生产。
不过,前提条件是,疫苗通过试验。
目前,这两款被澳洲政府锁定的疫苗,还在试验中。
华人女生参与疫苗人体试验
以下为这名墨尔本华人女生周末参加完疫苗实验后的自述:
Hello,大家好,我是墨尔本新冠疫苗一期人体实验参与者小海豹。
大概3小时之前我刚刚接种过疫苗,目前感觉良好。
亿忆网资讯运营部问我愿不愿意说说自己参与实验的过程和感想,我就愉快地答应了。
我原来只想做个安静的雷锋来着,自己偷偷摸摸去了,为疫苗实验贡献一份数据,心里悄悄对自己满意一下。
可参与实验其实是个特别费时费力的事儿,好几次身体检查都是工作日。当时领导问我请假到底干啥去,疫情间我们又属于那种非常忙碌的部门,我就实话实说参加疫苗实验去。
大多数朋友和同事知情之后,都跟我说:别去别去!有风险!别去!
大家关心我我是知道的,但对我来说如果能帮助结束这次人类共同的灾难,哪怕只能做那么一点点贡献,我愿意去做的。
于是我就签了所谓的“生死状”,也就是知情书,它长这样:
再说了,这次疫情我看到我们所有华人社区都付出了很多,捐款,捐物资,隔离,消毒,配合政府,积极防疫…我也只不过是尽微薄之力。
大家知道我心意已决,一定会去后,就都开始开始夸我了!
一位知情的同事在知道此事之后,还专门给我准备了一段舞蹈节目,她把《大碗宽面》活生生地跳成《兰州拉面加蛋加肉加醋》之后,我谢谢她!
先说说目前接种过的感受:
我于9月5日早晨10:20接种了疫苗,因为自己参加的是一期安全性测验,也就是实验在人体是否安全的风险测试,通知到可能出现副作用,为此也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就目前来说,我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当然,自己可能也是打的是安慰剂。为了检测副作用,志愿者们会被随机注射疫苗或者安慰剂,以更准确地观测副作用,我目前特别的感觉呢?就特别想吃炸鸡,还想吃doublecheese的披萨。
我知道的信息是本次参加一期实验的志愿者一共有30人,分别是18—56岁的健康人士。
我的感觉是大家年纪都差不多,25~35之间,实验明显选择了不同族裔,估计是为了更准确的数据?嗯,我是第5个接种疫苗的,前边2个志愿者已经被放走了。
整个过程有什么特殊感觉呢?
医生护士都挺负责挺好的,但真的是比想象的麻烦多了。
其实做疫苗试验者,不是像那种媒体上播的,打一针就结束了。
整个过程持续6个月,如果加上前期检查,其实7个月。
我是4月报名,但是在7月前都没人找我。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结果在8月的时候,Novavax疫苗进二期了,问我去不去,我就准备好了打算去这个。
当时我觉得也行,那我就不用冒风险了。然后诊所又问:我们这有个一款新疫苗的实验,你愿意来嘛?但是是一期实验,风险大一些。
我查了查技术是重组蛋白质,和现在乙肝疫苗的技术类似。我做了做Research,得知动物实验没有任何明显副作用,觉得风险可控,就决定去了。于是就换成了以下的试验
当然主要俄罗斯给了我勇气,人家没上人体实验直接用了,我相信澳大利亚!
很多朋友问我我家人知道么,一开始我也没说,单纯地告诉了我哥。
他知道以后还是表扬了我,觉得我是个成熟优秀的世界公民了。
然后他又告诉了爸妈,他俩的态度是感情上很担心的,但是理性上尊重我的选择。
有了家人支持,那这事做起来就更没啥心理负担了。然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准备阶段。
我经历了四次血检,数不清的尿检,一次新冠检查,不过志愿者有特殊的福利就是新冠检查上门检查……就不用去DriveThrough了。
中间一次血检还没过,因为工作交接好几天压力太大,有一个淋巴细胞有点低,所以不得不多血检一次。
总而言之就是,我就是觉得自己被抽血抽了好多次。
今天早晨又进行了一次尿检和血检。嗯……本来是觉得做个志愿者有点兴奋紧张的,但这么折腾完了心情是:求求你了,快打吧!打完我能买鸡排了!
要知道,我家在Glen那边,诊所在AfredHospital,20多分钟路,还没公交通…这么多回真折腾死了。
终于,今天早晨接种了疫苗!
这个过程也是跟想的不一样,以为医生打一针就完事了。
但其实:我得戴个眼罩,医生会把帘子拉上,然后读一堆法律条文,疫苗信息,然后确认自己的医疗史。
最后他才喊一声,我打了啊!我当时满心都是:求求你了,你快下手吧!
之后就开始观察,如果没有任何极端副作用,就可以回家了。
以为这就完了么?不不不不,之后的半年,我每天要写一份感觉日记上传,填写所有的身体感受,每周六需要去诊所随访,每次都抽我3管血。
一个月后我将接受第2针疫苗,然后继续抽血检查,每天写日记。
不少朋友问,那这种实验有补贴么?
现在呢在经过了1小时的等待以后,我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已经到家了。
但是医生嘱咐注意注意,不要进行极端运动,折腾了一早晨,我打算给自己点一张大披萨吃。
当然参与这项试验,我遇到最多的问题都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呢?
我心里是觉得,2020是人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与其目睹历史,不如参与历史。
一个粗略的统计是:
如果疫苗研发快一天,可以拯救19500人,
快六个月,可以拯救300万人。
如果我的数据对疫苗成功能做出一点点贡献,世界上有人因为我能够活下去,那我就觉得这件事是值得的。
我真正希望是疫苗能够尽早研制成功,我们尽快战胜这场灾难。
好了,我的Pizza快到了,我吃Pizza去了。
------------------------------------------------------------------------------------
亿忆网友的回复中,大多数是满满的钦佩: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达了担心:
还有一些“键盘侠”在留言区质疑了这位姑娘,认为是“做人体测试挣钱”:
还有人对志愿者能得到多少补助金额有不同看法:
以下是这位可爱的志愿者看到亿忆网友的留言后进行的回复:
现在是周日晚上18:55,暂时还是没有什么副作用,感谢大家的关心。
好多人都说2000多刀不可能,但真的是这样的,内容条款就是这样,童叟无欺,一般能靠这个事赚钱的,真得有固定的疾病。好多人说一天360刀的补助?那是住院志愿者,不少都是身体有问题才能去。
而且说实在的,本次试验是唯一申请首页没有说明会给补助的,志愿者差不多都是报了名,后期发知情书,看介绍才知道会有一定补助的。
但小海豹我还是要说一嘴:试验有风险,参加需谨慎。
感谢几位好心的网友说请我吃披萨的,免费坐车带我去的,我都心领啦!
谢谢大家的关心了!
你们就是我想去守护的人。
谢谢你们
最后,要向所有参与疫苗试验的志愿者致敬。
从3月起,世界各国都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进行疫苗人体试验,疫苗胜利的曙光离我们越来越近。
人类世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的抗争史,只有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的疾病,才能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从这位女生的自述中可以看到,她知道这件事的风险,却能够理性分析,做出自己的决定。
新冠疫苗是在与病毒赛跑,早一天,就能把数以万计的人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为了拯救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疫苗志愿者们选择了冒险。
有一天,当你用上了研发成功的新冠疫苗,请别忘了这些曾经默默奉献了一份力量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就在你们身边,以这种方式当着无名英雄,平凡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