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外貌】美国斯塔福更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体形有力,紧凑,肌肉发达,而且活泼、热情,喜欢生活的环境。外形粗壮,但腿不宜太长,与外形不和谐。很有勇气。
【头部】中等大小,深,颅骨宽,颊部肌肉丰满,棱角分明;眼的位置高。耳部——剪耳或不剪耳,常采用后者。不剪的耳应短,直立或半立。下垂为缺陷。眼部——深而且圆,嵌在颅骨中间部位,间距大。眼险无角。吻——中等长度,圆,在眼下方收缩。领分明,下颚突出,坚硬及咬合有力。唇闷,有时甚至紧绷。上牙紧贴下牙外侧。鼻头黑。
【颈部】粗壮,略微呈弓形,从肩部到脑后逐渐变细。皮肤不松弛。长度适中。
【肩部】强壮,肌肉丰满,扁宽,略有坡度。
【背部】略短。从肩自甲部到臀部略斜,在尾根部也有轻微的坡度。腰部略弓。
【躯干】肋骨伸展好,间距小,后面几对略内缩。前腿同距宽,有利于胸前发育。胸深而宽。
【尾部】相对于体形短,位置低,到尖部逐渐变细,不卷曲或翘于背上方。不断尾。
【腿部】前腿直,有力,骨圆,腕部直立。不向前弯曲。股部肌肉发达,在附关节向下,不外展也不内收。脚大小适中,弓度适宜,紧凑。步伐有弹性,不摇摆、不踱步。
【被毛】短,密,感觉硬,光滑。
【毛色】各种各样的都可以,但全白(超过80%的白)、黑和棕褐色以及红褐色较差。
【体形】身高和体重应成比例。公犬肩高45.7~48.3厘米,母犬43.2~45.7厘米是比较理想的。
【缺陷】应杜绝以下缺陷:达德利(Dudley)鼻,耳、眼色浅或粉红,尾太长或形状不好,颚外突或内收。
1936年6月10日批准
品种历史
要准确地描述美国斯塔福更的起源和历史,就有必要首先介绍其他两种犬:斗牛犬和更。19世纪早期,在英格兰,头牛犬被精心培育用来引逗公牛。那时的斗牛犬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不一样。从1870年的画中看出,那时的斗牛犬机敏,四条腿直立,尤其是前腿。在一些画中,它们甚至拥有发达的肌肉,而且拥有像松鼠一样的长尾巴也不稀奇。那时的斗牛犬,除了头以外,看起来更像今天的美国斯塔福更,而不像今天的斗牛犬。
一些作者认为用来完善斯塔福更而同斗牛犬杂交的是白色的英国更,或黑棕色更。但人们更倾向于用来杂交的是一些活泼的更,如19世纪早期猎狐更,因为一些关于那时的犬的最权威的专家们认为黑棕色更和白色英国更都不犬活泼,但这些专家在继续培养猎狐狸的活泼性。育种员为了完善一种犬,使其既有硬的个性和机敏,也有斗牛犬的勇气和坚韧,而不选用不活泼的更做杂交也是合理的。在分析上面提到的那个时代的三种更时,我们发现在体形方面三者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最大的差异是在毛色、好斗性及个性方面。
总之,斯塔福更是由斗牛犬和更犬杂交而来的,最初叫做斗牛犬、牛更杂交犬,飞有时被称为斗犬或斗牛更。后来,在英格兰被命名为斯塔福斗牛更。早在1870年,这种犬出现在美国,在那儿它们以斗犬、斗牛狸的名字而闻名,后来被称作美国斗牛更,再后来被称为雅克更。
1936年,这种犬在AKC的谱系册中注册为斯塔福更。1972年1月被改名为美国斯塔福更,因为培育出一种不同于英格兰的斯塔福斗牛更种的新类型,为了区别两者就有了新的名称。
美国斯塔福更的标准中体重的范围较大,但应该与体形成比例。这种犬以其体形,结实匀称,头部强壮有力,躯体肌肉发达以及勇敢坚强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