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计算机工程系,青岛266071)
(SchoolofComputersciencesofQindaoCollege,QingdaoTechnologicalUniversity,Qingdao266071,China)
Abstract:AimedattherequirementsoftheexcellentcourseofVBProgramDesign,thispaperusesthesynthesistools,suchasASP,DreamweaverandFireworksandsoontoresearchandinventtheresourceintegrationplatformofVBexcellentcourseandputforwardsomeopinions.
关键词:VB;精品课程;资源集成平台;ASP;Dreamweaver
Keywords:VB;excellentcourse;resourceintegrationplatform;ASP;Dreamweaver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1平台设计需求
1.1功能需求:①平台界面要美观、大方,整体风格协调统一,导航层次分明,操作简单、方便师生。②学科特色要鲜明,无论是平台的总体风格,还是图片、动画等都应具备学科特色,并增强浏览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3]。③提供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具有检索功能,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材料。④具有师生及时交流的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专业交流与互动的空间,无论学生在哪,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将问题提交到平台上。⑤具有自我检测功能。为方便学生随学随练、随练随测,需要提供一个章节测试功能。为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所学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提供综合测试功能。
1.2性能需求:①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好,查询时应确保关键字在相应的数据范围中对应的记录都能查到。②系统的可扩充性要高,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所以要求平台提供足够“空间”对功能进行调整和扩充。
2平台的结构和功能
2.1平台结构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功能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概述如下:
3平台实现
本文主要介绍平台首页面最难实现的部分过程及对应代码。首页面最难实现的是页面中元素的定位。本文经过反复实践和测试,最终确定采用绝对定位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绝对定位方法为H3(position:absolute;top100px)。使用绝对定位的优势是可以精确控制元素在任何位置。它可将页面中的某个元素从其原来的位置上移除,并重新定位在期望的任何位置上,且移动到指定位置之后,该元素原来占用的控件将释放。
本文在首页中使用了9个div标签来布局,首先添加一个大的div(id为main),设置其宽度属性,然后在其中嵌套其它的div,分别指定宽度和高度,主要代码如下:
①嵌套DIV代码
②设置属性代码
#main{
background-image:url(../imgs/main.gif);
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margin:0px;
padding:0px;
height:532px;
width:948px;
position:relative;
}
在使用嵌套div的时候,绝对定位有个极为有用的特性,如果某个绝对定位元素的容器被定位过,那么为该元素指定的top和left值将不再基于该页面的根html,而是会基于容器左上角计算偏移量,如id为"kaoshi"的嵌套DIV其定位方式如下:
#main#kaoshi{
height:254px;
width:309px;
position:absolute;
top:10px;
right:11px;
该div的起始位置是基于其容器main的左上角进行计算的,其他嵌套div的实现方法类似,只需测量好设计图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确定div的起始位置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网页中元素的定位,从而完成首页的布局。
4结语
本文采用ASP、DreamWeaver和Fireworks等综合技术设计和开发了教、学兼备,师生互动,在线测试等功能的集成平台,以达到优质资源共享。该平台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扩充性、全面性。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及时补充和完善,以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教与学”需求。
参考文献:
[1]jpkcnet.com/new/zhengce/Announces_detail.aspAnnounces_ID=13.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statusquoofnetworkteachingresourcedatabaseplatform,thispaperpresentsthecurrentteachingresourcedatabaseplatformintheproblems,thedepthcontentonlineteachingresourcelibrarybuildingandconstructiongoals,includingmateriallibrarydesign,publicrepositoryplatformCourses,professionalandgrouplearningrepositorydesign,qualityengineeringandqualitycharacteristicsoftherepositorydesigncurriculumresourcelibraryandnetworkteachingplatformcourseslibrarydesign.Analyzestheteachingresourcelibrarybuildingdirectionandfocus,explainedthemainpointsofrepositoryplatformmanagementmechanismandruntimeenvironmentstandardsystemconstruction.
Keywords:TeachingResources;Onlineteaching
1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美国麻省理工OCW项目、澳大利亚EDNA项目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源库平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家大力发展共享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日益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基础支撑,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实施并更新的系统工程,
1)部分学校限于资金等原因,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投入不够,尚未建立教学资源平台及网络教学平台。下图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图,引自中国教育科研网2012年3月的《六成高校建网络教学平台》一文,其中A代表是;B代表否,有此计划;C代表否,尚无计划。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抽样高校有近40%的学校没有自己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
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建设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图
2)课程资源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没有制定资源库平台中各种资源的开发规范和技术标准。教学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在平台设计实施中存在着不符合课程标准和实际需求的数据堆积现象。同时没有处理好大数据的分布存储等问题。
3)目前高校为避免大量的开发工作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中往往选择采购市场上成熟度较高的产品或进行二次开发。虽然具有效率高、实施便捷的优势,但会有诸多问题。比如是否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是否能够与现有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有效对接整合等。
5)参加资源库平台建设的人员中有一线教师,也有教学管理者和技术开发人员,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忽视实际需求及技术支持服务指导欠缺现象,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深入实地的调研,导致平台设计和教学设计不对称的问题,导致课程建设水平参差不一。
2研究内容及建设目标
资源库平台建设着眼点在于通过简单易学的操作界面和通畅的网络环境,快速提供教师课程管理和资源库的平台,便于创设有利于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资源环境,可以实现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申报、在线辅导及考试等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资源库平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构建彼此信任的信息平台,在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2.1素材库设计
2.2建立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建设,以教师自主开发和建设为主实施公共课程学习资源的基础构建,通过巧妙的架构和独特性设计,为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线学习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3建立专业及专业群学习资源库
专业教学资源库共性是围绕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配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的大容量、开放式、交互性强、适应网络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服务系统。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应该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献资源库、课程大纲及标准库、专题特色资源库、课件库、教学视频库、图片素材库、教学案例库、实验实训指导等。
2.4建立质量工程特色资源库及精品课程资源库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以教学质量工程为切入点,打造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学习资源,建立省报国家级及省级质量工程的教学资源库,制作整合一系列本科教育的精致数字媒体教材,形成校本人才培养共享特色资源,具有特色功能性的课程申报平台与学习资源库。
2.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学习库
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内容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建设,提供网络在线学习、辅导答疑、在线考试等多种功能,对平台要求比较高,目前一般以自主开发、向专业软件公司购买或二次开发等多种途径进行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学习库的建设。
3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方向
3.1基于“云存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云存储”基于“云计算”的延伸和发展,是将通过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将服务器、存储系统等资源网络化及虚拟化,为用户提供基于B/S模式下WEB应用服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可以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投资,避免了购买应用软件和系统的花费,“云存储”通过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对网络各类数据资源进行计算、存储、分析和管理,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够保证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的高效运行。
3.2教学资源库动态化管理
3.3建立起具备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营机制
为提高资源库平台的利用率,使资源库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保证课程资源的质量,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运营机制。从信息的规范、审批、到平台的维护,为教师和学生构建起一整套的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同时制定课程开发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为资源库平台的长久运行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4建设规范的运行环境系统
资源库平台运行环境系统由资源采集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及存储服务器组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除加大硬件投入外,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一支精干的技术团队。
4结束语
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分析,奠定促进人才培养整合校内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建设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管理平台实施于一体,使得资源库资源被教师使用并应用到网络课程中,能够为教师申报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及教学成果奖提供平台支持。
[1]郭然然,周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动态化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5).
[2]朱亚莉,李霞,刘亚彬.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
[3]杨建军,何恒光.构建网络在线新课堂和特色教育的基础与支柱[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4]王晓文.关于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2011(3).
[5]李晓锋.基于XML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12(11).
1.有突破。由童芳老师指导的胡志扬同学获全国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二等奖,实现了学院在国赛项目上的突破,是学院首个国赛奖项。
2.有提高。由应纯艳、马蕾指导的竞赛团队获“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其中单项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成绩和排名较去年有提升;由严厚雁、张嫒卿老师指导的竞赛团队获“关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其中单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一类竞赛整体有明显提升。
3.有收获。王皓、陈红光、潘笑勤指导的学生获省笔译大赛一等奖3项,何佳指导的学生获省口译大赛一等奖2项,方英姿指导的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一项,另有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不再细述。
4.有期待。“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班、跨境电商“店长班”组班完成,报关工作室建设顺利推进,其中“店长班”暑期即开展业务训练,另两个项目9月份正式启动,各专业将通过这种深层次、常规性的赛教融合进一步提升竞赛成绩;口语大赛、写作大赛等也已进入集训阶段,为下半年比赛做准备。
二、产教融合
1.有深化。国贸专业省级电子商务创新试点项目通过阶段性验收,拨款25万元;梦想实习生第三期招募完成,30名学生将在下学期入住菜鸟,进行一个学期的业务实操;执御公司商品文案翻译持续推进,与《跨境电商综合技能实训》课程进行了融合,翻译数量2.7万余条,横向到款4万余元。
三、课程建设
陈豪的《外贸实务》拟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吴亚琴的《商务情境英语》已遴选为省第三批在线开放培育课程,骆闻迪的《国际商务管理》上线爱课程平台,李颖完成《综合英语》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建设方案,阿语专业新形态教材《一天一句阿拉伯语》已完成二次校对,预计8月中旬完成教材出版。
四、师资队伍
姚娜获校级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董乓、骆闻迪获校级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同时骆闻迪获校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余燕芳赴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访学,李婷婷考取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1名教师申报教授,1名教师申报副教授;根据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陈舜孟、施学良列入高级职称人才培养,陈红光、应纯艳列入副高级职称人才培养;朱佩珍、应纯艳担任了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评委。
五、科研工作
李颖申报国家级课题1项,凌镜(2项)、李睿淳、施学良、杨灿申报省部级课题5项;申报厅局级课题8项,其中余燕芳、何雅叶、李颖、何佳4人立项;申报市级课题13项,立项5项。学院专业性公司开学初正式运营,截止目前已完成横向到款9万余元,除协助完成横向到款外,专业公司还可开展教育信息咨询、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图文设计、自费出国留学中介等业务,截止目前,公司收入已达11万余元。
六、双创工作
111个项目报名参加2019年“互联网+”创新创业网评,6个项目报名参加“挑战杯”,2个项目入围“互联网+”创新创业省赛,两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鹿田创业园。
七、创收培训
社会培训质和量较往年同期有提升,截止目前,已开展甘肃通渭职专培训、全国高职高专联盟培训等国家级培训2个,康进慧和童芳完成省级中小学培训2个,中职生国贸提升班、少儿英语培训、开发区村支书培训、B2C及英语四级、口译等技能考证培训顺利完成,正在接洽惠州卫生职院、湖南高职院校教务处长、开发区纪工委、黎明职业大学、嘉职院中层干部培训等项目,预计将在暑期或下学期开展。
八、团学及文化建设
关键词: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慕课
一、意义和方法
开放教育诞生至今已历时一个多世纪,采取梳理其发展脉络,采取对其发展详细梳理、逐一研究分析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本文试图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典型形态,分别是: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视频公开课。对这些“切片”进行比较研究,管中窥豹以期更好的实现分析目的。
二、开放教育典型形态的特点分析
1.远程教育
作为开放教育的前身,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或者教育组织之间采用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的教育形式。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在八十~九十年代得到飞速发展。1999年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更是加速其发展进程。至今远程教育已经形成了一门成熟的学科,其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促进教育公平化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
相比之前,现今的远程教育发展远远没那么快速了。首先,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面对的主要对象是成人并且是在职人员,这就决定了其受众群体不可能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具有业余充电的性质,学习质量和效果较差;其次,在职人员一般都是所在行业中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而现今教育者和教育机构在行业经验上却不算丰富,讲授的多数知识偏重于理论化,对受众的吸引程度和实用价值较小。
2.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集合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概念就能看出,精品课程旨在课程,重在精品。可谓是大至国家小到学校举全部之力打造的精品。
精品课程旨在打造精品,但其在实际发展中,缺点和不足之处也同样明显。首先来看对其指标(以百分制来计算):教师队伍20分,教学内容20分,教学条件20分,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教学效果20分。这里不难看出,在这里面第五个指标的评分方式不太严谨,按照说明,这二十分分别是同行及校内督导组的四分,学生评价八分,录像资料评价八分,在这期间来自学生评价的八分就值得商榷,毕竟多数作为无经验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他并不能明确判断所接受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能为实际的工作提供准确指导,是否和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保持更新和同步;其次,精品课程作为网络资源,其在给信息传播对象提供知识的过程中,是难以为知识的讲授者和接受者带来良性的、及时的互动,这无疑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完全在信息传播中更好的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此外还表现为高校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即申报成功之后,资金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以至于我们发现,现今精品课程内容和当初建设初期数量并无明显增多,内容更是相差无几,知识陈旧的问题,直接导致无人问津的冷清局面。
3.视频公开课
从建立至今,中国视频公开课凭借其本身的名牌课程,知名学者,创新的教学和共享的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上起到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相比国外的发展情况,还是表现出其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如部分公开课的画面画质问题。如我们能看到的西南交通大学的《艺术思维与方法》课程,由于教室灯光问题从未造成画面模糊不清晰的情况。视频公开课内容设计上的问题,如课程系列不完整,如北师大于丹的《千古名月》、北大戴锦华的《影片赏析》等均存在不完整的情况。此外公开课课堂中教授者也学生往往存在缺少互动,沿用“灌输式”老式教育方式的问题,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明显是不够的。
三、慕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矛盾与解决方法
慕课正式进入中国是在2013年,它被视为中国慕课元年。5月21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计入在线教育平台Edx,同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相继宣布加入Coursera,此后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C9高校及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共建中国“慕课”。显然,中国在慕课浪潮中从一开始便抱着积极的态度加入,希望本国教育能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和国际顶尖教育课程体系接轨。
但不争的事实是,同前面分析的几个典型形态一样,重申报轻建设,新生事物发展迅速但往往流于一时热闹等等问题还是值得警惕的。慕课可谓是前景与担忧共存,作为全球化慕课浪潮的一部分,其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也有着一些自身的特征。
1.舶来品与本土化需求的矛盾
目前建设起来的慕课平台,其核心精品内容往往是来自国外名校的资源,这些资源尽管内容精品,制作精良,但是舶来品的身份还是决定了其在中国还是必然带有自身的局限。首先便是对我们的学习者外语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要求较高,而作为大规模的慕课本质,其学习对象文化程度、外语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借助翻译字幕学习相对较好,但更多还是没有实现翻译呈现的原始资料,这样难免造成“观其门而不入”的尴尬境况。其次慕课作为课程体系,除了那些根植于国外土壤的知识体系外,国内仍然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需要,而国外资源缺位,本土资源质量欠缺的情形下,形成一个重要的资源空白点。
2.品牌同质化和多元化需求矛盾
凭借全球极大的影响力,慕课发展的结果无疑是形成教育领域的大品牌,对教育资源形成垄断局面。带来的结果无疑就是全球的学习者看着同一个学校的作品,听着同一个名师的授课,对于追求科学客观的理工科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自由创新、多元繁荣的人文类科目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所谓咖啡好喝,但也要有喜欢观花品茗的爱好者,这无疑也是一大需要认真调和的矛盾所在。这点我们可以在视频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才好》中得到启发。讲授者应像MichaleSandel教授一样,对于知识应秉着启发式,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发言,严谨推理,让知识在辩论的乐趣中自然消化。
3.学位颁发与诚信的矛盾
4.学与行的矛盾
慕课发展至今,人们对他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狂热逐渐变得更为理性。它发展中的问题也开始纳入到业内人士的视野中。但是无论如何,以往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新生的事物,它都远非一朝一夕所功,而是需要群策群力,集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而中国在慕课的全球化浪潮中要有所发展,除了积极加入之外,需要的努力还很多。
[1]张伟远.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关系[J].学术论坛,2007(1):15-19.
[2]沈丽艳,赵爱军,董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62-67.
[3]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0(5):64-68.
[4]张凯,陈艳华.大学视频公开课示范效应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82-86.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等院校;问题;对策
一、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一所高等学校而言,是否拥有一系列反映学科前沿的高水平的精品课程,是衡量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同时精品课程作为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学校办学支撑条件中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1.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办学的生命线,而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创新发展,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各高等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活动,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最好的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2.满足社会需求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理念发展、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与企业深度合作,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做到按市场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精品课程建设满足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得毕业生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各大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优秀的人才。
3.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特色办学可使高等院校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是提升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各大高等院校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办学特色。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特色、教学模式、实践模式以及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利于各大高等院校挖掘自身的办学特色。为此,精品课程的建设能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特色的形成,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奠定了基础。
4.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精品课程建设着眼于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的创新建设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已建成的精品课程网站是开放的精品教学资源,供各校学习借鉴,发挥了很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有利于开展精品课程的院系进行师资配备、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课程设计、课程定位、教学效果评价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适应精品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原有的其他教学资源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与精品课程相重复内容的删减,改变了课程之间互不交流的现象,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优化了教学资源。
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通过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情况的实践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在看到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发现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中暴露了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思。当前在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中存在以下几个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1.精品课程内容选取多而不精,重形式变化,轻内涵建设。有的学校精品课建设就是对原有课程换汤不换药的工作过程,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课程内容的确定往往是对原有书本知识的简单组合,没有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定位、内容组织选取等过程进行深入挖掘,仅仅是注重表现形式变化,而轻视了内涵建设,精品课程内容多而不精。有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组甚至误以为精品课建设就是建网站,精品课建设面面俱到、泛而不精。
3.区域或行业合作少,难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示范作用、辐射作用不强。精品课程建设尽可能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诸如将企业人员请进课堂,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等,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开放精品课程网站,扩大对外影响,让更多的学生、教师、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种资源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然而根据笔者对各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调查发现,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是以一校之力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与开发,很难实现高等院校精品课程互补与共享,企业人员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有的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形成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局面,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不强。
4.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缺失。精品课程教材是精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是教材建设的新方向,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精品教材建设,它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高校精品教材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情况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精品课教材建设缺失现象严重,原有的教材跟不上时展的节奏,这将会严重影响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
三、精品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确保精品课程内容的“精品”性。精品课程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也是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业的体现,要突出精品课程的精品性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建设:对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定位等过程进行深入挖掘;内容选取、内容具体表现形式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精品课程内容与模块要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内容组织安排要层次分明、科学合理;要深入挖掘课程的特色,对课程建设进行创新,从而保证精品课程的“精品”性。
3.整合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中的部分资源。精品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要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为了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耗费,提高精品课程的利用率,将同类精品课程的部分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具体来说,可借助学校优良的网络资源,建立广泛的链接,扩展本课程沟通与交流的渠道;集中管理和监测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的同一类课程;整合同一类课程的BBS讨论区、留言板、blog等模块;开发同一类课程范围内的资源检索功能;提高精品课程的辐射共享能力。
4.积极配套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精品课程的院系要积极组织教师编写精品课自编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应该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是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并在各高校倡导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同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应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这样真正做到了教学过程与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相结合,保证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Z].
[2]钱晓耀,曾其勇,王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指导下的核心课程群改革与实践[J].技术教育监督学刊,2010,(1).
[3]刘亚茹.高职高专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J].物流科技,2010,33(10).
[4]李佑珍,陈艳.“大物流”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