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愉:悠悠往事话当年感恩母校

王志愉,1945年9月出生于江苏盱眙,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63年盱眙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1968年毕业后,先后在大同汽车制造厂、大同矿务局、浙、闽工作,任过车间主任、工艺科长、总工等职。曾获大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个人特等功。先后在《山西煤炭》、《煤炭机械》、《机械管理与开发》、《砌块建筑与建筑砌块》、《建筑机械化》等刊物发表过20余篇学术论文。

悠悠往事话当年

——回忆我的中学时代

王志愉先生绘制当时校园平面图

1957年9月,我12岁,从盱眙县实验小学毕业后,考上了盱眙县初级中学,当年初一只招了两个班,我们是乙班,学生年龄相对小点。当时的盱中,好像总共只有7个班级。

当时的盱中坐落在第一山顶端,没有车马的喧闹和市井的嘈杂,非常宁静,是年轻学子攻读的绝佳之处,被称为“盱眙县最高学府”。每逢盱眙县在庆祝盛大节日集会的日子,当盱中学生下山排着整齐的队伍行进在街道上的时候,都会引来沿街的很多居民观看,还有老太太驻足称羡道:“来了这么多的秀才!”

50年代,盱眙县中学校园的大门是朝南开的,大门左右的成八字形的粉壁上还分别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几个大字,门前的石板路向东可通向宣化街。等到我上学的时候,已经在校内大操场的西面围墙中间重建了大门,进入大门不远处,还建造了一个照壁,用作张贴告示。进门后向南不远的墙边,在一根粗壮的圆木柱子上挂着一根五六十公分长的一段铁轨,是用来敲钟的。记得那个时候,盱中的钟声乃是盱眙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静谧的清晨和夜晚,每当钟声响起,我在家里就可以听到。负责敲钟的是教工老洪,他中等身材,气质儒雅,敲出的钟声非常有节奏,除了准时敲钟以外,他还负责刻钢板、文印和收发等,他的字迹非常工整。

进入校园后,在操场南侧有一排建筑,东面的一栋房子分隔成东西两部分,东大厅双开大门朝东,是教师办公室(高二时改为理化实验室),与其一墙之隔的西大厅大门朝南,门厅通道两侧的小间分别是校领导办公室、教导处,以及音体美老师办公室等。其西墙隔一通道,有一间前后门朝南开,门前带有雨棚的教室,就是我们初一乙班的教室(高中时改为图书馆)。这排建筑向南是一个由冬青树环绕成两处花圃的庭院,庭院东、南有一排呈直角形的瓦房,东面是茶炉房,庭院南面一排房子中间有过道,东面是老师宿舍,西面是初一甲班教室、女生宿舍和女厕所。过通道向南是通向南大门的大院,大院东面是老师宿舍和女生宿舍,在那里还有一间校医室,校医先后为林乃超和蔡志光老师,他们待人非常和蔼,一般的疾病他们都能治疗。

大院里,紧邻大门的西侧也有一间像是传达室改成的老师宿舍,旁边不远是图书馆(高中时改为老师宿舍),紧靠图书馆南墙有一过道,向西渐次有两个大院,各有南北相对的房子,均为学生宿舍。靠近西面围墙还有一个厕所。出南大门,道路对面就是一个高坡,走上台阶后,就会看到一片开阔地,面积比足球场稍大,那就是盱中的校外操场,也是学校召开运动会的地方。在大跃进开始的时候,县政府还曾经在这里召开过誓师大会。法院也曾经在这里召开过公审大会,在操场西南的山坡就当过刑场。

从西大门进入校园,就是大操场,在大门北不远,还建了一个不大的高台,台上竖有旗杆,也是全校师生集合训话的时候,校领导站立的地方。在操场南面有可供跳远、跳高的沙坑,操场北部靠西面围墙不远,有单杠、双杠,爬绳,秋千。上体育课的时候,有时还会把木马、山羊和防护垫搬到操场,训练学生田径运动的技能。还教过我们如何掌握打篮球、排球、板羽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基本技能。

在校内操场北面,依次建有三排有走廊的瓦房,第一排只有一个教室(初三年级用),第二排有三间教室(初二年级三个班用),随着山势变化,最长最宽的第三排的房屋建造在斜坡上,所以室内地面变高,要登上10多层台阶走上去。东面是很大的礼堂,礼堂西是舞台,是开大会的时候的主席台和老师就坐的地方。舞台后面有两个门,有台阶可通向西面的一间教室。礼堂前大院的东面是大食堂,在紧贴食堂南面的山墙处有通道,过通道向东有一扇大门,出东门,那里有很大一片地势变低的空旷地带。在1958年建立高中部后,就在这里先后建了七排教室(每排两个教室),北面是高中部,南面是初中一年级的教室。南北之间又自然形成了一个操场。为了行路通达,就把原校内操场东面的一段围墙推倒,建了台阶,这样东西校区就连成一体了。我在1960年上高中的时候,就到了东门外的教室上课了。在通向东校门通道的南侧,有一排平房,依次有两个大房间和一个小房间。我在高中期间,两个大房间改为老师的办公室,小房间改为存放体育器械的体育室。西面围墙在第一、第二排教室之间还开有一个小门,出门后有台阶通向校外的厕所。

二、课程设置和老师初中老师刚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副校长是张其采先生。不久,瞿东珊调来任副校长,接着,黄卓从高教部下放到盱中任校长,张改任教导主任。当时,学校还设有总务处,主任是李茂松,他中等个头,慈眉善目。记得在初中期间任教的老师有:文学:周老师、葛存芳汉语:谈化文到初二,取消文学、汉语课,统称语文,老师先后为郭正发、萧思增。算术:陆英俊代数:钱震亚、陆树民几何:毕鉴义、蔡则兰物理:贺金龙化学:朱荀修地理:吕兰清历史:蒋秀贞、温也鲁、朱祥云植物学:徐贵德、傅宪民、张其采动物学:徐贵德生理卫生:陈玉华音乐:张幼兰、王廉美术:侯洪涛、萧子凡体育:陆志恒、史寿清政治:瞿东珊、黄卓

初一的课程有政治、文学、汉语、算术、历史、地理、植物学。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副课。班主任由历史老师蒋秀贞兼任。上学期校长是瞿东珊、张其采(兼任教导主任)。下学期校长是黄卓、副校长瞿东珊。张其采后来一直担任教导主任。

当时的盱城街道,只在“前街”口到船塘子北,把原来“后街”的一部分街道改建了大马路,再向南,依然是狭窄的街巷,但也是繁华的市井。晚上,街道两侧都是鳞次栉比的小门市、小摊贩,还有表演杂技的,说大鼓书的。我经常会看到葛老师和王廉老师一起逛街,边走边聊,手舞足蹈,谈兴甚浓。有一次葛老师生病,由王廉老师给我们代授了一节文学课,他身材中等,衣着整洁,行书极美,讲课之前作自我介绍时,就在黑板上写了很大的“王廉”两个字,下课后,学生都舍不得擦掉。但他在学校政治地位很低,有时看到他抄写黑板报。

当时的《汉语》课是由会讲普通话的谈化文老师讲授的,专门教语法知识。“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我们便有幸成了最早一批学会新的《汉语拼音》方法的学生。谈老师先从拉丁字母教起,为了加深记忆,还教会我们唱“字母歌”。很快,我们就初步掌握了声母、韵母、音调以及拼音方法,但是盱眙方言多入声,说话不卷舌,n、l不分,对有些韵母的发音也分不清,所以对一些文字的拼音只能死记硬背。由于积重难改,直到现在,我在电脑打字的时候,都要预先对“模糊音”进行设置。

当时,植物学是由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盱中的徐贵德老师授课的,第一堂课,可能是太紧张的缘故,他一面看书一面教学,说话声音很小,结结巴巴,只讲了半堂课就讲不下去了,只好提前结束。但他很勤奋,据早起上学的同学说,曾经好几次看到他独自站在空无一人教室的讲台上在练习讲课。后来植物学改由傅宪民老师讲课,他教学水平很高,还教我们使用显微镜看植物细胞。

历史老师由温也鲁老师授课,他的板书如同行云流水,讲课时语言生动,很吸引人,后来他调到了淮阴化工学校。接替他的朱祥云老师,授课也是有声有色,记得他在讲述“一·二八”抗战后,上海市民在宝山路燃放鞭炮,彻夜欢庆胜利的场景时,绘声绘色,语言有巨大的感染力。地理课是吕兰清老师教授的,他的江阴口音很浓,讲授世界地理时,讲到捷克斯洛伐克盛产皮毛和皮鞋的发音,经常为王树尧这些调皮学生所模仿。

到了初三,新增加了化学课,由从扬州师范学院毕业的朱荀修老师担任,我们最喜欢看他做实验,有一次他讲到金属钠的特性时,就用夹子从玻璃瓶里取出浸泡在煤油中的一小块钠,用小刀像切豆腐一样切下一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钠很快燃烧。他演示的用氧气和氢气合成水的实验,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物理课开始由贺金龙老师担任,他身材高挑,相貌堂堂,但我们听不懂他的苏南口音,后来由鼻子发红的陆志恒老师授课。

初中的体育老师先后由史寿清、侯洪涛、陆志恒老师担任,史寿清老师是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的。美术课老师先后由肖子凡、侯洪涛担任,肖子凡老师据说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从部队转业的,候老师据说当过国军的团长,他音体美全才,记得在他办公桌身后的墙上,就悬挂着他自画的油画像。他们教授美术课时,先从静物素描开始教起,然后到水彩画、山水画,很快培养了我对美术的兴趣。

当时的音乐课是由刚刚调到盱中的张幼兰老师和王廉老师任教的,记得每当上音乐课的时候,班长就会召集几位身体壮实的学生提前到办公室把脚踏风琴抬到教室,老师上课时,经常坐在风琴后面,边弹边讲边教唱。唱歌前,必教简谱,所以我们那一代学生人人都会读简谱。记得张老师教我们唱“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圆舞曲的时候,就先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节日之夜天安门广场华灯齐放,清歌妙舞,万众欢腾的场景,让人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然后再教唱。张老师是少有的用普通话教学的老师,她讲课声情并茂,昂扬顿挫,音调富有磁性,她还教过我们唱过一首“乐乐乐”的歌曲,歌词是:“来呀,把你的忧愁扔在一边,乐乐乐。把你的脸儿乐得大而圆,就是这样乐!长吁短叹没有用,不能充饥解渴。来呀!把你的忧愁扔在一边,乐乐乐。”她的声音,至今常在我耳畔响起,恍如昨日。王廉老师对学生音乐成绩的考核方法很独特,他在讲台上,逐一点名让同学起立吟唱他指定的同一首歌曲,当场打分。

当时,学校对老师的师德要求很严,记得当时有一位分配来盱中任教不久的男老师,据说调戏了一位高年级的一位胡姓女生。据张其采副校长在会上说,在校方对他调查的时候,他态度恶劣,竟然擅离学校住到城里旅社拒绝回校,于是校方向公安局报案,将其拘捕。后来法院进行了不公开审判,据说他在法庭上拒绝认罪,还嘲弄审判员,结果被从重判决了5年有期徒刑。

上高一时,语文老师是萧思增老师,记得当时新出版的《王若飞在狱中》一书风靡全国,他就将其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成稿后,就让袁士棠和我等同学给他誊清在稿纸上,后来寄给出版社。高二的语文老师是谈化文,他身材颀长,言语斯文,板书极好,他为了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兴趣,上课的时候经常给我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一次他谈到诗词和人的阶级性关系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大雪纷飞,有四个人在亭子中躲避风雪,百无聊赖,就提议即兴联句吟诗,秀才有文采,便抢先吟道:“大雪纷纷落地”,接着是一位官员,他习惯于逢迎拍马,便吟道:“全是皇家瑞气”,第三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财大气粗,喜欢显摆,便吟道:“再下三年何妨?”第四位是个食不果腹,家无隔夜粮的乞丐,一听就急了,大骂:“放你娘的狗屁”。引得我们哄堂大笑。

高中数学先后由张基福、邱鹤年、张承三老师教授,他们是淮阴师专同期毕业的同学,当时正是青春韶华的年龄,他们教学相当认真,一丝不苟。邱鹤年老师讲课,有非常浓重的南京口音。

高一的俄语老师是徐贵德,他本来是学习生物专业的,但自称非常喜好外语,就毛遂自荐当高一年级的俄语老师,但他教授我们的口语经常受到高年级学长的嘲笑。到高二上学期改由科班出身的胡婉珍老师任教,才逐渐走上正轨,她调走后,由广西人唐蔚文任教,唐老师高高的身材,总是身穿摘了军衔的空军军服,据说他曾在乌克兰军用机场任翻译,不知为什么被赶出军队来盱中教书了。他口语相当流利,课余期间,还教我们唱俄罗斯民歌,以及“共青团员之歌”、“祖国进行曲”等苏联歌曲,不久也离开了。到了高三,由陆泰利老师任教,陆老师原来在北京交通出版社任法语翻译,是下放到盱中后教俄语的,他通晓多国语言。有一次我到他的宿舍,闲聊中,他便从床底下拉出一个小皮箱,打开后给我看,里面装满了他翻译出版的书籍,令我钦慕不已。

高中物理开始由贺金龙老师教授运动学,后来由陆志恒老师授课,他好像是滁州人,板书很好,待人随和。他曾送给我一本《高中物理习题集》,对我帮助很大。陆老师调走后,便由61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的徐民享老师任教了。徐老师教书非常认真,他喜欢和学生对话,一起探讨问题。答疑解惑,总是不厌其烦,非常有耐心。他天生一副非常浑厚的嗓音,我早上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背着手,徜徉在微风拂面、绿树掩映的山道中,放声歌唱。我们的政治课先后由张基福、陈介龄、朱延茂老师任教。高三的《哲学基础》是朱延茂老师教授的。

到初一下学期,结识了比我高一级的少先队干部张德训,他和我很投缘,他是学校的小鼓手,后来就教会了我打小鼓。高一时期,他患肺结核休学一年,竟然成了拉二胡的高手。女同学刘超擅长舞蹈,她曾经自编自导,和何善华、王锦霞、徐积珠、李月英、王素梅、丁正美等女同学表演过“七仙女下凡”的歌舞节目,展现了仙女重到人间后看到的新气象,讴歌了大跃进的丰功伟绩,很受欢迎。

王树尧很调皮,他经常趿拉个鞋子上山,一面用五音不全的嗓门吼着黄梅戏“大路不走走小路”。当时我们上学,经常故意不走大路,而是踩着路边的防护墙顶端行走,由于最后一段挡墙的下面就是悬崖绝壁,故很少有人敢在此地冒险。

韩文俊学习很好,他在家排行第三,在课外劳动的时候喜欢用毛巾扎在头上,便于擦汗,所以大家都叫他“三姑娘”,当时团支部书记是马玉麟,支部委员是来自涟水的王素梅(后担任过县妇联主任),他们是我入团的介绍人。到了高中,我们高一班除了马玉麟、韩文俊、王树尧、朱宗楷、吕津生、杨骝昌、庄世农、刘超、郑子兰等初中同学以外,还有民办中学毕业的崔玉琴、顾友和、董泽彬,以及毕业于马坝、古城、桂五初中的学生。由于盱眙生源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沭阳、涟水的同学。

在高中上学的时候,庄世农同学就有志于中医学,早自习的时候他经常会高声背诵“汤头歌”,还曾经有模有样地为我把脉问诊。他有唱歌的天赋,刚看过电影《夜半歌声》不几天,他就会唱主题歌“空庭飞着流萤”了。我和他从实验小学就是同班同桌的好朋友,他虽然是庄壮县长的儿子,但对同学,从来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特殊化和优越感。当时庄县长已经调任淮阴地区水利局局长,我曾经看过庄县长用毛笔写给他的书信,字迹非常飘逸,字里行间洋溢着慈父对儿子的深情厚爱、严格要求和殷切希望。其高风亮节,已非今人可望其项背。

上高中期间,袁士棠担任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每到劳动日,他就会给我们布置安排具体的任务,条理非常分明。高二上,快到期末,班上来了一位女同学程天宁。她是从北京二女中随父母下放到盱眙的,他父亲程玉西被分配在盱眙县师范教语文。她本来是学英语的,但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就跟上了俄语课的教学进度。她的歌喉很好,有音乐天赋,不久就担任了班级文娱委员。

张德纲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家住在胡家巷深处,我经常到他家玩,他家藏书中有不少线装画谱,我喜欢水墨画,曾经向他借过几本花卉的画谱,每天午休的时候临摹一张。他文笔很好,擅长作文,记得高一作文课,他写了一篇“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议论文,竟然洋洋数千言,受到了肖老师的表扬。(三)学习和课余活动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新建的教室地面还没有经过硬化处理,都是泥土平整的。冬天,学生有毛衣的也极少,所以在寒冷的冬天,每当课间休息时,就有不少同学在教室里踢毽子,跳绳,经常搞得尘土飞扬。高中期间,盱中还举办了《数学园地》的黑板报专刊,让我担任专刊总编,记得当时发表的短文很受同学的欢迎,有的还被传抄。

黄校长的表扬和对我的器重,成了我人生路上的转折点,从此我不仅在学习上变得勤奋了,在政治上也开始要求进步了。当时全国掀起了学习毛著的热潮,我也随大流,买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单行本,囫囵吞枣地阅读起来。1960年初,加入了共青团。1962年4月还出席了“盱眙县第五届共青团代表大会”,被评为优秀团员。高中期间还先后获得了“刻苦钻研,勤奋读书奖”、“演讲比赛第二名”、“品学兼优一等奖”、“数学竞赛优秀奖”等荣誉。(五)课余劳动和假期生活

在进入初中以后,我们每星期有两个下午,都要在下课后大扫除和参加课外劳动。在校园附近的山地开荒,锄草、松土、捡去石块,然后种各种蔬菜、萝卜、玉蜀黍、番瓜等,所有的种子都是家在乡下的同学自带的,用水要到大井用系着水桶的辘轳摇动手把从井底提水,再抬水到地头浇灌,除草,施肥,间苗。到收获的季节,就把这些蔬菜采摘下来送到大食堂。那时候,没有公路通到学校,也没有汽车运输,所以食堂做饭的米面等都是学生在课余劳动期间从粮食局仓库背上山的,有时还安排我们搬运黄豆饼。由于饥饿,我们在扛着黄豆饼上山的途中,就会偷偷掰下一块充饥。听说在暑假期间,住在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享用这些瓜菜。当时民风淳朴,尽管饥肠辘辘,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学生私自采摘的现象,即使长在地里的荒草秸秆,也没有学生胆敢私自弄回家。记得高一暑假期间,家里没有柴草,我到学校已经收割的玉米地想砍点玉米杆做柴火,突然看到高二的同学走来和我打招呼,我紧张的满头大汗,赶快就离开了。

那时候,盱中学生不仅要参加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每逢春种、夏收夏种和秋收的季节,学校都要根据县里的安排放“忙假”,到农村参加支农劳动。春天播种季节,要到水田帮助插秧;六月初夏收的时候,要自带镰刀,下乡割小麦;秋收的时候要下乡帮助生产队掰大蜀黍(玉米),割稻子、砍黄豆,运送庄稼、扬场等,每天中午自备干粮充饥,经常干的腰酸背痛。记得在1960年秋收秋种的季节,我们全校停课半个月下乡支农。我们高一乙班被派到维桥参加劳动,被安排在农民家一间农舍住宿,在地上铺上稻草放上草席,睡觉时两人合盖一床被子,晚上挤在一起,几乎没有翻身的余地。当时学校还专门派一名炊事员小杨给我们做饭,主食基本上都是玉米团子之类的杂粮,每天轮流安排同学早起到山芋地里采摘山芋叶子掺在稀粥里、或掺在小蜀黍面里蒸团子吃,以至于很多同学便秘。有天晚上,王树尧可能腹中饥饿,又大便不下来,竟然栖栖遑遑地大哭起来,不断地呼喊妈妈。在那种物资匮乏的年代,炊事员成了令人仰慕的职业,因为他们可以免受饥饿之苦。

在这次支农的时候,有一天到地里砍黄豆,不少人手脚受伤,我挥刀砍黄豆枝干的时候,也不小心砍破了解放鞋,伤及大脚趾,鲜血直流,止血后仍然很痛。那天晚上入睡前,突然有一位同学问大家:“今天是不是大家都在口袋里装了黄豆,都拿出来,我们炒黄豆吃好吗?”大家立刻群起响应。原来,几乎所有同学在劳动时都悄悄剥下了一些黄豆,装在衣袋里了。于是大家倾囊而出,把黄豆集中起来,拿到锅屋去炒,等到用盆子把炒好的黄豆端进宿舍,大家便一拥而上,不顾黄豆烫手烫嘴,抓上一把,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有的同学还故意把黄豆洒落在芦苇席子上,乃至到大家钻进被子睡觉的时候,还能听到有人咀嚼黄豆的声音。不久,在房间里就不时传出放屁的响声。

当时,尽管生活艰苦,农活繁重,但同学们却充满热情,积极投身到劳动中去,干活的时候都是争先恐后,全力以赴,很少有人偷懒。记得在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还和小学校和生产队的社员进行了联欢。王树尧还当场清唱了一段京剧“八月十五桂花香”。

在回去的路上,看到天空一轮圆月,将皎洁的月光洒向万籁俱寂的田野,不由得勾起大家对家庭的思念,回到茅舍各自黯然神伤。

支农回校后组织评选“支农标兵”,我做农活当然不如农村学生那样娴熟,所以只被评上了“二等标兵”。

当时,家庭生活很困难,为了挣点钱,我也曾经和弟弟到采石场用石头圈了一块地,在放炮后趁着烟雾尚没散尽时,就去找寻、搬运那些扁平的大石头块放进箩筐,再运到自己的圈地,然后将其砸成小石头子。日积月累,也砸了一大堆小石头子。可惜无人抬筐过称,白干了。后来暑假的时候,街道组织到宣化街砸石子,才挣了一点钱。在高一暑假,我还在堂屋学会了用芦苇打席子,用蒲叶编织蒲扇,自己挣学费。

当时参加高考的考生志愿表有两张,一张为重点大学,一张为普通院校,每张表可填写五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依次填写3个志愿。当时我的想法是别无奢求,只要能上大学就行。所以第一张志愿表就依次填写了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上海第一医学院药物化学专业、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华东纺织工学院。第二表则填写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扬州师范学院等。陈书林主任很关切我志愿的选择,要我选择一些更好的大学,我说只要能考取就行了。

7月5日晨,我们在粮食局门前集中,乘长途汽车出发赴淮阴,那天正是雨后初霁,凉爽宜人。上车后,客车便向城南方向驶去,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坐长途汽车,开车后,立刻感受到了相对运动的滋味。驶出县城不久,车上一群女生,突然活跃起来,纷纷指向车窗外的农舍惊诧地喊道:“看!老母鸡!”我看到山坡的村舍前真的有一群鸡在觅食、追逐。接着,她们又开玩笑说:“荒郊野外,竟然还有老母鸡横行霸道,简直是胆大包天!”“这都是依仗着有一只大公鸡的庇护!”“看来那个大公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她们一路上就这样一唱一和,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让人不由得想起陶渊明写的田园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车到蒋坝车站后,停车休息,大家下车后便呼啸着蜂拥而出,等到我稍事耽搁出车站后,大多同学都已经远去了。我便沿着洪泽湖边的街道信步向前,一面眺望湖光水色。只见烟波浩渺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远接长天,在阳光的映照下,水面上帆船点点,波光闪烁,十分壮观。回车站重新登车后,大家由于一路颠簸有点疲乏了,都斜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大约在午后1点钟,车进淮阴,路经淮阴师专红色门柱的楼房,最终到达位于通向王营的公路左侧的清江中学住下,那就是我们高考的地方。

清江中学的校园很大,不知为什么,这里的公厕都没有标记,而且女厕比男厕要长得多,以至于我们不少男生都进了女厕所,然后狼狈逃出。王超就调侃道:“这下肯定考不上了”。

第二天开始高考,考试共三天,每次考试前我们就在考场附近看书,等到预备铃响起后就陆续进入考场,等大家坐好,监考老师才拆开文件袋的封条,把试卷发给考生。第一天上午作文(考题为两题选一,分别为“五一日记”和“当国际歌响起的时候。”我以前写过国庆日记,可谓轻车熟路。下午政治;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化学;第三天上午物理,下午俄语;考完后,自我感觉很好,只有一道化学实验的题目,因为我没有去实验室亲身体验,没有把握,其他的都不感到困难。我在答题过程中,凡是需要在草稿纸上演算的,都会按照题目顺序标记题号,这样在答完试题进行复查验算时,就很容易查找,不会杂乱无章,从而提高了演算效率,确保正确无误。尤其俄语考卷,不仅试题简单,而且题量很少,于是我力求字迹工整,慢慢地写答案,答完后一看手表,还不到45分钟,检查了好几遍,才响起交卷的铃声。

考试结束后,顿觉一身轻松,当晚和张德训步行到市内淮阴高级中学参观,并且游览了附近的一家公园。路上遇到卖卤料的摊贩,破例花了两角多,买了酱牛肉品尝。回到清江中学后,徐民享老师找我,我就和他站在教学区的院子里畅谈,聊天中突然阴雨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然谈兴更浓,直到深夜,仍感到意犹未尽。

翌日早晨,竟然雨过天晴,上午到王营汽车站送别回沭阳的同学和朱老师,下午乘车回盱眙。刚到家,母亲就问我考上没有,说城里人都风传我考上了,令我哭笑不得。那天晚上上床,一直酣睡到翌日午后才起床。(九)梦想成真

我们那个时候高考是不公布成绩的,而且也不能查询,我只有焦急的等待。在8月份中旬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堂屋的房间里,突然家门口传来“电报”的喊声,我心中大喜,知道徐民享老师从南京打来电报了,急忙奔下门前台阶,接过电报,看到上面写着《贺取南工机械系》几个字。我签收的时候,邮递员也向我祝贺。

在62年盱眙中学高考“剃了光头”后,63年高考录取了五人,终于咸鱼翻身。除我录取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专业外,刘承磊录取了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陈守伦录取了华东水利学院水电站动力专业,王超录取了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专业,韩文俊录取了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盱眙中学的教育质量之所以发生了如此重大的转折,张辉校长和陈书林主任是功不可没的。他们忠心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秉承尊师重教的宗旨,呕心沥血,勤奋工作,激励后生,终于把盱中引向了教育振兴的道路。

不久,我们班的马玉麟、袁士棠、顾友和、范玉香、徐明礼和62届的蔡志忠等同学参军入伍了。记得他们凌晨出发登船的时候,我走到船塘附近想为他们送行,昏暗的夜色中,看到他们这些新兵都穿上了军装,双肩背着背包,开始列队登船了,也看不清他们的脸面,突然听到了队伍中有人低声呼唤我的名字,但带队军官立刻命令不准说话,所以等他们上船后,我就恋恋不舍地回家了。1963年8月下旬,开学前,徐民享和邱鹤年老师来我家给我送来了南京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于是很快办理了户口迁移、粮油和团组织关系等事项,于九月一日到南京工学院报到,结束了中学生活。

四、五十年重聚

(1963届高中同学50年相聚联谊会)

从盱中毕业后,班里的同学从此友朋萍散,天各一方,只有我回家探亲的时候,和盱眙的部分同学有过零星的聚会,直到2013年10月,在盱眙县中学新址举办的“1963届高中同学50年相聚的联谊会”上,昔日同窗,才得以久别重逢,故地重游,欢聚一堂。经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霜雨雪,盱眙中学早已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变化,如今已成为了江苏省颇有声望的知名高中。而我们当年的同学,也大都年过古稀,青春韶华已成旧梦了。执手相看,昔日朱颜,已是鬓发飞霜了。但少时风貌,仍有旧痕,可以寻觅。古稀相见,大家仍然像少时那样,直呼其名,欢呼雀跃,感到非常温馨。即便在学生时代发生过星星点点不太和谐的往事,也早都雨消云散灰飞烟灭了,正如袁士棠同学当时引用的一句诗说的那样: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当时,时任盱中校长葛天成等领导出席了聚会,还邀请了当年的学校领导王学模、丁识之,以及张基福、邱鹤年、张承三、肖思增、张幼兰、朱荀修老师参加了聚会。会上先后有钱道英、袁士棠、王超、陈守伦、郑子南等同学发言。我在发言中即席朗诵了一首打油诗,以抒发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塞北岭南长相忆,韶华学子似水情。日出凤岭声琅琅,霞飞长淮波粼粼,览胜偏爱第一山,温书更喜魁星亭。紫燕归来寻旧梦,相期天涯共月明。时光流转,岁月匆匆,弹指一挥之间,我已经离开母校57年了,值此盱眙中学即将欢庆100周年华诞之际,谨以此文,以期留下雪泥鸿爪,追寻当年青春韶华的岁月。

拳拳母校情历历寒窗事-----我的盱中七四届高中时光拾絮盱中原七四届高二<3>班许保国1972年春至1974年7月,我在盱眙县中学读高中。30个月的寒窗生活如同胎记,给我打上一生永恒

百年校庆喜回首陈光永一百年华诞庆今朝,校友重逢热泪抛。怀忆辘轳摇水井,弹皮铁轨当钟敲。二退休未减更情稠,年事增高鬓已秋。别后难忘常入梦,喷泉球场逸夫楼。三期颐喜庆笑眉

贯彻落实县委全会精神|盱眙中学: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实施“两个突破”

八届市委第八轮巡察动员部署会召开

江苏省盱眙中学|智慧家长第7期:暑假安全与心理关爱工作提示之二

江苏省盱眙中学党委开展“学党史强信念明纪律筑防线”主题党日活动

THE END
1.舅舅带侄子逃课偶遇姐姐,三人分外紧张,最后竟然这样做舅舅带侄子逃课偶遇姐姐,三人分外紧张,最后竟然这样做2024-11-19 16:09:58 贝贝小搞笑 山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贝贝小搞笑 4963粉丝 爱搞笑,爱生活 00:12 美女在家戴两层口罩,不料竟是方便干这事,这家庭氛围真好! 00:12 ...https://www.163.com/v/video/VHGEI8229.html
2.悠静致远2018的个人主页傻俊傻的确实很厉害,只知道吃,基本不能自理,经常拉一裤子,她父母做着贩卖蔬菜的小买卖,起早贪黑忙碌也顾不上她,她弟弟也羞于认下这个傻姐姐,自己上学放学,平时也不管她。傻俊的日常就是在家胡乱找点东西吃就满村溜达.她似乎挺喜欢我,每次看见我就往我跟前凑,想跟我玩.我却很怕她,因为我听说她生气了就会...https://story.hao.360.cn/user/LtPYEhm0NXWBOw
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知识进阶练习题2(含...材料一: 一日,黛玉早饭后,带着紫鹃到贾母这边来,一则请安,二则也为自己散散闷。忽听一个人呜呜咽咽在那里哭,黛玉问道:“你好好的为什么在这里伤心?”那丫头听了这话,又流泪道:“林姑娘,你评评这个理。她们说话,我又不知道,我就说错了一句话,我姐姐也不犯就打我呀!”黛玉笑了一笑,问:“你姐姐为什么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01/8050032105005105.shtm
4.历史知青∶任毅南京知青之歌平反!中国知青之歌!知青二代写妈妈...他的话对任毅触动极大。当晚任毅抱着吉它谱写了《我的家乡》,整整写了一夜。在第二天天色发亮的时候,这首歌终于完成了。 他在歌谱上写下了演唱要求:“深沉、缓慢、思念家乡的。”然后,又注明———南京市五中集体词曲。 广为流传 《我的家乡》一歌作出后当即被人拿去传抄,以惊人的速度在知青中间流传开来。https://www.meipian.cn/2gdnl73n
1.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在线免费阅读舅舅执意在高考前夕带我和姐姐出国旅行。 我劝姐姐专心备考,结果她讥讽我死读书。 爸妈偏心姐姐,强制要我陪她去旅行放松。 我气得撕毁护照,把身份证藏起来,完美错过了飞机起飞。 出国失败,舅舅又提出自驾游。 我依旧拒绝,可最后竟然被姐姐下药强行绑到车上。 被迫旅行后,迎接我们的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缅北的炼狱...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69880560010805822
2.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小说完整版在线全文免费阅读推书帮提供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小说在线阅读,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小说最新章节目录阅读,想看更多小说请关注我们。 高考前夕的致命旅行在线阅读_鹿春刀 舅舅执意在高考前夕带我和姐姐出国旅行。 我劝姐姐专心备考,结果她讥讽我死读书。 爸妈偏心姐姐,强制要我陪她去旅行放松。 我气得撕毁护照,把身份证藏起来,完美错过.....https://www.tuishubang.com/tag/gkqxdzmlx
3.关于我的高考作文(通用62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我的高考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高考作文 篇1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带着三年的赤诚,三年的汗水和泪水,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0605100035_1114015.html
4.www.hongyankm.cn/bird11人民网巧家11月19日电 (记者蔡树菁)11月18日,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游云南 旅居云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举行,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媛介绍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城镇旅居推出的相关措施。 目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配合文旅等部门将发展旅游康养地产纳入云南省...http://www.hongyankm.cn/bird_11_20/81398.html
5....安徽公务员,安徽公务员面试培训,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公务员考前...和声音使无法生存.目前只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发现了这种萤火虫、人们无法在影视作品欣赏到,连旅游宣传照片...88、妈妈:舅舅:外婆 A.姑姑:叔叔:奶奶 B.侄女:外甥:外孙 C.舅妈:婶婶:姨夫 D.表妹:堂弟:姐姐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zui大的留学输出国之一,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20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1978...http://www.ahgwyw.com/NewsViewlx.asp?id=4399
6.中文78?吕立汉:我的两次高考——一个年级与一个时代的故事在“文革”中,读大学,是我想都不敢去想的事。因为我的社会关系不好:外祖父是历史反革命,舅舅是右派...我奶奶则经曾祖父同意,带着年仅8岁的儿子和6岁的小女儿,“典妻”到海拔600米以上的一个小山村。...我父亲10岁那年,到县城“寿春堂”中药铺做学徒,一干就是10多年,直到解放前夕,才回到村里。土改时,...https://www.thehour.cn/news/537180.html
7.致高考女儿一封信范文(精选20篇)说实话,高中三年妈妈并没有对你操什么心,反倒是有很多事情你反过来提醒我。还记得妈妈曾经对你说过的话吗?妈妈始终坚信只要你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只够的时间,没有你不能做到的事情。这不是妈妈的吹嘘,有很多已经得到了验证。刚上初中的时候你说你不喜欢英文,不愿意学。后来我们一起出国旅游,你把英文当成旅行工具。上...https://www.ruiwen.com/gongwen/shuxin/1162170.html
8.高考前夕,她妈妈去世了高考前夕,她妈妈还是撑不住了,在医院去世了。 为了不影响她高考,全家人都瞒着她,不让她知道这个消息。 那会儿的我们,家庭条件都不大好,家里也很少有安装电话的。她忙着备战高考,听家人说她妈妈一切还好,也就没有特别频繁地问起妈妈的病情。 高考结束后,我和她一起回家。到站后,我妈来接我,她妹妹来接她。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079517
9.2022高考语文作文范文(推荐50篇)2022高考语文围棋作文范文 第1篇 阅读这篇材料大家不难发现,它所给出的三个重要信息都是以“围棋”的三个专业术语而展开的,看似表面考察的内容是对“围棋”的理解,但这段材料的真正含义在于“了解当下”“展望未来”。 用哲学知识形容就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迂回前进运动的形象比喻”,... ...https://www.77cxw.com/fl/1538358.html
1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1 1、爱我所有 有一天,俄国作家索咯古勒对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https://www.lingwen.com/gaozhongzuowen/133427.html
11.满分作文(精选55篇)最有趣的'事,莫过于他带我去捉鱼。我站在田埂上,帮他拿着鱼篓,看着他在田里仔细地摸鱼,那些机灵的鱼儿,非常难逃过他的掌心。每次接过他手里的鱼,我总是高兴得又蹦又跳,一不小心摔进了田里,弄得满身都是泥,我顾不得爬起来,高高举着鱼篓子,生怕鱼儿跑出来,他看着我那傻乎乎的样子,笑得直不起腰。 https://www.oh100.com/a/202205/464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