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有如此周全的审核机制,为什么还一再发生虚假信息问题呢?
“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58同城”。
虚假招聘信息泛滥
9月30日,58同城被媒体曝出存在大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涉嫌诈骗公司,受骗者被骗金额从730元-1890元不等,涉嫌诈骗金额或超数百万。
▲58同城中新经纬董湘依摄
诈骗案例无非是受害者在58同城上投递简历,表面上是“企业”以上班培训或收取押金等由,要求应聘者交付押金并承诺返还,实际是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面对巨大的资金损失,受害者更是欲诉无门。
无独有偶,今年6月,58同城、赶集网被爆出存在招聘陷阱,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
58同城解释称,在其平台发布信息,都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均需要通过系统+人工的双重审核,方能在页面上展示。任何触发诚信管理系统的预警,都将限制发帖权限,发帖无法通过。
令人称奇的是,号称有如此周全的审核机制,为什么还一再发生虚假信息问题呢?
违规发布房源信息
网络信息纷繁庞杂,58同城被屡屡爆出借机“钻空子”,频频违规踩“红线”,甚至把手伸向了国内万亿规模的租房市场,很多租房者被虚假房源信息坑骗。
就在“假房源”频频见诸报端之时,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
9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通报称,58同城等网站房源发布不规范,对个人发布房源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发布主体身份认证、房源真实性核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下架不合格房源信息。北京市住建委抽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房源信息约2000条,其中58同城和赶集网约1300条,占比超过六成。
9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再次表示,58同城等网站仍然存在部分房源信息未公示营业执照及经纪人员信息卡的问题。如仍整改不到位,将会同互联网监管部门联合惩戒。
多次约谈仍不收手
多次被点名后,58同城虽公开承诺进行整改,但仍未有收手迹象。9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网信办依法约谈58集团主要负责人,责令立即开展专项整治,整治期间(自9月21日18时至9月25日18时止)暂停北京房源信息发布。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58同城已经被监管部门点名、约谈十余次。各地约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信息及违背诚信。
4月16日,长沙市雨花工商分局就平台虚假信息宣传约谈58同城等多家平台运营商,并商谈尝试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筛查平台上的虚假信息。
6月14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对58同城等网站进行约谈和问责。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指出,部分房源存在价格虚假、面积虚假、图片虚假、描述虚假等情况,责令其尽快完成自查整改。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截图
上海市消保委透露,通过58同城平台找到的维修商搜不到注册资料,且上门后虚构电脑板故障,欺骗不成又弄坏机器。更出人意料的是,58同城还以“涉及商业隐私”为由拒绝提供商家的企业信息。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对58同城进行了首次约谈,后者表示,已关停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将加强对上海市维修类别商户的后台数据审核。7月11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第二次约谈58同城等三家互联网平台,督促其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取代竞价排名。
8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多部门集中约谈了58同城等12家房源信息发布主要网站,要求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同时要求立即开展自查,下架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房源信息。
亦有报道指,对于消费者举报的虚假房源,58同城在确定后也只是“负责删除,并没有针对中介机构的处罚措施”。
网友自曝受骗经历
58集团CEO姚劲波在去年底公开表示,“每天有3亿人次用户在58同城找工作。”作为国内大型招聘平台之一,58同城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商户群体,也成为很多人求职或租房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该平台虚假信息泛滥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更让人不解的是,58同城曾公开声称有严格的审核把关程序,但为何仍默许这些虚假信息大量存在?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58同城商业模式存在硬伤,在该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和二手房信息条目越多,收费越多,但如果没有骗子和虚假信息,信息量就会大量减少,企业的收入也会相应下降。平台往往会为了业绩,有意无意放松监管。
中新经纬在微博上发现,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有在58同城求职或租房时因虚假信息被骗的经历。
“说好的面试后不收取任何费用,结果叫我交200元的体检费”,一位网友称,面试后未被用人企业录用,对方承诺三个月后退还,但实际并没有。
还有很多网友纷纷吐槽:
@山垂平野阔1120:58上面假信息太多,受骗者不在少数,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不明白这样的网站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刘佳雨:在58租过房,一再确认是不是房东,见面发现还是中介…
@林宇昊:58真是个神奇的网站,各种诈骗骚扰,还能活到现在。
诈骗者通过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平台到底该担何责?难道受害者只能干吃“哑巴亏”?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律师郭韧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可确认平台此前是否做出了先行赔付的承诺,若有则平台要承担责任。其次,即使平台没有承诺,要看平台大小,因为58平台较大,若成千上万的骗子存在,那么和其享有的声誉和江湖地位和承担义务不符。对于58平台来说,它有义务帮助受害者,包括向公安机关去举报。
舜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怀勇也表示,房产网站既然收取费用盈利,就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负一定的监管责任。一旦发现中介发布的房源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网站除删除虚假信息外,还应对发布虚假房源信息的中介公司采取一定处罚措施,如将发布虚假房源的中介或业务员列入黑名单,禁止其今后在网站上发布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