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记者路经市区一小学门口,发现有人竟公然将小蝌蚪当作“宠物”叫卖,而且生意还不错。
4月10日中午11时许,记者路经启蒙路中段光明路小学西侧一学习用品店。店门口的摊位上除了摆着学习用品、玩具、蚕、桑叶外,竟然还有小蝌蚪。这些蝌蚪被装在一个个巴掌大小的透明塑料袋内,每袋四五只。仔细观察,有的小蝌蚪已长出了两只细小的后腿。
正是放学时分,不少家长上前询问价格。
“1元1袋。”店主说。
“小时候学《小蝌蚪找妈妈》,说蝌蚪是青蛙的幼体,是益虫,这样售卖,合适吗?”一位家长问。
“正好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小蝌蚪成长的过程,长大了再放了。”店主答。
“能养活吗?”
“好养,只要勤换水,有适宜的温度就行。”店主说。
体育路小学附近一商店也有售卖小蝌蚪的。不过,十来只蝌蚪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就剩这一盒了,5块钱。”店主说。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只已死亡。
“这么多小蝌蚪被抓起来,等到了夏天,青蛙就少了。青蛙少了,害虫就没有了天敌,到时候虫子就多了。”一位姓吴的学生家长建议市民不要买这些小蝌蚪,“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昨天,记者就此事分别咨询了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和市森林公安局有关人士。据介绍,青蛙有好多种,有的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的属于国家“三有”(有益、有经济价值、有科研价值)保护动物。人们平时常见的青蛙属于黑斑蛙,系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但不论哪种青蛙,都属于保护动物。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如果蝌蚪减少,会使食物链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威胁到其他野生动物。另外,蝌蚪当宠物也不科学,作为蛙类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命脆弱,如果当宠物饲养,因温度、水质等生存环境改变,一般很快就会死亡。
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的工作人员还表示,野生蝌蚪一般身上都会携带致病菌、寄生虫,接触过多容易损害人的身体健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