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天气原因、空中交通管制、机械故障、飞机调配......原因多变,唯一不变的是航班晚点。那么,准点的小船说翻就翻,旅客应该怎么做呢?
精华TIPS:
如果预订的不是联程机票,情况会比较麻烦。旅客可以先向前段延误航班的航司索要“延误证明”,再凭延误证明去后续航班的航司协调。如协调无果,因航班延误导致后续一系列的损失,可以向前段延误航班的航司申请赔偿(但结果通常不能让人满意),
在购买联程客票的前提下,延误航班的实际承运航空公司或客票的出票航空公司其中一家必须负责旅客的改签。
说到这里,就要先科普一下航空客票上的承运人(航空公司):
OC-实际承运人,也就是实际执行你乘坐的航班的那家航空公司,如果你买的是代码共享航班,则MC和OC会不一样。
比如图片示例中,东方航空是客票的销售承运人(MC),而上海航空是客票的实际承运人(OC)
为什么要科普这个呢?因为,这涉及到改签该找谁。一般来说:
◆前一段航班已经坐完,但是延误赶不上后续航班,机场现场找延误段航班的OC。
以上三点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情况,请以实际为准。
记住这段绕口令,航空公司会对你负责的。
这就要看人品了。航空公司改签机票时,会按照以下排序:
本航空公司(或原承运航空公司)>同联盟或合作关系紧密的航空公司>其他有协议的航空公司。传统航空公司与低成本航空公司之间不会相互签转(少数特殊情况除外)。
所以,理想航班的航司如果恰好是MC或者OC,那么一切好说;但如果他们的关系不太好,那么只能呵呵了。
航班延误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航空公司原因和非航空公司原因。机械故障、调度、公司计划等原因属于前者,流量控制(这个词好耳熟)、天气、机场设备等原因则属于后者。
中国民航的指引文件规定:因航空公司原因延误4-8小时,赔偿100元,8小时以上,赔偿200元。非航空公司原因延误则无硬性要求。
目前航空公司和代理在售票时都会推销延误险,不同险种赔偿标准不同,但是大多数不区分延误原因,只要达到约定的延误时长,均能赔偿。几百块的赔偿金也是对抗莫名“流控“的一大安慰。
难得出次远门,就不能安安心心的让我装逼让我飞吗?
那么做飞行计划时,以下几点可以帮到你:
1.最好买联程票
如果你的行程涉及中转,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一票到底」的联程客票。这样无论如何,只要衔接错失,可以直接找延误航班的OC协调。
2.没买联程票咋办?
如果不幸航班延误了,请务必向延误航班的航空公司索取延误证明,以便后续航班改签或者协调赔偿问题。
4.预订中转客票时务必看清楚衔接的机场名称
例如这张从武汉到伦敦的联程机票,衔接机场就不一样哦!需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换乘至浦东国际机场。
世界上有多于一座机场的城市不在少数,日本东京的成田NRT和羽田HND,首尔的仁川ICN和金浦GMP,上海的虹桥SHA和浦东PVG,台北的松山TSA和桃园TPE等等。这些都是一场主攻国内,一场主攻国际的典型,国内-国际互转的时候经常会涉及跨场中转。更不用说著名的纽约JFK/EWR/LGA,伦敦LHR/LGW/LCY/LTN/STN/SEN这两个一城多场的奇葩。
因此,预订中转客票时务必睁大眼睛看清楚衔接的机场名称,境外跨场中转还需要注意是否需要过境签,避免需要跨场中转却毫不知情的窘境。
5.购买保险!
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人意险,而是专门保障行程计划被打乱的旅游保险。航班延误险、行李丢失险、酒店取消险,抑或是什么都管的旅游保险,这类保险能够在你的行程出现意外时给你提供保障。额外的酒店、车费甚至是机票费用,符合保险规定的都获得赔偿,能够让钱包不那么受伤。最重要的是让旅途中的你多了一份安心。
最后,遇上延误的要拿“延误证明“。
到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拿延误证明,无论是找航司改签还是找保险理赔,都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