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晚上总是失眠,不妨打开专注电台,可以听听下雨声,可以听听海哭的声音,甚至可以向正在一起专注的朋友发去一条消息——Hey,Girl,你今夜也失眠了吗?
由戴夫·麦克卢尔提出,包含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取收入、用户推荐,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
主要结合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力》六大说服力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去推导产品设计的用户心理设计,主要用于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根据艾瑞2020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音乐产业数字收入市场规模就高达100.5亿,预计在2022年整个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69.4亿。而且随着数字音乐、在线K歌、音乐直播等多元模式的商业化持续加速,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会越来越大,整个音乐产业将会形成上千亿的规模。
而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4月,移动音乐领域月活跃人数7.8亿,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亿,活跃用户全网渗透率75%,人均使用时长1.53小时,也就是说100个活跃网民中有75个人每天会花1.53小时使用音乐产品。
从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移动音乐市场是一个市值规模超过百亿、用户活跃度非常高的市场,移动音乐产品是每一个互联网网民必备、刚需、高频使用的产品。
版本迭代重要记录
2020年4月,发布V9.12.0版本,推出「听书」,支持盗墓笔记、摸金天师、斗罗大陆等精彩内容;
2020年6月,发布V9.16.0版本,推出「直播」,好声音、音乐人、才艺、颜值等多类型的音乐主播入驻,其次上线「青少年模式」;
2020年7月,发布V10.0.0版本,全新升级,推出「视频」、「扑通」等栏目,最近播放的歌曲支持展示至500首;
2022年7月9日,发布V11.8.1版本,推出「在听」、「音乐空间」,勋章体系全面升级。
歌手按照地区(内地、港台、欧美、日韩)、性别(男、女、组合)和曲风(包含流行、摇滚、说唱、电子等常见曲风)进行划分,其次也可根据歌手姓氏快速查找。
电台属于比较传统的听歌方式,受众虽然小,但它是一个音乐产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平台按主题、心情、场景、曲风等不同的场景进行拆分,满足各类用户群特定的需求。在播放页,用户还可以切换不同的场景选择内容,比如学习工作、运动、睡前等。
「扑淘商城」是一个音乐周边的内容栏目,为用户提供明星的手办、T桖、实体专辑、公仔等物品,用户可直接下单购买,是平台实现商业变现的一个方式。
「线上演出」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全景音乐现场演出品牌TMElive的内容栏目,用户可以通过演出日历查找最新的演出公告,其次TMElive的内容主要划分为live、乐见大牌、大牌live和精彩现场四大类,通过线下+线上以及纯线上的呈现方式,为用户带来沉浸感、高品质的演出体验,提升用户留存率。
「音乐分类专区」是根据不同的音乐主题划分,比如影视、动漫、电音等主题,这就像是一个聚合栏目,把该主题的各种内容聚合起来,方便用户收听。这个栏目就像歌单把歌曲组合起来一样,增加场景属性,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听歌主题,从而提高用户留存率。
「播放设置」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对音乐播放进行个性化设置的功能,包括无缝播放、淡入/淡出、音量平衡、智能音质增强等功能,可以满足某部分有特定音乐需求的用户。
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播放器样式,包含了黑胶唱机(深、浅)、静态方形、旋转圆形、静态圆形、歌手写真等样式,还支持智能光效和音乐影片的播放背景,满足各类用户对播放器样式个性化设置的需求。
当你喜欢某首歌曲的时候,你可以点击收藏,自动添加到你的默认歌单,这样对用户建立自己的歌单非常有帮助,从而提高用户留存率。而如果你不喜欢它的曲风,或者特别讨厌,你只需要点击屏蔽,平台在播放时会自动跳过,非常方便。
「唱歌」是直接跳转到腾讯的另外一款音乐产品全民K歌,当用户听歌的时候突然想唱歌,那么可以直接进入全民K歌,有效降低用户的流失率,满足用户多场景的需求。
「驾驶模式」非常简洁,系统会自动检测用户听歌的环境自动切换。这个功能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驾车时候需要换歌的场景,提供了语音找歌、个性电台、我喜欢的歌单、最近播放和电台,省去了用户开车时候不方便换歌的痛点,用户体验非常友好。
「片段播放」提供按歌词选和按音轨选两种形式,用户可以自由裁取需要循环的片段反复收听。这有点像过去我们使用MP3或复读机收听歌曲那样,功能虽然简单,但可以满足某些特定场景使用。
用户可设置歌曲播放的倍速,支持0.5x到2.0x播放,这个功能在听书的时候特别实用,非常方便。
用户在音乐播放中可开启定时关闭功能,比如15分钟、60分钟等,这个功能在助眠的时候非常方便,当你慢慢睡着的时候,音乐也随之关闭。
「设备投放」就是支持音乐投放到电视等其他电子设备,当一群朋友在家里为你过生日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歌单直接投屏到电视,让大家一起陶醉在美好的音乐夜晚。
「歌词动效」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个性化模版,满足年轻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其次也是实现商业变现的方式之一,用户需要开通SVIP才能享受更多精美的动效模版。
播放页同时承担了用户激活的重任,在用户加入VIP歌曲收听的时候,播放页会给用户VIP特权会员才能收听的提示。其次通过45s左右的免费试听吸引用户,预热用户的耳朵,最终激活用户开通VIP会员。
音乐偏好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探索、独特、新歌、冷门和多元,这是根据音乐用户人群特征进行划分,可以有效的快速划分用户类型,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歌单。音乐偏好对于新用户的激活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可以快速捕捉用户的音乐偏好风格,从而留存用户,变为忠实用户。用户还可以对歌手进行偏好设置,比如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歌手以及讨厌的歌手,从而增加或减少类似歌手的歌曲推荐。
当用户开始收听音乐以后,平台会立刻记录用户的听歌偏好,以此来为用户推荐音乐。「个性电台」是一个非常受用户欢迎的功能,因为它是随机播放的,有多变性,以3-4个为一组,用户可不断点击下一首,然后出现下一组,这会让用户上瘾。其次当用户听了某个歌手的歌曲,或者某首歌,平台会快速的根据算法生成相似风格的歌曲或歌单,让你的耳朵停不下来。
这个推荐机制充分利用了用户的从众心理,首先根据用户的听歌偏好为他推荐同类用户群都在收听的歌曲,提升用户听歌的广度,从而给用户更多的推荐。其次为用户推荐平台广受好评和收藏的歌单,比如百万收藏歌单,提高用户播放率。
为了满足用户不同场景、兴趣的需求,平台采用了信息流设计为用户提供了多变、新鲜的歌单推荐,比如一个摇滚重度听歌用户也会尝试一下民谣、说唱,而信息流刚好就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用户只要愿意,就可以一直刷新,直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歌单,从而实现用户留存。
「VIP甄选馆」是为超级会员每天量身定制的音效服务,包含甄选电台、数字专辑和扑通品鉴,这个服务主要和银河音效链接,专门为发烧友而生,提供各种场景的音效。
歌曲收藏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这其实是用户在音乐产品最大的内容投入成本。用户每天听歌,收藏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形成个人收藏的歌单,最终对产品形成习惯,变为忠实用户。
「最近播放」可以记录用户最近播放的500首歌曲,200张专辑、歌单、电台、视频和直播,这个功能看着很小,但其实特别实用,可以解决用户在收听到某首喜欢的歌曲但突然忘记收藏歌曲的痛点。
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建立的歌单,可以快速添加歌单,还可以导入外部歌单。其次,歌单还支持互动模式,也就是你创建的歌单还可以支持别人投稿,把歌单变成一个动态的内容,极大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
「大字模式」在2021年推出,操作非常简洁,只保留搜索、用户收藏和本地音乐等功能,播放器样式和功能也进行了删减,但这个模式下只能通过搜索查找歌曲,又缺乏设计引导,体验需要改进。
用户可以结合Siri,录入语音指令以后,自动播放我最喜欢的歌曲、最近播放的歌曲、打开听歌识曲、个性电台、今日推荐、驾驶音乐等,非常方便。
「扑通小组」按照明星和兴趣划分,用户可自动加入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其次用户也可以申请开通扑通小组,不过为了避免用户恶意申请,最少需要有50人申请才能获取最基础的申请资格。
「音雄会」是根据用户在直播间的饭票消费设定的VIP会员,划分为白金用户、炙金用户和晶钻用户三个等级。音雄会会员享受多种特权,主要分为身份特权(12种)、福利特权(4种)和服务(5种)特权三大类,会员可享受身份勋章、入场气泡、入场座驾等多种尊贵身份特权。
音雄会的入会门槛需要在过去30天累计消费超过50万饭票以上(人民币4万元左右)才能升级为音雄白金,而要升级到更高等级的级别则需要消费更多。其次,音雄会的等级还采取升降级制度,消费达不到的要求的会降级。可以看出,直播刺激用户的消费能力真的很强,一个音熊会VIP等于100多个绿钻用户包年会员。
「幸运漂流」是一种直播互动的游戏,用户赠送1个幸运铃(10饭票)给主播,即可获取一个漂流券,拥有漂流券以后才可进行漂流。漂流就是抽奖,可获取虚拟礼物,礼物又可以用来打赏。漂流还分为普通漂流和高级漂流两种模式,高级漂流所需要的饭票越多,礼品更丰厚。
②进入你的音乐之家之后,唱片架上摆放着你的创建的歌单、购买的专辑,你还可以自由管理,突出你的音乐口味。打开唱片机,你最喜欢的歌曲就开始播放,点击音箱还可以对音量进行调整。
中心广场的TheFunCenter目前只有一个「弹一弹」的小游戏,用户可以从曲库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然后进行游戏。每首曲库都会生成用户排行榜,这有效刺激用户的好胜心,增加了游戏的乐趣,为了更高的排名反复游戏、挑战。
「蹦迪」真是完美展现了腾讯系产品设计的社交基因,设计得其实非常粗暴简单,用户进入后,随着躁动的音乐就开始蹦迪,可以设置自己蹦迪的动作和装扮,还有发布弹幕,从蹦迪间的参与用户数来看,用户对蹦迪这个娱乐游戏真是着了迷,整个蹦迪画面真是有趣、搞笑又深刻。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相比于食物一类需求,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但音乐能让人快乐,因为音乐会刺激大脑的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当它分泌得越多,我们就会越兴奋、越开心)。
所以当我们开心的时候,你可能想播放一首《布拉格广场》,伴随优雅的小提琴声翩翩起舞;当我们难过的时候,你可能想听一首《夜半小夜曲》,一个人静静地沉醉在音乐的回忆里。可以说,每个人都会听歌,每天,甚至每时,如果没有音乐,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会有多么无聊。
根据艾瑞2020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仅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数字音乐用户就高达8亿,更不用说4年后的今天,音乐产品可以说是每个网民的必备,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听音乐的需求。
所以整个音乐产品平台均以歌单的创作内容为平台运营的重点,把歌曲按主题、按场景、按心情组合成歌单,然后推送给用户,让用户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求去听歌。在如今好音乐越来越少,用户耳朵都快听腻了时候,歌单成为了用户的最有效果的止痛药。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音乐的高速发展,用户对听歌需求也开始升级。其次在200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人因为音乐生态环境变差开始慢慢放弃制作高品质的音乐,整个华语音乐市场进入长达数十年的低迷期。好歌曲越来越少,用户可选择的音乐就越少,听歌产品的设计就需要加入新的元素来吸引、刺激用户。
足以看出,用户如今对音乐产品的需求也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迭代,从一个人听歌,到在听、一起听、以歌会友,时代在进步,用户的需求也在改变。
介于篇幅,我们不做全面的竞品分析,只简单整理了目前市面上的几大音乐产品信息结构给大家参考,通过产品信息结构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好友免费获取),足以可以看出各大音乐平台目前的产品设计内容都在往社交化、多元化、平台化发展。
平台型的产品都会有这个痛点,因为功能太多,所以导致很多实用、冷门的功能难以找到。比如很多用户喜欢的简洁模式,需要在用户中心-更多-设置-模式选择里面才能找到。这样的交互层级实在太深了,如果不是资深用户,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模式,可参考酷狗音乐,在用户中心头部直接切换。还有像听歌报告这样特色的功能,没有入口,只能从搜索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