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玩”→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准时相约啦
原标题:不止2000多件三星堆文物,更有数万件流落民间的古蜀文物!谁来保护?
提示:民间收藏的两万余件古蜀文化金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是古蜀先民智慧结晶的体现,是中华文化世代延续的物证,是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力量源泉之一。它们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基因和血脉的组成部分。守望、研究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就是守望、拓展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需要人们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环顾全球的文化视角,深刻理解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的人类性和世界意义。
一、开头的话
2015年10月14日,有媒体发表《伪文物笑死人三星堆博物馆微博愤怒打假》一文。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館官方微博的博主丹丹主称,三星堆遗址在历次考古发掘中从未出现过类似的玉石立雕制品。“有些器型在我堆从来没有发现过,我堆没有石器、玉器做成的青铜人像,也没有所谓的三星堆文字”。还说,“这种让人欲哭无泪的(造型)只能是假的”。在她看来,这些山寨的三星堆文物,“不仅欺骗观众和收藏爱好者,而且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需要严厉打击”。
更多的民间古蜀文物收藏者对质疑之声,困惑不解,我们花自己的钱去做收藏,搞研究,出书籍,办展览,到底有什么错?他们大声疾呼,探索中华文明的未解之谜,是好奇心强烈的人追求的永恒目标。请别再向民间古蜀文物收藏者泼脏水。
北京故宫博物院周南泉解释,“有些人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技术角度出发,对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的真伪提出看法,这也很正常。”但是,考古发现是一种发现的真实。它并不能代表未曾发现的历史及其全貌。历代古墓中的器物除少数被国家查扣外,大多流落国外或民间。而博物馆收藏的玉器,包括抢救性发掘后得到的,不可能代表中国的全部玉器史。如果我们的研究以此作为根据,采用器物类型学来进行比较,不仅论据不充分,而且研究不可能深入,有时候可能把人们引入歧途。下面,我们就民间收藏古蜀文物的过程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回顾。
南宋中期罗泌《路史》卷四“蜀山氏”条,其子罗苹注云:“永明二年,萧鉴刺益,治园江南,凿石冢,有椁无棺。得铜器数千种,玉尘三斗,金蚕蛇数万,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又据《四川通志》引《南齐书》记载,“南齐永明九年(公元490年),在广汉县所垦之处,不仅发现一件巨大而奇特的青铜器,它高5尺,周围4尺4寸,四面各有9孔。而且还发现一枚玉玺,它壁方8分,上有鼻,文曰真帝”。这是广汉发现青铜器、玉器、文字的最早史料记载。
图(1)古蜀文化玉器
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的库存文献记载和收藏的实物表明,最晚在五六百年前的明朝,士大夫阶层便把玩、收藏古蜀文化玉器。200多年前的清朝,地方官吏便将古蜀文化玉器贡献给清朝帝王。1929年燕道诚一家发现400多件玉石窖藏,除40多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其余300多件的为民间保存。1931年春,正在四川广汉县传教的英籍牧师董宜笃V.H.Donnithorne在市场上买到数件玉石器,交给了华西大学博物馆的美籍物理教授、地质学家戴谦和DenielsheetsDye,他们对玉器进行鉴定,断定为商周之物。1957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了郑德坤的《四川考古论文集》,论述了“广汉文化”并发表了多幅广汉玉石器照片。据报道,古汉州(现广汉旧称)就不断有古玉器、青铜器、陶器出土,而且量也不小。1942年,抗日战期间广汉修飞机场,鸭子河每年涨水、枯水期,南兴镇几家大砖瓦厂的烧砖取土,农民在田间耕作,挖水渠、挖粪池等,都有出土玉石器、青铜器、陶器的纪录。
1970年,广汉文化馆干部敖天照目睹有人在三星堆和月亮湾一带古遗址搭建砖瓦工厂,致使大片的古文化遗址遭受破坏,大量的古蜀文化玉石器出土后不知踪影。古蜀文化玉人头被广汉的一些农民看作是晦气的“鬼脑壳”,举锄砸烂;青铜器人头被顽皮的小孩当足球在院坝踢来踢去,然后按1.8元1斤的价格卖给了收购废品的供销社;几个农民把挖到的一堆太阳神鸟金饰、黄金权杖、黄金面具、金树叶、金鸟头熔化成团卖掉,一部分打成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
1986年春,四川省考古队和当时的广汉县联合在三星堆正式发掘,在90多天内,均无突破性的发现。1986年7月18日,上天把叩开古蜀国大门的机会赐给了南兴镇第二砖厂工人杨运洪、刘光才。他们在做砖坯挖土时,突然“砰”一声脆响,刨出来一看,是一块玉被挖断了。杨远洪马上向厂部作了报告。考古队闻讯赶来,大量古蜀先民创造的、最具价值的古蜀文物,穿越了四五千年的时空隧道,被两个工人发现后,才闪耀在世人眼前。
据勘测,古蜀文物的遗存和传布,不仅局限在三星堆遗址12平方公里范围内,相近相邻的都江堰、金堂、什邡、彭州等地也陆续有玉石器、青铜器出土。这些藏品分别为礼器、人物、动物、神怪、字符器等多个门类。其中有直径达5.7米的太阳轮;长达3米多的玉璋;高达2米多的大立人。有罕见的高达1.2米,重106公斤的美人鱼雕像;巨型玉面具、玉琮。更有甚者,数以百计的玉石器上出现了字符,这些没有被解读、破译的文字和符号刻画,据统计近1000个左右。
2006年12月,应越南国家博物馆邀请,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越南永福省永祥县义兴社义立村距今4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的夏商周时期的义立遗址进行了发掘。竟然发现了大量与四川三星堆文化有密切联系的文物!其中,“T”字形环的制作工艺、手法与三星堆文物完全一致;一块石质璧型器纹理非常细腻,雕刻花纹精致,这样的纹饰在三星堆的器皿中也有呈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牙璋,无论是玉料还是造型风格,几乎与三星堆出土的牙璋如出一辙,边上的牙齿状装饰,简直与三星堆的牙璋一模一样。这个发现为解开古蜀文化的去向之谜提供了依据。
民间收藏的的大约两万余件古蜀珍贵文物,将古蜀先民的艺术光芒永留世间,虽然历经数千年旷世变迁,仍然焕发着经久不灭的魅力,召唤我们内心关于美好艺术的情怀,一如远古的恒星在静穆的宇宙中散发光芒,带来社会人文精神的深沉启示。尽管它们充满锈斑土渍,却件件形态生动,活灵活现,从里向外散发出灵性,能引导我们对古蜀国作出大致清晰的勾画:它不但有手工业、工业、商业等多种门类的结构体系,而且有成熟的农业,包括种植养殖业。还有精美的玉器、陶器、石器。从用玉石雕琢的大立人身上的服饰中可以看出,古蜀先民已经学会养蚕,并且在织布、刺绣等方面技术娴熟。无论是那些琳琅满目的祭器,还是与人们精神生活有关的盛大祭祀活动,都说明古蜀人具有浓烈的宗教信仰和深厚的精神寄托。从众多人像来看,古蜀人存在浓厚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一言以蔽之,这里曾经活跃着一群活力四射的古蜀先民,它经过建立、发展、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政局稳定、权力集中、管理有序的强大国家。
图(2)古蜀文化玉器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专家也不得不慨叹:我们并不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而常常是在他们的脚下。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惊人的发现。当中原各地出土的象征封建帝王将相王权的钟、鼎等文物时,而古蜀大地出土的金杖、金面具、还有大量的海贝饰品、纵目铜人……无一不证明,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国已经有令人惊叹高度文明和对外开放的意识。
人们有理由承认,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处于当时世界最文明的时代,与他们相互往来和对话的,同样是世界最繁荣、最文明的地区—《圣经》上所描述的中亚、南亚和西亚。
三、近二十年来围绕民间收藏古蜀文物的真伪争论
在他们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中,有长将近5米的玉版画,气魄雄浑宏大,纹饰精美绝伦。上面镌刻炼铁、打铁、打兵器、犁田、筑城墙、做陶器、祭祀等图像,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古蜀国在政治、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全貌。出色地综合了当时图案与雕塑艺术的成就。古蜀文化玉器上有两三千个不同形状的文字出现,是研究古蜀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宝贵资料,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刻凿铭文。
四川省文博界的前辈沈仲常、王家佑、戴堂才、李复华、徐鹏章先生,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荣,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员华义武,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鉴定师史润梅女士,慧眼识宝,先后不约而同地力挺民间古蜀文物收藏。
图(3)古蜀文化玉器
与此同时,否定民间古蜀文物收藏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从1996年至2011年,以“中国顶级玉器鉴定专家”自居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杨伯达、张广文等几个没有认真研究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的人,以所谓出土“标准玉器”为尺度,不问清红皂白,信口雌黄,先后在各种场合将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通通斥之“假货”,从而掀起了民间古蜀文物收藏备受质疑的序幕。
图(4)古蜀文化玉器
四、用科技手段检测民间古蜀文物的真伪
古蜀文化玉器的材料是矿物。20多年来,成都理工大学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鉴定各种古蜀文化玉石器、青铜器以及动物化石文物上100件,其中包括近10件成都金沙遗址流失到民间的珍贵文物。该大学矿物学教授张如柏学有所用,挥洒自如地发挥其专业优势。他在甄别真假、辨材析料、追踪矿源,对青铜器、玉石器进行高科技鉴定,促进民间古蜀文化玉器规模化收藏等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2008年,四川成都汉德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三星堆玉器艺术馆,将收藏的古蜀文化玉器样品送到香港一机构,进行科学仪器检测,结论为真品。2012年,福建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抽取10多件古蜀文化玉器,到厦门大学的一个研究所做鉴定,结论是:“表面无任何化学物质残留。”排除了古蜀文化玉器表层系现代人用化学手段做假的可能。2013年,四川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样品,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检测、分析,结论为:“该玉器根据外观特征及扫描电镜检测,所涉及的人为作假因素皆可排除,应为真古玉。”
四川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竹简、树皮、蚌壳、鳖壳、蛤壳、龟壳、牛骨及动物牙齿上,均有古蜀文字出现。说明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采集各种有机载体材料,镌刻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记录重大的历史事实和事件。2014年5月,有藏家的古蜀文物中的一片乌木,经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美国迈阿密贝塔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BetaAnalyticInc.)进行碳14检测,其年代为距今4860—4825年。正负误差35年。这个检测报告,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认可。
图(5)古蜀文化玉器
五、古蜀文物成为英国剑桥大学官方国际性研究项目
其一,2015年8月13日--9月10日,古蜀文化图片展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Av.Callao150号LaCasadelaculturachina中国文化之家开幕。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文化参赞韩孟堂、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东方研究学院当代中国研究系系主任JorgeMalena,致辞。
此次图片展览,由在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任教的刘舒女士筹划组织。刘舒女士是四川广汉人。其父亲刘少聪先生多年来一直收藏、研究古蜀文化玉器。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想把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古蜀文明,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张独特名片,介绍给阿根廷人。
紧接着,由世界遗产交流中心、世界遗产英国剑桥工作室、中国世界遗产研究工作室,联合策划编辑的文献性图录《神秘.神圣.神器:中华玉祖艺术馆珍藏集》,2013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采用中、英双语,图文并茂,全面、详細地概述了中华玉祖艺术馆馆藏的数百件玉石器,其中有大量的文字和图案均用攝影和拓片形式完成。全書由“玉神树”、“太阳轮”、“生肖”、“性文化玉人”、“类书符号”、“玉人”、“玉人首”、“人与动物”、“动物类”、“玉面具”、“鼎琮鼓”、“璋璧刀鉞”、“其他”和“祭坛”共14个部分組成,典型图片共数百幅。
图(6)古蜀文化玉器
由于中华玉祖艺术馆的古蜀文化玉器,属于中国民间收藏器物。要想科学的、系统的认知其文化遗产价值、历史价值、文化和艺术价值,以及其历史年代,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跨学科、跨时代、跨国界的综合性研究。
图(7)古蜀文化玉器
该项目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对采集的古蜀文化玉器残品小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方法采用超薄切片实验分析,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连同元素分析。使用便携式光谱仪分析单元,x射线荧光光谱法;使用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la-icp-ms);标本式无损化学分析法;巴特沃斯实验室及便携式光谱仪分析。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官方国际性研究项目,《玉器时代:中国西南玉器研究》具有国际和全球性的视角,将通过中国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机构,做好全面、系统的协调研究工作。该项目持续4年,2017年10月结束。
这真是冰火两重天。同样是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被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视为珍宝,动用人力、物力抢占古蜀文明宣传、研究的制高点。而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博主朱丹丹却反其道而行之,声称,这些山寨的古蜀文物,“只能是假的”,“不仅欺骗观众和收藏爱好者,而且对三星堆博物馆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需要严厉打击”。作为读者,究竟相信谁?只好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定是真是假,是非曲直了。
六、民间收藏古蜀文物的遭遇引来的反思
进入20世纪末以来,国人已经醒来,能够站在全球化高度,从全世界的古蜀文物,在文博单位的“假货”、“赝品”声中,静悄悄地落入民间收藏家囊中。正如一位学者所言,这些古蜀文物如果公开展示,一定会令普罗大众极度震撼、目瞪口呆,将会给中国文博界、考古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将给古蜀文明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机。
因此,要研究古蜀文明,必须尽可能地搜集民间收藏的古蜀文化金器、玉器、青铜器,以及数以千计的镌刻文字的竹简、树皮、蚌壳、鳖壳、蛤壳、龟壳、牛骨及动物牙齿等文化资源。也许,这只是民间古蜀文物收藏者的一厢情愿,自作多情,热脸会遇到冷屁股。因为,如果一两个阅读先秦古汉语都还有不少困难,戴顶什么“馆长”帽子的人,浑身充满老子天下第一,居高临下的霸气,俨然以古蜀文物标准制定者自居,何谈携手共同研究古蜀文明?他们一旦发现自己掌控的资源被民间收藏所超越,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如同河堤崩溃,便强势夺理,开展口水战、争夺正宗;只许我拥有,不许你存在,闹出许多无端烦恼,幼稚地想通过贬损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收藏者来抬高自己。
这种做派极其愚蠢。须知,在互联网时代,地球就是一个村,国人的独立思考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资料查询快捷方便,如果要掩盖历史真相,垄断对历史的解释权,长期把假的东西让别人当成真的,可以说十分困难。尊重事实是最起码的底线,倘若通过极端不靠谱的歪曲和掩盖历史来说明什么,不但会因失信带来不良学术后果,也会使所有这样做的人被载入笑话和耻辱之册。
况且,只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人们便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任何一件文物的真伪进行鉴定。任何人拍拍脑袋,信口雌黄,只可能欺骗一时,不可能欺骗一世,更不可能因你的欺骗而改写辉煌的古蜀国历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文物如此,人亦如此。
民间收藏的两万余件古蜀文化金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是古蜀先民智慧结晶的体现,是中华文化世代延续的物证,是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自信心和力量源泉之一。它们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基因和血脉的组成部分。守望、研究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就是守望、拓展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需要人们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环顾全球的文化视角,深刻理解民间收藏的古蜀文物的人类性和世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