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和神奇的冷血爬行动物——《地下100层的房子》(71

有趣和神奇的冷血爬行动物——《地下100层的房子》(71-80层蜥蜴的家)精读

阅读推广人石头

说明:

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五百篇以上。

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

一、内容简介

小空的女孩在洗澡时,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声音,邀请她参加一个在地下第100层举办的晚会。她好奇地前去赴约,在去参加晚会的路上,她遇到了兔子、浣熊、蝉的幼虫、潮虫、蚂蚁等许多小动物,发生了许多好玩有趣的事。

整个恐龙骨架贯穿这10层楼,四周都散落着各种化石,住在这里的蜥蜴非常喜欢化石,这是在考古吗?我们去看看吧!而蜥蜴本身就是一个活化石。

二、绘本信息

书名:地下100层的房子

文图:[日]岩井俊雄

译者:刘洋

适读年龄:3-8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三、绘本精读

【封面】

解析:

封面中地平线下是剖面图,表层呈土黄色并伴有小块碎石,草木根系根植其中。被挤成一条的地面之上,有蓝天、白云、湖泊、山峦和绿地,远深蓝山影、近绿色山形连绵起伏,黄色火山根基庞大。而地下空间占据大部分页面,右侧用鹅卵石整齐垒砌的小动物们的家就像高层建筑般屹立于地下,竖式的版式架构与地下空间位置尽显地下100层的房子的宏伟,而地下空间的与地面的连接是暖棚式的屋顶,五个小动物分处自己家中,兔子、浣熊、禅的幼虫、潮虫和蚂蚁,他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为赴约而忙碌吗?

为什么要到100层去?封底还有一个兴致满满的小女孩要去赴约吗?100层房子和这个小女孩有什么关系?难道她要去?怎么下100层呢?她会遇到什么危险吗?让我们一起来进入故事吧!

【环衬】

环衬是土黄色,源自泥土的色彩,属于暖色系。这是暗示一个地下的故事。

【扉页】

在一个纯白的背景下,只画出一扇褐色的木门,一个固件搭着一条毛巾。没有画墙,但一面无形的墙却呼之欲出。一间没有固定轮廓的浴室,一个小女孩正准备入浴。

之所以采用这种无边界的空间就是想制造一种奇幻的境界,或让小读者更加容易跨越现实与幻想的空间,更容易进入故事中。

显然这个科幻的故事是从浴室开始的。

【第1画面】

原文:

有一个名叫小空的女孩,她非常喜欢洗澡。

有一天,小空正在家里洗澡,突然,从洗澡水中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小空,我家住在地下第100层,我们要举办一个晚会,你想不想参加?”

“啊,吓我一跳!你是谁啊?”

“我家的入口就在湖对岸的火山脚下,你一定要来啊,我等你!”

说完,这个神秘的声音就在洗澡水中消失了。

浴室的窗外,蔚蓝的湖水与葱郁起伏的植被形成一片美好的自然景象,而在绿色植物间,有一个红色小鸟窝,鸟妈妈正在给小鸟们喂食,远处正在喷发的火山也尽收眼底。在窗台上摆放着三盆鲜花,让美景更加芬芳。

一个竖式画面,凸显浴室空间的高大与空旷,也足以让一个离奇的故事得以展开。

以下是一张小空洗澡的翻转的截图,让小读者更加清晰地看懂画面。

有一天,小空正在洗澡,忽然从水里探出一个乌龟头,发出一串陌生的声音,让小空大为吃惊,眉毛都竖了起来,张开的大嘴都咧到腮帮上,身体后仰靠在浴盆边沿。

乌龟邀请小空去湖对岸火山脚下的地下100层参加一个神秘的晚会,说完这乌龟就消失了。你能想象出这种动物吗?

小空洗澡的场面是否与你一样呢?浴盆外都有什么呢?满地都是溢出的水,还有你们最喜欢的玩具。小空喜欢什么呢?

原来小空很喜欢乌龟,怪不得小乌龟充当着邀请的使者呢!

【第2画面】

“在地下100层举办的晚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好想去看一看啊!”

小空鼓起勇气,决定去参加那个神秘的晚会。

可是,来到火山脚下,小空却怎么也找不到入口。她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在附近找来找去……

“啊!”突然,小空滑进了一条地下隧道中。

一张巨大的火山喷发的竖式图,凸显火山的雄伟与高大,蓝色天空显得深囧和辽阔。

小空大步流星地走在山脚下,目视着前方,丝毫没有注意到前面的入口,始料不及小空一下子滑入隧道中。

画面中小空已经在寻找入口了,看到背景里巨大的火山了吗?

在地下100层举办晚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空好想去看一看啊!于是,她信心满满的来到了火山脚下,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入口,正当她找来找去时,一不留神,掉进了地下通道,小空的地下旅程从这里开始了。

看小空惊恐的表情绝不亚于与乌龟浴室的对话。

入口前后的小空判若两人,前者兴致满满,后者惊恐万分。

一扇关闭的大门,顶灯闪耀着光芒。

滑入隧道的小空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相较于封面的土黄色,小空进入的空间周围土层的颜色在加深。

【第3画面】

“哎呦哎呦,没摔伤吧?”

“对不起!请问,这里是要举办晚会吗?”

“是啊,你也是接到邀请来参加晚会的吧。我们一会儿再见!”

小空走下楼梯,朝着地下100层走去。

“这里是兔子的家吗?”

“是啊。这里每十层住着不同的小动物哦。”

小空来到了地下10层,下面住的会是谁呢?

小空滑入隧道首先来到小兔子的家,小兔子家共10层,集中在一个竖式的大跨页中。

1-10层:土层为棕色,有小块碎石。比刚刚进入地层的颜色逐渐加深,由土黄色变为棕色。

这本书是纵向跨页开本,可以像“房子”一样立起来,十张图片分别组成了每十层,刚好完整介绍了一种动物,看起来美观明了。有别于传统绘本的横开式阅读,小朋友一层一层往下看,仿佛自己下100层的感觉,非常新奇,也有助于小朋友建立数字和空间的概念。

第1-10层是小兔子的家,1-4层是种植和储西藏,5-10层是生活区。兔子爱吃胡萝卜,它们很勤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它们利用1-3层区域,通过阳光顶棚设计和镜面反射进行光合作用,让食物长得又好又多。整个生活区都是胡萝卜的造型,无处不在。

说明:为详尽说明每十层的小动物的习性与细节,每一期导读以一类小动物为中心进行,而在每期的交接处都把上一期最后一层的信息展示出来,本期又把最后一层与后期的连接留出蛛丝马迹,以便于衔接。而开头公共部分更是每期都存在。

【第4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浣熊!

“玩得浑身脏兮兮的,妈妈不会生气吗?”

“不会不会!妈妈最喜欢洗衣服了。”

“哎呀呀,全身都是泥!待会儿不是要去参加晚会吗?等一下,我给你洗洗。”

“谢谢浣熊妈妈!”

小空来到了地下20层,住在下一层的会是谁呢?

第11-20层浣熊的家总结:

从11层到20层都是小浣熊的家,整栋房子是石头建构的。浣熊喜欢吃什么?浣熊喜欢吃螃蟹、虾等食物。

浣熊,脸酷似狸,非常惹人怜爱。它全身的毛由灰、黄、褐等色混杂在一起,脸上有黑色的斑毛,眼睛的周围有一圈黑毛,就像戴着一副太阳镜似的。

浣熊是杂食动物,蟹、虾是它们爱吃的;“浣”就是“洗”的意思,浣熊吃食物前,总是会找到水源洗一洗,一边洗一边摸,洗完后才吃。除了食物,浣熊也会将所有接触到的东西放到水中,比如:衣服,如果把衣服放到浣熊身边,它们会拿起衣服,像我们人一样洗衣服,所以浣熊给人爱洗衣服的印象。所以在第13层,小浣熊玩泥巴脏兮兮,说妈妈最喜欢洗衣服。事实上,浣熊“爱洗刷刷”,是因为接触水,能软化前爪角质层,使爪子更加灵敏,能测量食物的重量、尺寸、材质以及温度。

浣熊是通过触觉感知世界的,生性喜欢水,喜欢洗澡,洗食物,它的前肢沾水后感觉会更加灵敏,喜欢生活在树林,湖泊,和池塘旁边,小空的浴室外面,不正是池塘、郁郁葱葱的树林和植被吗?

浣熊是世界上最爱干净的动物!无论是筑巢,进食还是皮毛,都不能有脏东西,如果身上脏了就要去河边洗干净,如果要进食也会先把食物洗干净再吃。所以看到玩完泥巴就是冲澡的过程,同时还展示它们爱干净的生活习惯。第18层的浣熊妈妈连小空的衣服也洗了。

每一层都按照动物的习性设计,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知识。

每十层都住着一种动物,由浅入深,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娱乐,小朋友们在阅读过程中认识不同的动物和物品,每一层都有一张配图,简单易懂。

11-20层:土黄色,大块碎石,浣熊的房子就是用周围的碎石搭建的。而背景颜色的变化,代表了各种不同的地质,让孩子不仅能认识地下的动物,也能对地质变化有大概的认识。

【第5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蝉的幼虫!

“这是刚从树根榨出来的树汁儿。”

“好甜啊,真好喝!”

“为了长大后能唱出动听的歌,我们都在努力练习呢。”

“跟我唱!知了——知了——”

小空来到了地下30层,住在下面的又是谁呢?

第21-30层蝉的家总结:

蝉的幼虫生活在哪里?成年后又生活在哪里呢?原来蝉的幼虫只有成年后才会从土里钻出来,爬到树上,脱壳变成蝉。

这本书最奇特的地方应该还是它的立体空间设计,每一层楼展现的只有一小片天地,但也是最能展现小动物特色之处。

蝉幼虫的小房子就在泥土下第21—30层。进入蝉的家,到处都是装满输液的木桶,还有装有树汁的根须,不同的根须还会有水龙头一样的开关,就像人类的葡萄酒一样,不同种类的树汁有不同的标记、不同的颜色和瓶子。

蝉也会进行深加工,将树汁制作成更加有益的成品。雄性蝉宝宝很小就开始跟着老师学习唱歌,它们每天都在唱歌不停。

21-30层:棕色土块,根系发达。

21-30层科普总结:

1、七八月,雌蝉开始产卵,卵产在树枝梢上。2、幼虫栖息在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属于害虫。3、幼虫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经历多次脱壳,最后一次脱壳破土而出,成为成虫。4、蝉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5、只有雄蝉会鸣叫,能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求偶声、受惊声。雌蝉不能发声,是“哑巴蝉”。

[第30层]

这里是幼虫们的浴室,浴缸里的幼虫很享受的沐浴着。幼蝉生活在地下,洗澡的水也是来自树根,你看那四个根须已经变成了花洒。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也是由树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树根的用处真大,树根盘绕的浴缸,树根做成的花洒,还有用树根做成的灯泡,以及环绕的楼梯和牙刷。

【第6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潮虫!

“要不要玩保龄球?把我扔出去试试吧。”

“好棒啊,全倒了!”

“我们正在把落叶卷起来做团子呢。”

“我也要试试!”

小空来到了地下40层,猜猜住在下面的是谁?

第31-40层潮虫的家

潮虫又名鼠妇或西瓜虫,它们喜欢生活在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所以你看,潮虫的家里有很多叶子,这也是它们的食物。

潮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自己卷成一个球,这样它们就可以自由的打高尔夫球、保龄球和篮球了。因为能卷成球这个特点,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圆形的事物,来跟孩子一起找一找都有什么是圆形的吧。

科普-西瓜虫(潮虫):地底下的小精灵

1、西瓜虫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在生活我们经常碰见的虫子,无论是在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还是在家中阴湿处、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我们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西瓜虫。

西瓜虫特点有七对足,9-15毫米的身体,身披铠甲,一对小眼睛,别看眼睛小,可还是复眼呢。西瓜虫通常是昼伏夜出的,到了夜深人静时,它们便会从下水道钻出来觅食。

西瓜虫有负趋光性和假死性,遇到危险时都能把身体蜷缩成一个小西瓜的小圆球,把自己保护起来,有点像小刺猬和水蛭,因此才有“西瓜虫”这样的称呼。小时候看到西瓜虫还经常把它当作消遣的玩具,没事捅咕它们几下,让它们变成球,滚着玩,虽然现在看来很无聊,但是小时候一玩就能玩半天。

简单的说正趋光性就是一些昆虫会主动地靠近光源,而负趋光性则恰恰相反。西瓜虫怕光的,而且喜欢阴暗潮湿。

2、西瓜虫吃什么?

西瓜昆虫喜欢吃油菜,还有空心菜、莴苣等叶片及食用菌等。

3、西瓜虫是昆虫吗?

西瓜虫,正名叫普通卷甲虫,西瓜虫与昆虫不是亲戚,却和螃蟹、对虾、龙虾等动物有着非常深远的关系,是不是没有想到!

西瓜虫是这一门类中完全能够在陆地生活的甲壳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是不是非常了不起。

4、西瓜虫是害虫

西瓜虫会在田地里祸害瓜菜幼苗,咬断幼根,直接造成幼苗死亡。大多蔬菜瓜果西瓜虫都喜欢,如油菜、白菜、番茄、黄瓜、南瓜等等,所以西瓜虫是害虫。

但西瓜虫是蚂蚁的天敌,哪里有蚂蚁的洞穴,哪里就有西瓜虫。

5、西瓜虫是卵生

西瓜虫是卵生的,可它的卵不是产在洞穴、土壤中,而是产在自己的身体里。就像袋鼠有个神奇的囊袋,西瓜虫这么小一个虫子也有个卵袋,而且每次产卵数量在三十粒左右,卵袋还不小,并在里面孵化,刚孵化出来的小西瓜虫一直在卵袋里生活,差不多两个月后,才会爬出卵袋,离开母亲独自生活。

6、和螃蟹同一属的西瓜虫可以吃吗?

而且放眼整个世界,还真没有找到有什么民族把西瓜虫当做食物来吃过,即使是像晒虾皮一样的吃法我们也没有找到。倒是先辈会将西瓜虫当作药材来使用,而且炮制和药用的方式还真的就如同虾皮一样。

[第38-40层]

第38层,西瓜虫和小空正准备制作树叶团子,看来小空和每一个小动物都有近距离的接触的,也是通过小空看到的地下100层的世界。这一层的楼号8还是两个西瓜虫的叠罗汉呢!小空每次到一个小动物家都有两次露脸的机会,顶灯也是圆圆的造型。

第39层,这里的西瓜虫正在享用树叶团子,西瓜虫们坐的凳子,也是西瓜虫的皮肤纹路呢。

第40层,西瓜虫从39楼滚到40楼休息了,忙了一天,西瓜虫们跑到叶子里,美美的睡着了。蓝色夜空里繁星点点,有圆形的西瓜灯,中间仿佛看到了行星。

最下边是一架梯子,两侧是粉色的小蘑菇,给小读者以猜想,下一个10层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每一层的地面都铺满了叶子,因为西瓜虫最喜欢在这样潮湿,铺满树叶的环境中生活了,另外,它们还以叶子为生。

西瓜虫的家不像上面的那么规整,就像是人类的楼房,而是随机性很强,空间位置大小不一,但都是圆的造型,充分体现西瓜虫的蜷缩的特点,而且每层的连接都是采用管道式的通道,就像是一段段弯曲的地道,它们更是在通道中充分展示着它们自己。

【第7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蚂蚁!

“哇,看起来真好吃!好想吃一口。”

“这是生日蛋糕,你一会儿就可以吃到了。哇,今天好忙啊!”

“我可以借你一件参加晚会的礼服。”

“谢谢。不过,这好想不适合我穿……”

小空来到了地下50层,住在下面的又会是谁呢?

第41-50层蚂蚁的家

蚂蚁特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团结协作、敌我分明、勇敢无畏、关爱后代、寿命长、触角柄节长、社会性群体、建筑专家等。我们在科普中可以看到这些。

蚂蚁过的是群体生活,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园周围的土层变为深褐色。蚂蚁在地球上是摔不死的。蚂蚁特别爱整洁,一些工蚁专门负责将蚁穴内的生活垃圾送到蚁穴外的一个垃圾站。

蚂蚁的食物分动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类,本文叙述的是蚂蚁的农业和生活娱乐的方式。蚂蚁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行为,几个蚂蚁可以组成一个完美的种菌系统来生产食物:有在地洞内生长真菌的、有储存真菌的、有维护真菌、生产食物并将食物分派给工蚁的。

科普蚂蚁:地球上进化最为完美的生物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各种不同大小、形状和颜色的蚂蚁在不同的地方栖息。虽然小巧却令人不敢忽视,蚂蚁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令人惊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蚂蚁的科普知识。

1、蚂蚁特征

蚂蚁一般体形小,外部形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且光滑或有微毛。蚂蚁除了地球的两级和高山的雪线以上极寒冷区域,几乎遍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2、蚂蚁是社会昆虫

大部分蚂蚁可粗分为三个阶级:工蚁、雄蚁和蚁后。

蚁后是有生殖能力的雌性,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生殖器官发达,只负责产卵,蚁后可自己捕食,但是蚁后不能掌控整个蚁群。

工蚁或称兵蚁是不发育的雌性,没有生殖能力,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善于步行奔走,几乎每天都在寻找食物,以保证蚁群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吃到足够的食物。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

雄蚁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俗称“王子”或“蚊子”。完成交配后不久即死亡。

工蚁不睡觉,但会频繁地打盹;蚁后每天睡觉超过9小时,而且会侧躺;工蚁短命过劳死,蚁后长命。

3、蚂蚁食性

蚂蚁食物很丰富,有动物、植物、蜜露、真菌四大类。它们亦可吃素亦可吃荤,某些蚂蚁还可以通过自己种植真菌来获得食物。

4、蚂蚁有强烈的军事组织性

军事行动是蚂蚁群体生活中最显著的事情之一,蚂蚁士兵拥有特殊的形态和行为,可以很快回应和防御外来威胁。

5、蚂蚁能够搬运比自己体重更大的物体

蚂蚁虽然身材渺小,但却拥有着惊人的能力和智慧,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就能够把重量为自身400倍的食物轻松举起运回巢穴,试问哪个大力士能举起400个自己?这才是真正当之无愧的“大力士”。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小小的英雄致敬吧!

6、蚂蚁的数量:据说,人类每有40个新生儿的诞生,就会有7亿只左右的蚂蚁同时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把它们首尾相接排列起来的话,大概可以围绕地球683000圈,数量简直不敢想象。

7、蚂蚁的认路

蚂蚁靠气味路标和天文路标认路,这两种路标是交替兼用。但在一般情况下,蚂蚁首先是用气味路标来导航认路的!蚂蚁的“触角”可以“听”外部环境,可以帮助它们“嗅探”出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包括物体的轮廓、形态、硬度、温度、湿度和气味,类似盲人的探路棒。另一种是嗅觉作用,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即“气味导航”从而找到回巢的路。

蚂蚁也依靠太阳的位置和蓝天上反射下的日光来认路,蚂蚁的眼睛是天然导航仪,利用天文路标就能找到回巢路线!

8、蚂蚁是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

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蚁巢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错综复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

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而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

大多数蚂蚁的家是在地面以下的,当天气晴暖时,我们常常看到一队队蚂蚁在地面上忙碌地爬行。当它们抵达食物所在地时,就开始搬运。若一只蚂蚁搬不动时,就会有两只、三只、或更多的蚂蚁一起上来,共同搬运。当它们得到食物后,会顺着它们的来路秩序井然地爬回家里,将食物拖回贮存,供以后美餐。

9、蚂蚁的生命周期

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

10、“蚂蚁文明”

从进化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人类其实并不是进化得最为完美的生物,反而是体型微小,弱不禁风的蚂蚁可以被冠以这种殊荣。蚂蚁凭什么能被称之为是地球上进化的最为完美的生物呢?蚂蚁身上最让人惊讶的属性还是它的社会体系以及“蚂蚁文明”。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当中会有着多个蚁群存在,每个蚁群之间的蚂蚁基本上很少有所往来。每个蚁群就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的蚂蚁社会,而整个区域的所有蚁群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蚂蚁文明。

蚂蚁文明的基石无疑是负责生产的母蚁,还有着一个叫蚁王的存在,它的使命就是定期与母蚁进行交配,从而促进母蚁产卵来延续蚂蚁文明的繁荣。

在蚂蚁社会当中,等级制度极为森严,各类不同的蚁种的各司其职,有负责战斗的兵蚁,有负责寻找食物的工蚁。

这种完整的类社会体制在动物界是十分罕见的,只有蜜蜂这样的生物才可以与蚂蚁的社会属性进行媲美。但奈何蚂蚁的种群数量庞大,而且其社会内部的发达程度也比蜜蜂要高上不少,所以我们才将蚂蚁称之为是最具备人类社会属性的自然界动物。

[第50层]

第50层是蚂蚁幼虫的乐园,蘑菇滑梯,蘑菇转台,旁边还有2个蚂蚁看护陪玩,一个转动平台,一个在蘑菇上呐喊加油,好开心的蚂蚁乐园。

蚂蚁幼虫就像是裹着一个毛毯的婴儿,身体还没有发育好,但腹部的条纹已经显露出来。腿脚还没有长成。

最下方是一个灰瓦的屋檐,一架木梯搭在其上,这又是到哪家了?我们一同期待吧!

【第8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蚯蚓!

“我也来做一个罐子!”

“噢,没想到你还挺有天分的嘛!”

“你这是写什么呢?”

“呵呵,保密。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小空来到了地下60层,下面住着谁呢?

51-60层是蚯蚓的家,蚯蚓喜欢居住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像菜园,公园的植被,田间地头,渠道旁,都是蚯蚓的生活乐园。蚯蚓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如果周围有工厂,火车道,公路,蚯蚓大多会逃走的。

科普蚯蚓:探秘土壤中“第一劳动者”的工作

蚯蚓又名地龙,是陆栖无脊椎动物。你见过土壤中的蚯蚓吗?你对它是喜欢?害怕?厌恶?还是不了解?本期科普,让我们来好好认识一下随处可见的小蚯蚓吧!

蚯蚓因爬行时先向后伸垛起一丘再向前行所以得名,六、七月始出冬月蛰伏,雨前先出天晴则夜鸣。蚯蚓摸起来湿湿的、黏黏的,还很凉。它身体细长,身上分节,颜色呈红褐色。

蚯蚓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世界,已知的蚯蚓有3000余种,常栖息于温度较高、腐殖质较多的表层土壤中。一般在树叶堆、长期堆积的畜粪堆及烂稻草下面的土层中生长,栖息深度一般在15-20厘米,昼伏夜出,对光线非常敏感,在干燥环境集抱成团,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

蚯蚓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等有机物为食。蚯蚓繁殖快,一年产卵4次,平均繁殖50-100条。寿命一般为1-3年。

蚯蚓虽然其貌不扬,但其实是一种有益的动物。蚯蚓通过吞食大量的土壤来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它的排泄物可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此外蚯蚓还能疏松土壤,促进土壤通气和排水,从而起到增加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的作用。

蚯蚓没有呼吸器官,它用湿润的皮肤呼吸,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所以有时我们会在雨后的柏油马路上发现它的踪影。

虽然蚯蚓没有听觉和视觉器官,但它对光亮或大地的震动非常敏感。

蚯蚓为有性生殖,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32℃以上时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所以,蚯蚓的生活习性有六喜和六畏:喜阴暗、喜潮湿、喜静、喜温暖、喜酸甜厌苦味、喜独居;畏光、畏震、畏浸性、畏盐、畏辣、畏冷热。

2、蚯蚓是怎么吃东西的

蚯蚓不断地在土里掘洞,使空气循环流通,也使雨水可以适量排走。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带到土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粪的形式将其排泄出来。蚯蚓也会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残叶为食。在一年中,5000平方米草地上的蚯蚓可以将7---18吨重的土壤带到地表。它们就是这样耕地,或者翻地的。

3、化腐朽为神奇的“清洁工”

人们根据蚯蚓喜吃粪便、动物尸体、果皮蛋壳、硬纸板、有机物废渣的特点,请它来做“清洁工人”,帮忙处理城市里的垃圾。可以建有许多规模巨大的蚯蚓肥料合成工厂,5亿条蚯蚓每天能吃掉近200吨废物,“化腐朽为神奇”。蚯蚓还能吸收土壤废物中的镉,汞、铅等金属元素,消除污染,保护环境。

3、蚯蚓有没有眼睛?

蚯蚓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它们的眼睛已经退化,蚯蚓没有眼睛,它们之所以能判断障碍物得益于它们发达的触觉器官。当在土壤中遇到坚硬的物体时,它们会改变方向并绕道而行。如果把蚯蚓放在光线强弱不同的两个区域,结果在强光和弱光面前,蚯蚓选择了向弱光处行走。证明了蚯蚓用它们的触觉器官代替了眼睛的功能,同时由于喜欢阴暗潮湿,它们对光线的强弱十分敏感,遇到强光会本能地躲开。

4、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小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凭一己之力分饰多角,它不仅是消费者、分解者还是调节者!

对土壤结构、团聚体形成及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是消费者,参与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是分解者,能在土壤中构成大量纵横交错的孔道,大大增强了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能力,是调节者。一只健康的蚯蚓每年能翻转一英亩中的20-40吨泥土。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也被认为是地球上的“第一劳动者”。

5、蚯蚓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蚯蚓还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称为“地龙”。《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药著作描述蚯蚓味咸性寒,具有清热止痛、疏通经络、平肝定惊、利尿通淋等功效。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目赤、中风等症。

6、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7、蚯蚓的再生性

蚯蚓截成两半还能活是为什么?蚯蚓的身体分为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含有神经元和重要的生命器官。这也是为什么蚯蚓在受到外界伤害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的身体功能。但蚯蚓的再生能力与截断部位有关,如果蚯蚓被截成两半,但重要的生命器官和神经元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那么它们有可能恢复。通常情况下,如果蚯蚓的头部(前端)受到损伤,它们具有一定程度的再生能力。然而,如果蚯蚓的尾部(后端)受到损伤,再生能力会明显减弱。

[第60层]

第60层的蚯蚓正在砍竹子,突然从砍断的竹子里,冒出一只发光的小蚯蚓,好惊喜吧?

这是日本最古老的物语文学作品《竹取物语》里辉夜姬的故事。辉夜姬是一位来自月亮的神话人物,她因未知的罪名而被贬入凡间,降生于一片竹林之中。一位善良的伐竹翁,经常到山中伐竹,制成竹篮、竹笼等器物,卖给别人,用以维持生计。有一天,他照常去伐竹,看见一棵竹竿上发出亮光。他觉得奇怪,走近一看,竹筒中有光射出。再走近了仔细审视,原来有一个约三寸长的小人,住在里头。于是老人说:“你住在我天天看到的竹子里,当然是我的孩子。”于是就把这孩子捧在手里,带回家并把她带回家养育成人。

这个蚯蚓爷爷头戴一顶红色帽子,有喜庆之意。

挖出的竹笋放在吊起的竹篮里,竹林中还有冒出来的竹笋。

右侧的两个竹子里正流着泉水,引水入屋的惬意生活。

这个取水接力的方式,先从土壤中用竹子把泉水引入洞穴,然后让另一个更大的竹筒接住并调整方向。而这竹筒有一个支点,后面有一个落点,当水冲击过来就抬起来。让小读者颇为受用而模仿。

这一层整体颜色与上面不同,这是竹林中,自然绿意满满,而为体现发光的小蚯蚓,采用暗色。

【第9画面】

住在这里的是刺猬!

“我正在开采宝石!”

“啊,这块石头在闪着七色光呢!”

“这是我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想不想抱一下?”

“真可爱!可是,我应该抱哪儿呢?”

小空来到了地下70层,住在下面的会是谁呢?

作者用独特的视角用钻石来比喻刺猬的毛刺,并在刺猬群体中形成从开采到储存,再到鉴赏的全过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刺猬:人类古老的老邻居

刺猬是一种哺乳动物,全身有短而密的刺,胆小,喜欢安静,喜欢居住在阴暗的地方。

1、刺猬的防御机制

刺猬是一个独特、古老的野生动物。它们矮小、可爱,眼睛亮晶晶,身上的刺针是刺猬最为独特和著名的特征之一。刺猬因个头大小其身上的刺也不一样,大概有16000-17000根刺,每根只有1毫米粗。这些刺实际上是中空的毛发,由角蛋白构成,和人类指甲的成分相同。刺短而密,不易从皮肤脱离,这相当于给刺猬穿上了带刺的铠甲。在遇到危险时,刺猬会卷缩在哪里一动不动,缩成一个球,鼻子眼睛都掩藏起来,刺立起朝外成为一个刺球,令敌人无处下口,以此来保护自己。只有最强的捕食者,比如獾,才能撬开它们。它们通常白天以这种姿势睡觉,晚上醒来寻找食物。

刺猬的刺还具备“隐身”的功能。刺猬身上黄色的刺,从远处看活脱脱地一堆枯草,有时它们还将落叶附在身上,可以巧妙地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得天敌难以发现。

对于他人来说刺猬身上的是尖刺,对于刺猬自己来说,这些尖刺就是它的钻石。

2、刺猬的行动方式

刺猬是夜行性动物,行动范围相对较小,通常在一定地区内活动。

刺猬会冬眠,冬天缺乏食物和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于是刺猬们会选择在此时冬眠,但在冬眠之前,它们会在巢穴中堆满食物,醒来之后就可以随便吃喝了。

刺猬是一种非常孤独的动物,它们不喜欢与人交往,也不喜欢与其他同类生活在一起,这会让它们感到非常不自在。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不去侵扰它们的生活,让它们能够继续安静地生活在它们喜欢的环境中。

3、刺猬觅食方式

刺猬因其独特的觅食方式而得名,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弱,刺猬是通过灵敏的听觉和嗅觉来捕捉猎物、发现食物和感知敌人的。

黄昏醒来,刺猬开始觅食,它们一晚上会吃掉自己体重的三分之一重量的食物。

刺猬是杂食性动物,主食为昆虫、蜗牛、蚯蚓和鼻涕虫等,也会吃些水果、植物的种子和菜叶等。这使得它们成为许多郊区花园中受欢迎的客人——它们甚至被当作宠物饲养。

童话里说小刺猬会用背上的刺扎上果子运回家吃,听起来很美好,但那完全是人们的想象,在现实中是不会发生的,它们食谱的主要都是来自动物的蛋白质成分。

4、考考你,刺猬有尾巴吗?

刺猬有尾巴,但是尾巴特别的短,通常会埋藏在刺里面。其实它的尾巴没有太大的用途,但是没有完全的退化,不过雄性的刺猬在进行交配时,它的尾巴就会竖起来,这就代表着准备交配。

5、刺猬是松鼠、兔子和天竺鼠的天敌,而刺猬的主要天敌是貂、猫头鹰和狐狸等食肉动物。不知道是不是城市里天敌有限,缺乏来自食物链上层的威胁,有时城里在大白天也能看到刺猬慢腾腾地爬出来觅食,悠哉悠哉,好不惬意。

6、刺猬的寿命通常在2-5年之间,甚至可以活到8-10年或更长。

刺猬是令人惊叹的小动物,它们的棕色刺毛和温顺的性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它们在野外很常见,但它们的数量正逐渐减少。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刺猬和它们的栖息地,同时也应该努力保护和帮助这些可爱的小生物,让刺猬的可爱形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7、偷偷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很多人不知道刺猬会上树。因为树上往往有蜗牛、蛞蝓等美味的食物,所以刺猬有时会爬到两三层楼的高度觅食,然后又看起来笨拙地摔下来。这时候后背的尖刺互相交叠,提供了几乎完美的减震,可以保证它们不会在跌落时受伤。

[第70层]

第70层的刺猬正在往鱼缸中投食,这是什么鱼呢?如同刺猬一样浑身带刺,这是刺豚。

刺鲀身上的硬刺,平时都平贴在身体上,看起来与别的鱼没有太大区别。如果遇到敌害,身上的硬刺会马上竖起来,使敌人无从下嘴。这个本领和刺猬是一样的。刺猬很会找同款的,深知自己的长处,而倍加欣赏。

右侧的水桶里放着刷子和水管,是给刺豚换水的吧?

鱼缸右下角是全身带刺的是海胆,刺鲀最喜欢的食物有贝类、珊瑚、虾蟹,甚至连海胆也照吃不误,海胆看到刺鲀游来只能躲在角落里。

两条刺鲀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前者接受食饵身体的刺是贴在身上的,而后者以为遇到了危险,硬刺会马上竖了起来。

右侧楼梯是侧面图,与上页的正视图,共同给小读者一个梯子的整体轮廓。

下行的梯子顶端是两个白色的小东西,下一层又是什么动物呢?

【第10画面】

咦?住在这儿的难道是可怕的恐龙?

正当小空疑惑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只蜥蜴!

“你在挖什么?”

“我发现了非常稀有的化石哦。”

“不要打了!啊,对不起!”

“没关系,尾巴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空来到了地下80层,住在下面的是谁呢?

科普蜥蜴:有趣和神奇的冷血爬行动物

蜥蜴是一类非常有趣和神奇的冷血爬行动物,目前约有3000种蜥蜴分布在地球上。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适应性,让它们能够从沙漠到森林,从高山到海岸,从热带到寒带,蜥蜴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各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从鳞片和皮内成骨,到牙齿和舌头,从尾巴和四肢,到领域意识和沟通,从毒液和反射出血,到断尾逃生和变色能力,蜥蜴展现出了自然界中无与伦比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这让我们对自然界有更深的敬畏和欣赏。那么,蜥蜴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蜥蜴的一些特殊的适应性。

1、变色:隐身与沟通

你可能听说过变色龙,这是一种能够根据环境改变身体颜色的蜥蜴。

变色龙的变色能力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可以帮助它们隐身。当它们遇到危险或者寻找猎物时,它们可以根据周围的颜色和纹理,调整自己的颜色和纹理,使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避免被发现或者捕捉。是自然界中的“伪装高手”。

其次,可以帮助它们沟通。当它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意图时,它们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来传递信息。例如,当它们想要示威或者求爱时,它们会变成鲜艳的颜色,以吸引对方的注意或者威慑敌人。

2、再生:重生与修复

蜥蜴的头和“手脚”断了,和人一样无法再长出来。

其次,它可以帮助它们修复。当它们的尾巴受到伤害或者感染时,它们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健康和功能。

自然界能够再生的还有海参、海绵、山鼠、章鱼、螃蟹、竹节虫和蚯蚓。可扩展去搜一搜。

3、眼睛具有360度观察能力

比如变色龙蜥蜴实际上可以独立移动眼球,以便同时看到两个不同的方向,这使他们可以360度看到周围的环境。其他蜥蜴,如鬣蜥,有一个“第三只眼”,被称为松果眼或顶叶眼,它位于前额的中部,对光线敏感,因此它们能更好地通过太阳导航。

4、行动敏捷的短跑健将

大多数蜥蜴都长着四条脚,后肢强健有力,可以快速地奔跑,并且能够随意改变前进的方向。有的蜥蜴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5千米,它们在快速奔跑时身子几乎直立,用长长的尾巴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如果你看到一只蜥蜴在空中飞行,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那是真的:德拉科蜥蜴,也叫飞龙,是唯一能滑翔的爬行动物,它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小动物之一。

蜥蜴善于奔跑不仅是生存所需,也是千万年来不断进化的结果。

还有角蜥蜴眼睛里可以射血,为了避免被成为猎物,它通常会等到袭击者靠近它时,眼睛喷出带有浓烈味道的血液,从而让捕食者后退。

有的蜥蜴也会根据危险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防御能力:它们要么完全静止不动,要么奔跑,要么鼓起气来避免被整个吞下去,要么甚至卡在捕食者的喉咙里。

蜥蜴可以舔到自己的眼睛,实际上是用舌头来清洁它们的眼球。

蜥蜴可以自己繁殖,蜥蜴的无性繁殖能力诠释了生命的奇妙。

如果你在墙上见过一只小蜥蜴,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它没有掉下来,原来这种生物有刚毛,有点像脚上的磁铁,使他们能够紧紧抓住。

5、蜥蜴和已经灭绝的恐龙的关系

化石记录动物生命的年代,根据已有的化石证据和遗传分析,现代蜥蜴和恐龙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进化关系。恐龙和蜥蜴可共同包含在“蜥类”动物中,恐龙可以说是蜥蜴的表亲祖宗,二者祖先很早就分开演化了。

中文“恐龙”名称的由来,实际上是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用拉丁文给早期发现的恐龙化石取名,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Dinos和Sauros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是“蜥蜴”。于是“恐怖的蜥蜴”一词便随之诞生了,我国科学家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简捷地翻译成了“恐龙”。其实,恐龙只是中国人和日本人这样叫,欧美人则叫它“恐怖的蜥蜴”。

[第71-73层]

之所以把71-73汇集在一起,就是保留一个恐龙头部完整的画面。

第71层是化石处理室,在昏黄的灯光下,蜥蜴拿着刷子在仔细的清理着化石,而顶部的横杆上,则挂着不同的清理工具,有放大镜、锤子、石锥、毛刷等,蜥蜴穿围裙的兜里还装着笔,便于随时记录。

这个蜥蜴乐呵呵的体现出对化石的热爱。这是个什么化石呢?

这个洞穴不是很规整,不同的土层颜色有区分,梯子底部的土层还蕴含着一个海螺似的化石。

第72层是蜥蜴家的书房,墙上挂着的照片是蜥蜴的近亲恐龙,有四个品种,感兴趣的小读者可以叫出它们的名字的。

这层的蜥蜴正好坐在恐龙骨架的牙齿上,凹凸不平的牙齿和土层成了蜥蜴的看书座椅,书架就地取材用石头做成的。

戴着眼镜的恐龙看的很认真,它是看恐龙的书吗?是在研究恐龙的种类与灭绝的原因吗?

71层和72层正好处于恐龙的口中,凸显恐龙的庞大与凶狠。

小空下到了地下的73层,与蜥蜴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蜥蜴带着头灯和安全帽,正在用锤子和锥子扩展洞穴,开挖化石,在蜥蜴前面就是乌龟壳化石。它们为什么要开挖土层中的化石呢?

小空感兴趣地坐在一边,小蜥蜴这是要介绍自己的工作吗?

[第74层]

第74层的两只小蜥蜴正在把挖到的螺旋化石用玻璃罩保存起来,还给化石左右配置了射灯,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与观察吗?

它们的身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花状化石,看来它们研究的范围满宽泛的。

[第75-76层]

第75层是蜥蜴的卫生间,用恐龙骨头直接晾毛巾,用石头打造的楼梯和洗脸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粉色的蜥蜴正在清理化石,这应该是蜥蜴妈妈吧?眼睫毛很长。看到毛巾下面的东西是皂盒吗?

第76层的蜥蜴正在洗澡,眯着眼睛表情好享受,蜥蜴的尾巴翘起来,上面搭着毛巾。洗澡的澡盆和花洒都是石头做成的。一旁放沐浴露洗发露的地方也是就地取材,直接在墙上挖了一个洞。

看得出蜥蜴对石头感兴趣,对化石更是情有独钟。这源于它们自身古老的历史吗?还是诠释自己与恐龙的渊源呢?

[第77-79层]

第77层是蜥蜴们的娱乐室,这里汇集了多个蜥蜴。两只大蜥蜴正在摆弄提线木偶给小蜥蜴们看,木偶也是蜥蜴做的,最左侧的蜥蜴用骨头敲鼓伴奏呢,一旁坐在楼梯上的小蜥蜴兴奋地张着大嘴边看边鼓掌,这场木偶戏一定很精彩了。一对母子坐在后面的一个角落里,看的很入神,妈妈更是捂住嘴巴开心的乐着。

猜一猜剧中的一大一小蜥蜴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呢?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是古老珍稀戏种。据传,提线木偶戏起源于秦汉,线条繁多,操弄复杂,技巧表演难度很高。代表着蜥蜴的智慧,印证着蜥蜴的历史。

第78层的两只蜥蜴正在玩耍,躺在地上的那只更是被另一只弄断了尾巴。不是这样的,它们正上演着蜥蜴断尾求生的计俩呢!小空着急去拉架,想握住尾巴阻止进攻的态势,结果这只蜥蜴也上演着同样的剧情。但小空不明白,惊恐的大叫着,认为自己伤害了它们。

看两个断尾的瞬间,采用了变化的弧线与爆炸的火星,看出它们的力度。但蜥蜴都是满不在乎的,小空哪里知道这是蜥蜴的脱蝉之计呢!

第79层的一绿一粉两只蜥蜴正在吃饭,桌子和椅子都是用骨头做成的,桌子还用了绳子固定。右侧的柜子上摆着茶壶水杯,下面还有个抽屉。

蜥蜴的颜色有粉绿两种,这代表着它们的性别吗?

[第80层]

第80层是蜥蜴的卧室,帐篷里的蜥蜴妈妈和蜥蜴宝宝美美的睡着。一旁的蜥蜴爸爸在煮什么呢?屋子里昏黄的灯光好温暖。它们也是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家庭模式吗?

看得出蜥蜴的粉绿两种颜色,并不代表着它们的性别。

纵观蜥蜴家的外层空间都为夹杂着石块的褐色,还随机出现各种动物的化石,这营造出蜥蜴这一古老物种的特点,而作者也以此为着力点来诠释。

蜥蜴家所在的土壤为中褐色,而与之交界的下一家则为黄褐色。这又是哪一家呢?

THE END
1.浣熊看上了猫咪的口粮,猫咪砸锅都不给它吃浣熊看上了猫咪的口粮,猫咪砸锅都不给它吃九翼动物 重庆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搞笑配音:东方大国海警船已常驻钓鱼岛,小日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丽沙看世界 打开APP 湖南农村的“解毒王”,医院都无可奈何的毒,他用一药粉轻松化解 历史碟中谍 109跟贴 打开APP 妻子对老公的一个考验,结果太让人扎心了 ...https://m.163.com/v/video/VQGLN8MC2.html
2.长鼻浣熊:浣熊近亲,群居觅食长鼻浣熊是浣熊的近亲,它们一般以群体的方式出来觅食https://www.sohu.com/a/829218253_121757667
3.浣熊吃什么?浣熊是杂食性动物,野生的浣熊主要吃野果、坚果、种子、小鱼、青蛙和小型陆生动物。浣熊的饮食习惯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它们可以适应不同的食物资源,在某些地区,浣熊甚至会进入居民的家中寻找食物。浣熊很喜欢吃昆虫,在夏天它们会去到草丛中捕食蟋蟀、蚂蚱等;在水果https://www.isdpp.com/issue-23139.html
4.猫咪肠炎吃什么消炎药宠物帮猫咪肠炎吃什么消炎药 1、抗胆碱能药物可减少胃的蠕动和痉挛,减少胃壁平滑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减少胃酸分泌和轻微呕吐。 2、给予5%葡萄糖盐水,每天每公斤体重40~60毫升,用来补充失去的体液。 3、一般胃炎,内服胃复安片,每日2-3次,每次每公斤体重0.5毫克,服药2小时后,内服喵想益生菌,一包5克,调理肠道菌群。http://rrmiliao.com/news/show/4381/
5.小浣熊怎么读小浣熊的读音1、小浣熊拼音:[xiǎo huàn xióng];2、浣熊属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种动物。源自北美洲,因其食前要将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注:“浣”字普通话拼音为huàn。另外,小浣熊和小熊猫不属于同种动物,两者有很https://m.yxlady.com/jingyan/1328894.shtml
1.浣熊可以养吗可以养浣熊,但是养浣熊很麻烦。不建议饲养浣熊作为宠物。 原因 1. 饲养浣熊需要许可证。不要被浣熊可爱的外表所迷惑。事实上,它具有攻击性,不适合家庭饲养。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无证饲养浣熊都涉嫌违规。 2.浣熊不是我们的物种,没有天敌。它们的大规模繁殖可能会导致生态灾难。消息人士称,日本京都多处古寺庙建筑遭...http://yecyd.com/m/?m=detail&id=110559
2.网传浣熊寿命长能当萌宠?福州众网友纷纷求购福州社会新闻频道居住在加拿大的网友“@夏柒月”介绍,加拿大不少人觉得浣熊可爱,把浣熊当作宠物养,结果发现,浣熊非常爱偷吃东西,还喜欢破坏,厨房有什么,它就偷吃什么,家里的纱窗、衣服等也常常被浣熊破坏。另外,谁家被浣熊盯上了,也很难摆脱,最后需要请专业人士,才能把它们送走。加拿大政府也提醒市民,慎把浣熊当宠物。https://news.fznews.com.cn/shehui/2013-8-1/201381AvhGujAMrr93623.shtml
3.狗肉与什么食物相克不宜一起吃(吃狗肉的禁忌有哪些狗肉不能和...10.另外葵菜、赤小豆、咸菜不宜与狗肉同食。狗肉最好不要和松花蛋一起吃,味道真心难吃,难以下咽,放在一起吃,这辈子这两样东西都不想再碰了 吃狗肉禁忌吃什么与狗相克的食物 狗肉与姜不能同食:同食会发生不良生化反应,引起腹痛。狗肉与绿豆不能同食:同食会胀破肚皮,吃空心菜三两棵可以治愈。狗肉与狗肾不能...https://www.yq003.cn/article/34333.html
4.今日网红,北美浣熊在真实的动物世界里,浣熊甚至比狐狸还要狡猾。近期网络上频繁出现家养小浣熊作为宠物的视频,这引发了我们对浣熊习性和危险的关注。让我们揭开浣熊的真实面纱,还原一个真实的浣熊世界。作为夜行性哺乳动物的浣熊,从演化角度看,与熊和狗有着亲缘关系。它们在地面行走时与熊相似,都是四足缓行。但与熊不同的是,浣熊不会...https://m.mcbbbk.com/newsview559768.html
5.锹形虫简介锹形虫吃什么锹形虫有毒吗→MAIGOO百科#宠物# 0 0 锹甲,亦称锹形虫,属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Coleoptera,锹甲科Lucanidae,种类多样性突出,性二态现象典型,很多种类雄虫具多型性,因而是研究昆虫进化和系统发育的很好的类群。由于部分种类体型大、外形奇特而为大众喜爱和收藏,并作为宠物饲养、繁殖,已经成为重要的标本商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文化价值。曾经在...https://www.maigoo.com/citiao/228989.html
6.短篇讲给给女友的睡前故事(通用30篇)小浣熊非常讲卫生,吃什么东西都要先洗一下,小朋友是不是也讲卫生呢?但是小浣熊有点笨,他不知道什么东西该洗,什么东西不该洗,赶快来看看小浣熊洗了什么东西吧! 浣熊有一个讲卫生的习惯:吃什么东西都要先洗一下。 一天,浣熊妈妈给小浣熊一块糖,小浣熊高兴地跑到小溪边上去洗。他洗啊洗啊,洗啊洗啊……咦!https://www.yuwenmi.com/gushi/30442.html
7.小熊猫貉浣熊……“干脆面君”知多少?它也没辜负这副长相,在原产地北美洲,浣熊可是不受人欢迎的动物。它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每到夜里,便出来踹翻垃圾桶,寻找能吃的东西,有时候还会弄坏房子,登堂入室,暴揍家猫,抢猫粮吃,甚至会把宠物狗咬死。 这样讨厌的小强盗,却似乎很爱干净。浣熊名字里的“浣”字意思是“洗”。因为人们发现它吃东西时总喜欢...https://www.cqcb.com/reading/2017-10-11/51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