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旁边有一个湖,叫苇尔考克斯湖。(WILCOXLAKE)。在加拿大众多的湖泊中,它一点都不显眼。但我觉得它很美。打球时,透过落地窗就可以看到它淡蓝色的湖面。如果是秋季,湖边的景色更加多彩迷人。常有人在那里钓鱼。我路过时会去看一会儿,观摩取经。一般钓鱼用的鱼饵是蚯蚓,可以在渔具店买,五元一盒,有二十多只。加拿大的蚯蚓个大,有筷子那么粗。先要用剪刀把它剪断,才能挂在鱼钩上。剪断的蚯蚓仍是活的,甚至被挂在鱼钩上还在蠕动。心慈手软的人做不了这个活。在渔具店,我看到两位中国大妈买蚯蚓,惊奇地问:"你们也是要钓鱼”“是啊,不然买蚯蚓干什么”后来我看到过华裔女性钓鱼,不过,女性钓鱼的画面,在我印象里总有些不协调,好像哪里有些不对劲。也许是巧了,我还没有看到过西人女性钓鱼。一次我看到一个华裔女生戴着手术用橡皮手套在处理蚯蚓。她从一个工具盒里取出一把镊子,拽出一条蚯蚓,再用另一只手握着剪刀,凌空剪掉一截蚯蚓。然后再用镊子夹住那段蚯蚓,慢慢地串在鱼钩上。她手指灵活,操作敏捷,就像在做手术。“真敢下手,是医学院的学生吧!真可惜了那双纤巧的手。”我这样想着,悻悻地离开了。
渔具齐了,我和Y先生就到附近的一个苇塘去试钓。很快我们就开张了。看着一条条鱼被拉出水面,在草地上跳跃,有颜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似乎找到了以前在国内野钓的感觉。Y先生高兴地说,“今天开张,我们要钓半桶”。以我在国内有限的钓鱼经验,鱼饵大致有两种,分别是面(面粉或玉米粉)做的和肉类的。喜欢吃肉食的鱼一般动作生猛,往往一口吞下鱼饵。加拿大的鱼就这样,要摘下它们吞下的鱼钩可不容易,因为鱼钩经常扎在嘴里很深的地方。渔具店推荐我买了一把长柄镊子,可以伸到鱼嘴深处,夹住鱼钩后把它摘出来。但不知是我手苯,还是钩扎得太深,每次摘下鱼钩时,鱼嘴部已是血色一片。虽然我喜欢钓鱼,但挂蚯蚓和摘鱼钩两个环节使我不快,甚至有种负罪感。
不久前,我们邻里生活遭到浣熊骚扰。有人发现浣熊晚上在屋顶上乱跑,影响睡眠;还在天花板上留下尿迹。院子里的一棵梨树上的果实也被浣熊吃了不少。一位邻居还总结了浣熊吃梨的两个特点,一是挑大的、成熟的吃,二是每个梨只咬一口。看着树下一地碎梨,大家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尽早将浣熊绳之以法。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绳之以法”就是大家出钱让浣熊逃之夭夭。
我不由捂道,加拿大人真能包容!什么是包容?包容不是宽容善待你的家人朋友以及你喜欢的宠物,而是包容和善待与你不同的,你不认可的,甚至是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或其它生物。这意味着宁可自我委屈,也不伤害生命,打破自然生物圈的秩序。没有这种宽大的胸怀,什么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多元物种的自然和谐,都是不可能的。付费时,我忽发奇想,“谁说浣熊不干好事!人家这不创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消费吗!”
就浣熊对建筑的攻击能力,它可以进入任何连体和单独的住房,或许只有新的高层公寓可以阻止它。加拿大人与浣熊关系的未来会像澳大利亚人与袋鼠那样发生冲突。加拿大人为了减少浣熊数量,曾用避孕药拌在小肉块里,从直升飞机上向下投洒。显然,浣熊在居民区生活会产生许多矛盾和问题。加拿大人工作一天,回到家里来,可不愿意先看到不不速客浣熊吊在厨房的水管子上欢迎他。如果浣熊指甲划伤了人,要打破伤风针,更麻烦。显然,浣熊是不宜在居民区生活的。
人们在羡慕或享受加拿大“好山、好水”之时,有没有想过加拿大人坚忍的包容精神?为了“好山、好水”常在,请认真地想一想吧,趁一切还来得及。经常旅行的人会注意到,那些最适宜人居的地方,通常也是最适宜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地方,反过来也一样。这说明,生命的需求是有共性的。人类即使从自私的角度出发,也需要维护其他生命的生存环境。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加拿大人保护鱼类、浣熊等生物,实际是保护人类自己。
虽然,我钓的鱼很少、很小,但从中得到的启示却很多、很受益。
最后一次到渔具店,想请店员在我鱼杆上安装一根假饵钩线,再留下一个钩挂蚯蚓,这样真假饵都有了。这来自我以前在国内钓鱼的经验。那次,我同时用了面食和蚯蚓饵,也钓上过鱼。谁知店员说没这样做的。我说,“你只管卖东西,至于釣不钓到鱼是我的事。我钓鱼本来就不是为了钓鱼。”“钓鱼不是为了钓鱼,这是过得啥日子嘛?”老板娘忽然插了一句,把我问住了,我也不清楚是个啥日子。“嗨,就是一天24小时的日子嘛。”这听上去跟混日子没有什么区别,但退休了还不能选择一种轻松些日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