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盲盒深似海,一盒接着一盒买”,
盲盒,是指装有玩偶或手办的盒子,外包装不显示玩偶外观,你在拆封前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简单来说,这个神秘的盒子,你只有买完拆开后,才能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疑问:
●这些风靡票圈的卡姿兰大眼睛嘟嘟唇小可爱是谁?
●这些不会说话不会动的小人儿到底什么来头?
●能让票圈里万千少女的荷包被他们掏空?
●而且出门在外都要带着心爱的崽,找到景点和喜欢的餐厅,还要把他们摆出来合个影?
万物皆可“盲”,细数历代中国年轻人
谁又不是“一坑接一坑地踩”?
时光倒流二十年,很多小伙伴,是不是也都有一个被“吃面集卡”支配的童年......
(感觉被我妈扔掉的小浣熊卡,本来是我人生中桶金!!!)
候买小浣熊的你,长大后抽盲盒的我
其实,一代代年轻人朴实无华的快乐,都是这样开始的。
每次买都是全新的快乐,盲盒就像几十块钱的怡情小赌,毕竟,还是挺刺激的。
欢迎收看本期的《走♀进♂科♀学》
一起来科普、解答
关于这些“盲盒们”的有趣“盲点”
01
从“盲面”到“盲盒”
捏得碎的干脆面,剪不断的记忆线
“盲点”一:究竟什么是盲盒盲盒的起源是什么
盲盒诞生于日本,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明治末期的“福袋”。原名叫MiniFigures,之后才慢慢被统一为BlindBox。
盲盒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风靡日本的扭蛋机,形象通常为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设计师单独设计出来的玩偶,装在没有明确标志的纸盒内,成系列销售,每个系列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并设有一或两个隐藏款,只有玩家拆开纸盒,才会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买下一个看不到内部的盒子,期望自己能抽中想要的东西,全然凭运气。
“盲点”二:回忆杀,你还记得这些带来快乐和回忆的“盲盒坑”吗?
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当时诞生的许多文化潮流,汇聚成了一整代人的青春回忆。
我们也都知道,这种盲抽玩具的机制,并非是从那些可爱的娃娃才开始体验到的,很多人的童年时代早就已经体会到了盲抽与交换的快乐。
干脆面中加入赠送的卡片为礼品,本来只是商家吸引小孩子的一种把戏,也就没有人在意过卡片本身,直到水浒英雄卡的出现,给赠卡赋予了新的意义。
其经典和风行之广,几乎成了当时我国中小学收藏界的一种通用的资产评估标准。
五毛钱一包的小浣熊干脆面里藏着的108位水浒英雄好汉,是你饿一星期搬一箱回家都集不齐的光阴。
曾经天真地以为吃掉一百零八包就能成为叱咤班级风云的英雄卡王者,但谁料有的卡好像只存在于传说,全年级一起磕了一年的干脆面,都没人见过。
除了小浣熊,对90后来说,泡泡糖似乎是最不陌生、却已经离生活最远的零食。
记得泡泡糖里面的贴纸吗?1989年“大大”泡泡糖上市,后来有了“大大超人”,那时每颗泡泡糖里都有一张贴纸。
对成年人来说,泡泡糖是零食,但对孩子们来说,泡泡糖是玩具。有的人即便一辈子都不会吹泡泡糖,也曾一掷千毛成筐成筐往家里搬泡泡糖,不吹,就为了贴贴纸。
(土豪不解释,泡泡糖你拿去,贴纸是我的!)
也有人,童年时代痴迷于收集麦当劳开心乐园餐里附带的各种联名玩具,好不容易向长辈们磨来的压岁钱,全变成了父母口中的“洋垃圾”。
即使最后系列没集齐几个,体重先升了几斤。但看到柜子里摆着的一排排战利品,还是会一瞬间回到8岁的样子。回忆杀太多了,填充童年那段快乐时光的,还有奇趣蛋、扭蛋各种蛋,以及同样是收集而来的各种卡片,游戏王周边卡、宠物小精灵周边卡、笑傲江河人物卡……
“盲点”三:你可知道,当下最火的盲盒,赚了你多少钱
近两年,如果你买过哪怕一个盲盒,那么恭喜你,又参与了一个新的过亿项目。凭借“盲盒”这一产品,在2019年便斩获了近17亿元的营业额,其中仅Molly这一IP创造的就达到了4.5亿,在去年双十一当天,仅是线上就售出了200万件。今年6月1日,靠着“盲盒”名声大噪的公司泡泡玛特已经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申请书,据招股书显示,2017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净利润分别是157万、9952万、5.1亿元,3年涨了287倍;上市后预估市值为40-50亿美金,这个数字已经超过B站上市时的32亿美金市值。
当然啦,存在即有理,那就是“一时盲盒一时爽,一直盲盒一直爽”:
你永远不知道,拆开的干脆面里藏的是哪个水浒英雄;
你永远猜不到,旅行青蛙会寄给你什么样的明信片和伴手礼;
你也永远想知道,英雄联盟下次抽奖会爆出什么等级的皮肤。
万物皆可“盲”,但我们也相信,所有的大人,也都曾经是最可爱的小孩。
02
人生就像盲盒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抽到什么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话,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
换句话说,人生就像一个盲盒,你也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惊喜。
有年轻人把盲盒比作“生命中的一点光”,是因为觉得,盲盒其实和人生一样,我们做出选择,我们为此付出,我们也会有收获,生活就像盲盒,我们并不会总选中无趣的那个。
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在最初选择深圳时候,也同样心怀期待、兴奋、未知与不确定,以及做出选择之后,如今的或许喜悦、或许后悔、或许已索然无味。
如果说深圳是个“大盲盒”,你觉得这些年,你“抽”中了什么?
@南方姑娘
“我想,我抽中了猪脚饭吧。来深圳后,有我最爱吃的猪脚饭,便宜,一份猪脚饭只要12块,所以我爱上了它。”
@天天爸爸
“抽中了一个幸福的家庭。2010年来和老婆一起来的深圳。十年后,我们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小孩,父母也都在这边,挺好的现在。”
@加班狗
“抽中了加班……额,深圳人都懂的。”
@腹愁者联盟
“那我猜我是抽中了孤独终老。在深圳好几年了,也没谈过恋爱,暧昧都没有。”
@短视频博主X秀
@我爱贾琳
“抽中了深圳车牌,真的,我的车牌真的是摇号中的。”
@刘大毛毛
“抽中了梦想。深圳确实是完成了我们的梦想,我之前在医疗器械行业从事了很多年,然后我们现在在深圳依然从事这一方面,也有了更好的成绩。”
@南山赵子龙
“抽?我在深圳从一无所有到身无分文,每一步都是我自己争取的,并没有半点运气成分。”
03
@深圳人,秋天的个盲盒
我们为你准备好啦!
在深圳,我们习惯让忙碌充斥生活每个角落,却不自知地把生活过得两点一线。
然而,正如盲盒的不确定性总是给我们带来未知的期待,生活中的有趣、幸运,都是需要自己主动去拆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