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犬的进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在一万五千年前,犬和狼是“一家人”。科学家通过DNA研究发现,犬的祖先是从东亚的灰狼进化而来的(左图),而后传播到全世界。始祖犬,是恐犬亚科最原始及已灭绝的属,生存于渐新世。始祖犬属的物种是恐犬亚科中最早的一类。
按照《说文解字》的释义,狗,犬也。
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在现代网络语境中,狗是从遥远外太空的汪星来到地球的外星人。
在与人类相遇之前,犬走过了一条神奇的进化之路。
进化树的根部到最高的末梢之间,相隔着六七千万年的距离。
犬走过了这段路程,最终以现代狼的身份在一万五千年前与人类相遇。
仿佛冥冥注定一般,两个神奇的物种很快相互吸引,相互适应,最终发展出了超出一般的密切关系。
图:伊比莎猎犬是最古老的犬种之一,一般认为源自埃及。它轮廓鲜明,线条优美,动作平稳迅速,表情警惕,拥有出色的捕猎技能。
犬的祖先从麦芽西兽到黄昏犬
这一时期的代表动物是黄昏犬,它是犬科动物最初的三个重要分支之一。
麦芽西兽是包括猫科、犬科、熊科、鼬科等在内的现代食肉动物的共同祖先。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鼬科动物,具有较长的身体和较短的四肢,也长着五趾。较小的身体赋予了它灵活的特点,麦芽西兽能够爬树,捕食一些鸟类和小型啮齿类动物。还有一些科学家相信,在找不到更好的食物的时候,麦芽西兽也可能吃一些蛋类或者水果。
到了大约四千七百万年前,麦芽西兽开始分化,逐渐出现了猫亚目和犬亚目两个比较大的类群。其中的猫亚目是现代猫科动物的祖先,而犬亚目则逐渐分化出现代犬科动物。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哺乳类动物开始向更大的体型发展,以占据恐龙灭绝后出现的两个巨大的生态位:大型的捕食者和大型的被捕食者。
最先得以进化的是被捕食者,也就是食草动物,例如始祖马;事实上它最初的体型仅有狐狸大小,在经过几个世代的进化之后,它最终以高大健硕的现代马的面貌出现。而伴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捕食者的体型也日益增大。
当然,由于资源的限制和作为恒温动物能量消耗较高,无论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都不可能出现过于巨大的体型,毕竟恐龙的时代早已过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犬的进化从狼群中分离出来
作为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犬的血液里依然继承着狼忠诚于首领的遗传基因密码。
正因为这个基因的存在,犬对主人表示出了近乎绝对的忠诚。
换句话说,在许多犬的眼中,主人就是它们的头狼,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而到了大约一千万年前,随着恐犬亚科动物的衰退,一类体型较小类似狐狸的古犬亚科动物得到了发展机会,从而逐渐演化为今犬亚科。今天存活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现代犬科动物都是由今犬亚科进化而来。
不过在现代犬科动物的起源地问题上,人类科学界至今仍在争论。一些人相信现代犬科动物起源于美洲大陆的西南端,并在演化过程中通过大陆桥散布到欧亚大陆。另一些人则持有相反的观点。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大陆桥的存在,新旧大陆动物的相互辐射和影响不可避免,或许对于迁徙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来说,新旧大陆之间根本就不存在障碍。
科学家们认为现代狼最先在欧亚大陆出现,之后越过白令海峡,最终扩散到美洲大陆。在这个过程中,狼与狐狸的生态位产生了小小的重合,只是并不严重,因为狐狸的猎物在狼的食谱中不占主要位置,所以多数情况下它们不会产生冲突。对于入侵到自己领地的狐狸,狼常常采取驱赶了事的做法。然而由于两者之间在体型和力量上的明显差异,在食物缺乏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捉到狐狸,狼丝毫不会拒绝把它当做一顿果腹的美餐。
有一些人认为,犬的祖先是狼、豺、胡狼、丛林狼、野狗等犬属动物。这些动物都有共同之处,最突出的就是都有必不可少且适应性很强的牙齿;其次,很多属性至今渊源相连,譬如它们的合作性和掠食性就出于一辙。
但根据最新的科学试验,绝大多数科学家相信,犬是由狼驯化而来。因为在DNA的层面上,狼与犬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也就是说犬不是区别于狼的一个新物种,而只能作为狼的一个亚种存在—换句话说,在未被驯化之前,犬和狼就是一家,都属于现代狼。狼走近人类并被成功驯化最终导致了犬在人类社会中的出现。
但无论如何驯化,大多数犬种都对主人怀有极高的忠诚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可以认为遗传自它们的祖先,也就是狼。动物学家的研究早已明确,狼的群体有着非常严格等级划分。在每一个狼群中,都必然存在着一个首领,它的权利和地位最高,控制和带领着整个家族的群体活动。虽然狼群中每一只狼有些时候都显得十分凶残,但对于头狼,它们却自觉表现出高度的恭敬与服从作为与狼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犬的血液里依然继承着狼忠诚于首领的遗传基因密码。正因为这个基因密码的存在,犬对主人表示出了近乎绝对的忠诚。换句话说,在许多犬的眼中,主人就是它们的头狼,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人类也赋予了犬极高的地位,使得它们成为了人类的最佳伙伴。
图:(上)俄罗斯猎狼犬是作为在开阔地区追逐野兽的猎犬培养的,具有高贵的气质和流畅的线条,动作和姿态优美。雄性显得雄壮而不粗糙;雌性显得柔美而不软弱。(中)黑褐猎浣熊犬源自于美国,可以上溯到18世纪,由猎狐犬培育而成,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品种。它具有嗅追浣熊、负鼠和其他小动物的强烈本能。(下)猎狐犬原产于英国,是身体结实健壮的品种,具有极强的耐力,喜欢成群生活,主要用于狩猎,在犬展中很少能看见它们的踪影。
犬的分布从亚洲走向全世界
在大多数科学家的观念中,狼最初在亚洲被驯化为犬。
更具体一点,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犬种的线粒体的研究发现,所有的犬都繁衍自中国东部的五只母狼,随后伴随着人类的流动和迁徙,分布到了其他几个大洲。
人与犬的亲密关系有着久远的历史,如今在考古和科学研究的支撑下,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犬融入人类社会的路线,了解人类与犬的这份情义有多么绵长。
大约是在一万五千年前的某一天,一只长期流浪的悲惨独狼来到了原始人住的山洞附近,闻到人类垃圾中食物的气味。它偷偷叼走原始人扔掉的骨头,以此维持生计。
随后其他的狼也来效仿,以人类遗弃的可食之物为生,并且为了能够长期滞留在这里,它们开始尽量约束自己不侵犯人类的利益。
而在原始人眼中,最初这些狼并不受欢迎,但是后来发现它们并不对人类构成危害,而且可以帮助清理废物,也就听之任之。最后,这些狼终于成了定居者的一部分,并且还额外承担起看家的作用,每当有外来者入侵它们会感到自己的食物有被抢走的危险,于是大声吠叫以示警告和不满。
再到后来,一个猎人捉住一只或若干只狼的幼崽,并带回山洞给自己的孩子玩耍。这是多少万年以来的开天辟地第一次,狼和原始人在血腥的争斗之外,共同生活在了一起。而伴随着幼狼的成长,原始人很快发现它们的速度和听觉嗅觉等探查能力在打猎时非常有用。一群训练有素的狼能把鹿追得精疲力竭,使猎人容易得手,甚至能直接捕获猎物。作为对它们的犒赏,人类分给它们食物,并开始越来越多地主动驯养它们。这就是当今犬类的祖先—始祖犬。
当人类的生活方式开始由渔猎更多地转为农耕,在土地上建造简陋的房屋并形成稳定村落的时候,狼犬在新的环境下诞生了。此时它们不再像很久以前那样主要以肉类为食,而开始接受人类提供的植物食品。饮食结构的变化造成了狼犬外形上的明显变化,并留下了一系列重要的化石依据。
从清理残渣弃骨,到看家护院,再到帮助打猎,再到被接受为家庭一员,犬终于在人类社会中获得了类似于永久的居住权,发挥了各种作用。
更具体一点,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犬种的线粒体的研究发现,所有的犬都繁衍自中国东部的五只母狼,随后伴随着人类的流动和迁徙,分布到了其他几个大洲。在这个过程中,犬的外形发生了极大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品种。
而为了在生活中适应彼此,人类和犬都发生了改变。人类变化的主要是生活方式,而犬的变化则不限于此。比如人类喜欢保护器官较少的动物,因此犬就不需要像狼那样可怕的捕食武器,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犬的吻部比狼短而钝,口也较为小,下巴也没有狼那样强壮有力,牙齿比起狼也变得更小。此外,狼两只耳朵大约平行地垂直竖立,而经过驯养之后,多数犬的耳朵通常下垂,而显得更为温顺。此外,犬的尾巴常向上卷曲到背部上,这显然也是狼做不到的。
在融入人类社会之前,犬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直到它们变成现代狼,而后它们又与狼划了界限,走入人类社会。尽管人和犬在相处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问题,但在彼此的眼中他们都是完美的。无数人把犬视为家庭一员,从它那里获得了亲情和陪伴。同时犬也从主人那里获得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只是有个小秘密许多人都不知道,在犬的眼中,主人实际上是自己的同类,只不过他只能靠两只脚走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