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萌上这个会洗衣服的小动物,然后意淫着养一个浣熊就可以省去洗碗洗菜洗袜子的烦恼了,就像请了一个勤劳的老妈子!
@豆瓣
“好想养一只浣熊啊!”大家不断转发浣熊的劳工形象,也有不少人走上了养浣熊当宠物的不归路。
在媒体的渲染下,很多人以为小浣熊的常态都是这样的:
我乖吗?
这样的:
要抱抱
小姐姐,来捉迷藏啊
或者这样的:
骚年,玩心吗
看上去超可爱的是不是?
然额!!!这次我可不是想骗你养浣熊,因为这货真实的样子其实是——
是,我干脆面超凶!
这货不仅会拆家具、咬鞋子、偷猫粮狗粮、翻垃圾桶、在你的床上、墙壁掏个洞,还特别爱发飙发咬人爱打架,发起狠来吃掉你家的猫猫狗狗不在话下,可以毫不客气的说,1只小浣熊破坏力顶10只哈士奇。
在加拿大等北美地区,人们的生活简直被浣熊操翻了,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都是浣熊的劣迹。受到广泛迫害的北美人民,对干脆面君有如看待过街老鼠一般,虽然人人喊打但却无可奈何。
他们贼头贼脑,偷完就跑:
觉得走大门没意思,就要飞檐走壁,在屋顶打洞:
屋里屋外全打通,厨房卧室天花板都是他地盘:
觉得你刚修剪的草坪不够美,重新给你翻一翻:
去面包店偷个甜甜圈啊:
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翻你家后院的垃圾箱(据说在北美打开垃圾桶发现一只浣熊的概率比在街上碰上一个乞丐的概率还高。)
到了晚上,浣熊还会游击作案,入舍偷鸡,与狗搏斗,手段凶残。下面这位女士哭着说她养的鸡一夜之间被浣熊全部咬死了。
干脆面还是你家狗狗的天敌。在晚上,如果狗狗突然狂叫,那可能并不是强盗小偷,而是浣熊来了。
一位外国网友在reddit上传了他家狗被浣熊袭击后的惨照:
不仅咬狗,他们还杀猫。你以为下面这个干脆面是在哄你的猫孩子吗?
不,他们只是想拿去洗一洗,然后吃掉。
当浣熊和宠物正面对抗时,吃亏的往往是宠物。作为野生动物,浣熊有非常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可以分分钟弄死小猫小狗,弄不死也至少变成重伤。
另外,浣熊是有拇指的,人手能做到的事情,它们往往也能做到。对于浣熊来说,打开一个门栓、插销就像去公园溜达那么简单。因此,北美的专家们建议屋外的垃圾箱最好上一把锁,而且锁越复杂越好,因为多伦多花3000万升级的新款带锁垃圾桶,没用半年就被浣熊破解了...
因此“如何避免浣熊来捣乱”一直是加国十分头疼的问题,为了减少浣熊的破坏,市政还提供了不少建议,比如说:在草地上撒肥皂碎、在花园的蔬菜水果上撒辣酱、在垃圾桶旁边洒芥末油、晚上睡觉外面不要黑灯、宠物食物不要放在室外等等...
既然这么麻烦,抓起来安乐死不行吗?不行。在加国,伤害﹑射杀或向浣熊下毒,都是违法的行为,随意设置陷阱也可能受到刑事制裁。那实在受不了浣熊怎么办呢?可以用有机关的笼子诱捕,但是捕到后只能带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生。
因此,浣熊就这样大张旗鼓大摇大摆的在街上乱窜,甚至还去地铁上要饭吃。
除了调皮捣蛋之外,浣熊对人类最主要的威胁其实是它的屎。
首先浣熊携带各种病菌,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狂犬病。
据调查,蝙蝠、浣熊和臭鼬是美国最主要的狂犬病携带者,而其中浣熊高达29.4%(2015年)。
比狂犬病更要命的,是浣熊粪便里的病菌。在浣熊屎里,有可以导致肾衰竭或脑膜炎的钩端螺旋体病,还有更有杀伤力的、能钻进大脑和眼睛里的浣熊蛔虫。
CDC浣熊蛔虫生活周期
几乎所有的浣熊都带蛔虫,而浣熊蛔虫远比猫狗蛔虫凶狠多了。狗猫蛔虫的幼虫都能到达人的大脑,但它们不会进一步发育,一般也不引起症状或者症状轻微。浣熊蛔虫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会继续发育,侵入大脑的幼虫会长到2-3毫米,在大脑中钻来钻去,留下通道,造成脑组织大量坏死。
更危险的是,浣熊蛔虫传播不是通过接触而是通过吸入而发生的。在没有正确消毒的情况下,即使粪便被清除了,但被浣熊粪便感染的地方也会被感染多年。
如果你家养了一只浣熊,那么最容易被感染的,当然就是你的宠物和孩子了。不过,浣熊在我国属于外来物种,没有《驯养繁殖许可证》,是不能养的。
所以,浣熊虽萌,云吸一吸也就行了,论养的,还是猫好。
捡到三只被遗弃的小狗,女士悉心照顾到满月
女生去接寄养了3个月的狗,它看到主人时愣住了
养了十几年的狗病了,节省姥爷还要花钱给它治疗
浣熊妈妈用小石头敲门向人类讨食与宠物狗和谐相处
小浣熊“撸猫”,猫咪反抗被其“锁喉”,实在太可爱了
千万别让浣熊撸到猫,不然一揉就是一辈子,镜头拍下这一幕
★树丛浣熊猎犬一般多少钱
★什么东西树丛浣熊猎犬不能吃
★树丛浣熊猎犬是哪国的
★树丛浣熊猎犬什么时候产仔
女生站起来夹菜的时候,狗狗默默将椅子拽走
台风来了流浪狗在店门口求助,懂事的让人心疼!
柯基玩滑滑梯时,不小心摔倒狗头直接插进了沙子里!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