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2、通过抓、咬伤,病毒在野生哺乳动物(如狐、狼、鬣狗、浣熊、獾、鼬、蝙蝠和鼠类等)中传播,其中鬣狗可长期携带病毒而无症状;
3、野生哺乳动物把病毒传染给狗、猫、猪、牛等家畜,最后至人。
4、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5、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感染发病。据统计86例狂犬病人中,被咬伤者78人,宰杀狗剥皮刺伤手感染者8人。
6、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1.人型狂犬病
(1)潜伏期(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2.犬症状狂暴型
(1)驱期(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
(2)狂暴期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
(3)痹期1~2天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1~10天。
1.被病狗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关键是洗的方法。因为伤口像瓣膜一样多半是闭合着,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进行冲洗。用自来水对着伤口冲洗虽然有点痛,但也要忍痛仔细地冲洗干净,这样才能防止感染。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速去医院诊治。
2.被疯狗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向医生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
3.被病狗咬伤是很危险的,经常有光怪陆离被咬伤后或养狗人被咬伤后,发生破伤风而死亡。
4.温血动物,包括人在内,牙齿上有各种细菌和病毒生存,狗咬伤的伤口深而且形状复杂,恰好适于细菌繁殖,这也是发生破伤风之类疾病的道理。
5.一般家庭最好不要养狗,发现病狗要严格处理,特别是患狂犬病的病狗应立即击毙。
病兽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这些病毒在发病前3~4天或死亡前5~7天进入唾液中,即具有传染性。这时,如被病兽咬伤、抓伤或普通伤口沾染病兽的唾液(如被舔)后,病毒即进入人体。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0~70%(平均25%),被病狼咬伤后50~65%发玻狂犬病病人的唾液中,也可含有少量的狂犬病毒,但至今尚未见到经病人的唾液传播本病的报告。所报告的已确诊为人传人的4例狂犬病,均发生于角膜移植后。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犬外貌健康,但却是不显性感染(即已经感染狂犬病,但尚未发病)的狂犬病毒慢性携带者,从感染至发病的潜伏期可达数月或数年,人被这种不显性感染的犬咬伤后,可能即刻发病而死亡,而犬却可仍健在数年之久。了解这种情况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以往认为,如犬咬人后10日内仍健康,则对被咬的人可中止预防注射,现在值得重新考虑。
狂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见于儿童。因为他们喜欢追逐犬类,对行为异常的犬也缺乏辨别能力,不知躲避,又不能自卫。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春、夏季为多见。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患病,特别是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冬天做好健康工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不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方法。今天将呈现以下保健方法,是基于两种身体类型,胖子和瘦人的方法。
我们身体经常有许多毒素,虽然这些毒素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但它们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皮肤状况,饮食和精神状况,所以很多人为了消除体内毒素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都会采用刮痧的方式。通过下文,我们了解了刮不出痧的四个原因。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第二天的神经状态。如果我们夜里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么,第二天我们整个人的状态一定会很差,还会感觉头晕、犯困。所以,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帮助睡眠吗当然是有的,通过按摩6个穴位,保证让你夜里睡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