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10d,皮疹伴发热6d。患者2周前于陕西田间被昆虫叮咬(具体不详),10d前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6d前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双侧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左腋下疼痛,以左膝为著,无关节红肿
检查外周血象基本正常,血沉轻度增快,血清中冷沉淀免疫球蛋白可阳性,转氨酶可升高。从血、脑脊液及病变皮肤等标本中可检出螺旋体。采用免疫荧光、免疫转印等方法可在患者血中测出特异性抗体。病原体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具有确诊意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患者血、尿、脑脊液及皮肤标本等莱姆病
神经莱姆病(LD)是近年来被认识的一种人畜自然疫源性、累及人体多个器官的蜱媒传染病。少部分患者可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神经系统可表现为脑膜炎、脑炎、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脑神经炎、运动及感觉性神经根炎以及脊髓炎等多种病变,但以脑膜炎、脑神经炎及神经根炎多见。
本病多发生在夏季,病程分三期:1.Ⅰ期是蜱叮咬后2~32天,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可有头痛、肌痛、颈强直及罕见的面神经瘫痪,ECM常在3~4周后消失。2.Ⅱ期自发生股部、腹股沟或腋窝ECM后数周,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表现脑膜刺激征如头痛、颈强直,常同时或先后出现双侧面神经麻痹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可稍增多。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2.X线检查可见受累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少数患者有软骨和骨侵袭表现。3.病原体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诊断。
症状体征本病多发生在夏季,病程分三期:Ⅰ期是蜱叮咬后2-32天,除慢性游走性红斑,可有头痛、肌痛、颈强直及罕见的面神经瘫痪,ECM常在3-4周后消失。Ⅱ期自发生股部、腹股沟或腋窝ECM后数周,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表现脑膜刺激征如头痛、颈强,常同时或线头出现双侧面神经麻痹,以及
1、诊断神经Lyme病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脑膜炎、神经根炎、闹病和脊髓病等表现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试验,蜱浇伤史和ECM等可高度提示诊断。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特发性面神经炎、无菌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心肌炎、关节炎等鉴别,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极为重要。
诊断原则根据典型的ECM皮肤表现,结合近期有在流行区野外活动史,特别是有蜱叮咬史等可作出临床诊断。但有些病人就诊时缺少这种ECM,也不清楚是否被蜱叮咬,其临床表现又干差万别,因此,莱姆病人的确诊应根据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区,流行季节有野外活动史)、有ECM或呈现间歇性、交替性出现的临床表现或无
1.症状(1)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临床症状可分三期。(2)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发病机理莱姆病由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其理论依据如下。(1)已从病人的血液、皮损和脑脊液中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其体内抗伯氏疏螺旋的抗体滴度高。(2)从流行地区的蜱身上分离出相同的螺旋体。(3)此类患者的特异性IgM抗体滴度上升较慢,当慢性关节炎出现数月后达最高值。(4)组
1、诊断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脑膜炎、神经根炎、脑病和脊髓病等表现和特异性血清学诊断试验,蜱咬伤史和ECM等可提示诊断。2、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特发性面神经炎、无菌性脑膜炎、多发性硬化、心肌炎、关节炎等鉴别,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
中文名称莱姆病疫苗英文名称Lymediseasevaccine定义借助重组技术制备的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外膜蛋白A(outersurfaceproteinA,OspA)疫苗,用于预防莱姆病。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
据美国“侨报网”8月2日报道,一项新出炉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莱姆病(Lyme)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并且这种蜱传播疾病已蔓延至所有50个州。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该研究负责人、公共临床实验室服务供应商奎斯特诊断公司(QuestDiagnostics)高级医学主任考夫曼(HarveyKaufm
盗墓笔记中嗜血成性的“草蜱子”,专性吸血,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蜱虫,蜱虫这个古老物种可追溯到远古白垩纪。出土的化石显示,恐龙也曾遭受蜱虫的叮咬。蚊子之下,蜱虫危害堪称最“强”。加拿大摇滚乐手艾薇儿在2013年发布了她的第五张专辑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2015年,她被诊断出患有莱姆病。2020年
盗墓笔记中嗜血成性的“草蜱子”,专性吸血,其实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蜱虫,蜱虫这个古老物种可追溯到远古白垩纪。出土的化石显示,恐龙也曾遭受蜱虫的叮咬。蚊子之下,蜱虫危害堪称最“强”。加拿大摇滚乐手艾薇儿在2013年发布了她的第五张专辑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2015年,她被诊断出患有莱姆病。2020年,歌
莱姆病是由扁虱叮咬传播的而且能够引起发烧、疲劳、头疼和皮疹。如果不能快速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话,这种疾病能够开始攻击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闪痛、麻木和认知障碍。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伯氏疏螺旋体菌需要大量的锰才能引起莱姆病,锰元素被用于替代铁来作为一种重要的酶。这种能力帮助病原体避开免疫系统
蜱虫是专门吸血的节肢动物,由于其在发育周期中需多次更换宿主吸血,因此也是除蚊子外传播人类和动物病原体最广泛的节肢动物媒介。已知有28种以上的蜱虫会引起多种人类疾病,例如莱姆病和斑点热立克次氏病,由于误诊和延误治疗甚至会导致死亡。莱姆病是北半球最主要的虫媒传染病,美国每年有近48万、西欧有近23万
病原理学伯氏疏螺旋体在分类学上为螺旋体属的一种,它是一种单细胞的革兰氏阴性螺旋体。其形态较小,长约4~30um,横径在0.22um左右,伯氏疏螺旋体对常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戊二醛、漂白粉等敏感,对高温、紫外线等常用物理方法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菌素均敏感,对庆大霉
2022年4月26日获悉,疫苗研发商Valneva和辉瑞公布了莱姆病候选疫苗VLA15的2期儿童试验积极数据。据悉,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皮肤、神经、关节和心脏等多系统受累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接受两剂或三剂接种方案的儿童参与者中,发现VLA15比接受两种接种方案测试的成人更具免疫原性。与
莱姆病(Lymedisease)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蜱传染性疾病,由该病所致的心脏病变称为莱姆心脏炎(Lymecarditis),是莱姆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10月31日发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