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猫之所以叫小熊猫,是因为大熊猫叫熊猫。
有没有觉得这句话非常绕口?这是一个关于名字被抢的悲伤故事。小熊猫早在1825年时已被发现且命名,那时,它的名字还叫熊猫(Panda)……直至44年后,更大、更萌、更熊猫的大滚滚被发现了,于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小可爱就被重新命名为“小熊猫(RedPanda)”了。
干脆面上的是小浣熊
作为萌点满满的小动物,小熊猫对于自己被误叫为“小浣熊”或“干脆面”可是深恶痛绝的!所以我们来区分一下这两种动物吧↓↓↓
作为两种连“科”都不一样的动物,小熊猫和浣熊实际上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相似。
划重点:小熊猫是红色的,浣熊是灰色的!什么?你问为什么某个干脆面上面的浣熊是红色的?我们只能说:请不要在虚构的卡通中讨论真实。
天然呆都是腹黑的
小熊猫还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腹黑啊!
在我们的“常识”中,很多动物的外观都是背侧毛发颜色较深、腹面较浅,小熊猫是一个另类。它们背侧毛发是非常显眼的火红色,腹面的毛发反而是深棕色。
为什么呢?生物演化立下功劳!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小熊猫在食性上与大熊猫十分接近,而体型更大、力量更强的大熊猫把地面地盘占据了,小熊猫便改变策略,演化出一系列适合树栖生活的特征。
当小熊猫在树上活动时,如果有捕食者站在地面上抬头往上望,黑色的腹部可与周围浓密的树叶阴影融为一体,难以被察觉。
如果不幸被捕食者发现,小熊猫会采用一种有趣的防御方式——突然站立起来,张开双臂露出自己腹黑的一面,并尽可能发出尖叫声。绝大多数捕食者会被这种“眼前一黑”的情况吓一跳,小熊猫则可以利用这短暂一瞬间窜到树上隐蔽起来。
它可不是吃素的
最后给大家个温馨提醒,无论小熊猫长得多可爱,它们可是实打实的食肉目动物。
由于它们在野外的天敌不少,演化使它们非常敏感、容易激动,任何近距离接触都很有可能导致小熊猫或游客受到伤害。如果你觉得它们可爱,请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空间吧!小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