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哪些可怕的故事

知乎高赞回答揭露残忍真相:到底是谁毁掉了孩子?,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王子育儿观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是: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哪一刻开始的?

六千多个回答中,各有各的心酸,然而我在看到一位匿名用户的第一段文字时,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位爸爸说,从2020年7月26日凌晨5点34分开始,他躺在床上收到儿子的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他给儿子回了短信,但是没有收到回复,就赶紧起床,发现儿子已经不在自己的床上了,他慌慌张张冲上天台,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儿子。

可是等他下到一楼后,110和120的车辆已经来了,他儿子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他的人生同样如此。

从8月18日开始,直到今年的9月12日,他断断续续地在这个回答中,写下对儿子的想念,读来让人十分动容。

【1】

逼迫孩子优秀,是父母最容易犯的错。

“他的一生,从幼儿园得的第一朵小红花,参加电台节目的录音,全国书法大赛的获奖证书,三岁就参加跆拳道,一张张的普级证书,一年级就开始参加楚天英语大赛,一张张的奖状,后面渐渐就是一张张奥数的参赛证,一张张奥数的得奖证书。”

短短的几行文字里,我们能够看得到孩子是多么地优秀,但是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天生优秀的,这背后必然离不开父母施加的压力。

爸爸在去年的9月11日这天写道:“儿子,又到周末了,以前周末很忙,周六上课,周日培优。”

多少父母如这对痛苦不堪的父母一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断逼迫孩子学习、学习,以为只有让孩子优秀才是成功。

从一年级开始,颜子悠就要上奥数、作文等各种培训班,为了“小升初”能考上名校,田雨岚更是直接停了颜子悠唯一喜欢的足球课。

当颜子悠终于承受不了学习的重压,在奥数竞赛的考场上,彻底情绪崩溃撕掉试卷跑出来后,田雨岚这才明白,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优秀的孩子更重要。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在一次演讲中说,她的孩子曾说,父母感受不到他们这一代人的痛苦,每天早上7点10分坐在教室里,要坐到下午5点30分,晚上回家写作业到11点30分。

孩子说:“妈妈,这不是一天,是十二年,连周六、周日都被你们占上。”李玫瑾坦诚地说:“我一想,这人不疯才怪呢!”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考得上清华北大,只有当父母能够接纳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才会从行动上不再逼迫孩子学习。

正如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所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2】

看不到孩子的痛苦,是父母最大的失责。

这位爸爸说:“我们只注意了他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却忽视了他的笑容却渐渐消失。”

当儿子在家里嚎啕大哭的时候,父母认为只是压力大了点,哭出来就好了;当看到儿子划得伤痕累累的胳膊的时候,父母才带他去看心理咨询师。

即使父母带儿子去精神卫生中心,做出来的每项测试都显示有问题,他们却在潜意识里不愿意面对,觉得问题不大,儿子最终承受不了选择离开。

父母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要求孩子一心学习,却看不到孩子在学习上的无力和无助,很有可能酿成悲剧。

看过一则湖北十堰交警的微博,一名14岁的男孩居然脱掉上衣,躺在马路中间,幸亏交警及时赶到,才把男孩劝阻到路边来。

男孩的妈妈说,一大早让他写作业,他不愿意写,在一边玩,妈妈就唠叨了几句,他就直接跑出了家门。

或许从父母的角度看来,男孩这么干就是在为不写作业找借口,而我却想说,为什么男孩宁愿不要命了,也不愿意写作业呢?

父母看不到孩子异常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深的痛苦,那么就不可能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中,懂得缓和亲子关系,并协助孩子走出痛苦的深渊。

在《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显示,中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男性低于女性。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的检出率为3.7%-40.0%,焦虑障碍的检出率为20.31%-26.70%,而且检出率及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和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是小学生中检出率最高的五大心理问题。

没有一个孩子是突然崩溃的,父母如果始终看不到孩子承受的痛苦,当孩子决然离开的时候,父母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

【3】

不给孩子成长的自由,是父母的最残忍的爱。

在去年9月21日的记录中,这位爸爸说:“从小到大,我们一直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也许正是这种密不透风的关怀让你无法承受。”

这句话虽然轻描淡写,但是“密不透风”这个词透露出来的却是,儿子从小到大就被父母控制在手心里,一点成长的自由都没有。

儿子曾哭着问父母,把他生出来征求过他的意见没有?现在悲剧发生以后,他们还祈求儿子:“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孩子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并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父母带着孩子,跟世界建立丰富的链接,让孩子愿意并且快乐地活着。

看过一则新闻,江苏南通的单亲妈妈杨某,对女儿的学习要求非常之高,想让女儿小学的时候就学完中学的英语课程。

一旦女儿没有完成杨某布置的“提升作业”,她就会用铲子打女儿的头,第一次烫伤了女儿的手,居然还不收手,第二次直接烫到了女儿的脸。

这是什么样丧心病狂的妈妈?拔苗助长也就算了,更是直接伤害孩子的身体,到底是否知道,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不是任由父母处置的物体?

外婆告上法庭想要争取外孙女的抚养权的时候,杨某还在强调说:“需要把小孩培养到一定的地步、一定的台阶,才有好的未来。”

杨某却没有意识到,按照她这样的培养方式,女儿还有未来可言吗?不被亲妈打死就已经是万幸了,更何谈成长的自由呢?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说:“孩子不是黏土,任由父母恣意妄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

深以为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守护和教导,但不是父母全天候24小时的管控,更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

【4】

这位爸爸的记录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儿子离世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25日吃晚饭的时候,笑眯眯地对妈妈说:“你是一个笨妈妈。”

当妈妈表示愿意改正的时候,儿子却笑咪咪地说:“晚了!”

是的呀,真的晚了!孩子已经彻彻底底地绝望了,才会那么决然地走上天台一跃而下!

父母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人,请不要做亲手毁掉孩子的人,那将是孩子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Sir之前盘过一篇2021恐怖片单,许多毒饭都嗨了。

毕竟,今年值得蹲的片子太多。

东南亚一号种子,《灵媒》;

欧洲一号种子,《钛》;

还有一部最近才刷爆影迷圈的。

来自恐影后起之秀中国台湾,《咒》。

2分35秒预告,全程高能。

因此许多人称今年为恐怖片的“大年”。

可别忘了:

那位恐怖界OG中的OG,还没发力。

有多牛?

对于许多影迷来说。

只要它还在更新,每年都是尖叫的盛宴

《美国恐怖故事:双面第十季》

AmericanHorrorStory:DoubleFeatureSeason10

“美恐”十周年。

毫无疑问,它已然成为全球范围的现象级IP。

选题胆大,叙事扎实。

让它在参差不齐的恐怖市场中成为一股清流。

汇集各类欧美恐怖元素,虐杀、吸血、人体实验、鬼怪、宗教等等。

而它高级就高级在:

不以直白的“吓人”作为卖点,出圈的反而是氛围、故事,以及每一帧视觉的讲究。

就看这些艺术品般的海报:

△美恐前九季海报

当然,《美恐》后期也出现疲软的迹象。

好在,第10季再度“封神”。

豆瓣开分8.4,目前美恐系列第二高分;烂番茄新鲜度100%,爆米花指数93%。

Sir赶紧去看了两集,很快得到答案:

十年回望。

这是《美恐》写给“美恐”的一封情书。

01

真正的恐怖影迷看到片名会心一笑。

副标题:“Doublefeature”,双面。

什么意思?

出自1950、1960年代美国影院常有的“两片连映”活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B级片”的由来

好莱坞当时为对抗电视业兴起,开始大促销,观众买一张票能看两场电影。

一场“A级片”,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然后附赠一场“B级片”,小制作,因为预算有限,这些片子通常比较粗糙,只能用一些血腥、恐怖、黑帮、软色情等元素以小博大。

《美恐10》以这个概念作为互文,一方面致敬,一方面表明这一季由两个故事组成。

前半部分,名为《赤潮》,和海有关。

后半部分,《死亡谷》,才是外星人的舞台。

这也是海报分割成上下部分的“玄机”:

故事开篇,克制得不像《美恐》。

固定的大远景,冷峻而阴郁

一片海湾小镇,石墙灯塔伫立其中,乍一看还有点《大小谎言》的影子。

画面质感陡升,故事也换了种讲法。

一家三口行驶在路上,准备前往新的居住地,P镇。

一路蓝天白沙,灰木黑瓦,风景独美。

只有一点不和谐稍显刺眼。

“八......九......十......”

后座的女儿喃喃自语,数着路上到处被碾死的动物。

老鼠、浣熊、猫......

高速路上撞死动物不算稀奇。

但镜头一扫,就看出不对劲了。

(怕老鼠预警)

不像被碾死的,更像被抹了脖子。

接着,路中间躺着一头死鹿。

这次看起来死得比较“正常”,只是再一转眼

嗯。

几个镜头,氛围烘托到位

从暗处一点点弥漫开诡异的气息,如同妖雾,只等着冷不丁给你一击。

进入城镇,才真正进入迷雾。

P镇,美国东北部度假小镇。

可这也是个“双面城镇”:

夏天,旅游胜地;冬天,一片死寂。

在这里工作的人,挥霍完一整个夏天,冬季只能被困在这里,无所事事,酗酒,吸毒成瘾,入室抢劫,飞车伤人。

一群小鬼的聚集地。

主角一家,冬天入城,显然不是来度假的。

他们指望这里是个圆梦的天堂。

爸爸哈里是个编剧,正准备创作一个新剧本;妈妈搞室内设计,来帮雇主改造旧房子;女儿是个小小提琴手,梦想是18岁时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

一家子创作者,来到P镇算是远离人烟,陶冶情操,各自干事业。

很快,他们体会到镇子怪异的一面。

先是有个疯疯癫癫的当地人冲你发出警告。

再来是当地居民的反常。

小镇规模不小,却极少见到人,街上一片寂静。

天刚暗下来,就有人亮起前门的灯,两团微弱但刺眼的红光。

然后就出现一次直观的危机。

妻子带女儿上街,路过的坟地里突然传来声响,转头一看。

伏......伏地魔?

伏地魔的外貌,丧尸的设定。

一看到母女俩,瞬间追了上去。

而且不止一个,这玩意儿满大街都是。

这tm还不跑?

以往的恐怖片套路,明知有鬼,偏向其行。

观众就眼睁睁看着主角作死,那叫一个着急。

这次?恐怕人家比你还急。

第二集,主角就变成了“鬼”。

02

这一季《美恐》绝对是下了功夫的。

画面讲究、高级,甚至一度呈现出电影质感。

画面里常见的元素,红色。

门口的红灯,酒吧里大面积的红光,暗红的壁纸。

警示,迷幻,刺目。

相应的,血腥少了。

破肠烂肚的尸体被海水冲刷得泛白,屋子里墙角的血迹星星点点。

就连最“美恐式”的刀一划,鲜血如注,也拍得精简。

而直观的怪异外,是延至屏幕外的窒息。

猎奇的外壳下,映射的则是一个个最普通的人。

如果眼前有一颗聪明药,不知道成分,也不知道副作用。

只知道服用之后,会一夜变成灵感爆棚的大天才。

你吃,还是不吃?

反正《闪灵》里面的杰克一定会一把抢过来塞进嘴里。

冬季,一家三口,作家,《闪灵》同样是这么一个远离人烟,寻找创作灵感的故事。

在这里,你能真实体验到码字工的“无间地狱”。

一开始,毫无灵感,一字未动。

烟抽了一根,杂志翻了一地,转身又玩起球。

像极了摸鱼的你。

被人问起进度,压住内心的焦虑:还行。

憋到中途,逐渐暴躁。

直到双眼逐渐失去灵气,布满血丝,眼袋耷拉着,胡子拉碴,油光满面。

而“哒哒哒”不停的打字机,上面密密麻麻只写了一句话。

只有工作没有玩乐杰克呆若木鸡

童年阴影?

《美恐》再次把这段经典搬出,塑造成成年人的恐怖寓言。

打字机变成电脑,酒店大门变成木门。

桌前坐了一天一夜的哈里,重复着同样的绝望。

没有灵感,迟迟下不了笔。

焦虑一点点上头。

去酒吧放松下吧,刚好遇见两个获奖无数的业内大佬。

年轻人啊,写不出来是正常的,哪个作家没经历过瓶颈期。

在他们嘴里,重要的不是灵感,而是P镇,这里简直就是作家的天堂。

只要在这里待上一个冬天,第二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就会出现你的名字。

这么神奇?

对,眼前就有这么一颗“聪明药”,吃下秒变大文豪。

得,大文豪秒变卖药郎。

男作家却表示,那太low了。

毒品,只能带给你瞬间的无上快感。

这颗聪明药,却能带给你成功。

这是作家的福灵剂,成功人士的入场券。

这些关于成功的说辞,哈里没有听进去。

连续几天对着空白的电脑页面,哈里鬼使神差般地将药丸送进嘴里。

然后?

他仿佛一脚从地狱踏进了天堂。

变化几乎是瞬间的。

蒙尘的脑袋被瞬间抹干净,一片清明,灵感一个一个往外蹦,词句在脑海中自动排列到位。

灵感决堤,挡都挡不住。

整整两天两夜。

按他的说法,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是从逼仄的二居室突然搬进了凡尔赛宫。

业内大佬真没骗他

新剧本一出炉,网飞立刻开始谈合作,杰昆·菲尼克斯甚至愿意无偿出演,连昆汀都想雇他做编剧。

在一个冉冉升起的好莱坞新星面前,一些不和谐的插曲看起来无伤大雅。

比如忍不住对女儿发脾气。

比如整整两天不吃不喝。

再比如,疯狂想吃,肉?

不,是肉榨出来的血汁。

整整一大杯,喝完意犹未尽。

“礼物”终于露出了它背后的标签。

黑色药片让人变成“海绵”,膨胀的灵感倾泻,相应地,唯有血可以避免枯竭。

画面早就给了暗示。

看男作家这苍白的脸,眼不眼熟。

△下图:《黑暗阴影》中约翰尼·德普饰演的吸血鬼

看起来就像是一场与恶魔的交换。

对。

成为天才作家,你必须吃下“人血馒头”。

而且,这设定还有最危险的一环

只有“有天赋”的人,才起作用。

否则,门外那些伏地魔就是你的下场,面容枯槁,四肢萎缩。

吃了药,只有两种下场,要么才华横溢,要么彻底沦为无意识。

这才是《美恐10》的毒辣之处

没有大开大合的冲突,就一个精致的设定,勾出人性中欲望的暗涌和失控。

你敢赌吗?

这个问题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追问。

即,在这个“成功”标准愈加单一的时代。

你。

真能忍住不赌吗?

03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美恐也不咋恐怖啊,怎么叫这名字。

要说不恐怖,那是有点冤了。

拿来和常规恐怖电影对标那是绰绰有余。

死了三十六任主人的鬼屋;

不用等到万圣节就大开杀戒的骇人小丑;

存在多种秘密试验的精神病院……

血浆是标配,再加上一贯大开的脑洞,情节宛如旁出的斜枝,让故事成为一道怪宴。

感官刺激之外,是直上天灵盖的毛骨悚然。

如何让恐怖加码?

答案,贴上“真实”标签。

不仅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真实凶杀案,还有那些时代遗留的恶俗。

比如,第四季,《畸形秀》。

畸形秀本身,就是一个猎奇项目,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

戏团成员大多是畸形人类,比如双头女人,龙虾手男孩儿,侏儒等。

拍摄这一部时,剧组请来了一些真实的畸形儿参演。

剧里有一种“中介”,专门盯着想办法弄走畸形人,为的是把畸形人卖到博物馆。

做什么?

标本。

而这种研究畸形人,将畸形人尸体制作标本的博物馆,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但为什么,不少人觉得《美恐》并不恐怖?

不排除部分观众受刺激阈值过高。

最主要

它的惊悚,需要你耐心接近。

但《美恐》不想消费“未知”,它希望接近未知,理解未知,从而抵达更深的未知。

小丑为何无恶不作?

原来,面具下面是一张烂掉的嘴。

他曾经是最受孩子喜欢的马戏团一员,结果遭到同行嫉妒,准备吞枪自杀,结果笨到把嘴打歪,从此戴上面具以恶示人。

他的恶,又是谁的恶?

畸形秀的女团长为何痴迷畸形秀?

原来,她曾被骗去拍摄虐杀色情短片,导致两条腿被砍,未完成自己的好莱坞梦,不惜牺牲畸形秀,杀掉挚友,给自己铺路。

她的扭曲,又是谁的扭曲?

《美恐》呈现一出出“人性标本”,并不是为了让观众隔岸观火。

看他们如何一点点被世俗,被欲望反噬。

人们都认为畸形人的归宿就是玻璃瓶

死了福尔马林一泡

让一群群的人来参观

然后庆幸自己没长这样

这也许是我们的命运

但是小白脸姐告诉你

你虽然看起来像个白马王子

但实际上你才是最畸形的变态

回到第十季的《赤潮》。

故事同样没有停留在表面,常常是几句话,暗藏几处机锋。

(以下包含Sir的猜想,后续剧情播出可能会打脸)

第一层,欲望与能力的交锋。

吃下“聪明药”就一了百了吗?

不对。

一旦服下,就意味着创作者必须作出最可怕的献祭。

承认自己的无能。

——从此以后,不吃药就写不出任何东西。

第二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机辩。

剧中一行人的“夜猎”,是在二手倒卖网上专门找那些散卖物品的人。

因为大部分是那些小偷小摸后销赃的人。

这些边缘人物,是社会的“废物”,也是他们的猎物。

我们不会害医生

或是吃掉工程师或科学家

我们会找那些不被人想起的人

社会的累赘

基本上算是社区服务了

一条直观的社会食物链。

世俗的偏见和偏爱总是有目共睹。

奇怪的是

猫被车碾过比浣熊被车碾更让人伤心

人们更喜欢聪明的人,人们更喜欢有用的人。

药丸,使他们分化,也促成对立。

一旦“社会可用含量”可视化,没有人能逃得过打量和审视。

天才之下,连平庸都显得刺眼。

最后一层,Sir猜不到走向,但细节是实打实的。

注意看

那些被断定为“没有天赋”的伏地魔,他们的牙,也是尖的。

曾经,他们或许也是自己眼里的“天之骄子”。

看到这里,谁还会说不恐怖?

为什么Sir把《美恐》称为“一封情书”

它把所有家喻户晓的奇情传说解构、重塑、深挖。

配上精雕细琢的制作。

一丝不苟的光影。

不就为证明一件事:

真正敢凝视深渊的创作,从不低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超有钱婆婆

原创|UJ大叔

作者|UJ大叔

编辑|UJ大叔

相比曾经的“知乎”,现在的“知乎”我只能想到四个字来形容:世风日下。

相信早期有使用过知乎的朋友都知道,那可真是一块“宝地”。本身就是以为问答形式推行的平台,知无不问,问无不答,只要有人问的,就有人能非常专业的回答你的问题。问者与答者一幅和谐景象。

那时候大小搜索引擎的泛滥,质量参差不齐。使得对于筛选用户十分用心、严谨的知乎,一摆在台面就是大赢家,而且处于鄙视链的顶端。

而现在只想着流量盈利,随着门槛的放低,用户是增加了但是质量没有了,已经变成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被网友调侃成“逼乎”、“编乎”。

1、“人均985,年薪超百万”

2、“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这两个是知乎非常典型的话题。个个问答都充满着炫富的影子,这就是知乎为什么成“逼乎”的原因。

更有人调侃到:知乎上多了,就能在有钱人面前不卑不亢。

如果真按如此,那基本全国的精英就都在知乎上了,现实可想而知,只不过是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一场自嗨、一场自我安慰而已,这也是在知乎大环境影响下导致的。

现实很打脸,据CNNIC2020年3月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收入在8000元以上才13.3%。剩余86.7%的人不足8000元。哪里来的那么多985?哪里来的那么多年薪超百万?

如果你近期还有使用知乎,就可以深刻感受到一股“戾气”。杠精横生,怼天怼地怼空气。好像也没有什么顺理成章的理由,就是喜欢怼。

想申诉都没地方,想跟官方交流,只剩机器回复,气得人想注销账号。但是问题又来了,你注销都注销不了。别问,问了就是没有,就是这么任性。

知乎真的是把“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发挥到极致。

“编剧”纯属自导自嗨、自编自演。知乎上面最广泛的问题形式:“XXXX是种什么体验”。

本质在于,问题提出后要得到答案或者是经验。而这些人答非所问,10答案有9个无关紧要。

比如:“男人/女人身高一米八是种什么体验?”

回复答案1:强势答一波(附上个人照片)身材有点不好,这腿有点粗别见怪。

回复答案2:女人长这么高,好吓人(附上个人照片)!

回复答案3:男人没有180就是矮子吧(附上个人照片)。

这......我心里万头羊驼奔腾而过,这是要选妃?

再比如:“存款过千万是种什么体验?”

回复:曾经在一个夏夜,大明湖畔的月光撒在我的脸上,遇见了一个女孩(后续自行联想)......

这......兄弟你是讲一个“落难王子遇见一生所爱”的故事吗?洋洋洒洒可以写上万字。

问题很明显了,问答本身的质量出现了严重问题,得不到想要知道的答案。

我们是想知道XXXX到底是种什么体验?你自顾自的编的很嗨。“编乎”的名号也是这么来的。还有更多数不胜数的例子,这里就不讲了,有点浪费感情,喜欢编就继续吧,反正就是强势答一波。

随着用户的增加,自然就有人盯上了这些“韭菜们”,传播焦虑是统一手段。

什么男人年薪没有100万,算什么男人?

什么女人5万的包都买不起,算什么女人?

然后进行洗脑操作,实行割韭菜:“跟我学、跟我干,包学包会包赚钱,教你如何成功,月入10万实现财富自由。”一些不理智的人就是这么遭殃的,官方也不作为,没有抑制措辞。

比如问答标题是:“UJ大叔今天与迪丽热巴成婚,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点击进去:老鼠药、蟑螂药、蚂蚁药,背景放首《今天是个好日子》

你崩溃吗?光明正大一点不好吗?

1、不管你,不管他,不管你们

好像矛盾都是用户之间的事情,知乎的解决办法就是删帖、禁言,谁先举报谁赢。忍法-真-大公无私。

2、营销号、抖机号不管

这些账号乱七八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即使知乎是打着“随心创作、自由表达”的宗旨。但是身为平台,在坐拥这么大量用户的情况下,不作为。而且很双标“随心创作、自由表达”,删帖、禁言不是有点矛盾吗?

3、原创窃取,偷文偷稿不管

问答不问答,拿来“炫富”

问答不问答,拿来“怼人”

问答不问答,拿来“自嗨”

问答不问答,拿来“收割”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已经不是一粒了,是一吨。

但是我相信知乎还是有好内容,好作者。不要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最后总结一句话: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在知乎,认真你就输了。

THE END
1.知乎网友用AI创作的潘金莲AcFun弹幕视频网知乎网友用AI创作的潘金莲 文章>资讯>新闻资讯 阅读量:62192 评论:205 82 296 163 独角丘比猫 UP主 2023-5-24 82 296 163 分享 杂谈 独角丘比猫 新工作 新岗位 4.7万 投稿 50 关注 4898 粉丝 关注 私信 最新投稿 全部 美国议员要求 反对堕胎政策的女性 都去中国...https://www.acfun.cn/a/ac41433271
2.30+家互联网公司吉祥物大集结,谁家宝宝站C位?知乎刘看山 种族:北极狐 特征:短尾巴 职业:知乎吉祥物 有大胆新奇的想法,却很少宣之于口 「有趣」是必需品 好朋友:北极熊、燕鸥小姐、观海等 ...欢聚时代 - 小浣熊 猿辅导 - 小猿 51talk - Max 作业盒子 - 布克 VIPKID - Dino - END - # 聪明的行政看这里 # 想进群和这些公司的行政小伙伴们...https://www.izxxz.com/article/1016
3.鬼火摩托车质量好吗值得买吗知乎车友交流雷总知乎“这个就没必要拉车门了吧”小米SU7车友圈04-04 1评论1点赞收藏分享 春野小花猫 无极SR250GT车主·车龄半年关注 无极SR250gt 点评 2411公里 ...小浣熊like 建设雅马哈 巧格 i车主·车龄3年关注 摩托车穿搭之最美攻略 #摩托车装备推荐在风驰电掣的骑行中,一套合适的穿搭与装备不仅能为骑士增添...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292359
1.3~6岁绘本书单过去一年多,又发现这些宝宝喜欢读的绘本这是一本画风温馨、充满爱又能缓解分离焦虑的绘本。浣熊奇奇不想上学,想留在家里。浣熊妈妈告诉他: “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即便那些事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可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爱上学校”。 后来浣熊妈妈告诉奇奇一个“魔法亲亲”的秘诀,浣熊妈妈拉起奇奇的手,把他的手指摊开,在手...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13/23/36672341_1026387404.shtml
2.知乎所谓的反女风气到底怎么变成这种比虎扑NGA还恐怖的样子啊?补充一下我为什么这么震撼:我玩知乎是六七年前,那时候那还是个比较纯粹干货也比较多的平台,包括之前jd明州案,回答的人无论男女都在有话说话认真分析,包括科普“权力不对等的自愿不是真的自愿”“only yes means yes”,也许是我不太关注某些粪坑话题,突然发现一个曾经这么先锋的平台,当年那些人要么沉默不说话要么已...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43903552/
3.6月营销热点日历丨儿童节高考父亲节618端午节毕业季...1、知乎《所有雪琴的答案》:高考真的能决定未来吗? 点击查看项目详情 高考代表了什么?高考真的能决定未来吗?知乎邀请李雪琴给出了一份过来人的答案,面对广大考生们的疑问,她说,没有什么决定,可以决定一生。她北大毕业,但也曾中途退学,她说着让人快乐的脱口秀,但有时也丧到不行。她是高考大军中的一个样本代表,...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23131.html
4.miaoji007.com/newxr72886924/90133767.htm缅因浣熊猫看mp4格式视频下载 天天色色欧美婷婷 67.93MB 52%好评49人 美女露出粉嫩尿囗让男人桶 穿情趣内衣被C到高潮应用 大鸡巴操嫩逼 60.45MB 92%好评363人 沈瞧国产播放18线AV在线播放 香港神算子资料免费公开 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50.29MB 72%好评752人 无人区一卡2卡三卡4欧5 人妻情不埒...http://miaoji007.com/newxr72886924/90133767.htm
5.3~6岁绘本书单过去一年多,又发现这些宝宝喜欢读的绘本这是一本画风温馨、充满爱又能缓解分离焦虑的绘本。浣熊奇奇不想上学,想留在家里。浣熊妈妈告诉他: “有时候,我们必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即便那些事刚开始看起来很陌生,又令人害怕,可是只要你去上学,就会爱上学校”。 后来浣熊妈妈告诉奇奇一个“魔法亲亲”的秘诀,浣熊妈妈拉起奇奇的手,把他的手指摊开,在手...https://www.360doc.cn/mip/1026387404.html
6.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吉祥物有哪些鲜有人知的故事?99%的人都不知道...互联网圈的狐狸其实还有一只,都说知乎刘看山,很多人以为刘看山是知乎的联合创始人,其实知乎的吉祥物就是“刘看山”。 而这个小可爱并不是柯基或者浣熊,更不是穿山甲……而是北极狐! 搜狗——汪仔 说到狐狸就会想到它的近亲狗狗,搜狗与知乎的投资被投资关系也正如两种动物一样亲密。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150806303&efid=BTvj1etyCJhKIf4Wy82-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