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50万浣熊“入侵”欧洲,“生态害兽”泛滥难解
(视觉中国/图)
一个神秘的“黑色眼罩”遮住了他闪亮的黑色眼睛。灵巧的前爪类似于人类婴儿的小手,可以抓住圆形坚果。
对于很多人来说,浣熊是可爱的小动物。
浣熊原产于北美,因经常在水边进行清洁动作而被命名为“浣熊”。然而,当它们来到欧洲大陆时,却上了外来入侵物种的“黑名单”。
当第一批北美浣熊踏上欧洲大陆时,商人开始考虑利润丰厚的毛皮生意。九十多年后,浣熊种群已经占领了森林和城市,生物入侵问题迫在眉睫。
为了控制浣熊的蔓延,欧洲一些地区默认允许或鼓励捕猎浣熊。然而,动物保护组织称其为“屠杀”,并谴责“猎人试图利用所谓的物种保护口号和站不住脚的狩猎论据来为屠杀辩护”。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世界范围内,当外来入侵物种(IAS)造成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时,直接狩猎就成为最后的手段。一。
“然而,这些措施通常需要仔细规划和执行,以确保其有效性并尽量减少不利影响。”王火说道。
浣熊“瘟疫”
据比利时媒体9月4日报道,比利时正在与“入侵”浣熊作斗争。当局承认,超过50,000只浣熊已在比利时森林茂密的南部山区安家,现在通过猎杀来消灭它们为时已晚。
比利时瓦隆大区环境官员塞琳·泰利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种动物看起来很可爱。不幸的是,外来入侵物种是造成世界各地生物多样性退化的五个因素之一。”
接受客户委托,他每月捕获9至15只浣熊。由于当地浣熊生意的激增,他的收入大幅增加。
“在人们的想象中,浣熊是可爱的小伙伴。但实际上,如果它们不满足,就会非常具有攻击性。”埃里克说,浣熊的爪子很锋利,会用力咬人。当它们在阳台上找不到食物时,它们可能会溜进人类的家中。
“浣熊造成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埃里克说,浣熊可以摧毁各种鸟类的巢穴,包括黑鹳。此外,浣熊还会攻击人类家禽和宠物,如“鸡、兔、鸭”等。
如果浣熊的数量有限,也许人类可以与这些麻烦制造者保持健康的距离。不幸的是,浣熊的数量正在增长。
小浣熊为何让欧盟“变色”?
“浣熊是杂食动物,食物是鸟类、昆虫、水生生物和植物。数量过多不仅会与本土动物争夺食物,还会直接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王火说,浣熊会破坏栖息地,特别是在寻找食物时,会挖洞或毁坏树木。
此外,浣熊携带狂犬病等多种病毒,对当地野生动物和家畜构成威胁。浣熊有时会在垃圾桶里觅食,导致废物管理和卫生问题。
《生存大师》
北美浣熊被引入欧洲源于两次人造物种迁徙。
据公开报道,浣熊于20世纪30年代纳粹统治德国期间被引入德国,用于狩猎和获取毛皮。20世纪60年代,许多作为吉祥物带到法国的动物被美国空军人员释放,并在法国埃纳地区的一个空军基地周围定居。
王火向南方周末记者补充了很多细节。
20世纪30年代,浣熊皮草时尚一度流行,德国不少养殖场饲养浣熊。然而,圈养的浣熊不如野生的浣熊,因此一些雌性浣熊被释放到德国西部的森林中。十年之内,稳定的人口建立起来,并扩展到德国东部。1945年,由于战争空袭,许多养殖的浣熊逃走,变成了野生。
比利时位于德国和法国之间,使其成为许多浣熊的自然迁徙目的地。在新家,浣熊种群迎来了快速增长期,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
王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野外,浣熊几乎可以在陆地上、水下、树上的任何地方找到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城镇里,浣熊可以通过挖掘垃圾、攀爬等方式进入人类的房屋和庭院。等待食物再加上浣熊可爱的外表,人类通常不会对它们有敌意。”
广西南宁动物园动物饲养员刘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浣熊的繁殖能力更强。例如,猴子一年产一胎,平均3-4岁时开始繁殖。浣熊一年可产下约4只幼崽,而且性成熟较早。
同时,浣熊在生存方面也有很多优势。“在自然界中,浣熊会游泳、挖洞、攀爬,还能在树上和地上生存。在城市里,垃圾是浣熊获取食物最简单的途径。然而,浣熊也依靠人类垃圾生存。但它们“它们比老鼠体型大,天敌少,甚至在与人类宠物猫、狗的战斗中也有明显优势。”刘先生说。
欧洲浣熊的失控扩散也可能与能够控制它们的野生动物(如鹰和其他猛禽、狼、狐狸等)的稀缺有关。
王火指出,猫头鹰是常见的小型猛禽,但对浣熊幼崽却是致命的。在欧洲的大自然中,如果有猛禽在附近盘旋,哺乳中的浣熊妈妈就会被迫带着幼崽离开,寻找另一个安全的巢穴。在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很大一部分幼崽会在前6个月内死亡,只有一部分能够存活。
艾里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些比利时居民希望利用天然食物链,通过狐狸、狼等浣熊的天敌来维持生态平衡。但已经“太晚了”。
埃里克表示,为了达到控制浣熊数量的效果,狼必须在某些地区长期扎根。与此同时,浣熊的快速繁殖造成了猎物和捕食者之间的不平衡。“这场战争已经不平等,如果不采取严厉措施,就很难遏制它们的快速增长。”埃里克说。
“狩猎”争议
近年来,狩猎已成为控制浣熊数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德国狩猎协会(DJV)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2021年狩猎季期间,德国猎人合法捕获的浣熊一只,二十年来增加了57倍。该协会还透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猎杀的浣熊数量持续增加。这表明“入侵物种已在太空中广泛传播”。
为了控制浣熊的侵扰,甚至有组织支付浣熊清除费用。
比利时猎人埃里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通常接受私营部门或当地市政部门的委托进行狩猎,按月领取报酬,一般为每人1500欧元。
埃里克透露,当地政府动用了水利和林业官员来消灭浣熊,但“数量太少,装备也不完善”。埃里克持有狩猎执照,拥有专业的狩猎技能。“我每天都会去看我设置的陷阱。我有武器执照,我经验丰富,装备精良。”
然而,艾瑞克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许多天真的人保护和喂养浣熊,并认为我是野蛮人。”艾里克表示,盛行的动物保护趋势让人们对狩猎浣熊变得敏感,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公众利益,也是为了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
与此同时,狩猎措施也遭到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
德国善待动物组织(PETA-Team)呼吁“停止不必要的浣熊狩猎”。该协会列出了保护浣熊的五个理由,包括狩猎浣熊会适得其反,因为“浣熊可能会通过增加繁殖来应对狩猎”,浣熊不会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因为“濒危物种很少是浣熊的食物”等。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该组织于2022年7月发起网上请愿,呼吁欧盟委员会将浣熊从入侵物种名单中删除。到目前为止,它有7,643名支持者。
在浣熊的故乡北美,人们对浣熊的态度更加宽容。
“A1浣熊博士”小动物保护公司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公司的主要业务领域是帮助客户处理野生动物入侵、害虫防护等问题。
该公司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浣熊,经常侵入人类住宅。两个月前,温哥华发生一起浣熊袭击人和宠物狗的事件。“这只小狗的一只眼睛失明了。”人类也有可能在接触浣熊后感染狂犬病病毒。
不过,在公司服务的地区,人们对浣熊仍然抱有宽容的态度。
“法律不允许我们捕猎野生动物,我们只是驱逐一些侵入人类住区的浣熊。基本上大家对浣熊还是有好感的。”该公司一名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在美国休斯顿,浣熊经常来到华人小艾(化名)家的院子里吃“自助餐”,这是小艾专门为浣熊设立的自助喂食箱。院子里还有鸡和鱼,但“浣熊从来不隆隆叫”。
小艾说,以前租房子的时候,经常看到浣熊在晚上翻公共垃圾桶。“但它们只是翻垃圾,吃完就走。有时扔垃圾的邻居会遇到浣熊。大多数人都认为它们很可爱,我从未见过有人惊慌或厌恶。”
“浣熊不会无缘无故地入侵和破坏。”在小艾看来,人类入侵了野生动物的家园,导致浣熊缺乏食物,只能翻垃圾来吃。她反对捕杀浣熊,主张通过绝育来控制浣熊数量过多。
“控制入侵物种的扩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王火认为,处理入侵物种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物种特性、环境条件以及社会道德考量。通常,最佳实践是结合多种方法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