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喵星人祖上可都是富贵人家来的噢~”——白万万
一提到“土猫”,
脑海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哪都有、
不值钱的第一印象。
殊不知,土猫之间亦有差距:
之所以称之为土猫,
是因为它们在本土形成的种群和标准已令人习以为常,
在被两脚兽“认证”之前可能就早已存在了千百年,
血脉在当地庞大、系统且富代表性,
以至于人们一眼看过去就能将它识别出来,
因而也带上了某种“土特产”属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钟情于它们,
土猫逐渐走出国家疆界,
走出地域和人类社会的划分,
一直走到了世界舞台上。
想知道那些“土猫”的声誉到底如何?
先送出国去看看!
漂亮国土特产:大家伙缅因猫
很多人都不知道,
令当代铲屎官如雷贯耳的“大家伙”缅因猫,
其实属于美国缅因州的“土猫”品种之一了,
虽然没有千百年的原生历史,
但由法国大革命时期,
由后世称之为“血腥玛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
在逃亡时试图和大批珍宝一同带走的六只爱宠,
被受雇的库恩(Coon)船长一路带到了亚美利加大陆的缅因(Maine)州,
就是当代缅因猫的老祖宗。
另一说缅因族群是经由北美原住民短毛猫,
与跨海而来的长毛猫种结合繁衍而生。
但无论出身到底如何,
早在18世纪中叶,
缅因猫就在当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品种。
到如今,
缅因猫已经是北美洲历史最悠久、
最富土特产效应的长毛猫品种了。
在美国家猫中,
这只独特的大家伙也属于“猫口”最多的种群之一。
北欧神话与猫咪:挪威森林猫
挪威森林猫,
在挪威被称为skogkatt(森林猫)。
顾名思义,
就是“生活在挪威的大森林里的猫”。
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
尽管今天的人们尚无法说出这个品种最精确的起源,
但这是一个古老的天然品种。
有人猜测挪威森林猫的体内有着西伯利亚猫或者土耳其安哥拉猫的基因,
进而推断它们可能是从欧洲来到挪威的,
是罗马人将家猫的后代引入北欧。
也有说挪威森林猫是公元1000年前后,
维京海盗从其途经的其他地方带回来的“船猫”后代们,
慢慢适应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气候而逐渐自行演化出的本土品种。
绅士国大招牌:英国短毛猫
时至今日,
英伦三岛的特产英国短毛猫早已不仅仅是英国土猫的代表,
很难判定它们到底是不是全世界“入户率”最高的品种猫,
但相信排行榜前三一定有它们的一席之地。
无论是从品种猫协会给出的认证花色之丰富,
还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英短“个性小故事”,
英国短毛猫都可谓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土猫”小猫咪了!
它们的祖先最早或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
有一种说法是在罗马入侵英国时,
将埃及的本土猫带进了英国。
在抵达欧洲后,
它们与有宽阔的头部,
小而宽的耳朵,
结实且肌肉发达的身体和短而厚的皮毛的欧洲野猫杂交混合。
再加上北半球更加寒冷和潮湿的气候条件,
促使英国短毛猫进化出更为健壮、
肌肉发达的体格和厚厚的防水被毛。
之后几个世纪,
英国短毛猫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品种,
成为了如今的“英国土猫”。
泰兰德挖煤大户:暹罗猫
“逻辑猫”应该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土猫了,
托它们超高的外貌识别度的福,
同时名为“泰国猫”的暹罗猫也成为了重点色基因的血系源头。
它们起源于14世纪,“暹罗”就是是泰国的旧称。
史料记载中,
早在200多年前拉玛五世时期的泰国王宫,
和寺院暹罗猫的群落就已生活在泰国王宫和寺院中,
并且从一开始便作为皇家殿宇与神圣寺庙的守护者而存在。
它们还被称为Wichien-maat,
即“月亮钻石”,
这一美名足以证明当地人对暹罗猫的重视程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暹罗猫受欢迎程度的增加以及主流审美的变化,
许多饲养者和猫展评委开始青睐更苗条的外观。
如今现代暹罗的基本模板也应运而生:
瘦削的管状身体,
细长的腿和尾巴,
长而尖的楔形头和非常宽的耳朵,
以及充满奇异魅力的小黑脸。
“土猫土不土,海外最清楚”!
此话当真。
当然,
我们也非常期待有朝一日我们的中华田园猫也能够火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