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白鲟”珍贵影像在此!这些动物也正从长江消失(含视频)

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从2003年开始,长江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0年已有推测称白鲟已灭绝。21日,这个推测被证实并发布。

IUCN发布的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世界现存的26种鲟鱼正全部面临灭绝风险。经过仔细计算的评估结果表明,鲟鱼在过去三代中的下降速度比以往预想的还要快。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鲟鱼极危17种,濒危3种,易危5种。

报告同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野生鱼子酱和鱼肉的非法贸易带来了非法捕捞,水坝阻断了它们的迁移路线,不可持续的沙石开采破坏了它们的产卵场,以及栖息地丧失。

据此前报道,白鲟被誉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它和中华鲟一样,距今已存在一亿五千万年,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

202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危起伟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最后一次见到活体白鲟是2003年,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专家救助一条白鲟后,给其装上超声波追踪器并放流,但是因为水急滩险,半夜时分,追踪船不慎触礁,导致跟丢白鲟。此后经过多次寻找,几千公里的追寻,始终未找到白鲟下落。

白鲟宣告灭绝令人悲伤,长江中还有很多生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它们再也难觅踪影,不过通过珍贵标本,我们还能见到它们曾经的样子。

2020年,本报记者曾走进位于湖北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博物馆,这里不仅是亚洲淡水鱼类多样性研究的中心,而且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展示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长江水生生物中很多已经灭绝、功能性灭绝,或者处于极危、濒危的状态。长江里那个奇妙的水生生物世界在鼎盛时期到底有多少“成员”,可能再也无法再完全统计。但通过这座博物馆的珍贵标本,我们至少还能想象出它们曾在长江自由生活的样子。

“古鱼的后裔”白鲟

白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是古老鱼类的后裔,目前已经灭绝。它的祖先最早出现在上白垩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特别是第四纪冰期产生的剧烈环境变化,使原来较广泛分布的同类在很多地方消失了。

白鲟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它生长迅速,个体特大。曾记录过体长达7米者。分布于长江、钱塘江。它平时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健游,性凶猛,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是我国所独有的著名珍稀鱼类,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19世纪70年代时候,长江捕获白鲟总重量高达25吨。不过,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环境受到破坏等影响,白鲟的数量一落千丈。到了2009年的时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

“长江中的大熊猫”白鱀豚

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动物,仅生活在长江里,目前是我国一级保护物种。其存在可以追溯到中新世和上新世。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但其依然保留着2000多万年前的一些古老生物的特征。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白鱀豚的数量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2007年,白鱀豚被正式宣布功能性灭绝。

“微笑天使”江豚

俗称江猪、海猪,是一种近岸分布的小型鲸类动物,海洋和淡水环境中均有它的存在。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豚被称为长江江豚,是鼠海豚科的唯一一个淡水亚种。

长江江豚皮肤黝黑柔软、身躯呈流线型、头部钝圆、没有背鳍。近年来,长江江豚面临着人类活动的威胁,数量正在急剧减少。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危物种,目前是我国一级保护物种。

“长江鱼王”中华鲟

为生长迅速的大型鱼类,四川渔民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谚语,“腊子”即指中华鲟。常见个体重量50-300千克,最大个体重量可达600千克,体长平均约0.4米,最长达2.3米,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头背部骨板光滑,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陷器。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长江美人鱼”胭脂鱼

俗称黄排、火烧鳊,主要生长于长江水系,属于我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它的体型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处特别隆起,头短吻圆钝,口在下方呈马蹄状。在不同年龄段,它们体形差异也非常大。幼体背鳍前端十分高大,让它得到了观赏鱼中“一帆风顺”的美名。成年之后的胭脂鱼通体呈淡红、黄褐或暗褐色,从吻端至尾基有一条胭脂红色的宽纵带,背鳍、尾鳍均呈淡红色,惊艳无比,因此还享有“亚洲美人鱼”的雅称,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本文内容综合北京科技报此前报道,宜昌发布、宜人宜宾APP、北京晚报、@新京报贝壳财经)

THE END
1.大熊猫金虎和飞云太牛了,隔着门缝都能打起来小熊猫哺乳动物大熊猫金虎和飞云太牛了,隔着门缝都能打起来2024-11-21 11:01:11 爱宠物频道 广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爱宠物频道 651粉丝 一起爱护小动物! 01:43 你有摸过真枪吗?赶紧来沉浸式体验一下 00:54 全...https://www.163.com/v/video/VJGJ5C2RH.html
2.珍贵影像:一只野生熊猫啃咬一头角马的骨头,镜头记录全过程!梦楠观世界 关注29,360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小肥沫吖 古筝国风仙女沫沫吖 点击观看 直播0 顾安安 甜妹有市场嘛~ 点击观看 直播0 我是小小白 是谁的青梅竹马 点击观看 直播0 芭比bb 来接我放学呀 点击...https://www.56.com/u96/v_MTkyODE5NTI1.html
3.[正点财经]陕西公布秦岭大熊猫羚牛等种群珍贵影像[正点财经]陕西公布秦岭大熊猫羚牛等种群珍贵影像2020-04-20 11:31:07 [正点财经]有序防控疫情 湖北省2020年高考时间为7月7日至8日2020-04-20 11:29:07 [正点财经]安徽:谷雨逢春雨 水墨宏村诗意浓2020-04-20 11:25:07 [正点财经]春耕进行时 辽宁新民:谷雨到 农户抢种大田玉米2020-04-20 11:25:07 [...https://tv.cctv.com/2020/04/20/VIDE17tSHFZobCZEgrCe0YGl200420.shtml
4.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拍摄到雪豹珍贵影像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在回收高山红外相机时,获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照片和视频影像。此次获得的雪豹影像拍摄于2021年11月,工作人员通过斑点比对,确定该只雪豹为去年回收的资料中首次拍摄到的两只雪豹中的一只。从多次获得的雪豹影像资料时间和点位分析,雪豹在https://m.gmw.cn/2022-06/14/content_1302997165.htm
5.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拍摄到雪豹珍贵影像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在回收高山红外相机时,获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照片和视频影像。 此次获得的雪豹影像拍摄于2021年11月,工作人员通过斑点比对,确定该只雪豹为去年回收的资料中首次拍摄到的两只雪豹中的一只。 据悉,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首次记录到了雪豹影像。从多次获得的雪豹影像资料时间和点位分析...https://newscdn.hndnews.com/hb/html/mobile/539912.html
1.小兴安岭首次找到东北虎吃熊珍贵影像证据,现场留有虎的卧迹在对小熊的惋惜之余,老虎吃熊的事件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据了解,黑熊是自然界的猛兽,鲜少遇到天敌。在此之前,国内并没有黑熊被其他动物猎杀的影像记录。 中国林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刘芳: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在其它区域还没有拍摄到老虎吃黑熊的确凿的证据,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30455
2.“最后的白鲟”珍贵影像在此!这些动物也正从长江消失长江鱼类“最后的白鲟”珍贵影像在此!这些动物也正从长江消失 7月21日晚上,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IUCN)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从2003年开始,长江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0年已有推测称白鲟已灭绝。https://news.sina.com.cn/o/2022-07-22/doc-imizmscv3126593.shtml
3.“这比保护大熊猫要难!”看中俄如何联手挽救濒危“虎中之王”4月初,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接到俄方东北虎保护机构通知,称有2只生活在俄罗斯的东北虎进入中国境内,并发来老虎GPS项圈定位。 黑龙江太平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张迎祥介绍说,中国动物保护者对2只东北虎进行了追踪,不仅发现大量老虎的足迹、粪便,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不少珍贵影像。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274446
4....岩羊羚牛玩自拍成都大邑多次拍到野生动物珍贵影像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2022年初雪如约而至,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大邑管护总站也踏着初雪展开了新一轮巡护。通过13天的巡护,工作人员整理红外线监测相机时发现,各类野生动物多次入镜留下珍贵影像。 6月27日,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踏入镜头,发现这处翠竹围绕的绝佳饮水点,矮下身子左右嗅闻,...https://www.thecover.cn/news/9905048
5.人和动物是一家,——《动物素描》阅读报告双峰驼分布十分广泛,约有140万头,估计有1000多头野生双峰驼生活在戈壁滩,而咱中国现在尚少有珍贵的野生...国宝大熊猫 文/潘佳淼 提起国宝大熊猫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大熊猫的确是一种可爱的动物,体型嘛...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慢镜头回放,揭开了蛇怪蜥蜴“水上漂”的秘密。蛇怪蜥蜴之所以能够在水上奔跑是因为他们...https://www.meipian.cn/3b18lq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