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懒熊(拼音:lǎnxióng);
英文名:Slothbear;
学名:Melursusursinus。
▲懒熊母子
懒熊,通常栖息于亚洲南部的温暖草原和绿阔叶林中。夜间行动频繁,擅长攀爬跳跃,不冬眠,具领地性。主食蚂蚁和白蚁,非常喜爱吃蜂蜜,故也称蜜熊。脾气变化无常,有很多攻击人类的记录。懒熊最长寿命记录为40岁。
▲懒熊背驮着熊仔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
▲懒熊幼仔
体长:150-190厘米
身高:肩高60-90厘米
体重:55-140公斤
生命:40岁
食性:主食蚂蚁和白蚁
繁殖:每胎产2仔
习性:夜间行动,擅长攀爬跳跃,不冬眠
分布:亚洲南部
▲年幼的懒熊
外形特征Description
懒熊体长150-190厘米;肩高60-90厘米;雄性重80-140公斤;雌性重55-95公斤。懒熊全身覆盖长而蓬松的毛发,毛色浅的有赤褐色,深的可至黑色。胸部有个特别的V字形白色花纹,吻部稍白,鼻子呈黑色。懒熊的吻部长,上有嘴唇,唇内无门牙的构造利于懒熊捕食昆虫。前脚向内弯曲,长4英寸,脚爪是弯曲的并且无法缩回脚掌,这种爪部构造适合懒熊爬行和挖土。懒熊的兽迹与人类的足迹相似。懒熊尾长15-18厘米,是熊科中最长的。
生态习性EcologicalHabit
生长繁殖GrowthandBreed
懒熊全年可繁殖,交配高峰在6-7月份,雌性孕期196-210天,每胎产2仔,出生后的前3个月都在洞穴中度过,之后再与母亲一起生活两年。懒熊一般在24-36个月大时独立,在3岁时性成熟。目前已知的懒熊最长寿命记录为40岁。
▲懒熊与虎对峙
地理分布Distribution
懒熊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孟加拉。
懒熊分布图:
生存状况LivingCondition
尽管捕捉和监禁懒熊是被禁止的,但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仍有市场需求。懒熊宝宝被捕抓后会被加以训练,然后到各地区表演跳舞,因此也成为“跳舞熊”。偷猎、失去栖息地和现有栖息地被破坏都是威胁南亚次大陆懒熊存活的主要原因。人们捕杀懒熊以取得熊胆,熊胆在用药中具有相当高的价值。懒熊目前被IUCN列为易危动物。
▲懒熊爬树
知识Knowledge
命名与起源:起初,自然学家认为懒熊应被列为树懒科而非熊科动物,因此造成这种物种曾被多次重命名。到了1790年,懒熊首次被带至欧洲后,被命名为Bradypuspentadactylus,其含义为“五指树懒”,“懒熊”和“像熊的树懒”。懒熊原产于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和淡米尔语各有不同的名称,但是其意义都是相同的,意即“熊”。懒熊是斯里兰卡岛上唯一的熊科动物。异名:MelursuslybiusMeyer,1793BradypusursinusShaw,1791
▲小群的懒熊
懒熊的英文介绍Introduction
Theslothbear(Melursusursinus),alsoknownastheStickneybearorlabiatedbear,isanocturnalinsectivorousspeciesofbearsfoundwildwithintheIndianSubcontinent.TheslothbearevolvedfromancestralbrownbearsduringthePleistoceneandsharesfeaturesfoundininsect-eatingmammalsthroughconvergentevolution.ThepopulationisolatedinSriLankaisconsideredasubspecies.Unlikebrownandblackbears,slothbearshavelankierbuilds,long,shaggycoatsthatformamanearoundtheface,long,sickle-shapedclaws,andaspeciallyadaptedlowerlipandpalateusedforsuckingins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