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把相互勾结的两个人或者两件十分相似的两件事用“一丘之貉”来形容,可是貉貉那么可爱怎么会被用来作为贬义词呢~它到底是什么动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一探究竟~
“貉”字可以解释为中文古代对“虎狼”类动物的表述。在现代汉语中,“貉”已经专门指代了一种哺乳动物,也叫作“华北貉”,华北貉历史上曾经是中国四大名兽之一,被视为“凶神”。由于在古代人们往往把貉看成一种凶猛的动物,所以才有了“.丘之貉”的说法。
PART002
貉貉我长的超没主见
像狐狸
像小浣熊
貉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貉长的又像小浣熊,特别黑褐色的貉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脸部有一块黑色的“海盗似的面罩”。乍一看还真是浣熊与貉傻傻分不清楚,当然还有人认为部分貉像狐狸,总之只要是犬科动物它就都能都能沾边,挨着谁像谁~因此也常被大家调侃说是一个没主见的生物,说到这里突然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是“一丘之貉”了。
PART003
貉貉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貉的体型通常是短而肥壮特别在秋冬之季一个个更是胖的像煤气罐罐一样,在我们园区生活着四只貉,它们行踪神秘,经常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因此有很多游客朋友都看不到它,当然极个别貉还会出现在狐狸家里,更有甚者经常跑到狐狸家里吃狐狸藏起来的肉和骨头,去年冬天被游客朋友拍下,一只煤气罐罐状的貉蹲在狐狸的地盘上,它旁边的小狐狸被它硕大的体型衬托的愈发娇小,这样的场景难免会让人怀疑弱小的狐狸被欺负的没有东西吃,都饿瘦了,因此难多朋友为狐狸打抱不平,希望阿貉收手吧!别在抢吃的了~
对跑去狐狸家的胖貉与狐狸的对比照
PART004
注意!这些地方会“貉”出没
貉通常选择在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栖息;很少见于高山的茂密森林。它们也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一般白天睡觉,夜间出来活动。通常会沿着河岸、湖边以及海边觅食,它们食谱广泛,取食范围从天空到陆地以及植物和水果。以成对或临时式的家族群体被发现。与大多数的犬科成员不同,它比较善于爬树。貉也是犬科动物中惟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
爱护环境一起保护貉貉
貉是东亚特有动物,原产于俄罗斯和亚洲的朝鲜、日本、中国、蒙古等国,1927~1957年间被引入欧洲北部和东部,貉被引入欧洲后,曾在部分地区快速地扩散。日本数量较多,而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灭绝,人工饲养的数量较多,虽属于无危范围,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对它们友好相待~与奇妙动物同住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