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科都是大佬,会盖房的狗獾是大佬中的大佬!
民间野生猫科动物保护联盟
“我们是不是应该为狗獾写一篇赞歌,夸一夸它为荒漠生态系统所做的无私奉献?”西北组讨论会上心悦提到。
于是乎,会议画风突变,变成了“荒漠动物赞歌讨论会”:
狗獾赞歌
兔狲赞歌
豹猫赞歌
波斑鸨赞歌
粪金龟赞歌
荒漠收获蚁赞歌
……
狗獾的确是一个值得大夸特夸的物种,它们在西北荒漠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妥妥的“关键种”角色。保护生物学上,将那些数量相对较少,但在维护群落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物种称为“关键种”,西北荒漠里的狗獾完美契合这个定义。
戴白面具的鼬科大佬
亚洲狗獾,学名Melesleucurus,体长大约50-70厘米,体重5-10千克,大小与中小型犬类似,白色打底的面部,两条黑色贯眼纹从鼻吻处延伸到脑后,这醒目的颜色暗示着它不好惹的个性。
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名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动物界中,鼬科动物则是堪称“勇士”的一个类群,“杀兔如麻”的伶鼬,“不服就干”的蜜獾,“聚众火拼”的水獭,没有一个是善茬,江湖人送绰号“鼬科大佬”。
狗獾遇到威胁时会凶猛攻击对手,加上它的利齿和适应挖掘而力量可观的前肢,确实很有“武德”。猫盟的老朋友陈老湿讲过一个故事:一只狗獾经常追击打扫笼舍的饲养员,饲养员丢给它一个扫把,它就抱着扫把不停地撕咬……
狗獾在水塘里洗澡猫盟
狗獾也拥有所有鼬科大佬的共同特征——小短腿,不过千万别小看小短腿,鼬科动物可是凭借这一特点挤进了自然界猎手榜前列,荣获“大佬”称号。狗獾四肢虽然短小,但强劲有力,掌垫厚实,前爪明显特化,长而弯曲且十分坚硬,所有的特征集于一身,让狗獾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打洞专家”。
狗獾常营集群生活,家族群由成獾和幼獾组成,一般由一对雄性和雌性狗獾为领导,控制着最好的睡巢及觅食区域。家域一般由占主导地位的狗獾守护,主导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定期巡逻它们的领地,通常以粪堆作为其划分家域的标志。
通常,雄性狗獾在家域中遇到其他家族的雄性个体,往往会引发激烈的打斗,有研究表明,狗獾屁股上的伤口基本都是由争斗造成的。
地下建筑师
狗獾对于洞穴选址比较考究,一般会选择易于挖掘、排水性能好且不易塌陷的沙地质土壤作为巢址,洞口一般位于背风且有一些植被覆盖的斜坡上。
六盘山的狗獾洞口李琦
一旦选址完成,就开始挖掘,狗獾的洞穴通常分为两类:“简装版”的临时洞穴和“精装修”的主洞巢。临时洞穴比较简单,一般只有1-2个洞口,仅作为临时休息的地方。相较临时洞穴,主洞巢的建造就复杂很多,包括主洞、分支的盲洞以及与地面垂直的通气洞。其中主洞是狗獾繁殖及养育幼崽的场所,洞道最长,洞口最大。
作为家族成员共同生活的场所,狗獾的主洞巢洞道数量通常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占地面积也非常大。欧洲狗獾Melesmeles是亚洲狗獾的近亲,它们的主洞巢结构与规模和亚洲狗獾的极为类似,有研究表示欧洲狗獾洞巢的占地面积可超过700平方米。
主洞巢建造成型后,狗獾家族成员会长期利用并持续修缮它们,一些洞穴甚至可以持续利用数百年。
要说擅长挖洞,我们也不能忘了猪獾,不过猪獾基本只分布在胡焕庸线以南的森林中,而狗獾的分布范围则更广一些,适应能力也更强。在西北荒漠里,河道、沙丘旁会发现一些圆形洞道,这些都是狗獾的杰作——它们很好地适应了荒漠化环境。
挖洞的都是大佬
打洞的动物往往具有强大的改造环境能力。例如刚刚提到的欧洲狗獾,有记录貉、赤狐、金背胡狼、冠豪猪都会“借住”在它的洞穴里。在西班牙,还曾经发生过大量赫曼陆龟Testudohermanni躲在欧洲狗獾洞中,逃过火灾的“奇迹”。
挖洞动物不仅是“建筑师”,也是改变着土壤成分和地表形态的“生态园丁”。阿尔卑斯旱獭Marmotamarmota是欧洲高山草甸上最大的挖洞动物,在它洞穴附近的土堆上,氮、镁、钾和磷的含量更高。需要较多水分、阳光和较深土层的植物,可以在旱獭土堆上定植。有旱獭的地方,植物多样性更高。
阿夏的旱獭幼崽在玩耍猫盟
另一位打洞能手佛州穴龟Gopheruspolyphemus,利用洞穴躲开烈日。随着全球变暖,酷热对生态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像佛州穴龟这样会打洞的动物,可以为无数动物提供避难所,当然,亚洲狗獾也在其内。
虽然西北荒漠环境恶劣,常年干旱,但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透过红外相机,我们记录到了兔狲、亚洲野猫、赤狐、亚洲狗獾、鹅喉羚、岩羊在这里繁衍生息,欧亚猞猁、豹猫、狼、石貂偶尔也会来镜头前凑凑热闹,证明自己也是这片荒漠中的“原住民”,这其中狗獾无疑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出现在洞口的赤狐猫盟
对于动物来说,一个睡眠、逃避和繁殖的安全地方必不可少,不仅能避开炎炎烈日,也能防止你成为捕食者的目标。但当你在荒漠中走一圈,就会发现一眼望去尽是碎石满地,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洞穴来满足需求。这时,狗獾挖掘的洞穴就成为了救动物于水火之间的避难所。对于“大脸网红”兔狲来说,洞穴更是它们在空旷荒漠里生存的关键。
躲在洞里的兔狲猫盟
慢慢钻进洞的兔狲,这只兔狲在利用洞穴储存猎物猫盟
我们利用红外相机观察到,狗獾的洞穴是兔狲、亚洲野猫、赤狐、沙狐等中小型食肉动物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动物通常会利用狗獾弃置的一些临时洞穴,不过偶尔也会遇到“房东巡查”,这些想要白嫖的房客自知理亏,会一溜烟跑开,等“房东”离开后再伺机占据洞穴。
亚洲野猫和狗獾出现在同一个洞穴里猫盟
狗獾为生存在这里的物种提供着宝贵的庇护所,它们对整个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像它们这样改造自然环境,对一地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景观异质性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ecosystemengineer)。
“生态系统工程师”让我们格外清晰地看到,生态系统里的各个物种是如何互相联系,共存共亡。在这个生物圈因人类活动而日益脆弱的时代,世界破破烂烂,狗獾缝缝补补,应当为它们唱一首赞歌。
参考文献
[1]KurekP,Piechnik,WiatrowskaB,etal.BadgerMelesmelesasecosystemengineeranditslegalstatusinEurope[J].Animals,2022,12(7):898.
[2]PikeDA,MitchellJC.Burrow‐dwellingecosystemengineersprovidethermalrefugiathroughoutthelandscape[J].AnimalConservation,2013,16(6):694-703.
[3]BallovaZ,PekarikL,PíV,etal.HowmuchdoecosystemengineerscontributetolandscapeevolutionAcasestudyonTatramarmots[J].Catena,2019,182:1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