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子是草食性反刍特种经济动物,它的食性广泛,易驯养,既可以规模养殖,又可以庭院个体养殖。袍子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强大,号称“瘦肉之王”,养殖效益广阔。
一、狍子的养殖优势
1、生长发育快,饲养成本低。幼狍出生15天就开始采食,60天断乳,3个月体重可达10千克,6个月可长到20千克,400多天达40千克,性成熟即可繁殖。
2、适应性强,适养范围广。肉狍夏季能耐38℃的高温,冬季可抵御零下45℃的严寒,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养。
3、抗病力强。狍子原为野生动物,抗病力很强,人工饲养,只要合理搭配饲料,搞好卫生防疫,可常年不生病,而且狍能自己愈合断骨。
4、种狍繁殖成活率高。第一年一般为1羔,次年开始年产一胎双羔,多者3-4羔,产羔率是其他鹿科动物的2倍以上。只要合理饲养,幼狍成活率可达100%。
二、狍子的市场前景
狍子集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体,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均享有极高的声誉。狍茸、狍角、狍鞭、狍胎的药用功能和价值可与鹿茸、鹿角、鹿鞭、鹿胎相媲美。狍肉味道鲜美,属于绿色纯瘦肉,目前货源奇缺,价格昂贵。
据特种经济动物专家科研预测,在10年内,种狍和狍肉等副产品应处于紧缺局面,供不应求。每对种狍的售价仍在5000-6000元人民币上下浮动,并有上升趋势,人工养殖狍子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三、狍子的养殖成本及利润分析
在精心养殖管理狍子的情况下,饲料费、人工费和其他费用等,每只狍子每年的费用支出一般在300元左右,引进每对种狍的费用是5000元。每对种狍1年可繁殖1胎,1胎一般可繁殖1对,除去种狍、幼狍的饲养费用及第1年种狍的养殖费用,每对狍子还可获利3000元左右。
应当实行因地制宜的方法,结合气侯、温度、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多少,来决定种植品种。当然可以以国家提倡农村合作社的政策,集体入股的方式来增加前期的投资,这样既保证了种植的规模,也解决了后期的销售通道。
每个地方的山沟沟都不一样,像我们那里山沟沟,一般种莲藕比较多一点,莲藕里面可以套一些鱼呀,虾,嗯,鲢鱼呀,比较多点。现在一般山沟沟。都是套种水稻,水稻里养龙虾呀,都有的,现在还在是试点当中,不过成效的还挺好的。坐标安徽。
山沟里实话种植啥?
如果是在我们这里的山沟,有山有水那种,我觉得最适合种植的是那种宽叶水韭菜,现在这种蔬菜在城里太抢手了,一把3、4两左右的,都轻松卖到2元。而且韭菜割了它又再长,四五天一割,种个一亩多就够你每天都忙的。酒店需要,饭店需要,城里的大妈大叔最喜欢买这种宽叶水韭菜吃了,油锅一放,韭菜一下,那味道简直太香了。这种菜地除草施肥什么的都很方便,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可以收割。一次种植终身受益。
说到山沟养殖,那最适合的就是放养鸡,现在放养的鸡在我们这里一斤能卖到13元上下,过年过节什么的一斤18到20元上下,如果管理得当,这种山沟里的放养鸡基本与鸡病无缘,而且有山有水的地方,坚持喂玉米米饭米糠菜叶之类的,鸡肉很硬很有嚼劲,吃起来很香,汤更香。这种吃五谷杂粮的鸡的话基本就是土鸡了,一斤接近30元了。而且还会有很多的鸡蛋,这种鸡蛋在我们这里一个能卖到1.5-1.8元。所以山沟里我觉得最好的养殖就是养散养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殖业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殖业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