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解释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论证逻辑
解释题
浣熊在我国是国家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美洲。在浣熊聚居的地区,狂犬病是浣熊的致命威胁。某地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目前这种威胁比两年前变得更为严重。两年前,这个地区浣熊的狂犬病感染率低于25%,而目前这一感染率上升到50%。但是,另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两年前,在连续12个月的一个时段中,共确定32例浣熊感染狂犬病;而在最近12个月,仅确定18例浣熊感染狂犬病。
假设上述统计都是准确的,则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统计数据?
最近12个月中,除浣熊外,感染狂犬病的其他野生动物的数量有很大增长。
前年上述地区相当高比例的浣熊死于狂犬病。
瘟热是浣熊易感染的另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和狂犬病几乎一样。
由于传染病的爆发,习惯于夜间活动的浣熊经常在白天出没。
去年相邻地区的浣熊确定感染狂犬病的数量也有减少。
题干信息:针对感染狂犬病的浣熊,两年前感染率较低,目前感染率较高;但两年前感染病例数量多,目前感染病例数量少。考生注意:感染数量与感染比率是不同的概念,感染比率高(低)无法得出感染数量高(低)。
选项解释:
A“其他野生动物”不能解释题干关于浣熊的矛盾数据。淘汰
B考生试想,感染率=感染的病例/浣熊的总数,解释的关键就在于指出基数的差异即可,选项直接说明两年前基数大(浣熊还没死于狂犬病),因此感染率低,现在的基数小,所以感染率高。比如两年前一共150只浣熊,其中32只感染狂犬病(感染率为21%,低于25%),由于两年内死了大量的浣熊,导致最近浣熊总数量下降到36只,此时虽然只有18只感染,但是感染率却达到了50%。合理地解释了矛盾。正确
C“瘟热”不能解释狂犬病的数据。淘汰
E“相邻地区”是否与本地区有差异,不得而知,不是最好的解释项。淘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