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城市发展;城市风貌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其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抽象、概括的映像和观感。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的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功效。但是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只注重速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变成了全国千城一面,万栋同根。
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站,拥有着极特殊的文化地位。长安是中国最典型的皇天后土,孕育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盛世文化和最强势的正统文化。西安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比较充分的将地域文化融合于建筑设计与城市风貌。新世纪,由于建筑文化受到全球化、地域化、民族化的冲击,建筑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西安在新城建设中,是如何保持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平衡,则是值得建筑师们考量与借鉴的。
一、建筑中的文化传承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地的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文化和地域精髓。中庸和谐是中国自古有之的一条基本美学原则,传统的长安古城是一个非常标准,简洁的四方体。依照“城,坊,院,屋”的次序划分为四个层次。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层次分明,方正规范。
二、文化创新在建筑中的体现
三、优秀的建筑不但是对文化的传承,而且是对文化再次创造
中国建筑文化在历史上十分辉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优秀品质。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如今是一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时代。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应该以文化传承指导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体现文化传承,继承发扬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汲取现代设计思想精华。
一、牡丹江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二、发展历史文化资源旅游项目对牡丹江提升旅游实力的意义
旅游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宗教旅游资源。因为牡丹江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而在旅游中,历史文化性质的旅游是旅游项目中的灵魂所在,牡丹江承载了从古至今众多的历史文化,并且其本身具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果这两种资源能够实现有机结合,牡丹江市的旅游品味和内涵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奠基者,一旦有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的文化积淀、文明程度就会吸引更多的观光者去参观。其次,对历史文化实现有效的开发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城市旅游业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经济一旦得到发展,就会吸引来自各方面的投资发展,最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模式。
三、利用历史资源推动牡丹江城市旅游实力的方案
1.发展我国古代历史为主线的旅游项目
2.加强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建设
在黑龙江省进行文化大省建设的契机,因为牡丹江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可以抓住这一点,积极响应政府的文化建设的号召,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且还有争取建设资金,对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其次引进外资也可以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在进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以后,还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其不断的实现产业升级,争取推动牡丹江市旅游业实力的提升,进而实现用文化富民强市的目标。
3.以革命先烈的事迹为背景发展旅游业
关键词:城市森林选择与配置现状选择与配置原则
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的种植不仅仅是绿地面积的简单扩大,而是建设者综合生态学、自然环境地理、美学等多种因素,在充分认识城市森林树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组合。它的选择和配置必须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建设一个更加美丽、有效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一、北方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树种选择与配置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病也不断严重,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城市。近年来,为了改变城市的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的建设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森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功效的发挥。
(一)忽视森林的生态功能,偏重森林的景观功能
纵观国内城市森林城市的建设,树木种植的最大功效不再是生命圈内的生产源,不再是调节城市生态环境,而变成了城市的绿化美化功能,对北方某些城市问题的解决成效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城市森林的建造者对城市生态系统规划不够合理,只重视城市内群落设置,而忽视了森林在城市中的绿肺功能。这样,森林就不再担任调节生态责任的角色而变成了城市中的装饰品。
(二)布局简单,结构机械
当前,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多受传统造林方法的影响,未能从全局上规划把握,不能有效建立完全的森林生态系统,传统美学要求植物配置必须注重植物的观赏性,城市建设者随意配置植物,不能全面规划,造成绿地面积小,随意分散。完全的生态系统的建设尚需时日。
(三)忽视自然因素,不按规律办事
这种情况在某些城市也经常见到,比如在北方某些城市,城市森林建设者忽视自然因素制约,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南树普遍栽在北地,寒潮一来,一片萧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也影响了城市的建设。
(四)树种单一,色彩单调
每到一个城市,映入眼帘的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就是城市的森林绿地植物,它们搭配得是否好看,也影响着一个人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在某些北方城市,树种单一,色彩及其单调,尤其是到了工业区或者冬天,整个城市的颜色好像都变了灰绿色,及其单调乏味,一点美感都没有。
(五)经验缺乏,国内无成功经验可借鉴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水平也参差不齐,大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无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目前,城市森林规划队伍人员素质也都比较低,实践经验不丰富,理论水准不高。
二、北方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一)遵循自然规律,坚持适地种树原则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南北跨距大,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因此,在北方进行城市森林建设,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自然条件的影响,避免出现南树北种在冬季遭受破坏的事件发生。城市森林树种的选择规划,优先选择生态习性适宜城市生态环境的树种,这是树种选择规划的首要原则。
(二)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相结合
首先,在一个城市种树首先是考虑到它的生态功能,它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了环保型城市的建设。在追求生态功能的同时考虑景观功能兼顾经济能力,一个城市建设的美不美丽,与城市的森林绿地建设分不开,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规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个城市的特色,彰显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三)创造地方特色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单纯的照搬其他城市或者其他国家的做法,而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并且要实事求是,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要与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相适应。好的方面要继承和发展,不好的方面要摒弃。尤其是在北方,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北方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当地的文化底蕴。
(四)多个目标兼顾原则
在北方各个城市,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各有目的,像在重工业区则主要考虑所选树木能减噪、吸毒、降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主要考虑蓄水防风沙;在一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则主要是为了映衬这个城市的文化的内涵。除此之外,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都能考虑到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等。
结语:
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在北方的各大城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国的北方城市普遍面临着多风沙、多污染、多干旱等问题,城市森林绿地植物群落的建设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实现这些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目标,以人为本,坚持适地原则,并且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统一选择和配置,建设出地方特色的城市森林文化。
参考文献:
(广西泓瑞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化建设;发展策略
0引言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分析
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模式缺乏创新性
1.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合理有效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极其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识程度不够到位,缺乏专业性的设计理念,有时没有清楚其意识到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化建设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改造就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作用。当前我国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设计形式上,没有着重考虑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与作用,没有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仔细地思考,只是考虑当前的利益,设计理念缺乏长远的规划,进而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城市的人文性与文化底蕴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需要从园林景观的设计开始,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首先从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与人类发展相协调,全满满足人的需要,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但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种创新性、个性化、复杂性、系统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验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活动。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进行城市化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特性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但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偏离来了自身城市的文化特性,无法充分地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的特性。
2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城市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针,全面满足人力发展的需求,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安康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人文关怀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应该全面满足人类的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人类发展的步伐相一致。通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
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平衡为主,与当前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征。并且,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和个性化,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独特性,全面促进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速度。
3结束语
参考文献
[1]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0).
[2]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8).
文化塑造了城市品牌之魂。城市品牌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研究员认为城市品牌是城市生态环境、经济活力、文化底蕴、精神品格、价值取向等综合功能的高度集中呈现和精辟表达,是一个城市各个不同方面的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的综合体现,也是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的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联想,是城市个性化的杰出表现。这其别指出了城市品牌的文化属性和个性特征,即我们不能剥离开文化来谈城市品牌。
毫无疑问,优秀的城市品牌是具有良好文化底蕴的,受众在感知既而消费城市品牌的过程中,同时认同了城市的文化定位。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建设城市品牌在本质上就是建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城市品牌化发展战略进行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正扮演着越来越成熟的角色。
在今年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上,潍坊市市委书记张新起对本刊记者说,潍坊去年进入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的“中国城市品牌榜”后,潍坊的投资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万科、万达等这些有实力的大企业相继投资进驻潍坊。潍坊风筝会从1984年举办至今,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风筝产业不仅是最具城市特色的文化产业,也已成为潍坊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潍坊走上了“中国城市品牌榜”也正源于此。
今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中央着眼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文化产业的兴起又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品牌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