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养殖的这些鹦鹉都有了‘电子身份证’,买卖也是合法的,我再也不用担心鹦鹉被认定为‘黑户’无法出售了。”7月26日,记者在寿光市化龙镇北柴村鹦鹉养殖户乔建学的养殖基地注意到,3000多只不同品类、颜色鲜艳的鹦鹉被分门别类地养殖在笼子里,它们上蹿下跳,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值得注意的是,每只鹦鹉的脚上都带有一个特制的脚环。乔建学介绍,这种特制的脚环都有一个对应的标识,脚环上的号和人工标识卡号一致,这便是鹦鹉的“电子身份证”,也就是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牌。通过手机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包括物种名称、标识代码、脚环号、批准文件、批准机关、繁育单位等十多项溯源信息。
机遇
新规出台,养殖户不再“担惊受怕”
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下称《通知》)。随着《通知》的落定,“鹦鹉不能买卖”这一压在乔建学心里四年多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对我们鹦鹉养殖户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近几年的‘鹦鹉案’和疫情,对我们养殖户的负面影响很大,新规对我们来说算是一场及时雨,免除了后顾之忧!”乔建学是寿光市唯一颇具规模的大型鹦鹉养殖户,曾多次为鹦鹉养殖合法化奔走呼吁。他告诉记者,2020年下半年开始,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禁止野生动物活体交易。因为突然不让买卖,养殖鹦鹉让他赔了不少钱。“新规出来后,在法律层面对人工养殖和野生的鹦鹉进行了‘区别对待’,养殖鹦鹉有了‘电子身份证’,我们养殖户也不会再因溯源而被追责。”
乔建学补充说:“按照规定,养殖户们只要办理养殖证,同时给销售的鹦鹉加上专用标识,就可以正常养殖销售。”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定,鹦鹉养殖户需要办理养殖证,只要证件、标识齐全,就可以正常销售;证件、标识不齐全者,则不得销售,政府有关部门也会严格管理监督。
对于未来,乔建学信心满满,他表示,期待着鹦鹉养殖产业继续走向规范化、合法化。
展望
人工繁育鹦鹉产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据统计,乔建学的鹦鹉养殖基地已出售加载“中国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的鹦鹉1450余只。